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山,殷梨亭和莫声谷也有同样的问题,如张三丰所说,侠义有余,机变不足。
用历史文选太子的标准来看的话,这五人都是太平天子,能守成,不足应付危局。
真正能担事,具备在危急关头扭转乾坤能力的。也就俞莲舟和张松溪。现在还加一个我自己了。
李道成分析着众师兄的性格,旁观着大家伙讨论。一众师兄弟中,自己专注修炼,不怎么管门派事务。殷梨亭和莫声谷只比自己大几岁,武功未大成,现在也没啥话语权。七侠的名气主要靠那五个带出来的。
主要管事的,目前就一宋、二俞二张了。
宋远桥将事情原委一说,张翠山就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岂有此理,那贼子竟敢害我武当俗家弟子,几位师兄,让我去吧。小弟定摘下这贼子头颅,以慰受害弟子在天之灵。”
李道成默默看着张翠山发飙,心里却在跑偏。这位五师兄单论容貌,没有殷梨亭俊秀,胜在身形挺拔,又具备一点书生的儒雅之气。
综合看来,也就是小帅而已,按理说,不至于就迷住了天鹰教大小姐殷素素。
要么,殷素素是真的饿了。又或者,天鹰教里尽是些歪瓜裂枣,没有卖相好的。
正思绪间,就听见俞莲舟说道:“五弟你武功虽成,毕竟江湖经验不多,还是让为兄去吧!”
俞岱岩笑道:“杀鸡焉用牛刀?不过一贼寇罢了,何劳二哥大驾。再说,师尊九十大寿就要到了,二哥留山上帮大师兄一起筹备寿礼。我跑一趟吧!”
宋远桥和俞莲舟一想,也是,门里事务繁多,哥俩确实不大抽得开身,老三江湖经验丰富,行事也尚稳妥,就他吧。
宋远桥做出决定:“好,就老三去吧!”
李道成一听,要遭。实际上,最适合的是心思缜密的俞莲舟和张松溪。俞岱岩这一去,就意外卷入争夺屠龙刀的漩涡中,先是中毒昏迷,后来被西域少林和尚捏碎了四肢。在原著中瘫痪了二十年。
俞岱岩蒙受此难,并非因为武功不足,而是败于粗心大意。
想到这里,李道成就劝道:“我观三师兄面相,似不利涉水,此行许有难。依我之见,还是二师兄或者四师兄去吧。”
几人都知道这位小师弟平时颇有些神异的,不说别的,就说才修炼两年,身手就不逊哥几个了。
是以宋远桥几人俱是一惊,张翠山道:“真的假的,十二弟你真看出来了。”
李道成不满的道:“我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么?”
宋远桥道:“小师弟的本事,大家都知道的。再说了,所谓小心无大错,要不,二弟或者四弟和三弟换换吧。”
“是啊,三哥,要不还是换换吧。”
俞岱岩哈哈一笑,坚持道:“还是我去吧,哥几个放心,我会记住小师弟的话,多加小心的。”
他话都说到这里了,众人也不好再劝了。
李道成也不多说了。人,本质上都是不听劝的。提醒一下,心意起到就行了。
话说他为何在青书的教育问题,和俞岱岩此行,是两个态度呢?
无他,后果不同而已,宋青书长歪,导致莫声谷身死。武当六侠变五侠。
俞岱岩遇难呢,也导致张翠山夹在夫妻之情和兄弟之义之间,左右为难,愤而自尽。武当七侠变六侠。
看似结果差不多,都是七侠少了一个。但实际上,俞岱岩之难是可控的。
一来,别人不知道西域少林有黑玉断续膏,但是李道成知道啊。
二来,原著里俞岱岩发现弟媳殷素素就是委托镖局护送自己之人时,虽然也恼恨痛苦,但出于兄弟之义,还是选择原谅了她。
最终弄得夫妻双双自尽,活着的亲朋好友都痛苦,也真是造化弄人了。
只能说几个当事人的性格都有问题。
而现在李道成既然来了,就有信心兜得住底子。就算俞岱岩如原著一般残废,他也能治好,不会出现张翠山夫妻双双自尽的悲剧。
想到这里,李道成也有意出门游历一番,预先做些准备。
便说道:“小弟也想出门一趟,到江湖上逛逛。”
“哦?小师弟准备到哪儿游历?”
七侠都知道这小师弟的机敏和身手,倒没人担心他的安全,只是有点好奇而已。
李道成问道:“八十年前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大教全真教,还有威震武林的神雕大侠。你们还有印象么?”
