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故土家族探秘 第7节

此后,毛命传等因立下军功,使云南的毛姓得以“拨入楚省”,毛命传最先到达韶山,但他并未进入韶山冲,而是到了湘潭县三十九都五甲(即今韶山杨林乡善扶村),而毛太华到了湘乡。很显然,毛太华的广泛阅历与饱经沧桑,使他深深认识到湘乡城绝不能作为久留之地。因为此地处东西与南北之要冲,是连接湘东北、湘西北与湘西南的必经之路,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人民多次遭受兵戈之苦。

这里与毛太华的老家吉州吉水龙城(湘乡也叫龙城)极为相似,城伴水而建,周围无大山作屏障,基本上是一马平川——毛太华不想让他的后代重蹈他万里奔波的覆辙,所以他在世时便已叮咛正是青春年少的两个儿子。

儿子当然也明白老父一番苦心,虽然他们对湘乡城不无留恋,但在父亲去世后,便打点行装,另择新居——他们要去寻找一个能一劳永逸的地方。他们走了二、三十里,先到了与湘乡交界的湘潭县三十九都七甲(与毛命传居地相距10多里)。毛清一显然比弟弟毛清四更有远见。清四在与湘乡龙洞一拢相望的铁陂造屋,不想再

走了。从后来的结果看,这是他的失误。因为这里仍然地处交通要道,往湘西北与湘东南必经此地,后来,从明清到民国,这一带都有大军经过,并留下战争创伤,甚至1944年,日军的铁蹄也践踏了这里的青山绿水——这是后话。总之,毛清四的后代在此处远没有毛清一的后代兴旺。

毛清一表现得比弟弟有见地,独自又走了十多里山路,终于觅到一个极幽静之处——韶山冲!

韶山冲四面八方都是峻岭崇山,尤以南面、西北形如屏障,加以山中密布原始森林,更令人神秘莫测。入韶山冲仅有两个口子,一在铁陂,宽不到10米,小溪一弯,从冲内漾出;一在井湾里,是一个深涧,夹在两山之间,后来被叫作湖提涧,由此往东北,行三四里,即到毛命传定居之处。由此两冲口至韶山冲中心,差不多都有10里。

韶山冲不只是单一的一个大冲,它由无数个小冲组成,形成一个连环套:在冲内,有几条较平坦的谷地,其时虽然茅封草长,但若开垦出来,是够几千人赖以为生的。

我们可以想象,世道如若再发生大变,韶山冲可保无虞:首先,外地陌生人很难发现这个大冲(甚至在毛清一刚到铁陂时,也是在无意中如武陵人发现桃花源一样,顺小溪而入方豁然开朗);其次,这个大冲有两个入口,此口被封,可从彼口而出,若两个口子都封住,则又可循入那连环状的小冲,或者密不透风的丛林;最坏的也是最后的一步,也不至于山穷水尽,可以翻山过拗,出了韶山冲,南与西南是湘乡,北与东北是宁乡……而以后的事实,让人们惊诧不已:韶山冲极少遭到外部干扰!造成湘潭、宁乡、湘乡人民惨祸的明末清初大兵祸,几乎未曾影响到韶山冲;日寇在韶山不到两年内杀死数百人,但他们只到达铁陂,而未能发现韶山冲——当时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重要敌手毛泽东的故居所在地。

总之,韶山冲的自然环境有些与云南澜沧相似,但气候、水文、食物条件要好得多。它得天独厚的地形地势,使得毛氏家族在这里安定地过了好几百年,而且,使得原来很松散的家族,在此形成日渐稳固而类似小王国的结构,从而为诞生伟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毛氏家族刚到韶山时,这里还是原始状的荒凉。自古以来,这个山冲几乎无人居住,它只是森林的王国,动物的王国。云湖河的上源,由滴水洞、滑油潭和韶峰山麓漾出,永远幽幽地唱那古老而淳朴的歌。

山头上,是密密的树木,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死亡;老虎、野猪、蟒蛇,或咆哮,或蠕动,震得麻鹰、山鸡扑楞楞地飞。

河谷低地,长长的茅草腐烂了,又生出来,又腐烂,于是,变成肥沃的湿地;小溪中,垒着从山头冲下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头……

