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453节

红头发的荷兰裔中国人郑利默刚刚卸任台东港的商贸监事,举杯相庆:“又是咱们哥仨,咋样,好玩不?”

“担任珉埠的警备使固然好,可果然还是大海适合咱们啊。”从珉埠卸任的中山毋庸,很兴奋的拍打着刀鞘。

而法国裔瓦永,则表情哀愁:“草,你们他妈多高兴,就我失业了。”

由于中国与西班牙的冲突,大帆船贸易正式宣告结束,新西班牙副王卡斯帕上交给西班牙中央的解释,则是认为这样断绝贸易,可以惩戒中国人对西班牙威严的冒犯,不日就要经济危机了云云。

反正西班牙国王是个傻子,听了也就相信,其余大臣都是骄傲而无知的蠢货,他们都认同卡斯帕的观点,觉得没有自己,中国就要活不下去了,也都相当骄傲的宣布自己在经济领域实现胜利。

而实际上的情况,则是已经不需要大帆船贸易了,瓦国玉负责的殖民船队飞奔在大海上,孜孜不倦的将一箱箱走私货物狂暴轰入新西班牙。哪怕是跨越大海的远洋贸易,二国都司的棉布都能比美洲本土衣服便宜。新西班牙本来就乱七八糟的手工业生产

,很快就在这样的倾销下寄得七七八八。为了省劲,瓦国玉甚至还直接购买成衣,给印第安人传播中式服装。

虽然中国暂时没办法控制美洲,但可以用自己生产的丝绸布帛与茶叶控制美洲。

既然瓦国玉已经表现出了价值,那她的老舅舅可就是过季的老黄瓜,人老珠黄了。

所以瓦永再次当回船长,被派向印度洋方向发挥余热。

他们穿越马六甲海峡,然后沿着海岸线北上,来到一片欧式风情的群岛海域。这里就是现在属于暹罗国,但未来会成为缅甸最南端领土的丹老群岛,其首府丹吉,则是一座由法国人从零开始经营起的商贸港口。

现在法国人的商港、城堡,全都落到明军手中了。

这当然要感谢太阳王路易十四,他在欧洲发动的九年战争对法国在海外的殖民支持可算是打断了自己的第三条腿。如今法国人只剩下在锡兰岛上还有些租借的港口。

“中国人喜欢推崇刘关张。我们三兄弟聚在一起,岂不是又一对刘关张?”郑利默的文化水平见涨,提议大家结义。

三个人在丹吉城里结义,互为肱股。

于是三个人按照年龄,以瓦永为老大、中山毋庸为老二、郑利默为老三。

瓦永负责假扮法国人在印度洋上航海,调查缅甸国内的情况;中山毋庸负责组织海盗,进行破袭劫掠;郑利默则负责将货物运到暹罗销赃。

说是桃园结义,倒更像是啸聚梁山。

第七百八十八章 哥萨克们的回信

台湾,12月寒风南下,郑诛和一家人已经穿上棉衣。

郑诛和与李海月把台湾能玩的部分都玩了之后,还是喜欢蹲在地图前面为明年,也就是1697年的发展作出规划。

郑诛和拿出指挥棒,遥指着地图上的缅甸西海岸:“缪乌王国,又叫若开,又叫毕马撒。一说是大明曾经册封的底马撒宣慰司。不过还有一说,认为底马撒宣慰司在阿萨姆王国,不过不管到底在哪,这个地方我们必须拿下。它在若开山脉之西的海岸,缅甸拿他们没办法。而从这里出发,又能与莫卧儿国的孟加拉苏巴(孟加拉邦)毗邻,印度洋重要的吉大港,就是缪乌王国上一代国王割让给莫卧儿国的。”

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办法从云南,或者暹罗两个方向进攻缅甸。

缅甸的地势真的是太强了。

所以只能从海上另辟蹊径。

“缅甸富裕吗?”李海月询问。

“如果抢佛寺的话,还算富裕。”郑诛和点点头,认为缅甸还行。

“那孟加拉呢?”李海月又指了指印度。

郑诛和对答如流,早就对印度的富裕眼馋不已了:“孟加拉黄金如流水,连地方总督的行宫里的地砖都是黄金铸造的,珠玉宝石堆积如山,黄金宝玉、香料玛瑙随手可得。”

这时,都不用李海月提醒了。

两个人同时陷入深思。

如果缅甸不够富裕的话,那消灭缅甸的收益肯定是补不住军队开支的。

那既然都消灭缅甸了,为什么不打到孟加拉邦,挖走达卡行宫的黄金地砖、抢走他们的黄金珠宝玛瑙呢?

“印度啊,印度...”

此时的印度,正处于莫卧儿王朝的全盛时期,全国人口预估近1.5亿,享有足以与中国媲美的富贵经济环境,盛产香料等珍贵货物。

那么,印度好打吗?

......

