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草莽纵横 第5节

  “自家人,别说客气话,洗澡了没?”

  “没。”

  “走,洗澡去。”

  ……

  随后赵明海与赵明豪以及赵明熊、赵明章等三三两两的往村前野塘而去。吃完饭,休息、玩耍一阵,洗个澡,这其实是李围子村所有男子的惯例。

  ……

  洗完澡,顶着一头星辰,忍着些饥感,不知不觉中,赵明海睡着了。

  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四、四……”赵明海隐隐约约的听到了赵明江的呼喊声,赵明海猛然睁开了眼睛,却发现赵明江正蹲在他的身侧。

  “大哥?”

  这深更半夜的,赵明海疑惑的揉了揉眼睛。

  “进屋吃瓜去。”赵明江小声的说道。

  “大哥,哪来的瓜?”赵明海疑惑的问道,他是知道自家的自留地里的几颗瓜还没熟的,更何况自家的瓜也不用半夜吃。

  “别问了,我看你没吃饱,吃点瓜看看能饱不?”赵明江继续小声的说道。

  只是一瞬间,赵明海全明白了……

  ……

  第二天,太阳只是露出一抹鱼肚白时,在打谷场里睡觉的就都起来了。

  而在这时农村要到八九点钟才吃饭,在起床之后与吃早饭这段时间,天气凉爽,是农村劳作的黄金时间。

  而回到家里,赵明海刚到水桶边,准备洗脸,赵士礼就像以前一样,蹲在石磨边,“吧唧”着旱烟,安排道:“大孩,你跟我去坡地;二海你们几个去高粱地,把草薅薅,尽快薅完它。”

  “爹,我不去了。我跟明豪哥说好了,今天去粮库,跟他扛大包去。”赵明海一边洗着脸,一边说道。

  还是那句话,扛大包这活一般的劳力都受不了,更何况在赵士礼眼里,赵明海只是初出茅庐,筋骨尚嫩,因此心里一下子就本能的认为,这一定是赵明海为了偷懒所想到的借口。

  “你!就你!扛大包!”赵士礼眉头一皱,脱口而出,怒火也在双眼间酝酿。

  而郑桂枝、赵明江、赵明河、赵明湖、赵明敏、赵明兰也没想到赵明海小小年纪,居然要去扛大包,不由的一下子愣了。

  随即赵明江、赵明河、赵明湖也不约而同的认为赵明海是胡说八道。毕竟他们也没抗过大包!他们倒是听赵明豪说过抗大包的辛劳,而纵然只是听说,他们就有了自知之明,知道这大概不是他们能干了的活,但现在赵明海居然说要去做他们干不了的活!

  虽然知道赵明海的力气变大了些,能把小磨推的溜溜转,但要做这样的体力活,他们还是感觉赵明海有些不自量力。

  只是赵士礼的话刚刚说完,大黄突然“汪汪”着奔向了门口,“叮铃铃”随即门口响起了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紧接着是赵明豪的声音:“小四、小四。”

  “来喽!”赵明海急忙应了一声,然后向门口跑去。

  没想到赵明海说的居然是真的,赵士礼与郑桂枝不由的互相看了一眼,随即两人也向门口走去,而在走动之间,赵士礼的脸色已经多云转晴,变成了一张笑脸。

  ……

  赵明海出了大门一看,只见赵明豪推着他那辆大架子的永久自行车已经站在了门口,上身红背心、下身大裤衩,肩膀上甩着一条灰色的毛巾。

  他的媳妇张玲则站在自行车座位的后面,“的确良”的小白褂,青裤子,脑后甩着一条油光光的粗大的辫子,显得既美丽又朴素。

  “小四,你怎么去?本想带你的,你嫂子要去她娘家薅草,哎。”见赵明海出来,赵明豪直接说道。

  最后一声“哎”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却也充满无可奈何。

  而赵士礼一家是没有自行车的,这个时代自行车像后世的宝马汽车似的,借也不好借,而赵围子村距离坝子镇不过五六里路,记忆中,以前的赵明海上学都是徒步而去的。

  “明豪哥,我走着去。”赵明海回道。

  “行,别忘了拿条毛巾,擦汗。”赵明豪交代道。

  而在这时赵士礼与郑桂枝也走了出来,赵明豪与张玲“三叔,三婶”的打了招呼以后,赵士礼满脸堆笑道:“小三,进屋喝口茶。”

  “三叔,不喝。”

  郑桂枝紧接着笑道:“小三,你兄弟跟你去,你可得照顾点儿,他年纪小,不懂事。”

  “这个三婶你放心。”

  ……

  闲说了一阵子话,赵明豪两口子骑着自行车走了。而赵明豪两口子走后,赵士礼与郑桂芝却一下子沉默了。

  随即郑桂枝就一脸担心的向赵明海说道:“四儿,你能干了吗?那么重的活!”

