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潮人--林恢勇回忆录 第34节

点击:

我觉得也应该承担一些家庭的责任了。妻子这一辈子为整个家做了不少牺牲,我该回家陪陪她了。人生应该适可而止,别把精力给用光了;人要有自知之明,爱护身体,给自己留点余地,留点享受家庭乐趣的空间。

正在思索如何安度晚年之时,在方老板的盛情邀请下,我又当了一年的顾问,这回可是真正的顾问了。在这一年里,我给同事们讲了几堂课。课上,我向他们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类仪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目的、测量方法等。以前不讲课,同事们问我问题时,我逮着脑瓜里有什么知识就告诉他们,这一年需要讲课,我就必须系统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所以这一年我也学了不少东西,收获不少。 

丰富的旅行生活

 我这个人玩性十足,喜欢旅游和摄影,只要有机会,就想出去走走。但想出去旅游,也得有机会才行。

小的时候,想出去玩可不是那么简单。记得读初中时,想到距家乡潮州只有35公里的汕头市去玩,父亲就是不同意,一方面也是因为家里缺钱,所以没去成。

留苏期间我获得不少旅游机会。当时为了调剂留学生的生活,学校及有关方面每年暑假都为我们组织一些旅游活动。1956年暑假,我参加了为期20天的“五河游”(莫斯科河、奥卡河、伏尔加河、白河、卡玛河),从莫斯科经高尔基市、列宁故乡乌里扬诺夫斯克、喀山,一直到苏联东部城市乌法市。20天里,我用自己刚买的照相机拍了14卷黑白胶卷,回来后自己冲印,因为没有上光机,就把洗出来的照片贴在玻璃门上上光,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批“作品”。1957年暑假,我作为我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1958年暑假,我参加了克里木登山游,背着三十来公斤重的登山包,徒步爬山。刚开始几天,深感不堪重负,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在全程20天里,既悠闲自得地享受大自然绚丽的风光,又锻炼了身体。1959年暑假又参加了高加索登山游,这次旅游“收获”很大——为我和我的女朋友(现在的老伴)的恋爱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960年回国后到1995年这段时间,由于忙于教学和工作,更主要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从未专门出去旅游过。不过,期间趁带实习、开会、出差、出海试验、进修的机会,先后到过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北京、西安、天津、广州等地,也算是一种旅游吧。

真正开始享受旅游生活是1995年我到劳雷公司工作之后。劳雷公司每年都会为员工组织一次旅游,既有国内游,也有国外游。这段时间我便有机会“疯狂地”到处猎奇了,先后由公司组织或自费到过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南非、意大利、夏威夷、日本、马尔代夫、匈牙利、捷克、奥地利、澳大利亚、尼泊尔等国家(地区)以及我国香港和澳门,还有西藏、新疆、宁夏、贵州、云南、桂林、杭州、成都、厦门、青岛、上海、大连、承德、丽江、香格里拉、凤凰古城、九寨沟、黄龙、张家界、长白山、峨眉山、泰山、黄山、五台山、普陀山、武夷山、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城市和名胜古迹。

1999年,我与妻子在菲律宾

2000年,我与妻子在桂林

2000年,我在嘉峪关

2005年,在长白山

2007年,我与妻子在威尼斯

2008年,与妻子、儿子、孙女在夏威夷

2009年,我与妻子在匈牙利

我喜欢照相、摄像。旅游期间,胸前总是挂着照相机和摄像机,拍了大量照片(四十几本相册和约50GB数码照片)和几十盘录像带,整理照片、编辑录像带,成为我彻底退休后的主要“作业”。把我的“成果”与家人、朋友共赏是一种很好的自娱自乐的享受。

丰富的旅行生活

本书提供一些旅游的照片,算是给自己留点纪念,也与亲戚朋友们共赏。

相比赶鸭式的旅游给人带来匆匆忙忙、例行公事之感,我特别欣赏休闲式旅游,像马尔代夫,那里就是一个小岛,没有什么景点可看,不用疲于奔命,你可以充分休息,晒太阳、游泳、浮潜、驾船出海等等。这种活动特别适合于老年人。

2009年,我与妻子在马尔代夫

我在旅游过程中特别喜欢冒险和刺激,下面列举一些小花絮。

记得1997年在泰国时,我曾驾摩托艇出海。当时,一个救生员在我身边保护我,并告诉我驾驶摩托艇的方法。他将摩托艇开到外海后,跟我说:“可以开始了。”他说完后就站到我身后。我发动摩托,一下就开到第三档,摩托艇“蹭”一下出去了,差一点没把他甩到海里。他说:“你疯了么?”我说:“干嘛?出来就是找刺激的。”摩托艇横跨着波浪飞速向前,“当当当”直跳。“哎呀,你别开这么快!”我说:“我就要这个刺激。”

1997年,我与妻子在泰国皇宫前

在泰国,我还和真的鳄鱼、真的老虎合影,当时好多人都不敢。当然,这些都是驯化了的动物,但这也挺刺激的!

1997年, 我与妻子在泰国与老虎合影

2004年,年已70的我,还参加北京军都山滑雪,与一个停在雪道上的游客相撞,摔了一跤,虽然很惊险,但玩得十分尽兴。

2004年,我在北京军都山滑雪

2010年3月在澳大利亚,我还坐过山车。在那,我还想跳伞,所谓“跳伞”不是你自己掌握,而是将你绑在跳伞人员身上,让他来操作,让你有一个自由落体的感觉。后来因为组织不到足够的人,我就没跳成。我发现那帮80后还不如我,别说跳伞,连过山车都不敢坐。

2010年,我(左)与妻子(中)及儿子(右)在悉尼

有一次,海洋技术所老年办组织我们离退休人员到十渡旅游。我真想去蹦极,我们领队知道后,连忙把我拦住了:“老林,你要蹦什么时候蹦都行,你自己来蹦。今天我带队,你别蹦,我要对你们的健康负责。”最后我没蹦成,但我真想试试。

还有一次,劳雷公司员工在泰国旅游。其间有一个娱乐项目,即在游客身上绑上降落伞,快艇飞速行驶把游客带到空中,然后落下。排队时,我前面有三个年轻人,我排第四个。等到工作人员来系降落伞的时候,前面三个小子都跑了。如此,我就成了第一个,我想:第一个就第一个吧,没事,我上!这样,我就第一个“飞”上去了。

在康西草原时,我租一匹马骑着跑,比我儿子跑得还快。回来后,马主人心有余悸地说:“老爷子,你跑那么快,我真怕你摔下来!”“没事,我就喜欢刺激。”

西藏我也去过,那是我跟儿子一块儿去的,妻子不敢去。本来我想在去之前做一下身体检查,但是一忙活就搁下了。西藏“晒大佛”(藏传佛教的一种法事活动)那天,我们来到了西藏。我没有高原反应,曾登上四千九百多米的高山,还抽了一根烟,照相留念。儿子倒是还有点高原反应。后来有人告诉我说,越是年轻人,越是肺活量大的人高原反应越大,这是可能的。

丰富的旅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