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傲骨冬梅--杨淑雯的回忆录 第9节

点击:

杨淑雯:反正他挺腼腆的,给我们家的印象,我奶奶当时不太同意。觉得他没礼貌。山东人说话不会说您,都说你。我奶奶就说,他说话没礼貌。

主持人:那解释以后,奶奶有没有慢慢接受呢?

杨淑雯:后来慢慢接受了。

主持人:那妈妈一开始什么反应?

杨淑雯:我妈妈没什么意见,就认为他人也挺好。

主持人:当时您带姜乃志爷爷回去,有买什么东西回去吗?

杨淑雯:那时候回去就买点蛋糕。

婚后生活工作依旧

杨淑雯:五七年我就结婚了。结婚了第二个月就有了孩子。那时候我不可能经常回家了,很累。因为我坐车都晕车,我都是骑车。

主持人:那时候离单位有二十来里?

杨淑雯:离我们俩的宿舍,我们俩住的就是我们公司分配的房子,家属宿舍,就在铁匠营这边。那要到我们家太远了。可是说到这,从铁匠营到我家骑车得两个钟头。一个朝阳区,一个丰台区。

主持人:那时候多久回一次家?

杨淑雯:一个月。结了婚以后,当时我的孩子都在幼儿园,都是整托。当时汽车交通也很不方便。我们家在铁匠营住,抱着孩子走到永定门坐17路汽车。

主持人:孩子托儿所在哪?

杨淑雯:芳草地,在朝阳区芳草地。很远的。离我们单位,我骑车还得35分钟。我们单位在双井,还得往北骑。

主持人:那这样的话您不是很累?

杨淑雯:所以我那时候挺受罪的。那时候我记得,冬天,现在我们家还有个灰毯子,我记得给他裹得严严的,都是西北风,我老怕他没气了,过一会就看看他有没有气,抱着他。

主持人:那时候儿子几岁了?

杨淑雯:1岁吧。这之前还不是在芳草地,在和平村,后来从和平村才转到那的。

主持人:这样也挺远的?

杨淑雯:对,那也挺远的,广渠门外。当时我们双井商店就在广渠门外。后来盖了一个新蕾百货大楼。

简单婚礼成就幸福一生

主持人:您什么时候确定跟爷爷结婚的?

杨淑雯:我57年9月份结婚的。

主持人:当时怎么决定的?

杨淑雯:当时两人说了,决定就结婚了。

主持人:当时也没有爷爷跟您求婚?

杨淑雯:没有。结婚的时候,就是我们本家一个大哥来的,在他们单位举行一下,周六下班了,就举行一下仪式。

主持人:找个酒楼?

杨淑雯:就在单位。我记忆中是夏天,穿了一个小汗衫,穿了一个半高跟鞋。

主持人:就那样?

杨淑雯:仪式举行完了,就给大家分糖,吃糖,大家逗逗乐乐,就回家了,我还记得外面赶上大雨。

主持人:当时爷爷的单位离家有多远?

杨淑雯:单位在东城区,他们是纺织品采购供应站,他在东城区,就是东单那带,具体什么胡同我不记得了。我们家在铁匠营纺织品公司宿舍。

主持人:当时住房是爷爷单位分的?

杨淑雯:住的是职工家属宿舍。

主持人:你们结婚那天还下雨?

杨淑雯:对,当时印象挺深的。一个大包袱,还有别人给的东西,我们俩抬着的东西,我老伴当时怕自己新皮鞋脏了,他把皮鞋放在里面,穿的别的鞋走了,回去一看,剩一只了。

主持人:回去的时候就是都走回去,也没坐车?

杨淑雯:没有,也坐了一段,下车还得走。

主持人:当时您在单位就算办了婚礼,来了多少人?

杨淑雯:单位的同事都参加。

主持人:当时在爷爷单位办的,然后他单位的同事,你单位的同事?

杨淑雯:结婚就是主持人,什么结婚典礼开始,首先怎么怎么着,就那几项议程。主婚人是单位的领导。

主持人:那过后有没有想过要回去办一次酒什么的?