  “我试试。”

  赵明海简单的回了一句,转身进了院子里,然后从晾衣绳上扯下了家里唯二毛巾中的一块。

  “弟弟,你真要去!”

  赵明兰眨了眨眼说道,青春洋溢的脸上流露着明显的担心。

  赵明海却不想多说话,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从屋檐下拿了原来赵明海唯一的一双黄胶鞋……

  而当他走到门口之时,身后赵士礼的声音突然在他身后响起:“干不了就不干,赶紧回家。”

  赵明海猛然一转头,却见赵士礼的紫酱色的脸膛上露着明显的隐忧。

  赵士礼心里微微一暖,但也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然后把有些僵硬的毛巾往脖子上一缠……

  ……

  坝子镇位于李围子村的东北侧,有一条乡道可以直通,乡道两侧长满了杨树、柳树、榆树,盛夏季节,枝繁叶茂,行走在其间,空气很是清新。

  但是乡道的路况却是不怎么样,路面由泥土与碎石铺垫而成,并且早已被压的坑坑洼洼。不过昨天的一场雨更让道路增添了泥泞,赵明海只能沿着路边走。

  可能因为时间早的缘故,在加上不是坝子镇逢集的时间,一路上赵明海居然没见到一个行人,只是在村头遇到了几个挎着粪箕子,拾粪的老头。

  不过山野景致也是赏心悦目,鸟鸣声中,赵明海的心逐渐的活泛了起来……如此大约走了三四里路,一道汽车的轰鸣声蓦然传到了赵明海的耳朵里。

第11章 路遇

  赵明海回头一看,只见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正晃晃悠悠的开过来。

  从历史资料与现实中,赵明海早已知道这个时代汽车绝对是极为稀罕的东西,在这个时候一般只有党政机关与国企才有。

  而从后世而来,赵明海也清楚党政机关与央国企公务用车的变迁,特别是基层党政机关用车的变迁。

  最初就是这种军用吉普,然后依次是普桑、捷达、桑塔纳、帕萨特。而在这个时期,吉普车依然是基层的主要用车。

  “不知是谁?身份一定不一般。”

  吉普车经过时,赵明海一边随意的想着,一边往路边躲了躲,以防止泥水溅到他身上。

  吉普车晃晃悠悠的跑了过去……又走了大约半里路,赵明海赫然看到吉普车停在了前面……

  “怎么不走了,陷进去,打滑了?”赵明海不由的想道。

  车辆打滑这个问题在泥泞的道路上其实很正常。而就在他思索之际,一道洪亮的声音远远的传了过来:“小伙子、小伙子。”

  赵明海举头一看,只见两个上身穿白衬衫,下身军绿裤的男子正站在那辆吉普车的旁边,其中的一个正向他招手。

  走到吉普车的跟前,赵明海才发现这两个人,年龄大约三四十左右那,一个圆脸,一个方脸,圆脸的黑些,方脸的稍微白些,但都同样的都是身材挺拔,有着一双浓眉,浓眉下目光坚定而凛然,似乎有军人气质。

  “小伙子,来,帮忙搭把手。”这时方脸的汉子大方的说道。

  “嗯。”