缅甸西海岸的缪乌王国。

海盗们云集在缪乌城海边,把缪乌王吓得逃出城去,钻到山里。

要不是有翻译帮忙解释,估计缪乌王已经钻到佛寺里了。

他叫什么无所谓。

因为从四年前开始,缪乌王国就陷入内讧。四年时间换了五个国王,换国王的速度比脱裤子都快。

接着,明军向缪乌王宣布,缪乌王国开辟为若开宣抚司,缪乌王卸任改任若开宣抚使。既然已经是明军的战斗序列了,那缪乌港就借给俺们用,你一边喝西北风吧。

缪乌王大惊,没几天就被同族给杀了篡位,又闹腾着换了几个国王,才算稳定下来。

据英国人记载,若开王国的人口不过几十万,而佛寺就有超过六百万座,人均佛寺超过十个,也不知道是怎么算的。

明国破袭舰队就在缪乌港安营扎寨,开始策划破袭缅甸人的腚眼子。

但离谱的是,若开人将明军到达的事情告乱于莫卧儿孟加拉邦的苏巴合达尔,他没几天就派来了使者。

印度特有的甘贾单桅帆船构型的大型舰船停靠在缪乌港边。船帆花纹缭绕,舰首的雕刻颇具印度与波斯融合的风格。

船上的波斯鼓乐手吹起乐声,船旁的侧板放下。

然后只见衣衫华丽的阉人们抱着地毯从船上铺设到明军军营门口,数以百计的浑身挂满珠光宝气的金银珠宝的莫卧儿皇家卫队,穿着

突厥式的波斯花纹大袍衫、肥大长裤、翘顶小靴,戴着花纹突厥小帽,手里捧着长达两米的重型火绳枪,在地毯两侧分开站立。

随后数个打扮精致得不像人的宫廷阉人,带着一个会讲汉语的翻译,来到明军营地门口宣旨。

此时,营地里的瓦永、中山直房和郑利默还在梁山兄弟的聚义阶段,兄弟们虽然吃喝不愁,但无论是衣服还是饮食住宅,与面前这支从莫卧儿孟加拉邦派来的宣旨使团相比,都像是臭要饭的。

两边一比,高下立判。

莫卧儿的阉人使者向明军抑扬顿挫的运用波斯语和突厥语来批判:“伟大的蒙古皇帝、世界的征服者奥朗则布宣喻于中国皇帝的女婿、两片海洋的主人、万王之王、国王上的国王、龙与鲸的化身、燕帖木儿的后效者,消灭和平的郑:缘何与可恶的英噶利人为伍?限你于明年一月之前给出解释,否则伟大的莫卧儿帝国将与你为敌。整个印度、波斯、突厥斯坦的圣战者将淹没你的海洋。”

翻译帮忙解释完,中山直房带头哈哈大笑,整个营地里充满了欢笑的气氛。

对于莫卧儿皇帝的威胁,别的或许还有顾虑,但是有本事你让圣战者淹满印度洋给我们看看。

对于明军的嘲笑,莫卧儿卫队当然是十分愤怒,拔出了镶满宝石的腰刀。

“干你娘的!”

中山毋庸把碗一砸,带着人冲了出去。

大概这些自称蒙古后裔的波斯化的突厥人太把自己的战斗力当回事,被这些明军官方海盗一鼓作气冲垮。突厥人被按在地上暴打,浑身的宝石金银和衣服,乃至于精妙细画、镶嵌珠宝的皮靴和小帽都被海盗们给抢走了,只给他们留了一条裤衩让他们能体面回家。

包括阉人使者在内,都被扔回船里,郑利默出面警告他们:

“回去告诉你们那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小莫卧儿王,我们跟英国人没啥关系,滚滚滚。”

言语之间,海盗们什么脏话都骂出来了。什么某某之猪啊、某某马奴啊,其行径类似于乌克兰哥萨克的给奥斯曼哈里发的回信。

印度使者灰溜溜的走了。

但或许是被海盗扒光的耻辱太过强烈,这批使者回去后掩藏了事迹,向孟加拉苏巴的苏巴合达尔(总督)伊卜拉欣汗汇报,说明国军队已经服软,承认他们和英国人摆脱关系云云。

所以他们的出使任务成功了。

给点赏赐吧?

