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334节

并且鹤姬和她母亲阿传都在江户御城大奥中,这一点纲吉和桂昌院母子后来也知道。

江户大火的次日,得知消息的骏府御城立即召开了一次大会议,德川纲吉、中奥的小姓侍从与侧用人、德川幕府内阁的老中们、和尚与儒者济济一堂。

当时的场面比较混乱,但德川纲吉整了一个绝世好活,终结了全场混乱。

得知江户内城被焚毁时,德川纲吉的回答是什么呢?

这个说法莫衷一是,但非常的有趣,甚至成为一时的讨论热点。

根据柳泽吉保身边人的说法,德川纲吉说的是:“还好我把江户内城里的宝物都启运到骏府御城了。”

净土宗的和尚私下里则说,德川纲吉说的是:“宝物比那些女人重要多了。”

不忿于柳泽吉保把持大权的老中水野守政,喝醉之后公开扬言,德川纲吉当时说的是:“怎么就没把她们烧死呢?”

不知道这个‘她们’,包不包括他曾经宠爱的鹤姬。

而德川纲吉自己本人的辟谣比较奇特。

不知道是滨松御城里的毒气吸多了,还是真言宗和尚的造反刺激都了他的大脑,德川纲吉竟然亲自下御口令:“吾忧心江户百姓,不曾说过那些话。”

政治上有一条不成文的定律,凡是官方否认的皆会被民间认定为真事。

德川纲吉敢下御口令,民间就敢传的更凶。

于是郑诛和与鹰司信子,以及德川纲吉三人之间的那些烂事,不知不觉的竟又大大普及了一波,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令人尴尬的一段往事。

无论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德川纲吉当时肯定在气上心头时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胡话。并且这话胡话足够难听,难听到他必须下封口令,或者腰不够硬的都不敢直说。

很快,这些争议就突然消失了。

因为战争要吃人。

佛国的攻势在得到明军贩卖的二手铜炮,还有手把手教授给他们的火绳枪、铜炮的简易铸造技术后,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之前攻占城堡,靠的是信徒人命硬堆,现在直接推着小炮上,那些古旧的城池木门根本扛不住大炮的破轰。这可能是德川幕府有史以来第一次遭遇能完全颠覆城池防御体系的敌人,一时间关东平原上,各个大名家族纷纷战败,宛如蝼蚁般被佛国僧兵淹没。

往昔那些和郑诛和暗中顶牛的,譬如忍藩的阿部正武,一个个都小心翼翼的缩起头来送来雪花般的求救信。

不过僧兵的进攻也遭到民间的抵抗。武藏国中,凡是在江户织造的棉布供应线上赚钱的武士、百姓和商人,都开始自发的购买火枪、建立土堡自卫,保护自己的珍贵棉田,拒绝将自己的宝贝分给他人。

二国都司也不能坐视不管,所以向武藏国民间也开放了火器销售。一时间关东平原的精华地带,僧兵、武士、民兵,杀的你死我活血流成河不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死伤达十余万人。

而德川幕府的表现,也不出预料的拉胯。

柳泽吉保用甲府藩、上野国和越后国的土地硬保留下来的一万多东北陆奥、羽后、越后的武士们,在嚣张桀骜之余,战斗力也稳步下降,先番骑兵刚刚出小田原城,就被伏击的僧兵用火枪轰散。

幕府军每到一处,就有佛教信徒给僧兵通风报信,一场仗打的极为憋屈,后来干脆到一个地方就先将本地农民和寺庙屠杀一空。

好在幕府还有大义,僧兵们数量不够多,这场互相捅小刀流血的战争还在缓慢持续。

......

十月下旬,在众多农民开始农闲的时候,二国都司各地农民召集起来,在边境上开始作业。

为了明显阻隔战争的蔓延,军

需司要在边境上建一堵墙。

水泥大概是比较没技术含量的一种产品,研究便宜水泥的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昂贵的火山灰水泥正式告别二国都司的工程队。

这种水泥的质量一般,第一版还不如火山灰,但是修改配方后勉强已经能用了。制作过程也简单,上室兰冶铁的耐高温火炉,把温度加到1500°往上,投入石灰石加黏土碾碎煅烧,然后加入石膏,就基本成型。

只要炉温上来,水泥、玻璃、瓷器,全都不是问题。

全新成立的室兰水泥公司直接吃上公家订单,往死里硬灌,不怕他起不来。

在军需司里,郑诛和与众多将军们谈着今年年尾的工作:

“大家坐山观虎斗,看幕府和和尚们杀的头破血流就是了。”

“那既然都这样了?我们还是干看着?”龙保保杠精发作,他今年已经闲着生了七个崽儿了,再生估计奶妈都不够用。

“你不是想打仗嘛,那我们准备重返海参崴。”石破天惊间,郑诛和突然说出了一个他思考很久的决定。

“额...和满清就...”

