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自然奇观叫做“龙宾过”,也是很神奇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些鱼要随着气候变化迁徙。每年差不多在八九月份,一些大鱼,有些几百斤以上,会为了追随温度从北向南迁移。我们那里管这些大鱼叫做“龙宾”。那些鱼叫着,跳着,排着大队,热热闹闹浩浩荡荡地通过。这是一种陆地上人难得见到的自然奇观,我有幸看到过多次。
家乡那座小岛,虽然偏僻,却是我儿时的乐园。后来,少年的我离开故土,流离漂泊,家乡始终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庙岛的那方水土、那里的一草一木,我都难以忘怀。于是我写下了下面的诗句,描绘家乡的景色,也借以寄托自己的游子情怀。
忆家乡点滴
(一)庙岛乡
庙岛乡,庙闻名,
台风来,船避风,
东长岛,南山前,
北店子,西黑山。
庙岛能避八面风,
南北风船保护中。
(二)店子九文崖(94.8.28)
店子村,九文崖,至矗立,在海怀;
三面海,隧道通,外八仙,就龙宫;
往下走,如上空,气流大,八面通;
远望船,近看洞,海通底,连龙宫。
(三)大黑山(94.8.30)
大黑山,九门洞,上连天,海底通,
九门外,有石林,三面通,内连洞,
南庄村,钓鱼台,不上钩,海水游。
(四)小黑山
小黑山,在中间,
东庙岛,北长山,
西大黑,南蓬莱,
岛虽小,位居中。
(五)山前村
山前村,居安静,
南沙滩,好游泳,
西海沿,抓鱼虾,
台风起,不破坏,
童年生,忆在怀,
龙宾过,海市楼,
久居住,能长寿。
(六)山前海石猴
海猴攀树落水中,
沿着海石向上冲,
石后有树不道通,
等待时机往上行。
传统习俗
那时候岛上的百姓没什么娱乐,因此对于过节特别讲究。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每当春节到来,岛上一派喜庆与热闹。那时候岛上流传着一句话:“年要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裹脚,儿子要戴帽。”说的是每当新年的时候,家里要给姑娘买花戴,做新衣服穿。小孩子比较调皮贪玩,所以要给男孩子买鞭炮。那时候女人都是裹脚的,所以说老婆要裹脚。这个儿子要戴帽,也是过年穿新衣的意思。总之,过年是很让人期待的。
小时候的我从早到晚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在一起疯玩,还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白面饺子。那时候人们很穷,平时家里很少能吃到白面,一般吃的都是粗粮,像棒子面做的米汤、蒸的贴饼子之类。所以,每年的那顿白面饺子也格外让人期待。除了玉米之外,人们也吃小米、绿豆等杂粮。谈到吃肉,我们主要是吃鱼,可以自己打,也可以买,挺便宜。海鲜里面比较奢侈的算是虾子了。因为虾有季节性,不是天天都可以抓到,所以虾是较少吃到的。在海岛上猪肉也是少见的。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吃到猪肉,有条件的家里,杀了猪,分给大家一起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总算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贴窗花,家中收拾得焕然一新,从远处一看,整个岛上被装点得花红柳绿的,煞是好看。岛上过年有自己的风俗,年三十晚上岛上人都有守岁的习惯。年三十这天晚上,家家户户不睡觉,大家一起包饺子,小小的我也动手,虽然没人教过我,但是看别人包,我包出来的饺子也像模像样的。到了十二点,开始煮饺子吃。这时候全村庄鞭炮齐鸣,因为年三十十二点也是大年初一的零点,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在这个时候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放完鞭炮,吃完饺子,岛上的人就开始相互串门拜年,你来我家,我到你家,迎来送往,非常热闹。那个时候拜年都要跪下磕头,小辈的向老辈的磕,年龄相仿的人见了互相寒暄问候几句。小孩子给老人磕头后,会得到一些压岁钱,也会给一些糖果吃。我小时候花的钱还是那种圆形方孔的铜钱。
大年初一或是初二的时候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岛上传说每当新年到来,财神爷都会从天上下界一次,来到普通的百姓家,给老百姓们带来财富和好运。所以这个时候家家放鞭炮迎财神,都想着能把财神请到自己的家中来,为自己带来财富。那时候家里供财神专门有两副对联。一副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这副对联的意思是希望财神在天上的时候多向玉帝报奏人间的好事,又希望财神在下界的时候可以带来吉祥好运。
除了春节,岛上最热闹的节日要属庙会了。我们的岛之所以被称作是庙岛,就是因为岛上的庙多,各式各样的都有。每年的八九月间,岛上要大办庙会。那边的庙会跟现在北京庙会差不多,像赶大集似的,来自海内外各地的小商小贩都会聚到岛上来做买卖,操着各地口音,南腔北调地大声吆喝着,招揽顾客。卖的东西有吃的、玩的、用的,反正是应有尽有。除了做买卖的,还有戏团。他们在庙会上搭个台就唱起戏来,唱的基本上是京剧。那个时候我小,听不懂京剧,只是从远远望去,看到台子上一个个全都是大花脸,非常好玩。每逢庙会,我都会缠着大人买酸甜可口的糖葫芦或者捏得栩栩如生的小泥人,于是逛庙会成了年幼的我又一个十分期待的节日。
众多的庙会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龙王会。我小时候,海边有个龙王庙,每年都会去祭拜老龙王。古时候起,人们就相信在海中龙王是最大的神,掌管着海中的一切。给龙王上供是为了祈祷平安,希望龙王保佑出海打鱼的人们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龙王会的时候,岛上打鱼的人家一般都会带着贡品去,无非是水果鱼虾之类的东西。上完供之后,人们还要规规矩矩地给老龙王上一炷香,磕几个响头。庙祝在旁边低眉顺目地念诵着经文。
那时岛上的传统风俗还有很多,可惜随着海岛日益现代化,这些古老的风俗文化逐渐消失了。只是现在回忆起家乡海岛,我脑海里还会常常浮现出那些烟雾缭绕的庙宇,那些烧香上贡的图景。
游戏海边
我是在海浪中成长起来的,人们都说,海边的人天生就会游泳。小时候的我常常在海里玩耍,脊背被海边的太阳晒得黑溜溜,整个人像条顽皮的小泥鳅。因为从小游泳,我身子骨练得很壮,都很少生病。记得小时候最爱干的事情莫过于到海里游泳、钓鱼、抓虾,有些事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时候,海边随处可见的都是捉鱼捉虾的人,也有妇女。海边的妇女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本领,碰上大鱼她们也不怕,能够从容应对。小孩子一天到晚在海边跑来跑去。我从两三岁刚会走路开始到海边玩耍,一开始怕我有危险,有大人跟着,再稍微大点就没人管了,跟放羊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