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亲情绽放的岁月--记首都的哥魏勇 第15节

点击:

这样的个体运输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魏勇夫妇的生活。有一次有人雇魏勇的车到天津去拉鱼。魏勇初时以为对方是某单位的采购员,还疑惑地问道:“北京有的是鱼,你跑天津拉什么呀?”“您去不去啊?”对方不做解释,只催问道。搞运输的本就只负责运货,只要给钱就可以了。魏勇应承下这单买卖。

开车来到天津,魏勇发现当地养鱼的人特别多,按照雇主的要求,魏勇装了一车鱼又开回了原来的市场。原来,那人是个倒卖鱼的。当时的运费低,跑一趟天津是400元,魏勇可以净赚200元,而那卖鱼的人也能获得不少利润。

一来二去,魏勇夫妇和那卖鱼的人逐渐熟稔起来。那人见魏勇夫妇为人实在,待人诚恳,就中肯地提议:“你看,我觉得干这玩意还成,挣钱。”卖鱼人说的是实话,他自己有车,跑一趟少则挣个六七百元,多了可以挣到八百多块。卖鱼人对魏勇说:“我每次给你们400块钱,去掉吃喝那些乱七八糟的,你们每次剩的也不多。干运输又辛苦又累又危险,我瞧你们两口子挺好的。干脆这么着吧,那个拉鱼的地方和我是老关系了,你们别干运输,和我一起卖鱼吧!”就这样,魏勇开始踏入了卖鱼的行当。

开始从事卖鱼这项工作时,魏勇得到了许多热心朋友的帮助。刚开始卖鱼,新鲜的活鱼都是活蹦乱跳的,魏勇一个外行人看到后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弄。批发市场里有个热心人,叫黄建国。那人见魏勇车里运输的鱼有的已经翻了肚子,好心地说:“你把那车开到我那池子,把鱼都卸到池子里去。否则你这样这鱼就都死了,死了就赔了!”魏勇听后,把自己车里的鱼都放入黄建国的鱼池里。果然,原本奄奄一息的鱼儿们放到开着增氧机的鱼池里,不一会儿又都活蹦乱跳了。

这是魏勇卖的第一车鱼,虽然有些损失,没有挣到太多钱,但是在黄建国的好心指导下,魏勇也懂得了如何使用增氧机,如何运输、管理鱼,很快就入门了。入门以后,魏勇开始自行摸索,渐入佳境。如此经营了两年时间,1994年,魏勇和刘玉平的儿子魏子千出世,魏勇转投他业。

魏勇总说,他的一生几多变化,总能在关键时刻遇到贵人相助,他时刻牢记这些人对他的帮助。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魏勇走出工厂,自己单干,失败受挫,是当时还是朋友的刘玉平向他伸出了援手。找到新的道路,开始经营林苑商社,社会的动荡迫使魏勇改入他行。新婚夫妇开车摆摊,炎炎夏日路边卖瓜,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两人很快乐。卖完西瓜,又搞运输,途遇贵人改卖鱼。每一次中途止步,每一次新的开始都有许多热心人向魏勇伸出友好的双手,帮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十多年的事业沉浮,患难之间更见真情可贵。

感谢与愧疚

每一次的人生转折都少不了热心人的帮助,魏勇深谙此理,更将所有人对他的恩德铭记在心。这些人不仅是他永远牢记的恩人,也是他学习的榜样。在魏勇看来,如今的他能够如此无私地去帮助众多像李大妈那样的人,都多亏了这些曾经在他成长路上给予他帮助的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一直深深影响了他日后的人生价值观。

谈起感谢,魏勇最先提到的就是和他相伴了二十余载的妻子刘玉平。魏勇两次事业失利,多亏了刘玉平对他不离不弃,勇敢面对生活的艰辛、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坚持陪在魏勇身边。身为魏勇背后的女人,刘玉平对他们的家也付出了更多的心血。魏勇调侃自己道:“我在家就是个吃闲饭的,干不了多少事。家里的油瓶倒了,只要不洒干净,我绝对不扶。脚底下有点东西,只要脚能过去,我就绝对不挪开。”这样一个魏勇真是让刘玉平“操碎了心”,只能更加费心费力地照顾整个家。

