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悠悠岁月妙手仁心--王德祺回忆录 第9节

点击:

对于在昆明考入兵工大学和在上海医学院读书的经历,我也写成了诗:

 

八年抗战考兵工

七七事变日侵华,翌日逃亡蓬莱家;白天坐船到龙口,彻夜赤足到蓬莱。

北京沦陷上海危,蓬烟都被日军毁;老家庙岛不能待,无奈流浪在外边。

西南联大家兄在,流亡学生大本营;先到烟台坐海船,路经上海广州湾。

广州那时未沦陷,整日敌军轰炸城;广州停留办护照,路过香港过越南。

西南联大找家兄,翌日敌机炸昆明;昆明平房无防空,落弹炸死万百姓。

人死肠挂电竿上,惨不忍睹昆明城;暂住联大逃警报,天天不能得安宁。

联大抗战热情高,有志之士齐集中;即时初中刚毕业,楚雄省中完高中。

高中毕业考大学,国立大学有兵工;兵工公费不需钱,新都入伍已半年。

考取兵工先军训,黄埔军校入伍生;宝光寺内受军训,入伍半年回重庆。

重庆攻读应化系,苦读一年中学中;上医迁到歌乐山,转入上医公费生。

上医读书为人生,攻读医学研长命;上医苦读三年整,日军投降离重庆。

来到沈阳转满大,沈医满大学部名;抗战八年风雨多,回忆八期岳芦过。

入学八期四十名,回忆同窗情不同;现在同学近八十,各人遭遇策难书。

幸运同学连续升,半个世纪留芳名;有的沧海受尽苦,忍辱与共无踪去。

少数台湾出国走,半世顺利成名有;同学先世已去半,残留同窗名十几。

今秋能在北京会,难得余生快乐聚;人生正常活百步,祝君快乐到永世。

                                                                                                                                                                                                                    1999.5.30于美国

难忘南满医学堂

1945年日本投降了,国内的环境相对安稳下来。我在上海医学院的医学课程已经完成理论部分,还剩下两年的临床医学实习课程,于是在1945年我又转了一次学。这次我转到了南满医科大学,这所学校是当时日本为培养在南满铁路工作的医师而设立的,曾称“南满医学堂”,成立于1911年,设在沈阳。这是我国东北最早的高等医学校。当时转学原因是我认识一个上海医学院的教授叫徐涌明,是个退休的党员,这个时候到了南满医学堂当院长,此外还认识了一个南满医学堂的教务长,索性直接转到了南满医学堂读书。

 

1945年日本投降后,南满医学堂更名中长铁路医学大学,后来又改为铁路医学院、国立沈阳医学院。改为国立大学后,沈阳医学院基本上都是公费了,除了不收费,还管吃管住,基本上什么都管。想考进来的人很多,因此还是很难考。1949年11月沈阳解放后,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医科院校中国医科大学奉命进驻沈阳,将沈阳医学院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合并,统一称为中国医科大学。1950年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归来路经沈阳,还曾经亲临学校视察。可见学校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那时的南满医学堂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五年制的专科,另一部分是八年制大学部,我们属于大学部。我学的专业是统一大医学。学校里大多数是日本教授,像是外科的腾浪,病例科的武内木哉,还有久保久雄。我们班中国人有四个,加上四五个日本人,全班一共不到十个人。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刚来接管南满医学堂时,学校里的日本人还没有走。他们在南满医学堂又待了几年,我毕业的时候那些日本人才陆续地回国了。

南满医学堂是当时沈阳最好的学校,各种设备仪器都齐全。加上当时的南满医学堂是日本人直接建设和控制的,算是日本人在中国建的学校中比较大比较重要的一所。所以当时在学堂里,日本人说要怎么做就得怎么做,不敢有丝毫违抗。虽然我没亲眼见过那些细菌战的试验,但是见过仪器。日本投降之后,国民党接手了学校,南满医学堂成了国立大学,日本人再也不敢拿中国人作细菌战的试验了。

在那读书的几年里,我跟日本人也打过不少交道。那些日本教授教课时主要用英文,因为日文除了日本学生外,其他人大多听不懂。有问题要请教日本老师时,我们都是用英文交流的。当然英语也有听不懂的时候,不懂就只能再问或者自己研究。幸好我英文还可以。当然日本教授和日本学生交流自然就会用日语,日本学生一般的还不太会英文。

在医学堂碰到了一件很难忘的事情。那时有时间我就到解剖室解剖去,那有近两百个尸体,有时候晚上十二点我还在。有一次做尸体解剖,结果发现尸体肚子里装了一肚子烟土,也就是大烟。一开始也感到害怕,后来慢慢地习惯了,因为要天天和这些打交道。我解剖的尸体还真不少,在上海医学院时也解剖过,但是最多的时候还是在南满医大,因为南满医大的条件比较好。

那时我还担任了山东同乡会学生会会长。山东同乡会学生会主要的工作是救济穷学生,那时候在南满医大上学的人大部分都是没钱的。学生会里一共不到二十个人,有事情就开会一块说一说。学生会里安排了一个专门的代表负责联系申请救济品的事情。政府开设了一个救济总署,经常从美国送一些救济物资。我们主要会负责向救济总署申请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衣服之类的。

就因为这件事情,“文革”的时候还由中国医科大学派了一个三人小组专门从北京来调查我。说是调查我的经历,看我有没有什么反动行为。当时我已经在邮电医院工作了,他们来我单位住了一天,也没有调查到什么反动行为,就走了。

战争后的战争

日本人战败投降后,国民党接管了沈阳城。守城的国民党怕学生乱来,把我们拉去受训,内容是军事操练,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军训,每次受训,大约持续一两个星期。这种受训规定维持了没多久,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学生中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种军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