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穿越时空的记忆--孙景华回忆录 第6节

点击:

原气象局行政处刘处长,常年吸烟,他的烟瘾很大,患有严重的慢阻肺。一遇上天气变化就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连行走活动都受限。家人和朋友们都劝他戒烟,可就是不起效。他老伴儿亲自找到我,让我出面劝阻他少抽些烟。我就利用给他看病的机会,经常向他念叨吸烟的成瘾性、吸烟的危害以及戒烟的几大好处等等。没过多久,刘处长就慢慢地把烟戒掉了,咳嗽气喘也就减轻多了。

回首我这一辈子的工作生涯,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我莫大的欣慰。

【我的老伴,忠厚老实善良】

我的老伴叫史大勤,生于1924年,出身山东一个农村家庭。母亲死于急性阑尾炎。他父亲是个很善良的老头,当年他见我在单位边工作边学习,还得带孩子,就主动留下帮我带了十几年的孩子,83岁的那年他因病去世。我老伴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大哥早年去世,小弟也在前几年去世了。大姐一直在山东老家,今年96岁了,还能自己照顾自己;妹妹在锦州,也已82岁了,她的老伴还是我在锦州帮她找的呢。 

我们两个人是在1951年认识的,也是自由恋爱的,他给人的印象忠厚老实,性格内向,工作严谨。虽然分开过了一段时间,但联系一直没有中断,我们靠书信交往。1953年我们结的婚,结婚以后生活上比较平淡,我们两个的工作不在一块,他一般都是礼拜天回来休息,看看他的老父亲,看看孩子。但是他不太爱说话,有点内向,人非常忠厚。 

我老伴是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的,1947年在一场战斗中负伤,被定为“三级甲等残废”。转业以后残废证他都没有拿出来的,他始终不愿意谈这件事情,40多年没有领残废金,他可能觉得生活能自理,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但是我认为就是一个荣誉,所以我给他办了一个证书,我觉得这个人比较憨厚老实,所以他在抗战以后就回到部队,在里边继续工作,当排长、连长、指导员。1952年他调到空军去了,在锦州第三航校,做培养飞行员的教育工作,他工作认真责任,没有出现任何的事故。 

1964年他要转业了,组织找他谈话:把你分到北京去支援地方建设,你愿意不愿意去?他说作为党员愿意服从组织安排,这样他就转业到了北京,我们全家一起来到北京。 

他转业到北京后被分配到曙光电机厂,他把部队的传统也带到地方上来,在工厂的工作中也是兢兢业业。1965年开始搞文化大革命,他被打成“保皇派”,被整被批斗过,文化大革命后期把他调到办公室去上班,后来当了工会主席。 

1984年工会改选时,他打报告申请:我年龄已大,应该让年轻一些的人上来,我要求提前离休,但是如果需要我,我还可以在这儿干,发挥余热。最后厂领导同意他的要求,给他提前办了离休手续。虽然他离休手续办完了,可他在家闲不住,依然到工厂上班,做仓库保管。每天早出晚归的,还主动为大家打水、搞卫生。有一次他突然血压升高,吐的很厉害,被单位直接送到医院救治,直到1993年才离开工作岗位。 

他这一生非常的辛苦,工作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可以说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工厂工作了近三十年连个房子都没有分到,可他从来没有怨言。所以我对他非常照顾,我觉得他不管对事业还是对家庭都做了很大的贡献,在他晚年生病的时候我要细心的照顾他,要他按时吃药,给他按摩按摩帮他恢复健康,他在家里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在单位是一个好领导,所以我鼓励孩子一定要孝敬他们的父亲。 

我代表全家感谢他对家庭的贡献,还要祝他身体早日康复,继续过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

【孝顺的子女,感谢你们的照顾】

 

大女儿:这是1954年我生了第一个孩子,女儿10岁那年,患上了感冒,当时我正在夜大学习,疏忽大意了,1964年并发心肌炎死了。女儿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非常好,也很懂事,她的死对我们家是个致命的打击。 

大儿子:1957年我在锦州生了第二个孩子,男孩。人家都是头先下来的,他却是两个腿先下来,好在生产顺利。他小学二年级我们就调到北京工作,家里生活条件不太好,没有什么东西可吃的,我就吃菜根、树叶子,他也跟着吃,所以从小他的身体比较虚弱。 

他在学校表现不错,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爱好文艺,还爱好医学。高中毕业以后响应国家号召到密云插队,这一去就是两年。因他在农村插队时表现很好,被北京市公安学校录取,当上了一名人民警察,毕业后被分配到派出所当民警,后来提拔当了所长。 

1995年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辞去所长职务,与别人合伙到河北省安国市经营一家酒店。由于对当地的情况估计不足,加上经营不久就遇到了一九九七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由于大环境的经济不景气,导致刚刚开业两年的酒店经营困难,加上又受到当地不法之徒的骚扰,结果酒店只干了不到四年就不得不关门停业了。虽然后来想通过法律来解决,但因为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花了不少钱也没有讨回公道。结果是没挣着钱,还欠下了债务。至今想起这件事情,我们作为家长深感歉意,当时没有替他把好关。 

大儿子勤俭爱劳动,心灵手巧,还绣得一手好花;敬重父母,关爱弟弟、妹妹。尤其是在那个“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操持家务的担子就落在他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肩上,买菜、做饭,还得照看弟弟、妹妹的生活和学习。特别是那时市场供应紧张,东西都凭票供应;有的东西还得去抢购,没有把力气或者去晚了根本就抢不到,大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协同作战,屡屡得手,弟弟、妹妹们都引以为豪,家里家外真真正正的一把好手。 

 

大儿子从小就很自立,有自己的想法,不管他做什么,我和他爸爸都会支持他的。 

给大儿子的话:要好好的保养身体,生活要有规律。不管做什么事,安全是首位。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和和美美。

二儿子:61年我在锦州生下二儿子,那时生活条件不好,营养不良,我的体重才90多斤,经常头晕、血压低,所以他也就先天不足。我就想尽办法给他买些吃的东西,慢慢地他发育成长起来了。他生性聪明,活泼好动,爬高、下水无所不能,一件衣服没几天就磨烂了。 

他和哥哥都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学习成绩不好,高中毕业后就到航天部下属厂当了名铣工,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为了他的人生有更好的发展,我托人找关系,联系出国,终于在1988年自费留学日本。 

他这一走就是9年,边打工、边学习,语言学校毕业后,他又报考了法律专科,学费很贵的,一个月就将近1万多元。他不得不多打几份工,甚至去干力气活,后来他腰受了伤,1998年就回国了。 

回国初期,他和朋友搞过建材、家装;还干过日语考试的阅卷。后来因为父亲生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我这个小儿子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俩,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活计全靠他们夫妻俩了。他是个细心又心重的人,晚上要经常起来,看看父亲口腔里有没有痰、尿壶有没有接好。只有确认父亲相安无事,才肯去休息,一年365天,天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