龙保保满脸就一个表情‘你有点太极端’。

他想打仗想要的是敌人比较菜,又能练兵又不花钱的打仗,最好虐日本武士,或者虐更菜的土著。和满清打可是要拼老命的。

“不真打,但姿态要做足。今年先这样,不影响明年真打。反正明年肯定要和满清干一架。”郑诛和敲敲桌案,强调道。

李润兴和李海月都私下里告诉郑诛和,朝廷今年对他的表现说不上满意,希望他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满清身上。

郑诛和自己也感觉不交代点什么说不过去。

所以思来想去,郑诛和决定重新回到海参崴。

看没人反对,郑诛和重新解释:“但是这次就不上陆了,只在海参崴对面的熊岛修筑起永固要塞。正好水泥技术有所突破,这次安排两千工人、五百士兵,趁深秋满清回不过神的时候,突然在熊岛上修筑棱堡的钢筋水泥要塞。等明年开春,这座要塞就投入运转,帮助我们控制住满清所有的海岸线。以后朝廷问罪的时候,去打一架就是了。”

按照郑诛和的设想,熊岛上一座永固要塞足以牵制住满清的注意力,也能给朝廷一个解释。朝廷想要战绩,二国都司就去海参崴刷一刷。没事了就继续南下赚南洋的钱,东进探索美洲航线。

至于满清受不受得了这么时不时冷不丁被爆菊花,那就不是郑诛和考虑的事情了。

爆着爆着就习惯了。

这场巅峰对决将决定谁在上位,胜者为雄,败者为雌。

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乱就是大好

战争使商业繁荣。

随着和尚们建立佛国,靠着一手平均土地大杀四方,所有武器相关的产业瞬间进入兴旺状态。钢铁、弹簧、铜丝、硫磺、硝石、木炭等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武藏国秩父硝石矿公司今年的经营状况原本就不错,随着明军大举吸收他们的硝石产能,终于解决了井伊家的财政困难,把翻修德川家康陵寝东照大权现宫的财政危机抹平。现在他们的硝石在民间销路也极其火爆,无论是支持幕府,还是投靠佛国的商人,全都呆在秩父郡的出山口,一旦出矿就立刻带着矿石跑回本部。

从室兰冶铁出发运送的水泥、钢铁,刚到大龍府的时候就已经被消化的七七八八。

为了供应佛国的需求,甚至不得不开辟常州的水户城,走那珂川逆流而上,把物资运输到大田原城。

和尚们的战争表现,则也是好的出奇。

日本的武士阶级已经百年未曾动武,最近的一场大战争还是天草四郎基督徒起义时,被基督徒们打的焦头烂额。故而面对蜂拥而至,动辄成千上万的僧兵,还有他们不要命的人肉齐射火枪时,武士们的武士刀跌落凡尘,沦为一般垃圾。

在这天下大乱的时节,幕府将军德川纲吉颁布了《讨贼诏》,宣布佛国为国敌、国贼,号召各地武士和百姓前去讨伐。讨伐得一级者,可以得土地。

但由于幕府已经没有闲散土地可以分配,所以这个承诺并未兑现。

二国都司,则是绕着常州、总州到江户,开始修水泥墙,不允许战火传递到墙的这一边。

在江户城中,倒是歌舞升平。

武藏国代官兼任江户町奉行的岳父井伊直兴,今天就特意登门与郑诛和开宴会,庆祝秩父硝石公司的大获成功。

随着多年的财政危机和政治角力,井伊直兴都看开了。

做什么都不如自己过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和伊达纲村耗空家财修缮了德川家康的陵寝,但是结果很好吗?

那陵寝被和尚们一把火烧了,里面的黄金白银各种贵重饰品,如今已经被和尚们拿来与二国都司置换二手武器装备,让井伊

家和伊达家多年投入突出一个白干。

当然,井伊直兴也不是啥都不干。

他很好奇,或者说他背后的那群大名们很好奇,郑诛和对佛国圣战到底是什么态度。

“我什么态度?嗯...别打馆州的主意就行。”郑诛和耸了耸肩膀。

馆州,就是馆林藩和古河藩。

背后的含义,自然是如果有大名想投奔过来,那就做好放弃藩国的准备。

井伊直兴撇了撇嘴。

放弃?

