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也是建军先生这一趟过来的原因。现在秦家屯的村民面临着两个选择。”
“一,继续原有的供铲集体经济,简单来说就是村里所有人分工合作,以记工分的形式,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二是分田到户,字面意思,把村中土地按照高、中、低几类土地档次,按人头每户分得一定亩数的土地,自耕自劳自算盈亏。”
“之所以建军先生应邀而来,据了解,是因为秦家屯如今的现况,是建军先生一手打造的,村里人怕若是选择分田到户,建军先生这边和红星轧钢厂等与之合作的单位会停止跟村里合作。”
廖管家把秦家屯现在的情况介绍的很清楚,足见黄有荷手下人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要知道黄有荷可是昨天才知道黄建军今天要去秦家屯的。
黄有荷把自己的宽边帽摘了下来,有些灰白的头发挽着复杂的发髻,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
“我这大侄子啊!看来这一趟过来是抱有目的的,这两个选择,他应该不会掺和,但他大概率看上了大羊山,要投资开发旅游项目,不过,大陆大部份人的温饱都没解决,谁会下乡进山去旅游呢?”
“夫人,我不得不提醒您一点,据我跟何大强交谈,从他的话中分析得出,建军先生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提前规划和布局,有时候甚至是超前规划,提前十几年规划十多年以后的事,建军先生并非没做过。”
廖管家说着,沉吟继续道:“何大强当初到了我们香江后,香江一些帮派、商会等曾传出过消息,说何大强手中有一本对香江未来十五年的规划书。”
“为了这本规划书,当时很多帮派和商会对他出手,陀仔就是因为听说了这本规划书绑了何大强的大儿子。”
“也是因为这件事,何大强的原配才拿着您的信找到的您,而据我后来从何大强那儿了解,他手里的十五年规划书正来自于建军先生。”
“最重要的是,现在十五年已过,何大强手里那本规划书中的内容不仅仅一点点在变成现实,而是似乎还预示了未来几年的走向,这一点我们手下的超前投资团队甚至都难以预估。”
“老廖啊!旧事就不要一直拿出来说了!”黄有荷微微摇了摇头,抬手打断了廖管家。
“是,夫人,我只是感觉建军先生走的每一步一直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中间的规划或许对他来讲只是次要的,还是主要因为他走的每一步是为了达成他已规划好的最终目的。”
黄有荷微微一笑,视线一眨不眨地看着前面的车屁股:“老廖,你是说小军儿现在在利用我这层身份吗?哈哈哈!这可谈不上。”
“老廖啊,你……唉!你当初应该结婚要孩子的,要不然现在也不至于不明白小辈儿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何况,就算我不主动跟过来,我这位大侄子想办的事儿就办不成了吗?你也太小看他了!”
廖管家脸色微变,随之苦笑点头:“夫人,您说的对!何大强也是这么评价建军先生的,说他只要要办成的事儿就一定能办成!说起来,夫人您来京,也是因为陈汉暴毙……”
黄有荷的笑容又多了几分,点头:“是吧?我大侄子,厉害着呢!这把我逼得不得不进京来找他啊!但我,嘿嘿,偏偏不找他,我找了他媳妇儿!”
“成了,这个题外话就不说了,我们等会儿去区政府,不跟着小军儿他们了。”
黄有荷和廖管家两人的对话,听的那司机云里雾里的,暗道:怎么说着说着就利用了?你俩刚才谈利用了吗?不是在说这个秦家屯和香江一些旧事吗?
这司机,根本就没听出来黄有荷和廖管家两人话中深意在讲些什么,当然了,他要是能听出来,这辆车司机这个位置开车的人可就不是他了。
前面车内,黄建军瞥了一眼后视镜。
“师哥,你要是这么讲的话,不怕大姑她多想吗?大姑真会跟我们分开先去跟CP区政府接触?”
“怕什么?都是一家人,我的目的是承包大羊山,大姑她要是想,她可以承包一旁的莽山嘛!”
黄建军笑了笑,看着秦淮茹、陈雪茹和徐慧真三女,继续道:“你们三个就放心吧!不要以为咱大姑跟咱们没接触多长时间她就不了解我们!”
