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这位是小赵,赵明海,手底下有一帮子建筑队,你那你不是正需要人吗,你给安排一下,具体事情你跟他谈一谈。”胡德林说道。
“是,胡主任。小赵是吧,你跟我过来吧!”孙主任说道。
“嗯,胡叔叔,不耽搁你时间了,我们过去了。”
“那行,你们过去吧,不瞒你说,我还有事,哪天你再过来,咱们聊一聊。”胡德林摆了下手。
“这个胡主任,我手下也有一帮子人,你看?”这时郑国庆插嘴道。
“你们跟小孙去谈吧。”
……
有胡德林的话,与孙主任商谈几乎是一点阻碍都没有,鉴于赵明海建筑队的情况,孙主任把一段石渠修建的工程给了赵明海与郑国庆,约定了上工日期,工程款数目,与发放的方式,以及住宿、饮食等方面的问题。
其实这时做生意都是这样,找各种人情关系,还没有公开竞标之说。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谈完具体项目之后,郑国庆又在孙主任跟前提了下,赵明海可以搞到钢筋、水泥等建材。而这毕竟还处于供小于需的阶段,这话倒让孙主任眼睛一亮,但是这些事情在开工之初,用谁家的东西已经有了规划,孙主任并不能做主,甚至胡德林也不能完全做主。
当然规划归规划,实际情况多变,若是供应的厂家生产不足,工程部也会有其它选择,更何况这只是工程才只是刚刚开始,因此对于郑国庆话里的供货要求,孙主任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拒绝,只是说回头再讲。
而这句话却给了郑国庆极大的动力,谈完后,他盛情邀请孙主任去简单的吃顿饭,孙主任再三拒绝,但还是没架住郑国庆与倪文革的热情。
“咱们去跟胡叔叔告辞一下。”临回前,赵明海说道。
他估计胡德林不会接受他去吃饭的邀请,但是却觉得告辞一下,还是应该的。
“胡主任去市里开会了。”这时孙主任轻轻的笑道。
……
“赵兄弟,你是怎么跟胡主任认识的,关那个牛什么事?”上了车,郑国庆终于忍不住了,拧着车钥匙,就问道。
“这事我知道,十月一那天我们学校的学生不是去游玩吗……”温蓉插嘴道。
说这些话时,她精致的小脸上容光焕发。这次的经历是她有生以来没有经历过的,而赵明海这次生意上的成功,也给了她莫名的激励与信心,让她认为赵明海给她出的点子一定能成功,她一定能成为一个大款。
而郑国庆与倪文革只知道赵明海是重刑犯,在当地影响力惊人,但是赵明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力,因为赵明海不仅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显示过,而且还是文质彬彬,因此他们是不清楚的。
听了温蓉的讲述他俩这才恍然大悟!而世人力能毙牛者毕竟希少,也因此温蓉刚讲完,倪文革就从副驾驶的座位上,拧过了头,略带惊骇的说道:“兄弟,原来你这么厉害!”
“有把子力气罢了。”赵明海淡淡的笑道。
“你这力气也着实吓人了!不过以后有什么事,有兄弟跟着,也能放心。”
“倪大哥,有事你尽管吩咐就是。”
……
一路闲谈,到了魔都有名的魔都大酒店——这个时代的人的品德虽然还是以质朴为主,不存在什么欠账,甚至是有钱不给的现象,但郑国清人情练达,为了以后生意上的顺利,邀请孙主任,郑国庆当然不会简单处置。
酒宴不必细谈……饭后却是赵明海去结了账,送赵明海与温蓉回去的路上,郑国庆抱怨了一路。
而郑国庆与倪文革走后,温蓉立刻说道:“赵明海,我觉得你说的开装潢小店的法子行,只是这事该怎么做呢?”
怎么做,当然是得有个门面,找活,找人,甚至需要做广告。但是赵明海却不愿参与其中,而且他也没有时间参与其中。
因此推诿道:“这事我也没做过,不知道该怎么做,你找你同学商议商议去,最好与他们合伙。”
“你别蒙我,你肯定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怕黄文婷知道是不是?”
