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芦苇草的冬春夏秋--王育民回忆录 第30节

点击:

田老板见到画端详了好长时间,点点头说:“好,实在。我这身子骨就和刘罗锅一样,不过我没人家那文采,就会磨香油。”我也笑着说:“您也算是当今的香油状元呀!”

我与我的龙凤书法

记得还有这样一件事,那是我在大连金州向应公园门口摆摊时的事。一日,路灯都亮了,我想收摊,而一蓬头垢面的青年男子在我身旁已坐了多时,不作画也不说话,满面愁容。我站起来说:“你怎么不回家?”他说:“我没家。”我听了坐下来,想问个究竟。

原来他是个朝鲜族人,叫安浩善,出来到大连打工挣钱,但来了一个多月,工作也没找着,从家里带来的钱却花完了,讨了几天饭,回家怕人家笑话自己没能耐。我说:“你也不能这样流落街头啊!别灰心小伙子,打起精神来,到工地上去转转,别怕苦,别怕累,年轻的时候有的是劲。”

我掏出20元钱递给他说:“我也不多给你,把这钱拿着吃顿饭、洗个澡,明天去工地找点活干,就能挣钱了。”

这青年却说:“我哪能要你这么多钱呢?给我5元就行了。”

“都拿着吧!我再给你写幅字画。”

他说:“大爷,我不要画,那东西也不能吃也不能花,再说我也没钱给您,谢谢,谢谢!”

我说:“不要你钱!”我写了他的名字,又给他编了四句:

安 浩 善 心

君 瀚 心 诚

来 人 必 机

连 海 得 遇

欲 实 慈 就

淘 难 相 降

金 寻 报 临

他拿起来,脸上绽出了笑容,说:“我也喜欢这画,只是没钱让你画,谢谢大爷!”我说:“我是让你想办法去挣钱,不要站街讨要,你也有知识,要长志气。”大约过了二十多天,这个青年又站在了我的摊位前。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穿了一身新工作服,头也理得很短,小伙挺精神的。

他说:“大爷,我在工地上上班了,盖楼、推砖,虽然累了些,一天能挣60元,我今天来想请您吃饭。”

我看着他,笑了笑说:“我吃过了。现在有了工作好好干,别光推砖,学点技术,将来能多挣钱。钱挣多了,攒着点,给你爸妈捎点。”

“记下了,谢谢大爷!”

现在想起这个青年还历历在目,几年过去了,他一定会有所建树。

大艺术家、北京琉璃料器唯一传承人邢兰香女士,我给她作画时写了这样一首诗:

邢 兰 香 馨

君 梅 飘 真

贤 竹 万 善

慧 菊 里 美

技 火 传 架

艺 中 佳 金

高 烧 话 桥

之所以称“火中烧”,是因为她的作品是用琉璃在喷灯火焰中烧制而成的,工艺高超而又富有创意。其料器饰品结构精美,尤其得女士们喜欢,男士也多争相购买,以为礼品。料器过去为宫廷饰品,非常绝妙。

泥塑家梁大成,我也曾给他赋了一首诗:

梁 大 成 神

公 显 功 手

多 身 当 泥

才 手 须 土

有 到 多 化

创 如 磨 成

新 今 练 金

他用一块馒头大的泥巴,十几分钟就能做出逼真的人头像,卖价在100或200元,技艺高超,无与伦比。

李鸿宽大师,曾获日本索尼探梦科技馆“中国万花筒第一人”称号,获国家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我曾给他作画并写过这样的四句诗:

李 宏 宽 心

公 图 幕 想

精 大 视 事

研 展 频 成

魔 万 无 甲

幻 花 限 乙

影 筒 量 丙

他是玩具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民俗会理事。他对万花筒的研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深受人们的喜爱。

北京城有个拉洋片的,常在前门大栅栏、大观园等地表演,还曾出国演出。他叫张谦,竹板打得好,洋片唱词唱得好,表演也活灵活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 谦 康 健

老 虚 慨 步

竹 热 陈 抖

板 诚 词 擞

打 出 拉 快

得 了 洋 如

精 名 片 风

有个叫潘大文的面塑艺术家,年过花甲,以前当过干部,退休后从其所好做起了面塑。我曾和他一起搞活动,他的十二生肖、仕女、八仙过海等作品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人见人爱,几包面团在他手上撮来撮去就成了一个人物,真是巧妙之极。

潘 大 文 神

公 事 人 仙

多 做 巧 鸟

才 完 用 兽

亦 小 五 面

多 事 谷 成

能 成 粉 型

我与我的龙凤书法

他还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字写得好,文章写得也不错,人也和善,对人热忱,肯于助人为乐。

我喜欢写字,也喜欢诗歌,偶尔见景生情,不自量力也来上两句,但至今没有进展。况且,人已年逾花甲,思维也觉迟钝。记得在上初中时,正逢大跃进时代,曾吟过这么几句:

李白斗酒诗百篇,而今无酒诗成山。

勤工俭学大跃进,文教卫星上了天。

那是学生时代,才思比较敏捷,可惜那些诗稿都是写在教室后边的黑板上的,黑板擦每星期都要去清除一遍,我的诗句也云消雾散了。 

一段关于寻师的记忆

目前,我对自己的龙凤书法不甚满意,自己也在不断摸索,每遇同行便留心请教,也得到不少有识之士的热情指点。在奥运会开幕之前,我在远大路金源超市摆摊,一个谈吐不俗的女士说:“你这字画法结构看起来不错,但能不能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图腾也融进去?”她的建议很有价值,如果在适当的字上融入古图腾也是一种民俗传承,但究竟如何融入还有待探讨。为了感谢这位张琨女士的启迪,我给她作一幅画,并写了藏头诗。

张 琨 高 明

君 石 人 示

睿 优 巧 中

智 劣 点 华

有 质 愚 古

文 不 公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