“登徒子,你这么做,真不怕大姑多想?以为你在利用她?咱们几个跟CP区政府又不是不能谈,何必让大姑出面呢?”
黄建军扭头看了陈雪茹一眼:“呦呦呦,这么为咱大姑着想呢?但是,雪茹,我问你,若是咱孩子天行长大了,什么事儿都不求你,他遇到难事儿了,也自个儿藏着掖着不跟你讲,你心里怎么想?”
“我能怎么想?我肯定心里难受啊!自个儿孩子都不跟当妈的说……”陈雪茹的声音戛然而止了,然后一拍手,继续道:“但是咱们承包大羊山又不是做不到,干嘛非要大姑出手呢?”
“那我再问你,天行若是什么事儿他也能单独自己完成,从不找你或别的长辈,你又会怎么想?”
“得得得!就你有理儿!老拿天行对比干什么!弄得我心里头怪难受的!一想到自己孩子用不上自己,我就心里发酸,难受劲儿都窜上来了!”
“所以啊!有用到长辈且不需要长辈多花心思的事儿,那就是小事儿,这时候就得给长辈发挥的机会!一家人的感情基础还是得有来有往的才最舒服!当然了,不能善解人意的长辈,就不要拿来谈了!”
秦淮茹和徐慧真两人坐在一旁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底含笑,因为她们知道她们不管怎么讲都说不过黄建军。
而陈雪茹就不一样了,因为她就喜欢跟黄建军抬杠顶嘴,有时候一天没看到黄建军和陈雪茹斗嘴皮子,她们还真不太习惯。
说着话,在一个岔路口,黄建军在路边停了车,黄有荷所在的老上海也缓缓停了下来,黄有荷拉下了车窗。
“大姑,我让雪茹跟您一块儿过去!她嘴皮子最好使,尤其是在商业上,我刚才已经跟她讲了这一趟去秦家屯的情况,让她跟您说。”
“成啊!我去跟区政府的人接触接触,我的行程突然改动,有些人是担忧的,等过两天我和老廖再去秦家屯找你们!”黄有荷笑呵呵地点点头。
“大姑,我这就跟您过去!”
陈雪茹剜了黄建军一眼,然后快速下车,对黄有荷笑笑讲了几句上车。两辆车就此分开,一个朝区政府方向而去,一辆则是驶向秦家屯。
原本跟着他们屁股后面的第三辆车也朝CP区政府而去,这辆车可不是监视,当然是为了保护黄有荷派出的车辆。
第435章 秦家屯的“岔路口”
秦家屯,自五八年改为红旗公社第三大队,现在仍叫第三大队,并没有改回秦家屯。
人民公社体制在八四年才会完全取销,被乡镇政府体制代替,所以现在红旗公社仍在,但有关乡镇政府的试点工作也已经在开展,只不过红旗公社没有被纳入试点罢了。
七八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政策下来后,秦家屯并没有施行分田到户政策,到现在依然实行的是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政策,全村一起干,记工分,年底分红等。
实际上,在七八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提出后,立刻在当年改变原集体经济性质的村子并不多,一直到八一年政府部门才开始逐渐尝试推行,而到了八二年也就是今年,才最终得到中央肯定,下达文件指示,在全国推行。
也就是说,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来,到获得中央肯定下发文件,用了四年之久。
在这个拨峦反正的时代,不是某个人脑袋一热、抬手一拍就立刻会下来一个大政策,而是要先提出、再讨论、然后寻找试点实践、总结试点实践经验、逐步完善,最终开会研讨等等各项工作会议结束之后,才能确定一个新的政策的是否实施与全国推行。
现在的秦家屯就面临着两个选择,如廖管家对黄有荷所讲,是否推翻原集体经济性质,跟全国绝大多数村子一样,开始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原本秦家屯的村民也许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分田到户自己种自己的地多好,但现在的秦家屯可跟别的大队不一样,别的村子有混日子混公分的,但秦家屯这些村民可是实打实地尝到了集体经济的甜头。
秦家屯不论是种出来的蔬菜、水果,还是种出来的粮食等农作物,根本不愁销路,主要提供给红星轧钢厂、京八大楼、前门蔬菜瓜果铺、峨嵋酒家等。
现在的秦家屯可是红旗公社另外几个大队社员一直羡慕的对象,之前也因此发生过秦家屯与别的村之间的村斗,最终结果不言而喻,秦家屯保住了原有的温室大棚等。
也是基于这一点,在改开后,黄建军才安排何雨柱和伍雪梅到秦家屯来监督指导工作,要不然在他安排阎埠贵去北大荒的时候就已经有放弃秦家屯的打算了。
秦家屯之所以能上下一条心,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秦家屯整个村子都姓秦,是本家,虽然邻里之间有些小矛盾,但集体意识比别的杂姓众多的村子要强很多。
就连蔡全无和司徒红姑在回香江处理帮派问题前,还和柳杏儿一块儿来了秦家屯考察,为他们在建的商超寻找货源,自然也是因为黄建军对他们提了一嘴。
但不管如何,秦家屯现在的集体经济在四九城周边来讲,绝对是风生水起,一旦抛弃原有集体经济改为分田到户,那么原有的红利是否还在,原本的合作是否停止等等这一系列有关问题,是秦家屯村民现在正面临的问题。
是继续走供铲集体经济,还是施行分田到户成为以家为单位的小个体户?
