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台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能够引起如此轰动的反响实在是魏勇没有想到的,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有人赞扬他的善举,也有人非议他的行径,但无论众人评价如何,魏勇依然是那个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实在人。
2007年,魏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留影
2006年,魏勇夫妇做客新华网合影
2006年,魏勇夫妇做客人民网合影
2006年,魏勇夫妇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合影
成为“的士标兵”后,魏勇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而是依然辛辛苦苦地照料身体不佳的李大妈,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直到2009年李大妈去世。
无心插柳柳成荫
李大妈的大儿子周志强动情地说:“13年了,我没在我妈妈身边尽过孝,全是我魏哥、魏嫂。没有他们,我妈妈活不了这么多年。在浙江,像我妈妈这种病一年到两年也就完了,但她在北京活了13年。我自己感觉惭愧,更真心感谢魏哥、魏嫂。”李大妈火化后的那天,照顾大妈的特护小组都去了,请出骨灰后,所有人都和李大妈说了最后几句话。
2009年1月18日(戊子年腊月廿三)是李大妈去世后的第一个小年,周志强也要带着周大爷回浙江生活了。那天中午,众人一起来到了曾经和李大妈一起过小年的餐馆聚餐。落座后,魏勇搬来了一把椅子,放在了正位上,又拿来了一副餐具摆放在那里。当时大家没有明白魏勇的用意,都愣愣地坐着。魏勇解释道:“今天是我们和大妈大爷相识13年后在一起过的第9个小年儿,也是要与你们分别的时候。虽然大妈离我们而去了,在过这个小年儿的时候还是要有大妈的一个位置,以寄托我们对大妈的哀思。这也是要为我们两家人13年的亲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于是,饭菜上齐后,从周大爷开始,在座众人都给李大妈那份餐具里夹了菜。若李大妈在天有灵的话也会感到欣慰的。
与周大爷和周志强离别时,魏勇在机场嘱咐周志强:“你要照顾好我大爷,勤去看看大妈。”周志强也感谢魏勇一家为他们的付出,希望他以后可以来浙江,全家人随时都等着他。
2009年3月25日,李大妈的二儿子回国,专程请大妈入土为安。北京八宝山骨灰堂内,五男两女肃穆庄重地又一次站在李世娴老人的遗像前。他们分别是:从浙江赶回来的李大妈长子周志强、从美国赶回来的次子周志宏、大妈的孙女周莉颖、照顾了大妈13年之久的出租汽车司机魏勇以及和他一起照顾过大妈的出租司机杨喜林和焦媛福。他们分别向大妈述说着最后的离别话语,祝老人家一路走好。
此后,周志强打开了安放李大妈骨灰的玻璃窗门,魏勇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大妈的骨灰盒交到了周志宏手中。众人眼含泪花,满心悲痛地走出了骨灰堂。周家兄弟在浙江老家买了块双人墓地,准备把李大妈的骨灰带回下葬。这次是真的分别了。魏勇开车将承载着大妈的骨灰盒送到了北京南苑机场,眼泪不可自抑地流了下来。
虽然李大妈走了,周大爷也回了浙江老家,但是周、魏两家的情谊并没有断,年迈的周大爷依然是魏勇的牵挂。1996年时周大爷被查出患有肺癌,曾切除了一片肺叶,又因为过去打了一辈子仗,损伤了耳朵,境况也不太好。如今,周大爷的视力只有0.1,基本听不到人说话。魏勇一家仍然保持着和周大爷的联系,听到周家兄弟说着老爷子越来越差的身体状况,魏勇更觉心酸不已。
从1996年相识,走到2009年相知,13年的风雨与共成就的不只是魏勇在外的盛名,收获的不只是周围百姓对他的敬佩与爱戴,更重要的是周、魏两家的宝贵亲情,更难忘的是成就了一段感天动地的真情故事!
生命的意义
魏勇的儿子魏子千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从小就听话,理解大人的辛苦。在魏子千的眼里,他的父母就是开出租的,成天风里来雨里去,十分不容易,可纵使这般吃苦、拼命,他们家却并不富裕,为什么?因为他们管了太多的“闲事”。
听话的魏子千从小就懂得体恤父母,从不乱花钱。有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总会小心地询问:“爸爸,我想买××,您看行吗?”如果得到的是父母的拒绝,哪怕心里再不舍,子千也绝不会无理取闹,绝不再问第二遍。
魏勇的心里一直深深根植着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寥寥数字,意义却绝不简单。用魏勇的话来说,这是人生命、灵魂的一种升华。一个人要用你自己做过的事情、走过的路来填充这五个字,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是满的。
为人民服务是什么?它是默默的付出、真诚的奉献。它是没有任何目的的,是不求回报的,是全心全意的。它是真真正正想给他人以快乐,希望他人从中找到希望的崇高理想。要想到这些,做到这些,更要理解“人”的含义。
一撇一捺就是人,但写来容易做来难。魏勇在去电影学院作报告的时候曾向听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都比我文化水平高,我就问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会写字吗?”在座众人不禁一愣,谁还不会写字啊?魏勇继续说:“谁会写‘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人’。这个‘人’字怎么讲?它是相互支撑的。任何一个人——你、我、他,都离不开支撑。如果你光有一个撇,那掰开来看看,内心一定是干的。一个人,只要是有血有肉的,就要有支撑。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支撑,任何人都生活不下去,也不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魏勇的一席话听来质朴、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思考和仔细推敲。李大妈的事情结束了,但魏勇没有放弃这份爱心事业,如今的他依然在岗位上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老人,为他们带来新的生活。
2006年“的士之星”表彰大会的合影
刘玉平(前排左二)、魏勇(前排左三)
在魏勇看来,这种“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美德应该有更多的人发扬下去,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出租车服务行业中。1944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先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我国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包括魏勇在内的“魏勇亲情服务车队”的众成员以及出租车公司的石总,他们都是成长在20世纪50年代的人,他们经历的教育、感受到的思想都是这种单纯、真挚的理念。“为人民服务”对他们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口号,更是深植在内心深处的一种烙印。
人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就是一种互相服务的关系,彼此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也许是某件事,也许是某一点,人们都不应该忘记这种炎黄子孙的羁绊。魏勇在用他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更多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既是在完成自己的心愿,也是在呼唤社会更多的温情与关怀。我们的周围出现了一个魏勇,之后又有了一个“魏勇亲情服务车队”,再之后还会有更庞大的团体来温暖我们的大家庭。
2010年12月26日,全国敬老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受表彰者于人民大会堂合影
回良玉副总理(一排左十)、魏勇(一排左三)
2010年12月26日,全国敬老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回良玉副总理与魏勇握手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