杨淑雯:没有。你看去年还是前年这两年,都实行重新举办。

主持人:对,老人重新举办一次结婚仪式。

杨淑雯:可想而知,他们在结婚的时候也很简单的。

主持人:那您跟爷爷没想过再穿一次婚纱什么的?

杨淑雯:没有,他不愿意走那形式,他特别实际。

主持人:那当时结婚之前,您有回爷爷家看一下吗?

杨淑雯:结婚之前,没有。

主持人:那爷爷家那边,也不看看媳妇儿,爷爷就定下来?

杨淑雯:就把我相片寄给他们家了。当时是继母,通知一下就行了。

主持人:那您是什么时候去爷爷家看的?

杨淑雯:是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那是第一次。当时每个人的口粮都非常少。天天没有一顿能吃饱饭,回他们家就想着起码家里有菜。

主持人:那时候爷爷家还有菜地是吗?

杨淑雯:都自己种的,他们家家都有自留地。我记得我们回来的时候,反正我一去以后,给我印象特别好。我觉得山东人特别朴实,全村人都来了,说是“北京的媳妇儿来了”。我们回来的时候,吃的都是窝头,小米面窝头,有时候弄个大菜团子吃什么的,我们走的时候弄了很多胡萝卜丝,然后晒干了,拿回家以后,我们也做馅儿,做包子,菜团子什么的,那也能充饥。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垃圾里有一个菜头,有人都捡回家去。所以说我回他们家,能拿回这样好的东西,就很不错了。

主持人:当时您回那边待了多长时间?

杨淑雯:春节吧。

主持人:那当时回去老家是坐火车?

杨淑雯:对,坐火车到潍坊,倒汽车。

主持人:你不是晕车吗?肯定一路很折腾。

杨淑雯:谁说不是,我坐车最难受了,脸特白,嘴也特白,吐。

主持人:那时候折腾一翻,然后回去,后来有回去吗?

杨淑雯:回过。有一次我出差,在张店。后来新蕾百货公司成立以后,做会计,要勾支票,我们单位自己留的支票根,银行转过来的是面,就是银行把这个给你转来,这个支票根跟那个老勾不上,后来我就查,这张支票根是给哪开的,我一看是张店什么的,有发票什么的,主要是发票一直没给我们,后来我就去上那找去了,我自己去的。

主持人:后来有回去过吗?

杨淑雯:回去过,为了工作去的。但是我一看张店离潍坊也就二百里地。后来张店的单位不能马上开发票,也不知道是跟哪个单位合并的,得从哪个单位给我们转来,但是那个单位是在青岛还是哪,得等两天。我说那只要给我拿过来就行。那这两天我就回他们家去了。我就从张店坐火车去潍坊了。潍坊有一个潍坊宾馆,我有一个小叔子,他们排行是六个。姜乃志是老大,老六就在潍坊宾馆当餐饮部长,我就去找他了。在那住了一晚上,好吃好喝,第二天早上给我买回他们家的汽车票,那个汽车到姜家寨,我再徒步走过去。

主持人:那回去待了几天?

杨淑雯:那就是办完事,第二天第三天就回去了。完了以后,我小叔子,三小叔子,就是姜乃立,他一直给我送到潍坊火车站,然后到潍坊,下汽车,他给我买的火车票,然后送我到火车上,直到火车开了,他才走的。

主持人:当时您回家之前跟爷爷说过吗?就是说您要出差,然后顺便回您家看一下?

杨淑雯:我回来以后跟他说的。

主持人:他什么反应?

杨淑雯:他当时挺高兴的。

主持人:就没想到您自己去他家了。您刚结婚的时间,您肯定从一个姑娘到为人妻,有什么不习惯的,因为是两个人生活。

杨淑雯:我们生活也都特别简单。白天都在单位上班。晚上回家。一般晚上我们不做饭,在大石栏西口往南一拐,叫煤市街,那南口有一个专卖炒疙瘩的,在北京也是有名的。当时不会觉得很奢侈的,老在外面吃。那时候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