想都别想。

相应的,投奔郑诛和的大名实际上寥寥无几。

......

宴会结束后,去明国书院查抄文稿的水鹿祐,脑瓜子嗡嗡的回来了。

崔蔚林这家伙,把不少不该外传的稿子都漏了出来,现在全都交给水鹿祐收回。

而水鹿祐看了稿子之后,情绪一直处于很奇怪的状态。

忍不住,她就问郑诛和:“佛国是未来吗?”

因而郑诛和只能给她开导:

“我们来讲一下理吧。火药出现改变了什么?火药产生了火枪和大炮,让往日坚固的城堡不堪一击,高傲的贵族们不能再耀武扬威。这就是火药的威力,它让战争平民化了。现在一个平民只要拿出一把火枪,就能与过去的贵族决一死命,能让平民大量参与战争,这岂不是佛国的优胜之处?”

郑诛和简单引用了恩格斯的理论,虽然他关于这一段的表述也不尽真实,但的确给出了较完整的论点,火药让战争平民化。

于是平民参与战争,平民享有分割战争果实的权力。

水鹿祐直着腰,双手紧紧的捏紧文稿,仍然不能相信的质问:“如果按照你的文章所说,那岂不是能动员人越多的政权,越有战斗力?这群和尚能把村落里的老人小孩都送上战场,一次大战就派遣几万人。难道国家的尽头,就是这样的宗教流氓组成的国吗?”

是啊,水鹿祐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个。

如果只需要动员足够多的文盲,靠宗教狂热就能获胜,那还需要文化做什么?

“不,和尚们不会成功。宗教狂热也不能决胜一切。因为和尚不事生产。”郑诛和摇着头否决了水鹿祐对他知识理论的错误认识。

他开始讲起生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暴力论续中,其实有更为深刻的探讨。

恩格斯认为,火药与火药的运用并不是暴力战争的行为。相反,火药与火药运用是一种生产性行为。它是工业的、是经济的,不管它是生产以破坏,还是生产以建设,它都是工业的。

而生产这种行为,并不取决于掌握暴力的贵族阶级,却由负责经济的市民群体来完成。因此,火药的出现,或者说对火药的生产权,才是市民群体独立壮大的关键。火药没有干翻贵族,是平民掌握火药生产,改变了经济基础才干翻了贵族。

和尚们煽动平民,拿着火枪齐射干翻武士,这只是生产之后的结果。

负责生产的是谁?

当然是二国都司。

也可以理解为,和尚们与佛国,只是二国都司推出来作为与幕府大战的工具。

“记住,战争不取决于谁更暴力,而取决于谁更能生产和运用暴力。”郑诛和以这句话作为双方谈论的结尾。正如19世纪时普鲁士人对战争的认知,军事的基础取决于人们的经济生活情况。

由此推导,实际上就能逐步接近更真实的理论,生产决定战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水鹿祐陷入了奇怪理论无法自拔。

说起来,她也是经典的理学人士。室鸠巢骂郑诛和的那篇稿子,她都能读出共鸣。

不过现在,她的理学世界观已经被郑诛和玩坏了。

在调戏水鹿祐之余,郑诛和决定鼓励佛国继续坐大,引导他们去磐城国,甚至陆奥国搞事。

惊闻郑诛和竟然准备让佛国进入东北闹腾,朱安宁都放弃了手上的工作,过来低声的询问郑诛和:“这是否有点太激进了?你确定...”

郑诛和温和的捏捏她的手,也不埋怨,也无责怪的给自己解释:

“我不是埋怨你做的不够。陆奥、羽后两国,东北那么多肥沃国土,这两年五港七侨县的发展怎么样?只能说是小有成果。生意做的好,青森、八户、男鹿、能代、盐釜,这几个港口运转的不错,侨县呢?恐怕没几个运转的好吧。”

某种意义上来说,陆奥的七侨县做的很一般。主要原因可能一般人想不到,不是朱安宁管理的不够好,而是相比较于当地的落后工农业,这些北方来的农民显得更有技术含量,因此就会搞出移民刚下船安家,没几个月就会被大名藩出钱出女人给挖走的情况。

首节 上一节 334/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