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54节

严嵩白了严世藩一眼:“不要乱说。”

徐阶道:“太子再英明也只是个年轻人啊。年轻人太气盛,承受不住挫折。”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出了永定门。

朱载圳身穿正九品官服。此刻的他摇身一变,成了新任泉乡县主簿刘金鹏。

陆绎则扮作他的仆人,给他赶着马车。

马车后面,有上百名膀大腰圆的镖师,他们是“偶然顺路”跟刘主簿一起去泉乡县赴任的。

大明官制。县衙正堂乃是正七品县令。

县令之下设正八品县丞;再往下是正九品主簿主管民政。

主簿之下是典吏。典吏无品,主管司法、治安、刑名。

典吏属下设三班衙役,即站班皂吏、捕班快手、壮班民壮。他们的头头为三班班头。

主簿属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书吏。各房书吏的头名曰吏首。

至于正八品教谕,则属学官系统。不直接隶属于县衙。

总而言之一句话,朱载圳现在是泉乡县的三把手。

太子微服私访记开场!

第246章 送房子、送银子、送女子

保定府,泉乡县城东门。

县丞张全安、典吏高升在城门口迎接朱载圳。

张县丞见朱载圳穿着正九品官服,立即迎了上来:“老弟就是刘金鹏刘主簿吧?”

朱载圳拱手:“正是。”

张县丞笑道:“我是本县县丞张全安,这位是高典吏。我俩在城门口等你一天了。咱们钱堂尊已经在县衙备好了酒席等着你。”

朱载圳、陆绎跟着二人上了马车,进城直奔县衙。

在马车上,张县丞开始跟朱载圳盘道:“刘主簿是哪一科的举人啊?座师是?”

朱载圳答道:“在下是嘉靖四十年湖广乡试举人。座师是湖广学政宋棕宋大人。”

朱载圳来之前通背过刘金鹏的履历。

张县丞又问:“刘主簿是湖广人?怎么听口音倒像是北直隶老乡?”

朱载圳编了个谎:“属下籍贯是湖广。但一直随父母在顺天府长大。”

张县丞笑道:“看老弟你二十来岁,怎么不继续进学,搏个进士功名?”

大明有制,举人在吏部挂了待选的牌子,就不能再参加会试。

朱载圳道:“属下才疏学浅。能得中举人已是祖坟冒了青烟。考进士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如在吏部早些挂个牌子,谋个实缺。”

张县丞一副“我懂你”的表情:“呵,咱们这些举人出身的杂官儿,都是这个想法。

早些补上实缺早些翻本嘛!

读书就像是做生意。十年寒窗是咱们投的本钱。只有穿上了官衣,才能往回捞本。”

朱载圳唯唯诺诺:“县丞说的是。”

张县丞忽然想到了什么:“嘉靖四十年的举人。待选不及两年就补了实缺。老兄家里手眼通天啊!在吏部使了不少银子吧?”

朱载圳微微一笑:“没有,没有。”

张县丞道:“老弟,咱们这些出来做杂官的谁不知道谁啊。都是心照不宣。

你运气好。到任正赶上收秋赋。就这一项,就能弄个一底一面五百两银子。”

朱载圳心中一惊:一个八品主簿,光是秋赋一项就能弄五百两银子?

上面县丞、县令、府同知、知府、臬司、藩司、抚台......自下而上得贪墨多少银子?

交给朝廷的秋赋是有定数的。他们贪墨的银子,全是压榨百姓得来的啊!

朱载圳道:“县丞,属下我是头回为官。对于主簿的进项不甚了解。还请您点拨一二。”

张县丞笑道:“咱们一个县里做官。何须生巴巴的称呼什么县丞,自称什么属下。

我比你虚长几岁。以后咱们兄弟相称就是了。

你年轻,又是第一回补缺。怪不得不知道进项。

我给你讲讲。县衙主簿,一年有四进。其一秋赋,其二徭役,其三杂事,其四节礼。

其中秋赋是最肥的。四进加起来,你一年弄上个一千两银子不成问题。一任就是三千两。

对了,怎么没见令尊、令堂陪你一起上任啊?”

朱载圳道:“他们在顺天府过惯了。故而没一同来泉乡县。”

张县丞有些发急:“赶紧接来!四进是正项银。令尊、令堂的两个寿辰是杂项银。

一年办两个寿辰,下面的六房吏首、三班班头、各乡的乡约都是要送拜寿银的。

千万别小看了拜寿银。按照咱们保定府的行价,吏首、班头、乡约每人要送七两银子。

咱们县有十八乡。十八加六再加三,一人七两就是一百八十九两。一年两寿就是三百七十八两。三年就是上千两。

不拿白不拿啊老弟。”

朱载圳装出一脸喜色的样子:“啊,要这么算。我这一任官当下来,岂不能赚个四千两银子?”

