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333节

必须立刻封闭各个关卡,防止佛教疯子在二国都司境内作乱。

众人一致认可这一决定。

此时,大家都没有扩张的想法,全都选择了明哲保身。

这大概是因为,众所周知只要是宗教原因造反,一向都是黄巾起义模式,动辄几十万人云集。

而郑诛和与众多兵将,看看今年爆表的财政赤字,想想和德川纲吉之间越来越多的不愉快,都不想再把军队投入到治安战里空耗。百姓若存心赴死抗争,任何人都不能拦住他们。

那可是几十万百姓,从头打到尾不知道要打多久。

会议确定锁国方阵后,大家立刻执行。

不过一个人,负责医学方面的戴笠,也就是独立和尚留了下来。

“大将军真的不出兵吗?”独立和尚有点扭捏。

“这是德川幕府自己惹出的乱子,我不去帮他擦屁股。关我们什么事?”郑诛和奇怪的看着他。

“恐怕还真与我们有关。亮崇和尚,是咱们的人。至少先前是。”独立和尚尴尬的捏着袖子,他也没想到会变成现在这般境地。

这件事涉及的还要更广泛一点,要从牛痘接种开始说起。

虽然真言宗新义派出了亮贤和隆光这俩奸僧,但大多数和尚的道德水准还算是个人。比如亮贤的弟弟亮崇,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和尚,而且态度一直都比较开明。明国书院建立时,他就想加入进来读书,但考虑到和尚身份,便只能旁听。

后来农业与医学司这个非正式部门成立,陈入德、戴笠(独立和尚)、贝原益轩、宫崎安贞一起负责推广农业技术改革,以及医学接种牛痘的时候,考虑到民间的抵触情绪,以及他们的和尚背景,所以与大量寺院合作过。

恰好因为德川纲吉喜欢,真言宗大兴,有压倒净土宗的趋势。亮崇和尚就在其中牵线搭桥,帮助二国都司推广牛痘,降低百姓们的婴儿死亡率,他的个人道德水准让他在百姓中广受好评。

“啊?”

“亮崇这个人很好学,明国书院的藏书他无不综览,而且很有天分,和我一起做事时进步神速,额...”独立和尚有些说不下去了。

简单来说,佛教这种宗教,师承了印度人天下无敌的辩经技巧,但是做起实事来总是一事无成。而亮崇和尚在明国书院蹭课蹭图书馆的时候,还有牛痘播种的时候却把二国都司的一套行动制度都给学走了。

包括均田分地、专商专权、满饷战兵、重税清明等策略。

如果独立和尚说的没错,亮崇和尚真的啥都看的话,那他学的东西里面,甚至还包括郑诛和自己写的一些不能让外人看的,关于社会财富分配问题的思考文章。里面有很多关于封建阶级革命的思辨论点。和崔蔚林探讨义利说的时候,有一些稿子留在了那边。

“那他妈岂不是...”郑诛和难得的爆了粗口。

也就是说,亮崇和尚是在明国书院里学了不少屠龙术,回去借着哥哥亮贤和尚之死,而实际发动百姓们一起搞社会革命去了。

但是亮崇和尚心目中的社会革命,实际上是一个佛学与现实结合的宗教佛国。大概在他看来,儒、道与西洋兰学,都只是他在解决佛学除了辩论之外啥

也不能的实操课程的补充。一旦脑子里充满思想,实操也学会许多,行动和指向都有了,就只差一次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这他妈都是怎么一回事?

......

亮贤被杀,隆光在江户内城自焚,亮崇捣毁先祖陵寝,竖旗造反。

发现自己养了一堆白眼狼的德川纲吉痛心疾首,下令除去真言宗新义派这一支的僧籍,严惩他们的先祖、亲戚等。

按照一般经验,德川纲吉立即移函二国都司,要求郑诛和赶紧再次出兵,把亮崇和尚带领的佛国拿下,如果还有空的话,帮忙把祖宗德川家康的坟墓也修一修。

反正以郑诛和的战斗力,消灭几个区区叛军易如反掌吧?

正如元末乱世,元朝看到黄河红巾起义后的满地超人都头皮发麻,只能借力打力一样,德川纲吉也搞不定郑诛和,但指挥总喊的动吧?

结果呢,显然是相当骨感。郑诛和以他还在救助江户大火灾,今年大战已经没有新兵为理由,拒绝出兵。

柳泽吉保都磕磕巴巴的向德川纲吉汇报:

“河南公他...河南公他说没有军队,无法发起进攻。”

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要说出为师的名字(附地图)

全新建立的地上佛国,暂时还没有名字,本阵则从下野国西南侧的日光城,搬迁到了东北侧的大田原城。

没错,既然关东平原的西南角有小田原城,那么东北角再多一个大田原城,不也很合理吗?