宋远桥道:“以前听师尊讲过一嘴,说神雕大侠于襄阳一战,击毙蒙古大汗蒙哥,使蒙古退军,保中原数十年太平。前辈此等英雄事迹,令人悠然神往啊。”
张松溪道:“据说这位神雕大侠出身全真教,后又叛教而出,投身古墓派,和他师父走到了一起。全真和古墓派俱在关中,莫非,你想游历终南山?”
李道成点点头,“不错,现在古墓派传人不显,全真教也大不如前,地位被我武当取代。但前辈的武藏应该有留存,我有意寻访一二。若运气好得到一二,也可为本派增加一二底蕴。”
“倘若无所得,就当游历增长见识了。”
宋远桥身为大师兄,应了下来,“也是,游历一下增长见识也是好的。”
议定此事,李道成和俞岱岩别过张三丰和众师兄,飘然下山。
下山后,两人分别,各奔目的地。
李道成在家里住了一夜,和父母说了些家常。次日一早,启程向陕西而去。
武当地处十堰。十堰古名勋阳,地处湖北、河南、陕西和川渝交界之处。历史上曾归属上庸郡。
上庸以北四百里,就是守护关中的要地武关。过了武关不远就是关中长安,长安城外就是终南山。
这是最常见的路线。
还有条路线就是沿汉水两岸,逆流而上,直达关中到终南山。不过这样一来,就是在人迹罕至的野外翻山越岭,只适合高手专用了。
李道成这两年勤修武功丹法,自信当今天下武功能超过自己的,不过张三丰,百损,明教教主阳顶天,少林空见这四人而已。
所谓天下大可去得。逆汉水而上,对他而言,如履平地一般,毫无难度可言。
是以选那条路都可。
思及自己来这倚天之世也有十余年了,一直在武当山周围打转,不如沿常规路线走,见识一下世情,顺便宰上几个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鞑子。
第7章 侠客行。
次日一早李道成出门,沿官道朝武关而去,除了携带两件换洗衣服外,别无他物。
银两盘缠什么的,都无需考虑。眼下元庭朝政腐败,一路上贪官污吏,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多的是。
他们可以与官府勾结,狼狈为奸,肆意欺压老百姓,压榨百姓的血汗钱。自己也可以凭借一身武功,抢他们的钱。
这再合理不过了。都是以力压人,谁也不比谁高尚。
因一路准备观察一下民情的缘故,李道成就没有特意施展轻功,但身轻体健,脚程依旧极为快捷。不过一个半时辰,就走了百余里。出了武当山势力范围之外。
一路所见,让李道成心情沉重,越走脸色越难看。
元朝实行包税制,把税收权全下放给地方上的豪强大户,是以地主对百姓敲骨吸髓,肆无忌惮。
武当山方圆百里,还稍好一点,在武当派势力范围之内。
有张三丰和武当七侠的威名罩着,官府和那些地主们还不敢盘剥得太过份,以免引来武当的高人行侠仗义,除恶安良。
加之十堰所在勋阳郡,地处荆楚,又有汉水流过,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丰饶之地。是以这些老百姓虽贫寒,但尚能裹腹。
离武当山越远,这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对百姓的盘剥就越发肆意。
出了武当势力范围之外,见到的百姓个个骨瘦如柴,眼神空洞麻木,让李道成不忍直睹。
官道两旁,隔个十里八里就有一片被划为草场的良田,配上那些如同行尸走肉的百姓,显得这个蒙元治下的世道,如同人间地狱一样。
李道成越走心情越沉重,越看越压抑。
中途特意花费时间,找了些民愤极大,素来欺男霸女,为非作歹的劣绅,与欺压百姓的无良帮会,打上门去狠狠教训一番。仍是闷气难舒,恨不得立马打杀几个几个鞑子,以解胸中之郁。
他一路行侠仗义,惩奸除恶,耽搁了两天。直到第三日下午,才来到武关十里外的一座小镇中,觉得腹中饥渴,便找了一家收拾得还算整洁的食摊,点了一碗鸡蛋面。
这小镇毗邻武关,地处连接荆陕的咽喉之处,为交通要道。按常理说,该是商贾如梭,甚为富庶才是。
但在蒙古人治下,这小镇除了少许商铺掌柜和餐饮贩子,脸上有些肉色外,余者却多是骨瘦如柴,面带菜色。
街道两旁更是乞丐成群,一个个眼神呆滞,饿得有气无力,半死不活。
李道成看着这一幕幕惨像,对元庭更加痛恨了。
