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故土家族探秘 第3节

1985~1988年,湖南省博物馆,湘潭市文物队,来韶山实地勘察,也发

现了一批古墓葬,出土了大量古文物。其中,在永义乡白玉村黑皮冲一个长约100米的山岗上,两个高2米、底径12米的半圆形封土堆内,发掘出陶鼎残片,几何纹、钱纹青砖,鉴定为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这证明,韶山人类居住的历史至迟可上溯到战国或西汉。

到了东汉,天下大乱,战事频仍;尤其汉末,三国鼎立,时属荆州的湖南,成为重要战场,长沙城数易其主。建安二十年(219年),孙权袭取了荆州。

民间传说,蜀国大将关羽策马由长沙方向而往西南,望见一处地方茅封草长,无路可寻,但他不顾路险苔滑,望山深处而入,正行间,山冲内窜出一头蛇形巨兽;关公略一惊,随手拈弓搭箭,猛发一矢,那兽咆哮一声,呜呼倒地。云长朗声一笑,将劲弩甩向东南,提起青龙偃月刀,继续前行……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斩蛇灭妖的英豪,便在他立马射箭的溪边小山嘴(韶山嘴)上筑庙,叫关公庙;溪上建桥,称关公桥。关公所遗之弯今犹存,那就是毛泽东故居附近的弓箭牌山。

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过,东汉时,战争的确对韶山发生了影响。这是因为,这里与长沙城的直线距离不过50多公里,而湘江就在30多公里外蜿蜒;蜀国大司马蒋琬的故里湘乡更近……当战火蔓延到湖南中部时,人们纷纷逃离本乡,寻找避难之地——韶山,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处的这个多山林密的地方,成了最理想的所在。不但贫民百姓逃至此,而且富人与官户也来到这里。试看东汉墓葬的发掘情况便可以知道:

就在距传关公射箭处仅几百米的新塘山上,便发现了一处东汉墓。同时代的墓葬,在韶山境内共发现25处之多。

在这些东汉墓中,出土了几何纹、钱纹青砖、布纹硬陶片及青瓷碗、壶碎片,甚至还有完整的陶罐、铁斧架、铁斧和剑。

要知道,经过1900多年,多少人文陈迹为时代之潮淹没,这25处先民遗址,应当是极能说明问题的。

这些墓葬分布的地域,更是有耐人寻味的特点:

只有韶山村新塘山、朝阳村大冲两处位于韶山的中心地带,其余都在与邻县(尤其是湘乡县)交界的地方。由东汉墓分布方位与邻邑接近的特点,可知韶山的边缘地带曾直接与战争发生联系。1990年5~8月,银田乡槐新村出土39件东汉文物,极能说明问题:1号陶,胸围64厘米,颈围42厘米,口径15厘米,底围55厘米,高31厘米,呈红褐色。类似的陶共有5个,其中两个红褐色,一个灰色,两个白色。圆形陶制酒杯1只,胸围17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2.5厘米,高2.4厘米。铁剑5把,内完整的1把,长67厘米,腰宽2.6厘米,颈宽2.3厘米,刀尖宽0.7厘米,椭圆环柄直径5厘米。

3足铁香炉1个,3足瓢状铜壶1把。……看了这些,一幅三国时代群雄角逐湘中的图画可以勾勒出来了——随着人喊马嘶的嘈杂声,蜀军仓惶失措,撤出长沙,慌忙往西南奔逃——东吴已卡住湘水、长江扼口,蜀军只得取道湘中,经今宁乡、韶山、湘乡退入贵州而回巴蜀。一队人马,搅得满天灰尘,驱赶了大量百姓避往韶山的林中。蜀军登上槐新水口山,回望长沙城,已在百多里之外,方停下脚步。一位将军命搬出三足香炉,他亲手点燃线香,以壶酌酒于地,仰天长叹:“唉,老天亡我!”将军举剑,涕泪涟涟,把5柄宝剑分置于缸中,然后掘一洞,埋入土内,算是对战死者的祭奠……韶山,这块由湘西南往湘西北,或由湘东往湘西的捷径之地,屡屡受

