皮肤
字号

芦苇草的冬春夏秋--王育民回忆录 第25节

点击:
陪妻子入院检查

到了晚上,儿子、儿媳、孙子都过来看望,把妻子招呼醒了。她睁着惊恐的眼睛,不说一句话,问她话她也只摇摇头。这时,我的头轰一下,我说“你妈这病不对劲儿,赶紧去医院”。

到了医院,验血、量血压、做心电图、CT……从楼下到楼上,花了两三个小时,终于做完了。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第二天,住在县里的朋友都来看望,她都认不出是谁。我有一个在法院工作的同学,来医院看望。他的妻子给了她200元钱,让她安心养病,她却把钱扔到了床下。平时她们感情很好,她看到这样,含着泪和我说:“我嫂子的病不轻,赶紧找好医生治,千万别耽误,唉……”

当我找到医生,那医生仍然说:“观察观察。”

我听了有点发急:“观察到什么时候?你们医生用的药是治什么的,还观察什么?不确诊你们按什么治?”

那医生不紧不慢地说:“她是气血堵滞精神失调,我们这儿没精神病科,不观察怎么办?想好得快,到大医院治去!”

经和儿女、亲友商议,我们决定去唐山。结果到唐山却没有病房,既然都已经出门在外了,我们直接到了北京,希望可以把妻子的病看好。

妻子的病

求医到北京

2005年的5月中旬,我们到了北京。我们在北京有门亲戚,是妻子的老姨,她是个内科医生,在武警总医院。按地址我找到了老姨家,她见了外甥女的这种病态,不免流泪。听我介绍了原因,她说:“明天咱们去安定门精神病院看看吧!”

到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病人由于生气,大脑受到极度刺激,使精神失调,混乱,一方面药物治疗,还需要心理疏导,最好住院治疗。现在她已形成癔病,不治好留下病根以后更不好治。并且,最好不要让病人再受刺激,更不要再见到事故发生地。”

住院需要排队等号,我和老姨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开点药让妻子吃着,然后住在老姨家等消息。第二天,老姨又带我们去了北京精神病研究所。那里的医生说的和安定门医院说的差不多。快到住院的日子了,我天天想:农村到大城市来治病每天得花钱,儿子们和亲戚朋友给的,加起来三四千元,剩不多了;到了北京老姨还填补了不少。这病不知什么时候能治好,从哪儿弄那么多钱?真是个愁事儿。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我白天没事,常带着妻子去逛街,逗着她说话聊天,她的精神大有好转。晚上,下班回家的老姨见她能说说话了,也很高兴。我和老姨说:“我们还得多麻烦您一些日子。”老姨说:“别说客气话,她是我亲外甥女,饭有你们的吃,房有你们的住,长住下来我也养得起。”

这天,老姨家来了客人。一问才知道不是外人,是妻子大舅的儿子。那表弟在上海工作,出差到北京来。后来在他让我们去姥姥家的建议下,我也考虑到回到家乡可能对妻子恢复病情没有好处,我们告别了老姨,踏上了去妻子姥姥家——长春的路。

转至长春养病

到了长春,妻子见了亲人,心情确实很愉快。舅舅、舅母以及弟妹对我们都很好,而且妻子的二姨、三姨也在长春。与这些亲人相处了一些时日,妻子的病情大有好转,能主动和亲人们聊天了,有时下厨帮忙做饭,也不用我看管了。我的心里如释重负。

舅舅在市公安局工作,下班后常来和我们聊天。他说:“人生,不管以前什么样都是过去的事了,已经成为历史。好事坏事多借鉴,不要耿耿于怀,现在,才更要安排好属于自己的生活。这里也是你们的家,住腻了去你二姨家住些日子再回来。心情安稳就不愁。”我听了很安心,妻子也笑了。

我觉得亲情的关爱和温暖是一剂绝好的良药。在姥姥家住了几个月后,我们又去了大庆安达妻子的姐姐家。姐妹十几年未见,更是亲热。在一个叔伯弟弟家开的饭店里,妻子展现了她厨艺方面的优点,尤其面点挺内行。妻子还擅长包饺子,而且比起饭店来能多做几样。这样,她就把花边的、麦穗的等等样式传授给了他们。

快过春节了,妻子也想儿孙们,我们就告辞回家了。回到家中,亲朋好友及村中好友都来看望,见妻病情恢复得好都很高兴。春节举家团圆过的也愉快。孩子已上了初中,孙女也上小学三年级了。他们搂着奶奶的脖子让奶奶高兴,但她的精神毕竟受过创伤,当时的刺激太大了,她从小也没受过那种污辱,有时脸沉着不爱说话。席间妻子的小弟说:在家住些日子,春节过后,到我家住些天吧!她小妹也抢着说:“也到我家住些天!”

小弟在京唐港住,他退伍后到那里参加工作。

京唐港是1990年开始修建的,还是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拟定的港址,所谓北方大港,但由于孙中山先生早逝没能实现。历时七十多个年头,中国共产党把它建起来了。并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国际开放。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曾有这样一句话:“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于纽约等大。”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所描绘出的宏伟蓝图在今天已成为现实。这里如今已发展成约十万人口的海岸城市。

“京唐港”这个名字就很有见地,本来这个港就是北京和唐山合资兴建的。我想现在北京公交线路已是六环,如到九环十环……说不定京唐港就被环进去,到那时,比地理、比人口、比经济、政治、文化……美国的纽约不是太小了吗?孙中山的理想一定实现的。

为不负小弟的邀请,春节过后我们就去了港口。这是一个新型城市,建筑格局非常规范。宽宽的马路,一排排街道楼房纵横有序,有些以前是盐碱滩,但现在的路边花草树木却非常繁茂,空气新鲜。到晚上灯火通明,照的海水却泛起一片银光。这里与我上中学植树的地方不太远,约几里之遥,但早已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时代的发展,真是突飞猛进。

在小弟家住了些时日。小弟把他姐姐介绍到他们的工人食堂,帮包饺子,这是她的拿手活。每月还开点工资,他姐姐的精神大有好转。

所以她也不想再回故里过原来农家院的生活了。虽然她也听说东邻老太太得了食道癌,已去“阴曹”报道去了。

邻里关系本应和睦相处,尽管我尽力克制、忍让,但纠纷还是发生了。我觉得这和在大街上走路一样:本来应该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尽管你小心翼翼,注意前后左右,但突然出现一辆车把你撞翻。不管开车的违章也好、酗酒也罢,存心也好、无意也罢……不管什么境况奈何得了吗?我想:但凡这种人,若不吸取教训,不定哪一天,会把桥栏杆撞毁自己开到河里去。

妻子的一场病却打开了我思想的大门。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的所见所闻让我感觉到,仿佛过了大半辈子的农村生活,经历了苦悲、挣扎、打拼,到头来却是两手空空,只留有一缕亲情。过去所做的一切,大多只是为了个人的生活,受了生活所迫,平淡而庸俗。年轻时候的理想、抱负,全被这些所掩埋、堵塞。我思考着今后的人生之路,有生之年,应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