若非怕元庭大军压境,连累武当山的同门。若非韩山童、刘福通就要点燃推翻元庭的第一把火,掀起红巾大起义。真想振臂一呼,率领贫民百姓揭竿而起,推翻这该死的元朝。
正郁闷间,忽见前方来了七八个骑着高头大马的蒙古兵,趾高气扬的朝面摊边上的酒楼行来。
这些兵丁个个膀大腰圆,背弓挎刀,剽悍桀骜。所到之处,行人无不惊慌失措,闪身躲避。
李道成心中一叹,难怪当年忽必烈十几个万户,就打下了中原,占了这大好河山。
在元庭几十年暴力和愚民治理下,百姓大多麻木懦弱,畏元兵如虎,任其欺压,也不敢反抗。真是可叹可悲。
感叹间,恰有一对卖唱爷孙,老人年老体衰,让得慢了些,为首的元兵举起马鞭,狠狠一鞭抽了下来,将老头抽倒在地。
这元兵随即用马鞭抬着正弯腰搀扶老头的女孩下颚,见其虽身材干瘦,却容貌尚可,起了色心,怪笑一声,弯腰就要把那女孩掳上马去。
女孩吓得惊慌躲闪,那老头忍痛告饶。惹得这几个鞑子兵更加兴奋。街上百姓许见惯了这些,也没人出来阻拦,纷纷四散而逃,然后远远看着几个元兵行凶肆虐。
李道成看得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放下面碗,正要出手打杀这几个鞑子兵。却见那女孩躲了几下,惹得那为首的元兵不耐,抽出腰刀,狠狠向老头劈去。
卖唱女孩吓得惊慌失色,眼看老头就要丧命刀下。
李道成将手中筷子,甩将出去,咻的一下,筷子电射而去,弹飞元兵手中的钢刀,救下那老汉。
随后飞身而起,纵身越过三丈距离,来到为首的元兵大马之前,信手一掌拍出,就要将此獠击毙于掌下。
那元兵颇有几分凶悍血勇之气,反手摘下大弓,向李道成当头劈将过来。虽不通武功,但出手迅猛凶狠,倒也颇有几分威势。
李道成仙武双修,一身先天真气。五感何等敏锐,只要他想知道,那方圆百米的动静,皆逃不过他的感知,就连蝇飞蚁行也不例外。
元兵大弓来势汹汹,在李道成看来,却慢得跟蜗牛一般,曲指在弓胎处一弹,叮的一声,这弓顿时断成两截。
打断大弓后,去势不绝,变指为掌,印在元兵的胸膛,只听得咔嚓一声,这看似轻飘飘的一掌,却打得这元兵胸骨裂碎,胸膛凹了下去。
元兵惨叫一声,顿时气绝,身体被余势带起在空中,如同一个破布娃娃般飞出三米后,跌落在地。
此时的正规元兵委实凶悍,见队正被人一掌打死,非但不逃,反而拔出腰刀,啸叫着打马围杀上来。
李道成大袖一拂,凭空纵起一阵强风,吹得这些元兵东倒西歪,再也站不住脚,随即如滚地葫芦一般,连人带马一起翻滚出去。
李道成再轻轻一跺脚,从地上腾起几颗小石子,再随手一抄,将这些小石子抓在手中,使了一个满天花雨的手法,朝这几个蒙古兵射了出去。
咻~咻~咻!
这些石子如同子弹一般激射而出,下一刻,便已同时击穿几个蒙元兵的咽喉。让他们就连惨叫都未曾发出,便已扑地,死得不能再死了。
这一切说来话长,实际不过一两个呼吸之间的事。在旁观的百姓看来,只是两个眨眼的功夫,这位道爷就送那些元兵去见了阎王了。
如此手段,与鬼神何异?
百姓们反应不一,胆小者惊慌失措,尖叫四散而逃,就连才被李道成从元兵刀口救下的卖唱老头,回过神来后,充忙感谢一声,就拉着孙女跑了。
虽然理解小老百姓明哲保身的心理,李道成依旧很是无语,亏得道爷我还准备给这爷孙俩一些银钱,让他们往武当山势力范围内走呢。
欣慰一点的是,人终归没跑光,有几位摆摊的老板,还有几位走南闯北的行商,胆气和见识,皆强过普通百姓,还留在原地观望。
面食摊老板,明显纠结了一下过后,鼓足勇气走过来,冲李道成一拱手。
“大爷,您还是快点跑吧,这几个元兵,都是驻武关的守关兵。关里还有上百号人呢……唉,我们也要收拾东西跑路了。”
李道成手一挥,安慰道:“老板你怕什么,我生平专杀鞑子,来多少我杀多少,等下我去把守关的元兵全部杀光了,就不会连累你们喽。”
老板一愣,似乎想起什么,请求道:“大爷既是专杀鞑子的,想必是东边来的好汉,要不留个名号吧,让衙门知道是谁干的,也不会牵连……”
李道成一想,倒也是这个理。望见不远处有一块表皮光滑的大青石,便运起玄功,以指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