其实是因为这里的城主就叫大田原氏。

现在,这里是僧兵们的主城。

众多和尚不太理解,亮崇和尚派遣大量主力南下到关东平原上各国攻城略地,组织百姓,自己为何要挑选精锐北上,占据角落呢?

“你们懂什么...等等,先让我研究研究大将军在计策书里写了什么。”亮崇和尚呵斥了下属这些啥都不懂的和尚们,他马上从自己的随身书箱里取出郑诛和写的一堆文稿,开始解释为什么不南下,而是选择北上。

亮崇按着书稿念道:“所谓革命,首先要建立革命的根...根据地。我们要革除德川幕府的天命,就要先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分地给农民,建立太平乐土。”

讲完理论依据,亮崇又翻出地理相关的文稿,开始讲为什么要前往下野国的北部建立根据地。

下野国,差不多就是今天的日本栃木县区域。整个县分为三部分,西侧是足尾山地和下野山地,北部是那珂川的上游,关东第三大河流,有许多条支流冲刷的丘陵间平原,向东流入二国都司的常州出海口;南部是鬼怒川,是关东第一大河流利根川的第一大支流,向南流入二国都司的大龍府出海口。

亮崇又告诉众人:“以地理来看,下野国,看似一国,实则三分。我们据那珂川附近原野,北侧是磐城国的白河关,磐城国各大名对幕府怨怒不已;南侧是喜连川丘陵,只有数个战略交通要道。只要卡住白河关与喜连川丘陵,我们在其中平均土地,建立现世佛国,而后再出兵横扫,岂不美哉?”

按照地理上来看,那珂川上游的众多散碎平原,恰好处于一个比较独立的地理单元上。北侧去磐城国和陆奥国必须走白河关,但是磐城国的大名们已经被明军两面包夹,日子过得很凄惨;南侧有喜连川丘陵上的诸多城池阻隔,也是易守难攻的要地。东西两侧都是群山相隔,无法通行。

这样一个盆地,适合建设大后方。

当然,机械类比不可取。

必须考虑到想在这里安家,明军会不会出兵捣毁他们的老巢。

于是,有僧人提出:“我们直接去越后不好吗?在关东的北侧,山的那边,耕田广袤,人口稠密。三面环山面向大海,上杉谦信之居也。而且离大明天兵还远一点。”

亮崇更加恼怒了。

他质问回去:“越后国好啊,可是你走的过去吗?关东人口稠密,良田千里。没有这些良田,哪有信徒愿意向幕府挥剑?”

这一灵魂暴击,打的众和尚哑口无言。地理知识极差的他们,也知道从下野国走到越后,需要绕道关东再爬过长长山道。等过去组织起僧兵的时候,估计幕府的武士们早就反应过来了。

于是,辩论服众,又有切实造反理论基础的亮崇和尚,被众人尊为‘佛主’,往下依次任命‘僧正’‘僧都’‘律师’三级,每个级别再增设三个不同的等级,是为三级九阶僧官制度。

密宗不善于传教,亮崇和尚的对应方略就是让信徒们称赞大日如来,一句‘大日如来光照万物’,即算入门。入门信徒可以分田分亩,倘若不足就去攻打幕府满足。

再加上分田分地的政策,佛国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在德川幕府的土地上撕裂出一道惊天飓风。

......

马蹄声声,利根川

的河边,亲兵骑一营随着秦昭义的指挥,正在河岸周围演练轮转骑射战术。

关于骑兵手枪到底应该怎么运用这个问题,普鲁士建筑师阿法纳西·拜登、西班牙教官,都给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现在普鲁士手枪骑兵与西班牙手枪骑兵两套操典锻炼出的骑兵正在展示他们的技巧。

双方的表现大同小异,无非是一些细节上的不同。

“通篇看下来,我觉得都一般,还是走我们自己的路吧。”秦昭义看完演练之后,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和明军自己摸索的手枪骑兵战术没啥区别。

甚至还不如,因为他们的手枪是真手枪,射程极短,必须贴脸射击才行。明军用的是截短步枪,双腿站直在马上射击也可以在三十米的范围有效命中。

而且明军还拥有东亚首屈一指的重骑兵,本身的骑马战术对付目前的敌人依然可靠。只能说如果不是火枪与骑兵结合这个未来选择诱人,骑兵都懒得去携带火枪。

一群外国顾问当然是敢怒不敢言。

当然,主要无语的是,明军连骑兵都拖着大炮,步兵更是推着大大小小的炮管表达他们的火力强盛,对他们来说,手枪骑兵的确算不得什么重要的分支。而且人家还保留着骑枪这种贵族武器,吊打手枪骑兵跟玩一样。