就拿照顾李大妈一事来说,1996年刘玉平最先结识李大妈,从此魏勇一家与李大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06年魏勇一家和李大妈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出来,一时间魏勇声名大噪。但期间整整10年的默默无闻,甘心付出,魏勇的背后是刘玉平的无言支持。

在李大妈的事情没有报道出来之前,魏勇和刘玉平的家人都不知道有李大妈这样一个人。有一次,刘母山东的一个亲戚来北京,待了两天准备离开,让魏勇第二天送他们到长途汽车站。魏勇一算,第二天不正好是李大妈要去做透析的日子么,就说:“不成,还得送李大妈去。”刘母不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魏勇夫妻和李大妈之间的关系,说:“送什么李大妈呀,送咱家人重要还是送别人重要,别人那个钱我给你。”最终,多亏了刘玉平在母亲面前解释,才让母亲明白其中缘由,让魏勇开车去接李大妈,而自家亲戚打车离开了。

事情虽小,但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魏勇心中,刘玉平是个十分善良的女人,她温柔、热情、乐于奉献。魏勇声称自己的荣誉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刘玉平,但是他善良的妻子将所有的赞美都留给了他,只安心在家里打理一切,让他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安心工作。

对比刘玉平对家庭的全心付出,魏勇自觉愧疚更多。无论是妻子还是儿子,他都忽略了很多,这让他难以释怀。

1994年魏子千出生时,魏勇全家合影

魏勇40岁时,儿子出生了,实可谓是老来得子。魏勇对儿子的一切都十分在意,从孩子出生时喂奶、洗澡、换衣服,到长大后的教育,魏勇都亲力亲为,从不假他人之手。可尽管如此,魏勇对儿子仍有愧疚感。儿子魏子千今年17岁,但是除了魏勇公司组织的活动以外,他们全家的出游活动只勉强算有半次。

2004年5月,魏勇全家福

有一天,魏勇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兴起时提到几家人一起开车去北戴河。说到就做,众人第二日就驱车前往北戴河了。当天晚上,一行人尽兴地在海边吃晚饭,魏勇猛然想起来:哎呦,没跟李大妈说呀!这儿还有个老太太呢,明天大妈可还要去医院做透析哪!想到这点,魏勇等人只能在待了一晚后又急忙开车赶回了北京。难得一家人很温馨地外出旅行一次,却没能玩得尽兴,中途就急忙赶回去了,这让魏勇心里觉得很对不起儿子,愧对家人。

6岁的魏子千

回想最初结婚之时,一穷二白的魏勇只和刘玉平领了一张结婚证就算结婚了。一张朴素的黑白结婚照将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人绑在了一起,共同经营一个家庭。而今生活富裕了,有时间也有条件了,魏勇也想尽自己所能地弥补一下对妻子的亏欠。

正好有一个机会,刘玉平的一个朋友给了她一张600元的优惠券,魏勇想要浪漫一把,和刘玉平一起补照一套婚纱照。夫妻两人商量好,约定好见面的时间,魏勇就先出去拉活了。到了约定的时间,刘玉平仔细打扮一番来到两人相约的地点,翘首期盼魏勇的到来。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刘玉平从满心欢喜到心生抱怨,再到怒气冲天,依然不见魏勇的身影,甚至连手机也联系不上。怒极的刘玉平气冲冲地回到家,打定主意不理魏勇了。

再说魏勇,当天在魏公村正巧碰到一个肇事逃逸的司机,如此恶劣行径,魏勇哪能让他得意逃脱?于是,魏勇踩下油门,紧紧地追着那辆肇事逃逸的车。对方仓皇逃窜,反应倒也灵敏,左闪右闪竟然脱离了魏勇的视线。无可奈何,魏勇只得将情况报告给了交通队,让交警布控逮人了。此时的魏勇已经全然忘记了和妻子的约定,一心沉浸在自己做了一件好事的成就感当中,在把车上的乘客送达目的地后又继续拉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