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亲情绽放的岁月--记首都的哥魏勇 第23节

点击:

每一次的运营服务都是司机与乘客的缘分——缘分使我们相识,让我们相互理解,更令我们相交成友。

1996年的一天,身为出租车司机的我的妻子雨中结识了身患尿毒症的李大妈。相识是缘,此后的一年,妻子与李大妈保持着固定的乘运关系,从未中断。1997年3月,我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正式成为了一名出租汽车驾驶员。从那一刻起,我就从妻子的手中接过了送李大妈去医院做透析的任务。

我们与李大妈建立起了出租汽车司机与乘客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且一建就是13年。在这13年中,大妈透析的次数从初识时的每月9次变成了后来的每月17次,总共算起来也有两千多次。

斗转星移,春去春来。我们和大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最初只是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关系,而后发展成了朋友,到后来就变成了母子亲情。

尿毒症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痛苦与死亡。一个身患尿毒症的病人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何况大妈又是个空巢家庭,老伴也需要人照顾——周大爷身患肺癌,视力只有0.1,两只耳朵一聋一背。面对大妈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只有尽己所能吧!

13年来,我们对大妈的承诺是:只要大妈健在,我们就会永远做下去。有人曾经对我们的这种行为表示过怀疑,觉得坚持一阵子也就放弃了,还能坚持做多长时间啊?面对旁人的质疑,我和妻子刘玉平从不过多解释,只是默默地用行动证明着。当然,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背后还有坚定信念的支撑——首先,我和我妻子都热爱我们的工作,把开出租当作事业来经营。我们认为只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一定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其次就是感情的投入,我们把人间的浓浓真情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了。

刚开始那段日子,我也想过为什么我们能坚持不懈地与大妈维持着这个约定,后来我终于领悟了。那就是——我们是服务者。服务于他人就要默默地投入,真诚地付出,全身心地去做好每件事。同时,我们还是人间情感的传递者,我们把伟大的爱心无私地献给了每一位乘客。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或几件好事可能是碍于职业道德和做人美德的召唤,那么一个人要是自始至终快乐自愿地把一件善事无悔地做下去的话,这里面肯定包含了人与人之间那份难舍难弃如同家人般的情感。这份情感就是亲情,同时也就真正地从“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字中悟出了人生真谛。

正因为如此,在这13年中,我们风雨无阻,从未耽误过一次与李大妈的约定。一次,几个朋友约定好去北戴河玩,因惦记着老人去医院做透析的事情,我们在北戴河只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急忙赶了回来。当大妈得知这一情况后,激动地说:“魏勇啊,我们两家人之间是亲情、友情融合在了一起,是最难得的感情。我们虽然不是一家人,但胜似一家人啊!”

确实,在这13年中,我们和李大妈的关系一天天在转变。大妈家的电话坏了,我帮着去换;大妈要买氧气瓶,我帮忙安装;我还经常和妻子买水果去看望老人……公司有的同事对我说:“为了帮助大妈,你可没少耽误拉活儿。吃这么多亏,值吗?”我不禁一笑,说:“吃亏是福嘛。”我明白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能吃亏的人是有福的人,能施舍的人是富贵的人,富贵的人是不爱占便宜的人,爱占便宜的人是精神空虚的人。我总觉得像大妈这样,子女不在身边,身体又不好的空巢老人,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给她提供帮助,宽慰她。

李大妈虽说是个病人,但很乐观。她说自己是病友中的“大姐大”——做透析的时间最长,而且每次去都排第一个。这都是因为自己有辆“专车”。李大妈的小儿子1998年去了美国,我心里明白老人的心情,便说:“大妈,您儿子去了美国,还有我和刘玉平照顾您呢!”大妈听完欣慰极了。

亲情浓于血,初见母子情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慢慢地,我对大妈以及她的家庭了解了许多。在每次送大妈去医院的途中我和大妈都聊得很开心。当我得知大妈的老伴是个肺癌患者时,我和妻子刘玉平就主动承担起了大妈家中的一些生活琐碎之事。有时碰到大妈的邻居,他们就会开玩笑地说:“呦,李大妈您那个不要报酬的‘服务员’来了啊!”随着我们彼此的熟稔,大妈也不再拿我们当外人。用大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事情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这些年来,我们和大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太多了,真是不胜枚举。从1999年起,为了消除大妈老两口过年期间因孤独而引起的思念儿子的烦恼,我们在每年腊月廿三——中国传统的小年那天把大爷、大妈接出来一起吃小年饭。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大妈去世的那一年。

2003年小年聚餐,当大妈把我们一家当作她的儿子、女儿、孙子介绍给旁人时,我心中的感动无以复加。说真的,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我都觉得这是在编故事。但是现在我要说,我要向身边所有的人讲述这段母子亲情。在那以后的几天里,我都在细细品味着大妈说的每一句话。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充满了我的全身。啊!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贵重的奖赏,多么真挚的亲情,多么无暇的友谊!这些亲切的话语是用人世间任何物品都换不来的啊!大妈的一番肺腑之言让我们两家人的感情更加贴近了。

之后大妈几次在家犯病,最先想到的都不是120、999等急救电话,而是我们。这就是我们用真诚的心、真实的行动换来的大妈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

服务展亲情,待客为家人

小小车厢系亲情,我为乘客献爱心。十几年的出租车生涯,受过我帮助的乘客不止李世娴大妈一家人,还有很多很多,我与乘客之间有着很浓厚的情谊。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从不拿乘客当上帝,而是将他们当作家人对待。遇到年岁大的乘客,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长辈,快速舒适地将他们送到目的地;遇到同龄人,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安全快捷地将他们送到目的地;遇到孩童,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细心周到地将他们送到目的地;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尽快送至目的地。这只因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同时也是乘客的贴心人。

那是在2006年8月里的某一天,烈日骄阳,气温高达36℃,武警总医院门口有一位老妇人用轮椅推着一位老大爷与过往的出租车商讨着什么。当时我正在马路对面停车下客,等我的车下完乘客,从老妇人面前离去的出租车已经是第三辆了。我看得出来,此时的老妇人因为没有出租车肯拉他们已变得焦躁不安了,遂急忙将车调了过去。

“师傅,我这有个病人还有轮椅,您能拉我们吗?”

“当然可以。”我一边答应,一边急忙下车帮助老妇人将轮椅中的病人扶进了我的车,又将轮椅安放好。老妇人会心地笑了。

这时,旁边有一个看热闹的闲人对我说:“老哥您真行,刚才那儿那么多车都不拉你敢拉。你看那老头快死的样儿,这要走半道出点事儿可咋办呀?”但我只是笑了笑,并没接话,开车向老妇人家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