“别胡说八道。”
“哼,我又不傻。你瞧着吧,这事我一定能做成。”
……
与赵明海吵闹了一会儿,温蓉回去了。而回到宿舍之后,温蓉立刻对她的舍友兼死党潘雅雅、梁婉秋等人说道:“我与你们说个事,你们与我合计合计。”
“什么事,你说,本姑娘一肚子的锦囊妙计。”潘雅雅笑道。
“还是昨天我给你们说的那个事,我觉得开装潢店肯定行,只是赵明海不肯帮我,你们与我合计合计这事该怎么做?”
“蓉蓉,赵明海不做,我觉得这事不靠谱……”梁婉秋说道。
“你不知道,他是忙不过来,我对你们说他手下有好几百号人,今天又谈了一个大工程,我估计保守能赚几十万。”
这个时代几十万绝对是个极为庞大的数字了!甚至是穷学生不敢想象的,因此闻言,潘雅雅与梁婉秋当场石化了一下。
下一刻潘雅雅便脱口而出道:“蓉蓉,真的,假的?”
“我今天亲自跟过去的,你说天下怎么有这么巧的事,国庆那天游玩时那个老头,你还记得不,讲话的那个,脖子上挂着个望远镜的。”
“知道,怎么了?”
“他居然是咱市黄浦江灌引工程的一把手,赵明海今天就是去他那里承包工程的。”
“啊!”
“赵明海不愿意帮我,我估计是忙不过来,也有可能有黄文婷的缘故。那个你们有愿意与我合伙的吗?”
“我们哪有钱?”
“蓉蓉,这事不是小事,你还是小心些,不如找辅导员商议商议。”梁婉秋再次说道。
她们的辅导员就是尤媛媛。而纵然感觉到关于赵明海,尤媛媛对她没什么威胁,但是内心里,温蓉对尤媛媛还是排斥的。所以对于开装潢小店行不行这个事,她只是与她的同学商议了,却没有向尤媛媛询问过这事的可行性。
不过猴子不上竿,多敲几遍锣,梁婉秋敲了这么两下,温蓉的心境有些动摇了。
第224章 一呼百应
并且在内心深处温蓉清楚,在这一方面,在艺术生是否能搞装璜,具体怎么搞这个问题上,尤媛媛不论是见识还是水平一定比她高。
“与她探询一下也无妨……一个老女人了。”
……
傍晚,赵明海带着麻三,在街上买了块猪肉与一捆子瓶装酒往工地而去。
他并不是去找邹建平的,而是去找赵明江。不知为何,纵然赵明江一家子所住的只是简陋的工棚,但在赵明江那里,他偏偏有家的感觉。因此他没事时就来赵明江这里,与赵明江小酌两杯。
到了赵明江所住的工棚,赵明江刚刚下班回来,正在工棚外洗手,朱艳红挺着大肚子,正在做饭。
她的脸色有些不好,因为她最近检查了身体,塞给了医生五十块钱,然后医生恭喜她又是一个儿子。
赵明海倒没在意这些,到了屋里顺手把酒放在了地上,把猪肉挂放在了墙上,然后对麻三说道:“老三,你去给大嫂搭把手,今天炖肉吃,切大点的块。”
“嗯……”
……
“小孩,你姐呢?怎么不喊她一块来吃。”
“还没回来……”
说到这里,赵明海猛然惊醒,赵明兰最近回来的好像晚了许多,于是继续说道:“难道说俺姐找对象了,她最近好像天天都回来的很晚。”
“哟,那是好事,多大的姑娘了,还不出嫁。”说话间,朱艳红端着一盘子炒好的豆芽,端了进来。
“好事是好事,只是怕她让外地人给骗了。你别看她整天嘴巴巴的,实际上瞎能。”赵明江略带忧心的说道。
赵明海从没想过赵明江心里给赵明兰的是这样一个定位,不由的笑了。
“哪天你问问。”这时赵明江继续对朱艳红说道。
“行。”
……
“老三,你过来,咱先喝着,菜让你嫂子慢慢炒着。”
“嗯……”
……
“大哥,我今天跟倪大哥、郑大哥一块去了趟灌饮工程的工地,包了个大活,估计能干两年。”
“哦……”听到两年,赵明江眼里一下子放了光。
“我想成立一个建筑队,让没活干的都到我这里来。我也不能一个一个的给他们找活。”赵明海继续说道。
“嗯……这钱怎么发,你给,还是他们给。”
“我给,包吃住,这钱我给,我的打算是按照现在工地的行情给钱,每月六块。工程款由我接。”
实际上后世的包工头是要尽力压低工人工资,同时尽量抬高需要的工程款项的,两头赚钱。
赵明海也曾有这个想法,但转而一想,这些人都是乡里乡亲的自己人,千里迢迢的来这里投奔他,他再从他们手里克扣些钱,感觉实在不是个事。
“那边给钱稳当吗?”
