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亲情绽放的岁月--记首都的哥魏勇 第13节

点击:

时光荏苒,魏勇和如今亲情服务车队的众多的哥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五零后中国人的纯朴和善良。魏勇总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关心,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的一种思想。不是思想上的束缚,而是一种深植内心的态度。不管是在建设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们都是铆足劲儿地去做某一件事情。”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属于我国五零后人的一种特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魏勇和他车队的同仁们一起用行动证明着他们的纯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热心公益事业。无论是自己的私事还是大家的公事,他们都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去做。这种更为贴近的身份认同让他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内心这种想法的存在时刻像警钟一样提醒着魏勇,让他不要懈怠,继续努力。

人生懵懂探索阶段,魏勇调皮捣蛋,让老师十分发愁。成长的过程中,他不断受到优秀老师的引导,受到慈爱师傅的带领,受到周围善良人们的关爱和影响,时代的特殊教育更在他心里深植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细雨润物,参天矗立。

在魏勇看来,做好人好事就像是做自己的事情一样,能够帮助他人、关爱他人是魏勇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情,也是他一直坚持的信仰。

白手创业

1987年,受到整个社会大形势的影响,魏勇和几个朋友商量:我们年富力强,能不能也发挥自己的能量?几个人一拍即合,包括魏勇,还有一位学校教企业管理的老师、一位教大学电工的老师,三人一起从内燃机学院走了出来,开始了人生之路的探索。

离开学校,白手起家并不是突发奇想,魏勇做事向来谨慎,谋定而后动。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也进行了许多考察和调研。当时魏勇有个担任助理工程师的同学,那人的一个好友是专门搞电气设备的,需要在北京建立一个电器设备产品加工厂,双方找机会促膝长谈了一番,表明了双方的态度。之后的半年多时间内,魏勇在工作之余常和对方一起看图纸,分析产品。此外,他还主动到各地进行各种各样的考察,联络一些可能合作的关系。

魏勇就像是河边的人,见到有人在河里划船很有意思,便想自己去试试,但其实他没有亲身经历过,也不知道上船后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全凭着一腔热血。虽然魏勇做了各方面的前期调查,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各种困难。

魏勇最先面对的就是来自老父亲的反对。魏勇一直工作的内燃机厂是个非常大的企业,在魏勇成长的这种传统家庭中,为人父母者多希望子女有份安稳的工作。为了让魏勇打消自己创业的念头,魏父放出狠话:“你要是出了内燃机厂的大门,就不要再进咱们家的门!”扔掉让人羡慕的铁饭碗,选择一个茫然不知未来的泥饭碗,魏勇心中要做的决策十分重要。面对种种阻碍和不理解,魏勇没有放弃,毅然地走了出来。

离开内燃机厂以后,魏勇和他的朋友们在北京大兴县兴办了自己的厂子。办厂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了许多没有预想到的困难,起步时期就经历了种种磨难。有种高压线接口的卡子一头是铜质的,一头是铝制的,魏勇和朋友兴办的工厂就是负责把这两头焊接到一起,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难的技术。工厂兴建初期,北京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星火计划”(星火计划是1986年初,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政府大力扶植乡镇企业,这对魏勇等人本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但是机会出现的同时也会有陷阱。魏勇等人就碰到了一个骗子,他自称包产包销,从没接触过这些的魏勇等人在几番接触后就被带到了水里。工厂大概经营了半年就失败了。

受到工厂经营失败的影响,魏勇内心很茫然。或许真是好人有好报,虽然魏勇一生磕磕绊绊,但每次遇到困难总会有贵人相助。

在魏勇最迷茫的那段时间,刘玉平的一个在林业局工作的同学来他家聊天,后来那人提到:“干脆,我跟领导说说,你们俩都上我那儿来吧。”“星火计划”期间,不只是国家大力发展企业,林业局也在自己筹备公司。刘玉平的同学负责的是新成立的林苑公司,正在从社会各界招募新人,刘玉平和魏勇也就这么加入了林苑公司。

林苑公司下属还有许多商社,魏勇在其中见到了商机,又承包了一个林苑商社。当时承包一家商社一年的费用是5万,魏勇自己做起了老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发展初期,大量外宾来到中国考察市场。魏勇承包的林苑商社主要经营工艺美术品,包括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珠宝玉器、各种工艺美术品,销售的对象主要是旅行团,效益十分不错。

经营林苑商社时期算得上是魏勇人生比较辉煌的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万元户还算是比较富有的,但魏勇那时已经不觉得稀奇了。当时,在魏勇手下工作的就有14人,每个店员都是万元户。

在商社的经营管理方面,魏勇大胆地提出了零底薪的效益工资制度。一般企业给员工的工资都有一定额度的基本工资,再根据每个人工作的效益提成。但魏勇使用的效益工资是零底薪,工资日结,一切都靠员工自己努力。这样看来,好像是员工的生活失去了保障,但其实不然,魏勇考虑得很周全。一般企业所谓的提成是在去掉产品成本,在利润中适当提成,但魏勇推行的是营业额中的提成制度。若提成按10%计算,店员当日卖出了2000元的产品,他就可以获得200元的工资。这种薪酬制度不仅方便了魏勇的管理,更增加了店员的干劲。

或许有人认为魏勇这种管理方法降低了他自己的收入,认为他的这种举措并不明智,但在魏勇心中,他一直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最初扔掉内燃机厂安稳、有保障的铁饭碗,改捧一个看不透的泥饭碗,魏勇能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就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他也想多挣些钱,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为一个商社的老板,魏勇认为,他自己要想挣到钱,就必须先让他的员工挣到钱。只有员工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才可能踏踏实实地工作,为老板赚更多的钱。

当时魏勇手下有两大得力干将——孙国荣和余宝新,两人的工作业绩十分优秀。有一次晚上结账的时候,竟然有人挣走了1400元的工资,对比当时人们普遍十几元、几十元的日工资真可谓是天壤之别。第二天不到6点,商社还没有开门,店员自己就已经到位开始做准备了。

那段时间里,魏勇主要负责商社的进货事宜,负责协调管理好商社内的店员。有了这样同心协力的合作团体,魏勇企业的业绩自然是蒸蒸日上。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还让魏勇打败了另外4家和他一样的企业,独占鳌头。

从最初白手创业时的屡屡碰壁,到成立商社后的蒸蒸日上,魏勇有种拨云见日的畅快感。而且由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魏勇接触到的人层次都比较高,其中不乏一些名家大师,这种文化素养的熏陶对魏勇也有很大好处。林苑商社的经营可以说是魏勇人生的第一个高台阶。 

有你,新的开始

昨天是历史。回首昨天,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成功,有失败;有得意,有失意;有对恩人的感激,有自己留下的遗憾。人生几许沉浮,昨天的历史会是明天的积淀。

今天是礼物。生活或许不富裕,事业或许未辉煌,或许连对身边亲爱的人也留有遗憾,但今天依然很美好。温暖阳光,蔚蓝天空,还有一颗颗跳动活跃着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