  赵明海随口应了一声,走到了吉普车的后厢,顺手捎带的事他还是愿意做的。

  而那两个中年汉子则走到了吉普车的左右两侧。

  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赵明海猛然一使劲……

  而下来的两个汉子正是坝子乡的党官员黄建设与武装部长王建军。刚才两人施尽全力也没把车从泥泞里推出来,请赵明海过来帮忙,也只是想试一试。

  这时两人正倾尽全力,却感觉一股大力突然涌来,力量之大,让他们感觉像是一股巨潮,而他们的力量在这股巨潮跟前,只能算是小水波,被它覆盖,被它引领。

  下一刻,发动机的声音陡然变轻,吉普车已从泥坑里窜了出来……

  “小伙子,好大的力气!你是哪个村的,叫什么名字?谢谢你了哈。”下一刻黄建设拍了拍手,走到赵明海跟前,目光熠熠的说道。

  他本以为赵明海只是寻常少年,没想到赵明海居然有这么大的力气,心里着实有些惊讶了。

  “我叫赵明海,李围子村的,小事,别客气。你们是?”赵明海也拍了下手,礼上往来的回问道。

  这时王建设走了过来,黑黑的圆脸露出些笑意,说道:“他是咱们坝子乡黄书记,我是坝子乡武装部长王建设,小伙子,谢谢你了哈,你去哪里?我捎你一段。”

  赵明海早就感觉出两人身份不凡,因此对于两人的身份没有什么好奇,此时他心里也没什么挟恩图报的心思,这小小的举手之劳,在他心里实在算不了什么,而且他估计这黄书记与王部长心里也不会认为是多大的事。

  因此赵明海摆了摆手,说道:“不了,我去粮所,快到了。”

  “那我们走了。”王建设说道。

  而就在他转身之际,黄建设突然说道:“你多大了?去粮所干什么?”

  “十四,去粮所干活,扛大包。”没什么需要隐瞒的,赵明海直接说道。

  十四岁去粮所扛大包,这样的话寻常少年说出来,黄建设与王建军都会认为是胡扯,但是经过刚才一事,黄建设与王建军却不这么认为了。

  “哦……那我们走了。”

  黄建设说着摆了摆手,转身上了车,但转身之时,一缕惋惜之色在他脸上一闪而过。

  ……

  “是个好苗子!可惜年龄太小了!”吉普车发动之后,黄建设带着些遗憾说道。

  王建军是知道黄建设的遗憾是什么的,这是因为他知道黄建设的出身,军队出身,参加过自卫反击战,负伤后,营级干部转业。

  而他自身也是军队转业,只不过是连级干部。

  因此听了黄建设的话,王建军也略带遗憾的说道:“确实是个好苗子,只是年龄太小了,再大两岁我就能把他弄走。再等两年吧,只要我还干这个。”

  “嗯,这小子,我觉得是当特种兵的料。”

  “我觉得也是。回头我注意一下他。”

  ……

  坝子乡只有一条主道,所谓的主道也只是石子路,东西走向。这时也没什么规划,两侧都是高矮不平的石头屋,这时很多人还没意识到靠近路边的经济价值,主道北边的很多房屋居然是屋后朝着主道的。

  不过粮所并不在主道上,这是因为粮所与学校都是需要很大的面积,因此粮所与坝子乡中学建在了坝子乡的北边的空地上。

  经过坝子乡中学,就到了粮所。此时粮所六米的大木门开了,门口已经排着一排的马车。

  所谓马车自然是马拉的车,与农村常用的平板车相比,车身更长更宽,车轱辘也更宽,像是小型拖拉机的前轮似的。

  这些马车是粮所找来往涧河港口送粮食的,粮食经过涧河港口上船,发往南方。

  而之所以用马车,原因仅仅只是因为这个时代距离机械化的程度还很远,整个伊河县粮所也没有几辆运输车。

  坝子乡招募临时工的工作就是把装好麦子的麻袋扛到马车上。

  从路边走进粮到了粮所里面,只见一群人正站在粮所的东边仓库的大门前,有男有女,女的个个包裹着头巾,男子则个个都是五大三粗的,肩膀上搭着条毛巾,赵明豪正站在外围,似乎正向粮所大门处观看。

  赵明海走了过去,到了跟前打招呼道:“明豪哥。”

  赵明豪微微的笑了,待赵明海到了他跟前,他向赵明海轻轻一招手,说道:“小四,跟我来。”

  高高的粮所的库门的北边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账本,与一个个小小的条子,桌子后坐着两个人,一个是身穿红背心,青裤子,脸很圆的中年人,一个是穿着“的确良”褂子,青裤子,梳着短发的中年妇女。

  “大哥,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我本家兄弟小四。”到了圆脸中年人跟前,赵明豪俯下身子说道。

首节 上一节 5/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