这个问题把秦家屯的村民难住了,秦家屯还因为这个问题,在村内讨论了很长时间,关乎自己利益,自然说什么的都有。
在最终投票前,以老秦家、轧钢厂门卫秦大海为首的轧钢厂退休职工等秦家屯村民,最终决定先询问黄建军的意见,再进行投票。
这不是,在秦京茹打电话给黄建军后,黄建军才决定过来一趟。
秦家屯大队委广场前,秦京茹着急地看着村道四九城过来的方向。她早已没有任何的稚气,并且接手了秦家屯大队委的工作,全村能听她一个女人的,足见她的手段和老秦家一家子在村中的威望。
她身上反倒是多了股乡村女强人的味道,但更多的依然是乡村的淳朴气,性格早已和原剧情大相径庭。
在秦京茹身侧站着伍雪梅,她本就是负责秦家屯与外界的有关合作等工作了,但也不是一直都在秦家屯,主要还是因为这段时间有关村中议题,她才一直在村中。
在两人身后,秦父秦母、秦叔秦婶儿、秦淮河和陈二芬两口等一众村民也在焦急地看着村道,眉头都是紧锁着。
“怎么还不来呢?建军哥哥难道不来了吗?”
秦京茹焦急地嘟囔,在伍雪梅身侧晃动着身子,上身的碎花衬衫显然是精心打理熨烫过,就连头发都看得出来的精心梳洗过。
“京茹,你甭着急,师父既然说了今天来肯定要来的!现在也才十点过。”
“雪梅姐,建军哥哥他……你说他的建议会跟我的选择一样吗?咱们村子可以说是建军哥哥一手扶持,我不想让他的辛苦付之东流。”
伍雪梅苦笑,看着秦京茹,尤其是一提到黄建军时候秦京茹的表情神态,伍雪梅总是时不时地想到何雨水,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京茹啊!我更相信的是师父不愿意掺和村里的这些杂事儿……”
“雪梅姐,您的意思是建军哥哥他不会来,是吗?他要是不来,那我这就去做通那些不乐意的几家的工作,咱们村的集体经济必须保住!”
她俩身后,秦淮河、秦陈氏等一众老秦家的人也忍不住叹气,愁眉不展。
“当家的,京茹都接手咱老支书的工作了,她难道真不打算结婚吗?那么多风言风语……”
“别说了!”秦淮河对秦陈氏摇了摇头,“这事儿还是别谈了,她也许什么时候就想通了。”
“来车了来车了,是不是咱小姑爷的车?”
