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娶秦淮茹,改剧情就变强
作者:鲁未央
简介:
(新书《重回1982南街村》已发)
在这个火红年代,穿越而来又手握系统空间的黄建军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安稳地做娄氏轧钢厂的厨师。
但总是一不小心就搅乱原有剧情人物的走向,比如不小心娶了秦淮茹,不小心给贾张氏做了个媒,不小心说动一大妈让她去借种子……
第1章 开局五一年,一家九口人
1951年,四九城。
昨个儿的一场大雪,让本该是阳春三月的风吹在人身上显得有些寒意,黄建军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雪上,雪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却并没有打乱他的思绪。
“我这是穿越了?还是一厨子?”
这具身体的原主也叫黄建军,二十岁,之前在四九城八大堂之一的庆和堂学厨,学了三年,都还没等他上灶,他师父因为得罪了人突然暴毙,他也只好离开庆和堂去了东直门外的娄氏轧钢厂,已经在娄氏轧钢厂食堂干了两年,现在月工资25万。
(现阶段使用的是第一套币,其购买力来讲,一万相当于第二版的一块,大家看的时候可以忽略数字后面的万字。)
“咝!”
摸了摸有些发疼的脑袋,黄建军眉头皱了皱,当然了不是因为继承原主的记忆脑袋发胀,而是因为原主在刚才脚滑摔了一跤,还正好磕在一块青砖头块儿上。
因为这一下,原主也一命呜呼了,他黄建军也就莫名其妙地穿了过来,并且已经继承了原主的所有记忆和情感,还在刚才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包扎。
整理着原主的记忆,黄建军这才恍然觉得黄家一家子的关系还挺复杂。他们一大家子就住在南锣鼓巷帽儿胡同95号四合院的后院,左邻着聋老太太那屋,右挨着后院西厢房,也就是许家那屋。
老黄家加上他黄建军正好九口人,老家儿黄老太也就是黄建军的奶奶今年七十有六。他爸妈也仍在,这让前世身为孤儿的黄建军多少有些期待完整一家子的相处。
他爸黄有义今年四十二岁,是娄氏轧钢厂一车间的钳工,按照购买力来说,他爸的月工资大概是45万左右。他妈王大花无业,但是有一手制衣的好手艺,综合平均下来,每个月也能有个十来万的进项。
这时候的技工还没有分等级,工资采用的也是积分制。
还有就是他叔叔黄有发、他婶儿陈招娣,这两口在菊儿胡同经营着一间铺子,卖油饼、油条、豆浆,月收入倒也不差,这两口有三个孩子,是黄建军的堂弟,最大的十六岁,小的才五岁。
父母在,不分家。
这也是四九城老传统了,因此,这么多年了,一家九口人一直挤在同一个屋檐下。
只不过,近段时间,他婶儿陈招娣又怀上一个,并且在前几天在屋里摔了一跤差点儿流产,这段时间话中有意无意的传达出了一种意思,就是想分家。
“这么一大家子,挤在三间房,啧!还真是……热闹!”
黄建军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这一大家子了,但热闹是肯定的。
平常时候他妈王大花踩缝纫机的声音就热闹,他叔叔婶儿两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经营的是油饼、油条,起的那叫一个早,根本睡不安稳,还有他那三个堂弟,正是活跃的年纪,更甭提了!
黄建军摸了摸额头,额头上的血已经干了,只不过疼痛仍在。
“这下,有的老太太和我妈心疼的了!”
整理完记忆和思绪,黄建军拐进了帽儿胡同,刚刚走到鱼鳃墙的位置,黄建军就看见阎埠贵正在门口跺着脚朝双手哈着气,一副门神的模样,他也就是这座四合院未来的三位管事大爷之一的三大爷了。
这也算是阎埠贵的老传统了,下班后就喜欢站在门口逮着回来的人薅一根葱叶、两拌儿蒜的,美其名曰:算计不到就受穷!
“呦呵!阎老师,您这天天站在门口跟咱们院儿门神事儿,咱们院儿有您呐!算是有福喽!保管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不敢进门儿!”
黄建军一开口,言语间带着调侃的意味,这也跟他原本二流子似的性格很符合。
阎埠贵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框,对黄建军的话也不甚在意,反倒是第一眼朝黄建军手中提溜的网兜看去,看见网兜里放着两个铝饭盒,眼镜片下的一双眼眸不由亮了亮。
当阎埠贵的视线移到黄建军的脑门儿,看到黄建军左半边脸已经干了的血,吓了一跳,还作势往后退了半步。
原本到嘴边想要让黄建军打开铝饭盒看看的那些话都咽了回去,改口道:“建军,你这是这么着了?头上磕到了还是跟人干架了?”
