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草莽纵横 第113节

  “这孩子!”

  张欣妍嗔怪了一声,然后向赵明海笑道:“今天是星期六,我和你大哥没事,就想着来看看你。”

  “时大哥,大嫂,你们没必要这么客气,走,也到饭点了,我带你们去我们学校最好的餐厅看看。”

  “好……不瞒兄弟,我听说了一些你的事情,兄弟是个好人,怎么会做出杀人这种事呢?”这时时守民推了推眼镜笑道。

  闻言,赵明海感到时守民对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但这也说明时守民一家子是个知恩报恩之人,背后则是良好的品德。

  想到这里,赵明海突然起了结交之心,也不隐瞒,直接对时守民说道:“大哥,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在六亭县上高中,六亭县有个人叫石学民,父亲是我们当地钢铁厂的厂子,他是个倒爷……”

第225章 邀请

  随即赵明海将事情的经过简略的向时守民叙述了一遍。

  时守民听后,厚厚的眼镜片转动了一下,然后说道:“原来是这样,这也怨不得兄弟……哎,归根结柢还是你们那里的,经济情况太差了,底子太薄,没有其它赚钱的机会。”

  对于自己的案情,赵明海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用经济的角度去分析,闻言赵明海微微一愣,但转而一想时守民这话也是极为有道理的,要是六亭那一代各行各业发达,石学民或许就不会与他们这些人碰头,他也就不会出事了。

  “时大哥见解深刻,我这事归根到底还是争夺资源的缘故。”赵明海微微叹息着说道。

  见赵明海一说就透,时守民不禁微微的笑了,随即笑道:“没想到兄弟你在当地也是一方风云人物啊,兄弟现在除了上学还在做什么?不会只是上学吧!”

  “哈哈,时大哥世事洞明,我确实在做些小生意,现在往这里贩卖水泥、钢筋,这两天又在咱市的灌饮工程那里揽了点小活。实话对你说,我这事能成,还与那天的事有关呢……”

  赵明海随意说着,带着时守民一家三口到了交大第一食堂的二楼,点了几个好菜。

  其实纵然二楼对学生宣传的是好饭菜,但其实没什么特色,只是毕竟往来的都是学生,饭菜里多了些书香气息。

  “红红,这里好不好?”

  “好。”

  “以后想不想到这里上学。”

  “想。”

  ……

  等菜的空隙,赵明海与时守民随意交谈着,礼貌性的问了问时守民的工作。而张欣妍与红红母女俩也在交谈着。只是听她们母女谈到这里,赵明海恍然明白了,他们夫妻俩到此,只怕是除了来看望他,也有为红红教育着想的目的,想借交大的教学环境来激发红红的学习之心。

  ……

  而在赵明海与时守民一家子吃饭的时候。他们的下面,一楼的餐厅里温蓉、梁婉秋、潘雅雅也正一起吃着饭,一边谈论着开装潢小店的问题。

  “尤老师,我想向你讨教一个问题。”

  “你说。”

  “赵明海建议我开个装潢店,你觉得怎么样,可行吗?”

  “哦……他怎么建议你开装潢店了。”尤媛媛心里一动,说道。

  其中的缘由,温蓉并不想细说,因为这最底层的逻辑原因不可告诉尤媛媛,因此温蓉含糊的说道:“尤老师你还不知道吧,赵明海一直做着大生意,往这里贩卖着水泥,钢筋,手底下还有一个建筑队,有好几百人,现在刚刚揽了个大活……”

  说到这里,想到尤媛媛拉赵明海做模特,肯定存在着周济他的心思,她不由的淡淡的笑了。

  而诚如温蓉所想,尤媛媛当时力请赵明海去当模特,除了看中赵明海的外形以外,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周济他的心思的,后来一个接一个过来的赵明海的穷亲友,又直接加强了她的这个想法。当初赵明海不再给她做人体模特,他还以为赵明海是意气用事,心里嗔怪他死要面子活受罪呢。

  而此时温蓉居然说赵明海一直做着大生意,而且手下还有那么多的人,心里巨大的反差之下,她不禁脱口而出道:“真的、假的?”