秦陈氏这一嗓子打断了秦淮河,秦家屯大队委广场上所有人纷纷朝前看去,就见一辆车快速接近。
最前面的秦京茹更是紧紧的盯着车子,脸上的慌乱和原本乱动的身子竟在这一刻快速内敛稳了下来。
这边,车内,黄建军、秦淮茹和徐慧真三人的谈话在进入秦家屯地界后就已经停下,看向道路两侧的果林、瓜地、粮田等,一片绿油油等待丰收的景象。
秦家屯,整体与他们来时看到的别的村子就是不一样,成片的果林、爬满地面的瓜藤能看到一个个挺着大肚子似的西瓜、金黄的哈密瓜等,犹如一队队排列士兵的玉米地……
不远处,成群的还有一排排的大棚,此刻正四面打开通着风,成堆的稻草毡显然是为今年冬季的温室大棚做着准备。
黄建军已经调低了车速,车内三人认真地看着沿途的秦家屯风景,一时间黄建军也有些恍惚,没想到秦家屯已经成了这般模样,他和秦淮茹自奇峰后就基本没再过来。
秦淮茹更是震惊秦家屯的变化,一双大眼睛带着各种不可置信:“不是,军哥,我们秦家屯都变成这模样了?改开这几年变化也太大了,我也就这三四年没再过来!”
“淮茹,你可甭看我,我也不知道!”黄建军忍不住摊了摊手,随之又重新放在车盘上,“我可是比你没来的时候还要长一些。”
徐慧真也忍不住惊叹:“师哥,你这是真厉害!我之前经常下乡收一些老物件儿,可从没看过这样的村子!”
“你们两个甭这么看着我,我只是指了个大概方向,其它的什么也不知道!秦家屯一直是咱大哥大嫂,后来是京茹一直在管理,我也就是在改开的时候,把柱子和雪梅两口子派了过来。”
这一点秦淮茹没有什么可辩论的,因为确实如黄建军所讲,他们两口子已经很少过来秦家屯了,上一次一起过来还是六七年前。
不说日日新,但六七年的变化之快,还是超出了黄建军和秦淮茹的想象。
“看来,我这一趟是来对了!”黄建军嘴角噙了笑意,“原本,其实我不打算掺和秦家屯这些个事儿,但也许在我原本的规划中,可以稍微拨动那么一下。”
黄建军这么讲,秦淮茹和徐慧真两女没再说什么,因为车子已经来到了秦家屯村口的大队委小广场。
当车子缓缓停下,秦京茹、伍雪梅等人带着一众秦家屯村民就走了过来。
“师父、淮茹师娘、慧真师娘!”
听到伍雪梅这个称呼,秦京茹的眼眸登时亮了亮,看了徐慧真一眼,但随即眼底的光很快熄了,忍不住垂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她认真打理过的衣服,双手紧张地拉了拉衣摆。
在这一刻,她强烈的感受到了与现在的秦淮茹、徐慧真两女之间的差别。
“京茹,想什么呢?”
黄建军这一句话,把秦京茹从原本的想法中拉了回来:“建军哥……姐……姐夫,你们终于来了!快,快请您视察我们村里的工作!”
秦京茹说着,眼底含泪,但在她低头的一瞬间,被她快速抹掉,抬头对着黄建军、秦淮茹和徐慧真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笑容朴实。
这给秦淮茹看的,心里难受劲儿都上来了,徐慧真显然也想到了什么,剜了黄建军一眼,然后两女一左一右拉着秦京茹了解着秦家屯现在的情况。
黄建军忍不住搓了搓手,无奈的耸耸肩,开始在人群中散烟。
散烟可以说是回村的基本礼仪了,村里人就是要个客套,也没别的意思。一众村民有些受宠若惊的双手接过烟,说着各种好听的话,这也让秦父秦母、秦叔秦婶儿几位长辈笑呵呵地跟众人客气几句。
第436章 我要看他们怎么选
散完烟,黄建军跟秦家屯村民客气了几句,这些都是老秦家的本家,要是算起来,其实都算是一家人。
客套几句之后,黄建军拉着秦淮河,身侧跟着秦陈氏,一块儿朝小广场上早就布置好的小高台走去。
秦淮河两口也不小了,秦淮河都已经五十五,这个年纪在城市可能已经准备退休养老了,但在村里先不说有没有退休一说,就这个年纪正是田间地头操劳的好时候。
原本老支书的工作是要交给秦淮河的,但秦家屯与别的村发生过一次村斗,秦淮河也因此没当上。
后来通过村内投票,最终让秦京茹接手了老支书的工作,主要也是因为要给那次村斗中付出最多的秦淮河一个交待。
“大哥大嫂,村中情况我在电话中也就了解了个大概,您俩再给我说一说?现在村中是什么情况,大部分人要做什么选择?”
“小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