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草莽纵横 第40节

  其实这也与他们在这方面所知的贫乏有关,他们既然不知道,不懂,当然也就不敢多过问。

  当然还有赵明海自身的能力,因为经历过一系列的事情,他们已经把赵明海当成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大事情都要由他拍板,他自己的事情当然也更由他拍板。

  而郑桂枝话音刚落,赵明兰已经“嘻嘻”笑道:“不过这次咱小叔转了向。”

  “转了什么向?”赵明海一边洗脸,一边问道。

  “听咱爹说,咱小叔说你了以后会有大出息,让咱爹好好培养你,缺钱的话,去跟他说。弟弟,你说咱小叔是不是转了向,以前驴都不借给咱!”

  “你这丫头,你叔叔你也胡说!”郑桂枝再次训斥道,但眉头、脸上却已露出了宽心的笑容。

  这其实也是他们对赵明海的选择在经济上不感到担忧的另一个原因。

  先抛开赵明海自己有没有法子不谈,即使没有,即使他们家会继续穷,但是毕竟与以前不同了,现在有了可以借钱的人,以后实在没钱了,他们可以向朱艳红、李小翠那里去借。赵士礼那里也可以。

  要是一时还不上他们可以慢慢还。

  这是他们老两口,昨晚嘀咕了半夜的结果。纵然对于特高与中专的认知只是流于表面薄薄的一层,但他们也知道上学是要钱的,到哪里都要吃饭的!

  当然她们也估计赵明海一定会自己想法子。现在他们已经感觉到了,赵明海似乎有一颗强烈的不甘的心,面对困难,总是要折腾一番。

  赵明海也没想到赵士智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但微微一想,他就明白了,赵士智以前看不起他们一家,并不是因为贫穷,而是看不到他家的希望,但是现在这一点被他改变了。

  “小叔这个人还是有点眼光的!”随后赵明海笑道。

  他甚至觉得赵士智有些格局,毕竟能主动提出借钱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羡慕嫉妒恨,只是“格局”这个词,他认为赵士礼、郑桂枝不一定懂的,所以没说。

  “他确实有眼光,知道弟弟你厉害!”

  赵明兰话音刚落,马蹄声中,一道吆喝声蓦然在他家门口处响起:“卖芋干子喽,谁家有剩的芋干子卖喽!”

  芋甘子就是红薯切成片,晾干后的东西,山区多产这个,现在依然是赵明海一家的主食。赵明海家里至今还有很多

  不过芋干子卖与不卖,这个事只能由赵士礼与郑桂芝决定,但赵明海听着声音熟悉,大黄的“汪汪”声里,他走到门口一看,果然是张志安,一身皱皱巴巴的土黄色军装身上,留着寸头,手里拿着马鞭。

  坐下则是一辆两匹马、一头骡子拉的大马车,马车的轱辘大的像是四轮拖拉机。

  “三哥,你怎么收芋干子了,屋里坐,喝口茶。”赵明海急忙笑道。

第81章 论调

  “给酒厂送的,弄点钱花花。”

  张志安也不客气,一挺腰从马车的车辕上跳了下来,顺便把领头的马系在了赵明海家门口的榆树上。

  而对于张志安会知道酒厂收芋干子这个消息赵明海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交往的时间长了,他现在已经能感到,这位未来的土豪,现在实际上是一位机会主义者,为了挣钱,四处寻找机会,他的破旧的永久自行车已经被他骑出了后世汽车的旅程。

  当然这其实也是时代中,为钱焦虑,想尽快过上好日子的人的共性,就像是一只苍蝇一样,在社会这个大瓶子里乱飞、乱碰,寻找机会。

  “怎么样?赚钱不?”赵明海问道。

  “一般般,不到一分钱的茬子,还不好买,也拉不多,比闲着强。”

  说话间,进了院子,他又从口袋里拿出了荷花牌的香烟,分别给赵士礼与赵明河。

  “志安来了。”

  “我不抽,我不抽。”

  ……

  “志安哥,你又改行了!”

