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悠悠岁月妙手仁心--王德祺回忆录 第16节

点击:

科学世界变化多,能者多劳弱不活;

抓住时间没放过,奋斗终身最快乐。

你若能敬我一尺,我就能让你一丈;

有福能让跑不了,有祸要跑难躲藏。

人生处世少计较,大家快乐少不了;

家和才能万事兴,各显其能在其中。

勤俭持家家业大,坎坷艰难都不怕;

坚持奋斗多锻炼,运动营养和精神;

千秋大业靠自己,精神灵魂事业起。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六日

千里姻缘一线牵

人活一世,犹如一叶孤舟漂泊于茫茫大海之上,需要找一个彼此信任的人,相互扶持,同舟共济。很庆幸,我于茫茫人海中遇到了我的妻子。人生的大部分旅程,我们都一同走过。从相聚相识到相敬相爱,我们始终互相尊重并以诚相待。如今,我们的儿女也都已经成家立业,这一路走来,我感激妻子对我的种种帮助。而家庭与亲情,则是我一生最珍惜的财富。

在我的人生中,陪伴我最多的就是我的妻子。风风雨雨人生几十年,我和妻子一直相依相携共同度过。从1948年我们结婚到现在六十多年,已经到了钻石婚的级别了。

我和妻子,一个是山东人,一个是东北锦州人。原本相隔千山万水,但是机缘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认识是在日本投降之后,那时候我快到陆军总医院去实习了。那时因为她在大学先修班学习,碰巧我妹妹也在同一个班里,她们两人的感情还很好,妹妹就介绍我们认识了。第一次见她,我就挺喜欢。那时候她刚刚二十岁,年轻漂亮,还很开朗活跃。她对我印象也不错。从那以后,隔一两天见见面,慢慢相互熟悉了。那时候年轻人谈恋爱没有现在人那么多花样,我们只会一起看看电影,吃个饭。那些电影放映的都是什么内容,如今我都已经不记得了。夏天相识,相处了有大半年,到冬天我们就结婚了。

 

我们的婚礼是在一个很大的礼堂举行的,礼堂在王府井附近。当时也没摆酒席,只是准备了一些点心茶水,但是婚礼仍然很热闹。那时我已经到了陆军总医院,大部分同事都去了,加上一些亲戚朋友,浩浩荡荡的得有好几百人,所以婚礼还是挺隆重的。

婚礼是新式的,有主持人,主婚人,在当时这也算是时髦了。不过遗憾的是,因为我们都不是北京本地人,婚礼的时候,双方父母都不在北京。那时候又正是战乱,父母在老家也都不便到场,只有我妹妹和她几个姐姐参加了我们的婚礼。在我们结婚以后,大概是1953年左右,我父亲来北京住了一段时间,不过也很短。那次才算是真正见到了家长。

结婚之后,我和妻子先是住在北大宿舍楼的一字胡同,后来我搬到了王府井的一座十一层楼里,她不方便过来,那时她在北京有个姐姐,就寄住在姐姐家里。我抗美援朝一年,还在外面待了好几个月,她就一直住在东四她姐姐家。我们那时候搬了很多次家,今天到这,明天到那,始终不能安定下来。再后来我们住到陆军总医院宿舍里了,这才算稳定下来。在陆军总医院的住房也不是分配的,只是有房子空闲出来才轮到申请了很久的我们。那里刚开始是一间很小的房子,后来有一间半,虽然也不大,但比一开始强多了。

刚结婚的时候,我们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那时候吃饭都不敢吃好的,一天到晚净是面。那时陆军总医院有食堂,可是我们吃不起,只能每天从外面买面条回家煮了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概一年多。

伉俪情深

 

我从工作开始就一直很忙,基本上天天做手术。家里照顾孩子等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妻子一手包办,她在学校教书,回来还得备课,还得管孩子,很辛苦。但她从来没有什么抱怨,一直很照顾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工作的时候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我们一共有三个孩子,生活清苦,也多亏了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全家。我下放的时候,同去的人也有家属跟去的,但是我没让她去。要知道我去的地方有血吸虫,要是感染了这病就麻烦了。

我妻子在工作上也很不错,得过好多奖励。她在学校教了三十多年,先是在北京女一中,我到邮电医院后,因为和她离得太远,她就申请调到北京三十五中了。除了教书,她还在学校担任校医,同时干着两个职位。因为她以前学过医,解放以前她也在医院干过,有这方面经验。工作之外,妻子喜欢跳舞。年轻时候跳的机会多。年轻人好玩,那时我们经常在礼拜六找一帮同学一块去跳舞。

从认识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都很清苦。尤其解放初期,那时候整天这个运动,那个运动,我们挣钱也不多,还要赡养家里的老人。孩子上学虽然是国家义务教育,但是各种花费加在一起也不少。我们的生活一直捉襟见肘。那时候我们都挣不了多少钱,我那时候每月拿的是小米,一个月几十斤,有时候实在是没钱了,她姐姐也会补贴我们一点,不过这种情况很少。

妻子生几个孩子时我都在她身边,她怀孕了,有一些家务做不了,我就帮忙做饭、洗衣服,也照顾孩子什么的,但是她能做的了的事情仍然很少让我插手。我们三个孩子的名字都是妻子取的。有孩子之后我们请了保姆,我们俩都工作,孩子在家里没人照顾,家里前后用过好几个保姆。

结婚这些年了,我和妻子感情一直很好。从没有打架翻脸的时候,吵架也很少,顶多是意见有分歧时争执几句,但是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和气气的。我们家里几十年都是非常和睦,也属于美满家庭,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年了。

 

这六十年,不论风风雨雨我们都是一起度过,在国内、在美国都在一块。平日里,我和妻子碰到什么事情,都是一起商量解决。像是在单位里有什么事了,或者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互相研究一下,帮着对方解决。

金婚那一年,我和妻子想起过去风风雨雨的五十年,都觉得应该纪念一下。孩子们也从美国赶了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吃了饭。结婚的时候我们照的一些照片都没能保存下来,那些照片有些照得挺好,可是当时怕惹祸,在“文革”的时候大部分都毁了,只剩下一两张了。我和妻子于是决定重新照了相,穿着婚纱和西服。那些金婚的照片,现在还挂在我们屋子里。我和妻子之间,可以说是真正伉俪情深:

 

金婚五十年风雨情

四八医大迁北平,地址临时王府井;

先修班上华妹介,首次相识看电影;

医大先迁李阁巷,北京大学宿舍找;

一见钟情男女爱,培养感情读书中。

数月之后迁府中,青年大楼有七层;

宿舍独住房一间,日夜相聚互相恋;

四九解放改北京,华北军院实习名;

朝朝暮暮不分离,你我相爱身心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