对于黄建军的性子,邻里之间自然是都知道了,黄建军这个二流子的性子跟人干架的时候还真不少。
院儿里那几个年轻的,像何雨柱、许大茂、刘光齐、阎解成基本都被他揍过,包括比他大几个月的贾东旭,两个人也没少干架。
“啧!阎老师,我可是个安分的,从不跟人干架!”
听到黄建军这一句,阎埠贵不由瞥了瞥脑袋,心中暗道:可拉倒吧!就没有你不敢干的架!
黄建军看着阎埠贵的反应也是嘿嘿一笑,继续道:“这不是昨个儿一场大雪搅的嘛!刚才回来路上不小心脚下一滑,这不是磕到砖头块儿上了!”
“啧!你这孩子这么大人了,也不知道瞧着点儿!这么大伤口,没去卫生所看看?”
“没啥事儿,我这身子骨阎老师您还不知道?就是壮实!”
黄建军说着,还举了举自己的胳膊,他对阎埠贵的第一感官倒是还不错,想想黄建军脑海中的阎埠贵形象,似乎也还可以,至少阎埠贵是在原主那儿也没恰到过好处的。
“得!反正你的事儿我也管不着!对了,你爸可比你回来的早一会儿,你们食堂难道今儿给领导做小灶儿了?”
“可不是做小灶!不过我也就是打打下手炒个小青菜,那些主菜还是何师傅的事儿,您怕不是惦记我这饭盒里的东西吧?”
“嘿嘿嘿!”阎埠贵呵呵一笑,也不搭话,若不是看黄建军受伤了,他还真想让黄建军打开给他瞧瞧,心里却是暗道:老何今儿既然在轧钢厂给领导做小灶,要不我等会儿再去大门口站会儿?说不准能要上一块儿肉片儿呢?
黄建军也笑了笑,却根本没有要打开饭盒给阎埠贵看的意思。
两人一块儿穿过外院上了垂花门,还没进前院,就看见阎杨氏杨瑞华也就是未来的三大妈,此刻正站在阎家门口朝他们这边看过来。
只一眼,黄建军就注意到阎杨氏微微隆起的小腹,心念一动,暗道:看来这是怀上阎解旷了!
“阎老师,你可真是强啊!赶明儿对我也传授传授经验呗!”
第2章 阎杨氏又怀上,贾东旭想结婚
“什么?传授什么经验?”阎埠贵狐疑,不明白黄建军话中什么意思。
“杨婶儿啊!说不准又怀上了!”
黄建军可不会大声嚷嚷说这些,自然是附耳对阎埠贵低声说的,甚至他都能看到阎埠贵的微表情变化。
嘿嘿!这个阎老抠还真是,不会真有什么御房之术吧?
中院易天尊是一个没有,这阎老抠是连着生,明年还有一个阎解娣!
厉害了!
“什么?”阎埠贵先是惊疑,还朝阎杨氏看了一眼,然后突然想到黄建军的尿性,白了黄建军一眼,抬手就对着黄建军的胳膊来一拳头,“你这孩子!怎么谁的玩笑都敢开!没大没小的!”
“哈哈哈!阎老师,我可没跟您开玩笑,我得先恭喜你又要有儿子了啊!记得到时候请咱们院儿喝两杯你那掺了酒的水!”
黄建军最后一句说的那叫一个抑扬顿挫,说完,也不管阎埠贵和阎杨氏是什么神色,笑呵呵的快步朝三道门走去。
“这孩子,总是这么不着调呢!打两年前进了娄氏轧钢厂,就更不着调了,看来他师父暴毙对他打击很大啊!”
“不过也是,好不容易学徒三年该上灶了,结果没上成,也是学了个半吊子!啧!”
阎埠贵摇头晃脑的,一副酸儒老夫子的模样,看着黄建军的背影,眼底带着可惜,但随即想到黄建军的话又有些狐疑,抬步朝阎杨氏走去。
阎家,住在前院西厢房,现在阎解成和阎解放都已经出生了,阎解成已经十二岁,高小还没毕业。阎解放则是刚三岁,还是个尿床的小屁孩!阎杨氏现在肚子里这个就是阎家老三阎解旷了。
“当家的……”杨瑞华看着阎埠贵,斟酌了几下,眼底有一抹慌张,黄建军最后的那番话她自然也听到了。
继续道:“当家的,可能还真被建军给说中了,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来月事了!说不准……真又怀上了!”
原本笑着数落黄建军的阎埠贵面容凝滞,不敢相信地看了一眼阎杨氏的肚子,暗道:我怎么没看出来?那小子是怎么看出来的?
“所以,真被那小子说中了?”
阎杨氏点了点头,她已经有过两次生孩子的经验,这一个多月没来月事,她原本没往生孩子这方面想,但刚才被黄建军一提及,她才恍然想到这事儿。
“这……孩儿他妈,咱家已经有俩小子了,解成和解放这两张嘴咱们都要算计着过了,再来一个小子的话……唉!这一个要不咱们……打了吧?”