  赵明兰的问候声中,赵士礼递给了张志安一个板凳,赵明敏给他倒了一碗茶,张志安接过茶笑道:“总不能闲着,什么赚钱干什么。”

  “志安能干!”

  “芋干子多少钱一斤了。”

  “一毛三收的,到酒厂卖一毛三分零八厘。”

  ……

  闲谈了几句,张志安向赵明海笑道:“我听说四兄弟你成绩很好,以后考中专还是高中?”

  张志安知道这个消息并不奇怪,毕竟坝子乡中学的地都是征收他们村的,他们村在中学上学的又最多,他又一直关注着赵明海。

  只是他的这个消息显然滞后了些。

  “志安哥,俺弟弟的成绩不是好,而是特别好,这次考了级部第一呢,俺弟弟要考高中,上大学。”赵明兰带着满满的骄傲,头点点的说道。

  没想到赵明海不仅力气大的离谱,成绩也出类拔萃,两者兼的,不像他,只在力气上有一小得,张志安的眼睛一下子从赵明敏身上划过,然后脱口而出:“四兄弟你真厉害!”

  “哈哈……三哥县城怎么样?”不想在他的学习成绩上多做纠缠,赵明海转移了话题。

  “县城大,有两条街,可长了。还有三层的楼!比坝子乡好多了。”

  赵明海:“……”

  “毕业了我去看看,看能不能跟你的马车去。”

  “行。到时你找我,只要我还干这个。”

  ……

  “三哥,我得上学去了,你们聊着。”

  “行,你先走吧!”

  ……

  赵明海拿起书包匆匆而去。但是他这的这个选择也随着太阳的移动,很快传遍了李围子村。毕竟李围子村在坝子乡上中学的不是一个、两个。

  对此,绝大多数村里人最初的议论是,赵明海厉害了,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

  但是还有一些人,比如赵士富、赵开山、甚至是李松浦等等,这些人要么是小学教师、要么是原来的村干部,他们是有见识的,又深知赵明海家的情况,因此他们认为赵明海应当抓住“市级三好学生”这个机会,去考中专,早些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

  村里人都是了解赵明海家里的情况的,而在赵明河与李小翠的事情传出去之后,知道了李松浦的要求,他们对赵明海一家以后的经济状况更是不看好,毕竟能赚钱的都出去了。也因此赵开山、赵士福、李松浦的看法逐渐得到了绝大多数李围子村民的认可。

  如此在发酵的议论中,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五月底,虽然还没到芒种,但山地的麦子熟的早,这时收割又全靠人工,不可能等麦子熟透了再割。

  因此在五月底的时候,坝子乡中学放了麦假,不过世事总是多变,这一年坝子乡中学初三级部却不再放假。

  而越是农忙时节,一些生意就特别好做,需求量也大,比如卖冰棍、豆腐。冰棍不用说了,火辣辣的天里,吃一块爽歪歪。至于豆腐,庄户人忙起来连做饭的功夫都没有,买块豆腐用小葱一调,洒点盐,就是一道菜,省时省力,还有营养,因此赵明河倒是比以前更忙了。

  也因此割麦子的事就落在了赵士礼、郑桂枝、赵明敏、赵明兰的身上。

  赵明兰对此气愤不已,只是她不能抱怨赵明海,把怨气都泼向了赵明河,说赵明河是个白眼狼,花喜鹊之类的。

  当然,赵明海与赵明河也不是不干,晚自习回来后,赵明海往往要把地里的麦个子拉回家。

  而这时化肥还没普及,一亩地只不过能上二十多斤化肥,复合肥更是没有,因此这时的麦子长的相对较稀,一亩好地不过四五百斤的样子。

  而纵然割麦较以后联合收割机没出来之前容易些,但赵士礼四个人也是足足割了近半个月。这在这个时代其实很正常,夏收以及夏种,加起来忙活的时间总得近一个月,人都能让累的脱形,甚至还有因为累急了,两口子吵架,而喝药、上吊的。