“稳当。我想让大哥你跟他们说一下。愿意跟我过去的,下个月就过去。我想让你和老三也过去,你帮着记个工,拌个饭之类的,老三负责买菜、买家伙捞之类的,你看行吗?”
上阵亲兄弟,赵明海自然而然的说出了他此行的主要目的。赵明江喝了一口酒,一呲牙,毫不犹豫的说道:“行。”
“星期天得闲我得添置些家伙捞。”
“添置什么?”
“锅碗瓢盆、大锤二锤的,关键得买辆小车,工地离城里好几十里路没车买菜都不方便,还得买几部BB机。”
“嗯……”
赵明江回答的虽然简短,但说话之间眼睛却越来越亮了。原因无它,因为他感觉到赵明海又踢出了一个新局面。
自己的兄弟能如此,他是打心眼里高兴。
像拉家常一样,兄弟两人商议着重要的事情,又谈了一些细节上的事,门一下子被推开了,赵明兰走了进来,随即就生气拉吧的向赵明海怒道:“小孩,你也不等我。”
“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赵明海笑道。
而朱艳红则插嘴道:“刚刚还说你呢,天天这么晚回来,是不是找对象了?”
闻言,赵明兰的脸一下子红了……
……
到了第二天,上工的时候,赵明江就把赵明海承包工地,能干两年,要成立建筑队,每人每天六块钱,管吃住的事情向赵明伦、赵明祥等人说了说。
而对于赵明伦、赵明祥等人来讲,他们最怕的就是没活干。这不仅是他们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赚钱与老家相比,又多又简单,他们的心境回不去了。
而且在工资数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熟人好办事的心理作用下,由赵明海发工资,他们也觉得比工程部发工资要稳妥的多!因此听到这个消息,赵明伦、赵明祥等人无不欢呼雀跃。
当然消息传出去之后,其他人也莫不是如此。也或者去找赵明海,或者去找赵明江去核实这个事情。
……
如此时光匆匆,转眼到了星期六,由于下午没课,赵明海决定下午去趟市区,看看有什么面包车之类的买一辆,再买几部BB机。
虽然BB机在赵明海眼里一无是处,但总能及时接收个信息,而随着生意的扩大,BB机实际上成了赵明海的刚需。
只是赵明海刚刚下了东教学楼,却赫然发现时守民一家三口正站在对过的花坛边向他招手。
实际上这一阵子,赵明海早已把时守民一家子给忘了,毕竟是萍水相逢。
但是看到他们一家三口他还是很高兴,因为他们一家子的到来,让他感觉到了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儿。
“时大哥,嫂子,你们怎么来了?”赵明海迎过去笑道。并亲昵的摸了摸红红的小脑袋。
红红可是记得这是一拳可以打死一头大牛的大手,吓得小脑袋一缩,侧身抱住了张欣妍。
赵明海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形象不怎么讨小孩子喜欢,自己的侄儿初次见到他都害怕了好几天,因此也不在意,反而爽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