  看着尤媛媛吃惊的样子,温蓉心里暗地里好笑,口中也笑道:“真的,这都是我亲眼看到的,国庆那天郊游讲话的那个人你知道不,他就是灌饮工程的总指挥,叫胡德林,这事真巧!我就是看着他赚大钱,才请他帮我想个赚钱的法子的。”

  胡德林气派不凡,给尤媛媛留下的印象极深,再想到赵明海的武力,这样的人要是贫困交加,最怕会反了天,因此想到这里,尤媛媛立刻相信了温蓉的话,对以前周济赵明海的想法,她心里讪讪的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而对于装潢,尤媛媛是有一定的认知的,这是因为她有很多同学在国外,因此她知道国外是有装潢装饰公司这回事的。

  而对于在自家开装潢小店,她的看法是现在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能不能行还不好说,但是以后一定能行。

  至于装潢需不需要美术生,或者说艺术生能不能开装潢店,尤媛媛则认为要想创造个性化的室内环境,艺术生是必须的。

  因此想了一想,尤媛媛说道:“开装潢店行不行,现在我不好说,但以后一定行,因为国外就有这类公司。不过这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首先你得对装饰材料有足够的了解,装潢时用什么材料你得清楚。其次,你手下得有一帮子人,得有木工、漆工、打磨工之类的。有了这些人,你还得能接到活。总而言之这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哦……”

  听到这里,温蓉精致的脸蛋一下子拉了下来……

  但是温蓉的性子里有着坚韧不拔的一面,要不然也不会与黄文婷死斗那么久,因此他黛眉微皱了一会儿,再次说道:“装饰材料的掌握,建筑系的同学应当懂;人手,赵明海应当能找到,至于找活,赵明海也应该能。尤老师,你有没有兴趣,咱们一起搞一搞,室内的创意由你定。”

  温蓉终于意识到这事不是她一人可以为之……而之所以对尤媛媛抛出邀请,一是因为她能明显的感到赵明海不听她的,但尤媛媛的话,温蓉觉得赵明海听的可能性要大些,最起码比她高。而且有尤媛媛在,也可以打消一些赵明海对黄文婷的顾虑。

  当然,还有一方面是温蓉觉得,要是有尤媛媛加入,交大艺术创意学院讲师,这个名头比她交大艺术创意学院学生的名头要大,也就能更好的拉到业务,开展业务。

  毕竟这样会让人觉得她们有专业人士。

  而在后世大学教授们开公司的比比皆是。会这样,当然在思想上是有传承的,实际上他们是对国内、国际认知最深,思维最活跃的一群人,而尤媛媛也是这些人之一。

  虽然这时国家是没有允许私人开公司,但允许个人干个体户也是让他们的心灵放松了。

  更何况尤媛媛心里还有那么一些不甘,因此只是微微沉思了一下,尤媛媛便笑道:“行,回头得找赵明海商议一下。”

  “下午去吧!星期六,他应该在他的店铺里。”

  “他还有店铺?!”

  “有,不过他的生意不在店铺里,只是挂了个牌子,用来谈生意。”

  “那行。吃完饭咱们一起去。”

  ……

  吃了饭,换了身衣服,尤媛媛与温蓉一起往六亭县水泥销售中心而去。

第226章 私家车

  只是他们并没有找到赵明海,只找到了麻三,麻三告诉她们,赵明海并没有回来,去哪儿了不知道。

  两人只能悻悻而去。

  而当她俩回去没多久,赵明海也吃完饭,送走了时守民一家回来了。

  麻三把温蓉带一个女的过来的事情告诉了赵明海,赵明海也没有在意,以为温蓉是带着她同学过来的,过来的目的肯定会麻烦他。

  随后赵明海喊了麻三,坐了公交车,直奔黄浦北岸百老汇市场。这个地点还是赵明海向时守民打听到的。

  当时守民听说赵明海要买车时,他是相当惊诧的,因为他还没听到有私人买车的,大家开的都是公家的车,至于私人能不能买车他甚至还不知道。

  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时代的原故,在这个供需依旧不怎么平衡的时代,小轿车的供应也是不充足的,一般都是单位按指标去买。只是在今年,魔都才允许私人买车。

  当然作为本地人,哪里有可能卖车,或者说哪里有汽车的指定经销商他大致还是知道的。这时还没有4S店之类的汽车销售点,但有各大厂商在大城市的指定经销商。

  而之所以说是大致,乃是因为这时的人绝大多数都没有买私家车的想法,当然也就不在意汽车销售之类的事情。时守民虽然在外贸局工作,但也是这绝大多数人之一。

  而允许私人买车,这一变化意味着小轿车供应开始相对充足。这一变化在市场上有着更明显的体现。

  到了百老汇,赵明海向站岗的警察叔叔打听了一下,立刻得到了热忱的回复。

  随后按照警察叔叔的指点,赵明海很快找到了他口中所说的魔都机械有限公司。

  魔都机械有限公司的门面很大,前台很小,前台的对过有几排连在一起的木椅,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户。