  也因此在从六月十九号到二十一号,赵明海刚刚考完毕业考试,来不及有什么想法,就立刻转场,开始了压场,翻场、晾晒、圈粮食,种玉米等一系列的农活。

  这时的玉米是用镢头刨地,一个窝一个窝点的,不是播的,慢的很,因此玉米还没种完,就到了六月二十九号,这是毕业成绩发放的日子,也是确定是保送特高,还是得考特高、普高的日子。当然也是发放毕业证的日子。

  按照毕业考试后,刘月芳的交代,赵明海八点前到了教室。

  这时教室里早已济济一堂,各位同学都等待着这决定命运的一刻。

  八点整,刘月芳准时来到了教室,身后是黄文婷,拿着一厚沓的小红本本——毕业证。

  黄文婷回到她的座位后,刘月芳清了清嗓子,说道:“毕业考试结束了,各位的初中学习生涯也基本结束了,但这也意味着新的生活的开始,现在我把入围特高与职高考试的同学名单公布一下。

  首先要祝贺的是赵明海与黄文婷同学,赵明海同学在毕业考试中获得了全县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黄文婷同学获得了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免试进入开河市六中,请赵明海同学,黄文婷同学上台来领录取通知书。”

第82章 通知书

  说完刘月芳率先拍起了手……

  而纵然这是可以预料的结果,但是赵明海心里还是有了些激动,因为去上高中,在他心里并不仅仅只是上学那么简单,他认为这是他走出山村,迈向更大舞台的第一步!

  稀稀拉拉的掌声里,赵明海“唰”的一下站了起来……

  ……

  领完了通知书,刘月芳继续公布成绩,有人欢喜有人忧中,又发放了毕业证,然后又集体集合拍了毕业照,老式的蒙着黑布的照相机“咔嚓”一声,毕业流程就算完了。

  当然有资格考特高以及普高的同学还得留下来,至于赵明海、黄文婷以及没入围的已经可以离校了。

  “赵明海,你啥时去六中?”走出校门时黄文婷斜挎着黄书包,阳光灿烂的向赵明海笑道。

  “开学,你呢?”赵明海随口说道。

  “我去的早,我外婆家就在县城。对了,谢谢你哈?”

  “谢我做什么?”

  “谢谢你说服了我妈,让我考高中。”

  “那是你妈明智,与我没关系。”

  “咦,你这人还挺会说话的!”

  “我这人优点多着呢。”

  “又开始喘了。”

  ……

  到了路口,赵明海与黄文婷分道扬镳……

  回到家里时,赵士礼、郑桂芝、赵明敏、赵明兰也刚刚从地里回来。脚下、裤腿一片泥泞,农村种玉米一般都要等雨后种,这样省的浇水。

  听到赵明海的脚步声,正在洗手的赵明兰,头也不回,就开口问道:“弟弟,怎么样?考上了没?”

  “考上了,全县第三名,保送六中,免学杂费。”赵明海笑道。

  闻言赵士礼、郑桂芝、赵明敏一下子笑了。

  “俺家要出大秀才了!”随即郑桂芝微笑道,说话间双眼里露出了星芒一般的光芒。

  而赵明兰一边甩着手上的水,一边说道:“小四,姐姐我就知道你行,不过以后你出息了,可得拉你可怜的姐姐一把,我不想种地。”

  说话间赵明兰露出了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姐,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不让你种地,要让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赵明海斩钉截铁的笑道。

  “还有咱二姐,俺两人以后可全靠你了。”

  “嗯嗯。”

  “四儿,下午你先跟我一块种玉米去吧!我不想刨坑了。”

  ……

  赵士礼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双眼和郑桂芝一样,星芒深蕴的看着赵明兰与赵明海嬉闹。

  而听到这里,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对郑桂芝说道:“你把那炼肉熬了,再煎一块豆腐……”

  说到这里突然一咬牙,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说道:“晚上咱把那只大芦花公鸡杀了。”

  好像是听懂了赵士礼的话,大黄立刻迎合,快速的摇了摇尾巴。

  郑桂芝自然也能听懂赵士礼的意思,轻轻的“嗯”了一声。

  “弟弟,又沾你的光了!咯咯!”

首节 上一节 40/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