张县丞笑道:“那就要看老弟的手黑不黑了。手黑一点的能弄七八千。”

怪不得都说大明是国穷官富。

做一任小小的正九品县主簿,三年下来竟然能弄七八千两银子。

朱载圳道:“看来小弟我没接着往上考,到吏部挂牌子候任是做对了。”

张县丞摇头:“也不能这么说。有利有弊。那群接着考进士的,是本大利也大。”

高典吏插话:“可不是。跟我同是嘉靖二十八年中举的一位乡谊,一直没有在吏部挂牌子,又考了三科,苦巴巴的熬了九年,终于得中二甲。

今年人家已经升知府了,还是升到浙江做知府。他这一任,即便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到离任也能赚个十万雪花银。”

朱载圳发现,大明这些“可爱”的读书人把做官当成了做生意。

三人在马车上聊着天,不知不觉到了县衙之中。

钱县令先在大堂内接见了朱载圳。

这位钱县令五十多岁,虽是进士出身,却一直没有升上去,在北直隶几个县转着圈当县令,成了个“老州县”。

钱县令先按规矩走了过场,验了朱载圳的委扎、举凭。

随后钱县令笑道:“刘老弟,今后我们就要一县为官了。走走走,咱们去后衙给你接风。”

众人进得后衙饭厅。

饭厅内已经摆好了一桌美味佳肴。

钱县令笑道:“同县为官,无外乎八个字——‘一团和气,升官发财’。咱们今后都是兄弟,同乘一条船。”

张县丞附和:“没错没错。刘老弟还不快敬咱们钱大哥一杯?”

朱载圳举起酒杯:“今后小弟要多仰仗县尊。”

钱县令道:“见外了。以后在大堂上叫我堂尊,私下里喊我钱大哥就是。”

朱载圳道:“是,大哥。”

二人举杯一饮而尽。

钱县令道:“刘老弟初到本县。我已经让商会的宋会首给你在城东准备了一座两进宅子。那宅子风水很好。”

朱载圳没想到,一到任上司就送房子。

钱县令又一拍手:“来啊。”

一个二十出头的妖艳美女手捧一个盖着红布的托盘进得饭厅。

钱县令道:“刘老弟是第一回补缺。手头定然不怎么宽泛。小青。”

名叫小青的美女掀开红布,里面是十枚十两的银锭,总共一百两。

朱载圳问:“钱大哥这是?”

钱县令笑道:“这一百两银子,是给你安顿家事用的。对了,尊夫人是否一同来了泉乡?”

朱载圳微微摇头:“她刚生了孩子,跟家父家母留在顺天府照顾孩子。”

钱县令道:“看老兄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身边没了女人可怎么能行。小青是我的通房丫头,送给你暖床吧。

咱们以后能当个名副其实的襟兄弟啊,哈哈。”

底层官僚体系,充满了拉拢、腐蚀那一套手段。

朱载圳这个“主簿”一上任,顶头上司立马送房子,送银子,送女子。

女子还是顶头上司玩过的。

若朱载圳真是个刚刚做官的举人,肯定就上了顶头上司的贼船!

第247章 经是佛祖写的,怎么念要看庙里的和尚

朱载圳装作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钱大哥真是我的再生父母。”

钱县令心中暗笑:穷举人突然走狗屎运,补了缺儿当了官儿,都这副德行。看来这小子今后要唯我马首是瞻了。

钱县令道:“好了。下面开始说正事儿吧!秋赋要开始征收了。

循旧例,咱们县征收一万五千石,省里藩台衙门、京里户部那边就能过关。

咱们还是老法子。以陈米的名义折算,收三万石。多出来的一万五石,交到咱们的大通粮行变现。

变现之后大约能拿个七千两银子。

按老规矩,给知府大人送两千两。我拿两千两。县丞一千两。主簿五百两。典史三百两。三班班头、六房吏首、各乡乡约每人分五十两。”

朱载圳心中暗惊讶:按照钱县令所说,百姓的秋赋要比朝廷规定的多交一倍!

多出来的这部分,被成体系、成系统的贪墨了!

他们瓜分这笔脏银甚至是明码标价的。

朱载圳故意试探:“钱大哥。我上任前,吏部的主事特别交待,说我到任后要尽全力施行太子所定新政。

新政第一条就是一条鞭法,秋赋征收白银。咱们县今年还是征粮嘛?”

朱载圳此言一出,钱县令、张县丞、高典吏哄堂大笑。

钱县令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新,新政?一条鞭法?哈哈,老弟,真要是按照太子的那个改法,咱们这些人不都要喝西北风?”

首节 上一节 154/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