手枪骑兵的半回旋轮转射击战术早在本世纪的三十年战争里就淘汰了,主要是因为手枪射程太近,贴脸射击敌人的火枪兵反而会遭到齐射反杀,在这时回转让后队再射击,还不如直接冲进去大砍特砍。

所有骑兵在逐渐卸下甲胄的同时,也更倾向于将手枪火力保留在贴脸对敌的冲锋阶段,然后就拔刀上阵。

另外,也随着手枪的应用,让骑士从贵族兵种退化为三个月的速成战士,因此骑枪这种贵族武器被迫退出战场,让更容易训练的刀剑成为骑兵的主武器。

故而在欧洲,骑兵的发展阶段是:重甲和骑枪随着手枪骑兵出现而退场——手枪骑兵又因为手枪射程不行回到近战冲锋的老路,但是这时他们已经褪下甲胄,手里只有简单刀剑——于是骑枪骑兵又回来一枪穿俩,杀的刀剑骑兵透心凉。

因此,近代波兰翼骑兵才会显得如此奇特和战斗力强盛。因为他们恰好撞上了贵族骑枪骑兵乱杀,西欧重装骑士断绝传承的时代。

明军骑兵就奇葩多了。

他们保留着二到六米的长短骑枪,还背着截短的火药步枪,身上也保留着盔甲,他们甚至还有骑兵炮,突出一个条条大路随便走。

哦对了,他们还到处找良马,在进行科学育种,培育个头更高的战马。

就在这时,乌泱泱的佛国教众已经出现在边境上。

这个训练场就位于总州潜龙县的西北角,是幕府与二国都司辖境的分界线。因此不知道是亮崇和尚没有交代,还是起义的佛国众已经打的找不着北,竟然试图冲击二国都司辖区。

边境紧急奏报,请求亲军骑一营救援。

秦昭义登高望远,看的两眼发光:“这得有几万人吧?”

谁不想刷战绩呢?

想想大将军的成名战,一将独出万军之中取敌首级,几十骑杀的叛军四处逃亡。秦昭义也想有这样的待遇。

于是她火速编组了骑一营八百骑兵出战,备齐骑枪、火枪,准备狠狠地刷一刷名望。

谁知奔出去几百米,佛国众一看到明军大旗,便仓促狼狈的溃逃,搞得秦昭义不上不下。

“不让咱刷这战绩,老娘今年的奶水钱怎么算?”秦昭义甚至准备直接让骑兵撞进去,能杀多少是多少,回去稍微删改一下,变成敌人竟然还敢向我进攻就行了。虽然算不上杀良冒功,也贴得上虚报战功,这是老辽西兵的老毛病。

却不曾想到,佛国众不但溃逃,里面的和尚居然还跑回来向二国都司求问:“能卖我们火枪、火炮吗?”

佛国众也知道不能得罪明军,而且得到天朝上国的支持会更好,他们愿意拿黄金白银,兑换明军的火器。

这个请求,被没有定夺权的秦昭义转给郑诛和。

郑诛和大手一批,将仓库里古旧的各种垃圾,比如早年的大虎铳、铜钟臼炮全都拖出来,稍微改一改认不出形制后,统一卖给佛国众。

打!

最好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杀的血流成河为止。

但条件只有一个。

“日后你惹出麻烦,千万不要把为师的名字说出去啊。”郑诛和让人处理掉那个居中通信的僧人,将这句话传给亮崇和尚。

/

c80f00791fa8a

ad6742.jpg">

">

第五百八十章 中立(挑事)

在德川幕府与佛国之间

,二国都司选择了中立。

中立的给两边一起卖武器。

郑诛和专门指派了两个二国民贷的资深掌柜去分别负责对两边的贸易,耳提面命的指导:

“幕府那边可以卖点看起来好的,弹簧换成铜丝、火药配方改一改,木头要用的漂亮,威风就行。和尚那边卖点卖相凄惨的二手弹簧,好火药,看起来不像是咱们的货就行了。如果他们不会用,你再找几个退伍的日裔士兵,两边各派遣一批,训练他们用排射战术呗。”

等俩掌柜各自去找目标谈生意,旁听的鹰司信子差点把郑诛和的大腿掐出青印来。

“他敢那么说我,你还给他卖武器?”鹰司信子气得两条柳眉交缠,恨不得拷打郑诛和。

郑诛和摸摸她的手,柔和的安抚:“我要是帮他,我就不中立了。卖他武器,才是真的害他。”

鹰司信子差点被气死也是有原因的。

隆光和尚带着人点火焚烧江户内城,把德川家四代人(纲吉这个五代公在馆林城长大)成长的居城都给活活烧垮塌了,鹰司信子与大奥的贵妇们无处可去逃到郑诛和家里避难。

首节 上一节 333/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