杨瑞华脸色复杂,想要劝几句,但是一想到家里现在的情况,张了张嘴,到底是没有直接拒绝,但神色却又有些不忍。
“当家的,我以后少吃一口,万一是个女孩儿呢!建军又不是医生,他说是儿子就是儿子了?”
“当家的……”
“唉!”
阎埠贵叹了一口气,刚才的那些想法全都抛到了脑袋,心里发愁:“走,咱们先进屋!进屋说!”
这边,黄建军站在三道门下,勾着脑袋朝阎家屋门口看着,眼底带着笑意:“嘿!我果然没记错,解旷那小子当应在今年出生!”
带着笑意,黄建军扭头进了中院,只见一道身着青色薄棉袄的身影正站在中院的水龙头旁接水,却是未来的一大妈易高氏高翠兰。
同时,黄建军还敏锐的察觉到中院西厢房那边有一道视线正朝他这边看过来,扭头看去,只见一张脸正贴在西厢房的玻璃窗上朝院内看,这人在对上他的视线后,这张脸快速从玻璃窗后离开了。
屋内随即传来一道男的声音:“妈,您甭总是趴在窗户上看,您就大大方方进院儿里看怎么着?”
“去去,你懂什么!你这两天准备准备啊,妈找媒人给你介绍了个媳妇,据说很漂亮,你必须比黄家那小子先结婚!知道吗?”
“妈,瞧您说的,若不是之前那些人都瞧不上咱家,凭我这长相,早就结婚了!现在就算是给我一农村媳妇,我都乐意!”
“还真是农村的……”
西厢房内的声音顿时小了下来,听着西厢房贾家内传来的动静,黄建军微微一笑,暗道:看来这个喜欢趴在屋里隔着窗户往外看的就是贾张氏张翠花?那说话的男声指定就是她儿子贾东旭了。
农村的……八成是秦淮茹了!嘿嘿!赶明儿那我也跟过去瞧瞧!
因为现在的贾张氏还没有他记忆中剧情里的贾张氏那么胖,黄建军第一眼差点儿没认出来。
在听不到贾家的动静后,黄建军的视线也转向了正对着的中院正房,屋内传来一道微弱的抽泣声,显然是刚五岁的何雨水一个人在屋等着下班的何大清和何雨柱父子。
不得不提一句,这时候的四合院内,还没有那么多的住户,但那几家坐地户都在,前院的阎家,中院的贾家、何家和易家,后院的刘家、许家和聋老太太,这些都是在的。
除了这几家之外,就剩他们老黄家了,其他住户现在都还没有住进来,就算是住进来了,其他后搬进来的住户也都是一直在更替的。
一些受不了院内这些坐地户氛围的,在住了一段时间后都会选择搬出去,这也是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后,为什么易中海这些坐地户有那么多话语权的原因之一。
“高婶儿,这是接水准备做饭呢?”
四合院内水龙头的水因为苦涩是不能喝的,一般拿来涮锅洗碗的,黄建军这么开口其实就是一礼貌问候,没别的意思。
易高氏正心不在焉地接着水,猛地听到黄建军的声音,吓得手中的盆都差点儿脱手。
她也就比贾张氏小一岁,眼看着院里几户都已经有一两个孩子,甚至刘家已经仨男孩了,她愣是一点儿反应没有,可不是天天黯然神伤,做什么事儿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是建军回来啦!你奶刚才还念叨你呢!你快回你们屋去看看吧!你婶儿啊,又闹着要分家呢!不知道现在谈的怎么样了!”
“是吗?”
黄建军皱了皱眉头,对他婶儿陈招娣闹分家倒也不怎么放在心上,毕竟这也是他父辈的事儿,还轮不到他一个晚辈插话。
更何况,树大分叉,他们一家子这么挤在一个屋檐下,也是该分家了,要不然九口人天天住一块儿也是闹腾。
“可不是嘛!这俗话说,老家儿在,不分家!你这……算了,我这背后讲人也不好,你还是回去看看吧!”
易高氏看着黄建军的额头,原本还想问问黄建军额头的伤是怎么回事儿,但还没等她问,就听后院传来了动静。
“今儿要是不分家,我陈招娣就吊死在这院儿里了!呜呜呜!”
第3章 修炼未成的道德天尊易中海
“得!高婶儿,您忙着,我还是赶紧去看看吧!”
黄建军也顾不上再细看这座四合院中院的情况了,提溜着饭盒,快步穿过月亮门进了后院。
因为后院传来的动静,贾张氏这时候也从屋内走了出来,看到了黄建军去后院的背影。
“这小子,都这么大人了,还毛毛躁躁的,真不如我家东旭,做事儿就是稳重!赶明儿一定会先你一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