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心想逗老人家开心,更时刻关注李大妈的心理变化。
“大妈怎么啦?没睡好啊?是志宏走了吧!”魏勇猜测道,继而安慰李大妈,“大妈,咱俩这么多年了,我说句不客气的话,他走了,您这身边不还有我们两个人啊!再一个,志宏出去发展,开拓他的事业,将来经济收入多了,拿更多的钱来孝敬您,那不是一件好事吗?”正是魏勇的悉心开导和体贴关怀,才让李大妈逐步稳定了情绪,重新拾回了往日的笑颜。
2000年,李大妈的小儿子周志宏已经离开快两年了。那年过节前夕,李大妈总在魏勇耳边念叨:“志宏今年又不回来了。”魏勇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回家后就同妻子刘玉平商量:“咱们俩把大爷大妈接过来,让他们跟咱们一起吃个饭,过个小年儿,也算是让她散散心。”刘玉平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和李大妈几年的感情更让她真心关怀这位可爱的老人,也愿意为他们二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2000年的小年,魏勇第一次把李大妈和周大爷约出来,两家人一起过年。周大爷爱吃涮羊肉,魏勇就特意挑选了附近的一家火锅店,众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顿饭。第二年小年,李大妈坚持要请魏勇夫妇吃饭。自此,两家人仿佛形成了一种默契,每年的小年都会聚在一起吃顿饭,感情更是愈发亲密,真像一家人一样。
自1998年李大妈的小儿子周志宏远去美国之后,魏勇夫妇就像李大妈的亲生子女一般在膝下尽孝。平日里,他们会到李大妈家帮忙做些家务,处理些生活中的问题。魏勇的妻子刘玉平也会细心地陪李大妈买东西,带周大爷出去织毛衣,为他们二老做了许多事情。
李大妈身患尿毒症又兼有高血压。有一天凌晨两点多,魏勇好梦正酣,忽然听到家里的电话响了。他心想:“这是谁啊,大半夜的还打电话?”起床接起电话一听,呦,这不是李大妈嘛!
开灯看表才发现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了,魏勇意识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紧急状况,急忙问:“您怎么了?”
“你快来吧,我这鼻子大出血了。”李大妈的声音听起来十分恐慌。
“您别着急。我这就赶紧下楼开车过去。”魏勇一边安慰着李大妈,一边手脚麻利地穿上衣服,拿起车钥匙起身奔出家门。
那次李大妈病重,多亏了魏勇及时将她送到了中日医院,才得以平安度过。之后李大妈还曾犯过类似的毛病,也是魏勇帮忙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的。1998年至2005年间,李大妈几次病重住院都是魏勇夫妇全程照顾,千分呵护,万分小心,没有一丁点马虎。
2005年小年,李大妈老两口和魏勇夫妇照例聚在一起吃小年饭,碰巧遇到了李大妈的邻居一家也在那里。对方儿孙满堂,一家人欢欢喜喜聚在一起,李大妈问:“你们那都是谁啊?”
对方的大爷一一介绍:“这是我的女儿,这是我孙女,这是我外孙子……”介绍完后对方礼貌性地回问:“那你们呢?”
李大妈指着她的老伴说道:“这是我们家老周。”对方点头说认得。介绍到魏勇一家的时候,李大妈特别自然地说道:“这是我闺女,这是我儿子,还有我孙子。”在当时那种场合,李大妈突然说出这样一席话,让魏勇一家都为之一震,随后心里热乎乎的,满满的都是喜悦。李大妈借着这次吃小年饭的机会把她将魏勇一家视为亲人的心情表达了出来,让大家都多了一份感动,心也贴得更近了。
2006年2月19日,魏勇一家和李大妈老两口在北京交通报专访时留影
左起:魏子千、魏勇、李大妈、周大爷、刘玉平
胜似亲人的陪伴
这种温馨的气氛一直持续着,吃完饭要离开时,李大妈穿的是长款羽绒服,年纪大了弯不下腰,刘玉平细心地蹲下去为老人拉拉锁。李大妈慈爱地看着魏勇这一家人,乐得合不拢嘴,还笑称:“我享受着这么高的待遇了,这不跟慈禧似的嘛?”魏勇笑着接口:“大妈,您就是慈禧!”
温暖的房间里,饭店光亮的灯光照耀着这幸福的一家人,纵是北京冬日凛冽的寒风也吹不散众人心间的那把热火。正是这人间的无声大爱,点滴温情,将原来毫无关联的两家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2005年的小年夜,魏勇一家真正成为了李大妈的亲人。
这一夜,对李大妈一家和魏勇一家都是一个转折。李大妈那番发自肺腑的话让魏勇一家从心灵上得到了慰藉,感情也更加热烈。当天吃完饭回家,魏勇和妻子商量:“大妈说这些话,真让我意想不到。既然咱跟大妈都这种关系了,以后就别收大妈钱了。”刘玉平也是个爽朗的人,有话直说:“早就不应该收,我一直没好意思跟你说。”夫妻俩一拍即合,达成了共识。
但魏勇心想:这也不能抽冷子(“突然”的意思)就不收钱了啊!得有个什么说头才好。直到4月份,魏勇所在出租车公司组织换新车,机会终于来了。待到5月1日李大妈去医院做透析时,魏勇终于开口说出此事了。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魏勇挑起话题。
大妈应和道:“对。”
“我是劳动者。”
“是,你开出租,你拉我。”李大妈又说。
魏勇说出了他的目的:“您也是劳动者,只不过您现在退休了。劳动者就要享受劳动的待遇,我送您一份小礼物。”
“你能送我什么礼物啊?”李大妈满心期待。
魏勇终于开口说出:“从今天开始,我不收您车钱了。”
“不不不,这可不成。你要送我别的礼物我能接受,这可不成。”李大妈感谢魏勇一家对她的付出,不愿再给他们增添负担。
“说什么不同意?咱娘俩就这么定了。这不是我的主意,是刘玉平说的。您有什么话透析完回家找刘玉平说去。”话音一落,魏勇关上车门就要走。李大妈反应也快,顺着车窗就把车钱给魏勇扔了进来。魏勇只能又下车,把钱卷好塞到了李大妈兜里,开车跑了。
当天晚上,李大妈打电话给刘玉平,坚决不同意不给车钱的事,还是刘玉平想了一个万全之策:“这么着吧,您把每次的车钱攒着,等将来龙龙(魏勇儿子魏子千的小名)上大学的时候算您给他的大学赞助费。”事情这才得以解决。
其实早些时候,魏勇对李大妈的车费已经不太计较了。早晨送李大妈到医院,如果顺利,不堵车的话是17元钱车费,但有时也会是十八九元,最多的时候要到21元钱,但他都按照原始最低价收费,李大妈不清楚,只每次叠好17元钱给他。通过这次的事,魏勇真正开始不收李大妈车费了。这样的情况在他看来很正常,李大妈就是他的母亲,儿子为母亲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
点滴关怀照心间
从1996年刘玉平和李大妈初识,到2009年李大妈病逝,魏勇一家人始终关心着李大妈。随着彼此了解与信任的加深,魏勇更像照顾亲生母亲一般孝敬、照料李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