郭姓、彭姓、庞姓、汤姓、蒋姓、张姓及别的姓氏,他们大都依山傍水,居住地前,是较为开阔的泥沼地,只要将积水排干,然后围湖造田,便可成为粮仓;可是毛太华的两个儿子,因为在湘乡城耽搁了一段时间,所以,他们到韶山时,除铁肢前有一大片坡地外,就只有山间小河谷了,毛清一将铁陂让给了弟弟,自己进入韶山冲。冲内最大的优势是木材与烧柴充足,山内又藏着各种动植物资源,除此之外,是从林子里淌出无数的淙淙流水,这些流水汇成一条较大的小溪,就是云湖河源头之一。小溪两岸地势比高山当然低得多,但尽是山洪暴发时冲下来的大小石头;由小溪往两侧,渐次升高,而成为山坡,坡上生满杂草灌木。

毛氏族人及与之同处的其他姓氏(如李姓),进入韶山冲,所见到的便是这一番情景。

虽然原始社会后期舜帝便曾到此,驻听韶乐,并赐以美名;东汉时,也曾有过人迹,据说三国关羽还在此搭箭射猛兽;唐宋又有师公之类的职业迷信者在此活动,但直到元末明初,这里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居民。毛姓,李姓,便成了韶山冲最早的开发者。

经过两百年以上的艰难开拓,到明末清初,韶山冲基本上已形成陶渊明曾描绘过的桃花源那样的境地。其时,毛清一以下已发展到第八代,即大约到了毛泽东以上第十代,估计毛氏族人已达数百人,李姓也有了不少人口,加上其他姓氏,韶山冲人口已在五百人上下。于是,绿油油的田边,青葱葱的山下,一栋一栋茅草盖顶,土砖砌墙,木窗木门的农舍,时时冒出缕缕青烟;隔山隔水,有狗吠,有鸡鸣,人们和和乐乐,起初,也基本没什么贫富悬殊,当云南、江浙、河南一带的毛姓,有不少人在发奋苦读中了进士当了大官的时候,与他们本属同宗的韶山毛氏,却正在韶峰下面过着男耕女织、怡然自得的日子。

五、久居山冲的毛氏家族在几近与世隔绝的数百年里,

遂形成了自己的小王国,并有了自己的“法典”

此后,朝代之更替,世道之变异,对于韶山冲的居民——毛氏家族影响并不大;他们差不多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的人们一样:“乃不知有秦汉。”

这里的人们,专心地开发着自然,自然也保护着他们,在很长一段时期无须与外界交往,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到了满清统治中国的时候,他们也悄悄地在兴建一个“国中之国”——这个小小的“王国”是几乎完全不为外人所知,而且是完全汉族式的。直到清朝建立很久,毛氏族人才不得不也留起了长辫子——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内在精神,依然是彻头彻尾的汉族形式。他们甚至在某些方面已回复到他们的鼻祖——周人的时代。

明显的例证便是韶山毛氏家族建立了严密的家族结构。

毛氏家族初到韶山,与两千多年前周文王第八子郑初到毛国时有些相似,但也有很多的不同。

毛伯郑受王侄周成王所封,一开始,地位便相当显赫——他是一份采邑的主人,那个地方又处于中原的心脏地带,距京畿很近;一切,都可以说是坐享其成。

毛清一、毛清四,则是经过战争骚乱奔波万里而至韶山,颇有“隐居”的意味,而且,这不是士大夫式的隐居,而是农民的“隐居”。

毛伯郑得周武王所赐之地,似乎便已十分安然,故而在历史上未留下任何业绩,其家族内部结构当然也无从考证。

韶山毛氏家族,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和清初时,其家族内部结构便已形成。尤其到了清乾隆以后,更从理论上确定了这种结构。我们试分析如下:

韶山毛氏是以毛太华为始祖的,这实际是他们的始迁祖,当然,毛太华以上,也奉毛让,毛休为祖,更往上溯,则至毛亨、毛伯郑。毛太华妻为王氏;下面有8个儿子,8个儿子中只有两个随父入湘(王氏可能带着另6个儿子留居云南),因而也只有这两个儿子名字可考,即毛清一,毛清四;清一,清四又生了若干儿子。《中湘韶山毛氏族谱》(二修)齿录载:

一派

始祖:太华,始妣:王氏。

二派

华公子二:长,清一,配昌氏。次,清四,配段氏。

三派

清一子二:长,有恭,配金氏。次,有信,配易氏。清四子三:长,有伦,配杨氏。次,有智,配李氏。三,有诚,配胡氏。

四派

有恭子三:长,震,配彭氏次,铎三,瓒有信子四:长,瑺次,鉴三,铭四,海有伦子一:翔有智子一:深

从4派开始,韶山毛氏分成震、鉴、瑺、深、石5大房,房下各有子孙。5房中,前4房以人名命名,第5房以地命名(即毛命传一支),且前四房为毛太华嫡系后代,石房则是毛命传的后代。