伊卜拉欣汗满怀欣喜的向蒙古皇帝奥朗则布汇报了他的成果,与东边的大明国已经联络上了,他们也不会支持英国人。

此时,整个印度都在封杀英国人,皇帝的军队天南海北的追捕英国人,皇家舰队已经封锁了英国人的孟买港。

这一切,则要追溯到去年英国海盗闹出的莫卧儿宝船事件。

这是英国人在印度最屈辱的一次大事。

第七百八十九章 引狼入印度(加更)

莫卧儿宝船事件,是指莫卧儿王朝派遣到伊斯兰教圣地朝圣的珍宝舰队,在红海出海口被以英国海盗亨利·艾维尔洗劫的惨案。

亨利·艾维尔的人强占宝船后,对船上的莫卧儿贵族进行了极其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通过虐杀、强暴等方式,压榨出宝船舰队价值足足近六十万英镑,约合近三十万二国金判、三百余万两白银的丰厚财产。

英国人非但不引以为耻,民间还到处宣扬,自己联想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的孙女在船上被艾维尔强暴虐杀,满足其恶劣的幻想。还绘制有一幅油画。不要脸的无耻嘴脸令路人看了都怒火中烧。

当然,事实上奥朗则布的孙女不可能坐宝船去圣地朝圣,但大批莫卧儿穆斯林贵族被虐杀却是真的。

于是奥朗则布震怒,命令舰队封锁孟买,全国追杀英国人。

而英国东印度公司......

当然是秒怂。

现在他们远没有五十年后那般能征服孟加拉的武力。

他们根本打不过奥朗则布,只能求援于英国议会。

英国议会也是友邦惊诧,莫卧儿王朝所控制的印度,可是英国的贸易摇钱树。他们急忙宣布亨利·艾维尔的行为不适用于英国的海盗豁免法,并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全球搜捕。用到海盗的时候就豁免,惹出祸患了马上切割,可谓是双重标准到了本性。

但英国人一如既往的拉胯,没找到隐姓埋名的艾维尔。

而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莫卧儿宝船舰队的损失,英国东印度公司要承担六十万英镑的全额损失赔款,还要对船队、贵族的损失进行加倍补偿。

只不过东印度公司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他们没钱了。

整个公司的股本也仅有百万英镑多一点,除非把整个公司甩卖,否则补不上如此之大的缺口。

正常经营的话,他们的订单全都被二国都司给虹吸

而走,公司只能等接下来的中国货物,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补偿印度人。

他们的港口被莫卧儿军队包围,无法进行正常的商贸活动,商船只能躲藏在外海,许多由于缺乏资金维持,已经出现水手哗变,劫持船只去波斯销赃了。货物无法变卖,也就没钱。

由于没钱付账,于是莫卧儿军队继续围困孟买,让东印度公司更没法做生意。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结。

而在德干高原的海得拉巴行宫中,常年驻扎在此处征讨南方印度诸国的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正在虔诚的礼拜安拉。

今年78岁的老头,费尽心思的派出威仪非凡的皇室突厥卫队,让阉人总管向郑诛和发布诏书,软硬兼施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郑诛和别帮英国人。

他已经78岁,征战五十余年,越打国土面积越大,越打敌人越多,越打敌人越强。

内部有锡克人、拉杰普特人、马拉地人叛乱,外部则东西南北到处都是敌视他的国家。虽然心里明白国势已经烈火烹油、外强中干,但对安拉的狂热,则让奥朗则布不愿意放弃对伊斯兰教的坚持。

关于这个老头,可以将他视为破产版的乾隆、增强版的巴西尔二世。

之所以说破产版乾隆,自然是因为奥朗则布在父亲的基础上强化波斯突厥化的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一改往日宽松的宗教政策,以极为严苛的伊斯兰教教法统治国家,而后南征北战四处开拓,基本实现印度大陆的统一(虽然东西南北中各缺一块)。从这一点上,与乾隆有些许的相似之处。

但奥朗则布一死,莫卧儿王朝就掉头直下,国势从极盛迅速转向极衰,没几十年就国家崩裂,被英国殖民者上下其手,打的鼻青脸肿,最后拱手奉上皇冠。和乾隆比起来,他就差太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他像东罗马帝国的巴西尔二世。一样的宗教狂热者、一样的军事皇帝、一样的从小到大到老都住在军营中、一样的长寿,奥朗则布死的时候足足有90岁,还在军营里计划征战异教徒,可谓是一生献给安拉的宗教狂热君主典范。

连身死国灭都一模一样复刻,让人怀疑奥朗则布是巴西尔二世转世重生的伊斯兰版角色。

当然,奥朗则布本人的历程还是非常复杂的,伊斯兰教法理想与印度现状的冲突,令他在其中反复回旋,快要变成陀螺了。

而在这时,长期不回首都德里,驻扎前线的莫卧儿皇帝,还在忧虑自己的敌人。

随着他前几年的大征服,印度最南端的数个小国终于表面服软,让他基本实现印度的统一。但是内部的乱党却怎么剿都绞杀不完。

锡克叛乱、拉杰普特叛乱,而马拉地人更是已经建立政权,与他分庭抗礼。

这三族,是今日印度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与马哈拉施特拉邦,从地图上看,他们在西北边拉起一条直线南到大海,更是将德里所在的中央区域切割开,有断绝莫卧儿征服者与阿富汗和波斯萨法维帝国联络的趋势。

而莫卧儿的中央军队,也确实随着大征服的逐渐停滞,战斗力越发拉胯。

首节 上一节 453/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