  透过落地玻璃窗户,可以清晰的看到前台后面的院子。院子大约有三四十亩地,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辆,赵明海认识的有解放卡车、上海轿车、伏尔加、东方红拖拉机,当然也有小面包车。

  而在这时小面包车的品类虽然不算丰富,但也有几个了,比如天津TJ-620:1967年开发,1970年量产,1980年代为常见车型。

  丰田Van:1986年马来西亚制造的四驱面包车,但非国产。哈飞生产的松花江HFJ6350,基于铃木第七代Carry ST90v版本开发,采用0.8L东安发动机,前置后驱布局。

  当然这些赵明海并不清楚,只是觉得小面包车在这一众车里很是不起眼。

  进入大厅之后,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女性工作人员迎了过来,笑嘻嘻的询问了赵明海的来意后,那位女性工作人员笑嘻嘻的问道:“同志,你带介绍音、身份证、户口本了吗?”

  “哦……没带,今天我只是来观察观察。我没有工作,还在上大学,学校的介绍信可以吗?”赵明海回道。

  对于要介绍信,赵明海并没有感觉到奇怪,因为他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依然清楚的记得去年看到的买BB机的场景,买部BB机都需要介绍信,更何况汽车。

  没想到赵明海还是个学生,一个学生居然要买车!纵然在魔都可以见到形形色色的人,那工作人员还是惊诧的看了赵明海一眼。

  不过现在魔都已经因此私人买车了,作为销售人员最先知道这个政策,而由此介绍信已不是购车的先决条件,只是起个证明有这么个人的作用。

  因此惊诧的看了赵明海一眼后,那工作人员说道:“可以,你跟我来吧。”

  而实际上对于销售人员来讲,客户看车乃是常态,毕竟这是个价值不菲的东西。纵然在以前也是这样,甚至很多人都是带着懂车的老师傅过来的,毕竟车与车有差距。

  “同志,你想买什么类型的车?”

  “面包车。”

  “同志,你方便说一下你买车的用途吗?”

  ……

  一边走,一边谈,当赵明海说出买车是工地需要的时候,那女性工作人员,立刻建议赵明海买一辆皮卡,并介绍起中兴汽车与首都汽车制造厂合作开发的首款国产皮卡BQ1030。

  说该车型底盘好、减震好、马力大,皮实,各项性能俱佳,深受工地人的喜爱,需求旺盛。

  说话之间那女性工作人员在一辆外形类似小型卡车的皮卡车跟前停了下来。

  或许是有眼缘,看着皮卡宽大的车身,宽大的轱辘,赵明海一下子就有些喜欢了。

  而麻三看了眼旁边的面包车,又看了看皮卡,直接兴奋的说道:“四哥,买这个,这个看着就带劲。”

  闻言,赵明海第一次在麻三身上找到了共同点。询问了一下价格,五万八千八。

  这笔钱在后世可能不算多,但在这时却绝对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听了女性工作人员的话,麻三本来还亢奋的脸一下子平静了……

  那女性工作人员突然笑嘻嘻的,但麻三陡然变色的脸却让她心里有了些预感,这笔买卖只怕要黄。

  赵明海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询问了一下面包车的价格,都是在三万到四万之间。

  询问了一阵子,感觉时间不早了,赵明海带着麻三出去了。

  “四哥,还买不买?”出了门,麻三忍不住问道。

  有些东西像工具,没它干不了活,不是想省就能可以省的,因此赵明海很果断的说道:“买,必须买。”

  “那买哪个?”

  “就买那个皮卡,听人劝吃饱饭。”

  “四哥,我觉得也是这样,平白无故的,人家也不会坑咱。嘿嘿,以后由我开吗?”

  说着麻三兴奋的搓了搓手。

  “这质朴的心肠!”

  赵明海心里感慨着,轻轻的点了点头。

  “嘿嘿,嘿嘿……”

  ……

  第二天,吃了早饭,赵明海直奔交大的校长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校长坐镇,下面一大帮子人,上传下达着各项规定、通知,接待各级领导视察,同僚考察等等事务,当然也管着章。

  一路上赵明海有些嘀咕,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不知道校长办公室有没有人……但是这事总要试一试,因为不是星期天,他又没有那么多的空余时间了。

  但是实际上他考虑的有些多了,校长办公室是有人值班的,而且也有副校长带队。

  敲了敲校长办公室的门,里面立刻传出了一声:“进来。”

  赵明海推门而入,却见校长办公室里有两个办事员,一男一女,男的穿着厚夹克,中分头;女的穿着鸡心领的小西装,里面是针织的毛衣。

首节 上一节 113/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