为何韶山毛氏仅分为5房?毛清一,毛清四的孙子共有9个,但惟有毛震、毛鉴、毛深、毛瑺留居韶山,其他都星散各地,到处流离,没能形成固定的家族,结果为时代之大海淹没而无所闻(如毛有伦的儿子,即毛清四的

长孙毛翔,即奔波于长沙,死后“葬长沙府城南门外皇坛岭”)。震、鉴、瑺、深定居韶山,通过共同的营构才形成稳固的毛氏家族。而其中,瑺房人丁稀少,到后来也渐渐无据可查。至于石房与韶山冲毛氏关系较为疏远,修族谱时,差点忘记了它,事实上,它后代也稀疏,难成体系。

如此,到毛泽东出生时,韶山毛氏家族最主要的就是震、鉴、深三房了。三房中,以毛太华长子毛清一的长孙(即毛太华的曾孙,毛有恭的长子)毛震后代最为繁盛;毛震公及后代世居韶山冲最幽深的地方——今滴水洞外。毛泽东就是毛震的第17代孙,如果从毛太华算起,则为第20代孙。

其次是毛清一次子毛有信生的第二个儿子毛鉴。他和他的后代居于韶山冲中部那块平地的边缘,即今毛泽东纪念馆一带。这里距震公居地有七八里地。

毛深的居地在韶山冲冲口,即毛氏家族从湘乡最初到达的地方——铁陂,这里其实已不能纳入韶山冲的范围。毛深一房显然远不如震、鉴兴盛,这大概是由该处的地理条件决定的。

震、鉴、深三公后代,依次往下排列,从他们以下的第3代开始按“派系诗”取名,从而达到“一丝不乱”。其派系诗是: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可以肯定,当初毛伯郑统治毛国,除遵循周礼、周法之外,自己也有一套国法。

郑在韶山的后代,也建立了他们的“法典”,这就是“族谱”。

这“法典”,初创于清乾隆了巳年(1737年),1738年完成。制订这部“法典”的为首者是毛尔达、毛彝生。可惜毛氏家族第一次修订的“法典”韶山现已失传,使我们无从知道它的全部内容。

光绪辛巳年(1881年),即在毛泽东出生前的12年,毛氏家族再次修订族谱。

韶山“毛氏王国”制订的这第二部“法典”,是在第一部基础上加以完善的;意义深远,它制订时,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已经11岁,因此,这一部“法典”将深远地影响毛顺生,乃至支配他的一生,而毛顺生,又将以其来规范他的儿子。

1911年,毛氏“王国”又第三次修订族谱,但这部“法典”成于宣统皇帝溥仪下台的这一年,又是毛泽东离别他的故乡与背叛他的家族的第二年。

至于毛氏四修族谱,则成于1941年(民国30年),其时,毛泽东早已远离故乡,他正在毛氏家族最早的故土——周人的发祥地陕北,指挥着抗日战争,他的名字,不单早已为中国各地所知,而且由斯诺等人介绍给世界。故此,四修的族谱也极为恭肃而又十分小心地将毛泽东录了进去,并说他是:“闳中肆外,国尔忘家”。

修谱,并非韶山毛氏始,远在南北朝时代,即毛氏家族尚居住黄河流域的时候,门阀制度盛行,时人特重门第,讲究出身,于是谱学繁荣;若更上溯,则自孔孟儒学产生始,因为中国族谱(或家谱)实则是儒家思想在家族范围内的具体运用和形象体现,所以,谱属于“儒书”。此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唐太宗对儒、佛等兼收并蓄,他的一切方针、政策却是“儒”的;宋代理学大盛,儒家思想遂达到至高无上,并由理学家们在理论上大加阐释,从而更深入到社会生活领域;至满清时,儒学及汉文化

被加以吸收,儒家正统思想更加根深蒂固。毛氏《族谱》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制订的。

据《韶山毛氏族谱》载,当韶山毛姓修谱时,恰有江西“宗人”寻来。这一方面说明韶山毛氏族谱肯定参照了江西吉水毛氏族谱,比如编排方法,指导思想等,甚而韶山毛氏,正是在翻阅了江西宗人所持之谱后有所启发,萌生修谱念头的。

首节 上一节 7/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