到战争的冲击。三国归晋后,社会趋于稳定,战争也减少了;韶山,重归静寂;人烟,复又萧条。这一时期墓葬,仅在大坪乡大坪村黑门桥山和韶山乡朝阳村毛田山各发现一处。

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南北朝以后。南北朝时期,战事虽甚,却多发生于中国北部和东部;南朝宋、齐、梁、陈虽有更替,对韶山一带影响并不大。

而盛唐灿烂的文化,却强烈地辐射到了韶山。韶山冲滴水洞附近有一座书堂山,正是因欧阳询而得名。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长沙)人。因父犯了谋反之罪,朝廷要斩草除根,据说欧阳询便逃避至此,在八亩田筑草庐,练书法。后来,顺着山间一条小溪,往东南而去,辗转来到了长安,在唐太宗身边做官。后人便把他隐居过的那座山叫“书堂山”,其下山沟称为“书堂冲”,沟内流出的小溪,命名“官港”。

另有古墓葬及出土文物,证实唐代韶山的情况:

杨林乡善扶村蒋家湾,樟木圫和磨石村唐代墓葬中,出土了素面青砖,青瓷小,粉盒及开元通宝①,经鉴定,均为唐代文物,证明唐代文化在韶山也显示了它折射出的光芒。

由战国、东汉墓的兵器,到唐墓的生活用具与钱币可推知:居民已从避难者(甚或就是战争参加者)演化成了一般的商人、富户,而且由短留而变为长居。

1989年9月,又在清溪寺遗址(今韶山市政府所在地)发现一块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修该寺时所立的石碑,碑文言:

湖广长沙府湘潭县三十九都清溪山法海寺……伏以清溪福地,乃唐朝上吉之造。

可知,佛教也在唐代传入了韶山,韶山最早的公共建筑即是清溪寺了。

而如意乡综合场村,远在一千多年之前,就有了陶瓷制造业。这里的曹家坝,留存着一处面积5000平方米,文化层0.1~0.3米的唐窑窑址;虽未见完整的唐三彩工艺品,却有绿釉、豆青釉,黄褐色釉瓷片,呈碟、壶等形状。显然,这里曾有过一个手工业作坊,烧制各种器皿。烧瓷制陶延续至今,这里的如意陶瓷厂,曾用20口陶缸,装上故乡的土,栽了故乡的桔树,运往北京毛泽东纪念堂……

1989年,杨林乡白鸽村出土了四件重要的宋代文物:

一个外径10厘米,厚0.2厘米的青铜镜,背面有两道浅圆圈;

一把铁剪,长34厘米;

一个锥形双龙陶瓷瓶,高45厘米,最大直径27厘米,口径15厘米,颈口径6厘米,底径8厘米,厚0.6厘米,重4.85公斤,深褐色,饰七道荷叶波浪式花纹,瓶肩部有双龙。

同时出土数枚熙宁通宝和元丰通宝,这是北宋神宗(1068~1085年)时的货币,此时,距唐末还只有一百多年。

宋代,虽然经济与文化相当繁荣,但在军事与外交上几乎一无可取。少数民族不断南侵,宋王朝自汴梁南迁至临安,这就苦了北方的人民,他们不得不抛弃定居了数百年、数千年的黄河故土,而扶老携幼,跨过黄、淮,而至陌生的南国。

宋代发生的空前规模的人口大流动,虽然是在战败后不得已的背景下发生的,但客观上却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尤其是中原人民给南方带来了先

进的生产技术,因此,至元代,南方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从北方南迁的“宋人”,元时遍布江浙,也有继续西迁者。宋末的移民,主要发生在中国东部,而不是像大舜南巡一样,由汉水入长江,进洞庭,上湘江。韶山因处在尚未开发状态,迁来的人口并不多,大部分是前代就已定居于此的人们(比如清溪寺僧)。他们赖自然之封闭,物产之富饶,过着几近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生活。

四、老和尚的怪梦与朱元障陈友谅之战,

明初的大移民与韶山的大开发

光绪刊《湘潭县志o赋税第六》载:

“自元以前,户口无纪。延祜二年(1329年)分拔赐户,湘潭六万五千户,计更有来拔赐者当不下十万户。”若一户按4人计算,湘潭县人口在元代至少达到了40万;

其时,今韶山大部分隶属湘潭县,估计人口在100人以上。奇怪的是“明洪武初,(湘潭县)计户才四千六百五十三,男妇二万零五十三口。”与元时相比,明初人口只有原来的1/20!也许有一个神话能解出明初人口暴跌之谜:说的是云湖边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庙,庙内有个老和尚。一天夜里,和尚忽然梦见一白衣秀士向他求救,僧人恍然惊醒,却已不见其人,便四处寻找,终不可得。

次日,徘徊湖滨,仍觉狐疑,猛见湖中浅水处,两头巨牛,一黑一白,正拼死相击。白牛年迈体衰,渐渐气力不支。僧人急忙拦住一过路农人,问道:“这是谁家的牲畜,任其在此角力?”“哈哈!”农人朗声大笑,“这牛已在湖里斗了三天三夜,哪里有什么主人?!”老和尚回想晚间梦境,这才大悟。急回寺内取出他的防身绝器,奔到湖边,使出平生练就的功夫,奋力望湖中一掷,一颗弹子直向黑牛飞去;哪料黑、白两牛在激战中瞬间交换了位置,弹子误中白牛,一声哀叫,白牛瘫入水中。黑牛失了对手,欢呼雀跃,在云湖间上窜下跳,搅得湖水似沸腾了一般。忽然,猛听一声巨响,湖提溃决,一泻千里。从此湖水干涸,人们失去了鱼虾之利……

这个神话,颇耐人寻味。后为王闿运先生采入县志。另有《云湖郭氏族谱》“古云湖”诗下部分记道:

秦时夕照汉时村,大明天启众张日。

山水浸渍日泱泱,白云深处白龙乡。

湖翁一梦两龙斗,夜中摩索月中戕。

悸梦悸见真慄惺,一发倾倒血元黄。

白茫溢起蓝桥水,乾坤动荡改天方。

仙人有石关山远,地轴翻处海波强。

湖内湖外高低一,一溃湖倾湖尽出。

神话,本产生于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的不可理解和猜想,但有时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某事不能直说,而又不能不说,于是借事寓意,暗含影射。

这个神话,是不是反映了明天启时,这一带曾发生特大洪涝或地震呢?

不可能。洪涝与地震,到了明代,中国人已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可以秉笔直书,而毋须再借助神话来表现。

事实上是,这个神话当属对朱明王朝的“讽喻”。

元末,南北方人民不堪忍受元统治者的沉重压迫,纷纷揭竿而起。在长江以南,形成两大对立的农民起义集团——朱元璋集团和陈友谅集团。朱元璋占据了江浙一带,陈友谅囊括湖广,江西成为他们的拉锯地。至正二十二年(1363年),朱、陈大战鄱阳湖,朱拥兵20万,陈号称百万,结果是陈友谅大败,他本人“中流矢而亡”。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时,湘潭、湘乡一带曾纷纷响应,至正八年(1348年),湘乡人起来,杀了知州王文彪,至正十二年(1352年),易华起义,其势发展至邻邑七县四十八寨,而且与陈友谅相呼应,时陈为汉王,授易华为湖广

参政。易华成为元末湘中地区最出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至正十五年(1355年),易华两次向陈友谅提供饷粮十万八千石。此事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并降服易华之后被发现,朱元璋得了陈友谅的粮册,知道了湖南人曾大力资助他的敌人,恨得咬牙切齿,便按当年易华向陈友谅提供的粮数加倍征取,永远照纳,以示惩罚。

人民不堪重负,在易华领导下再次起义,邻近各县纷纷响应,反抗朱元璋暴政的烽火燃遍三湘。时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

次年,吴王朱元璋大举北进,在这之先他认为湖南人有意违抗他的命令,遂遣大军西讨,所经过的地方疯狂残杀,湘潭、湘乡一带尤其惨烈,人口急剧下降,湘潭由此便只剩下两万余人了!

首节 上一节 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