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语气带着肯定:“八九不离十了。中影现在的总经理杨旭刚,以前就是从西影厂出去的,跟咱们合作的西影厂黄总......嗯,有些旧怨。他们大概是想利用舆论压力,把咱们的片子压住几个月。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料到新政策来得那么快,直接让他们这如意算盘落空了。”
陆士宁此刻的心情有些复杂,白怡的话再次回响在耳边,根基太浅。对方只是轻描淡写地动动手指,就差点让他焦头烂额。那些盘踞高位的人,手腕之丰富,心思之深沉,斗争的手段远比他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好在,”姚宏的声音带着一丝庆幸,“咱们的《少年的你》已经成了!网大分账1.3亿啊!谁能想到?让他们折腾去吧,咱们的实打实的成绩摆在那儿。”
陆士宁压下心头的翻涌,问了个关键问题:“网上......就没有人质疑他们这个‘第一部’的说法吗?《少年的你》热度这么高,观众又不是傻子。”
“有,当然有!”姚宏语气带着无奈,“在一些自媒体、影评人的文章和视频评论区底下,能看到不少质疑的声音。但是,在《破晓之前》的官方账号下面......唉,被控评控得死死的。韦轩那些粉丝太能打了,这种偶像艺人的粉丝自发地刷屏、点赞,把质疑的声音全压下去了。更绝的是,现在网上开始流传一种说法......”
姚宏顿了顿,声音带着讽刺,“说《破晓之前》其实才是第一部真正讲霸凌的电影,只是因为要走院线,审核流程长,周期慢,才让咱们这种网大钻了空子,抢了先机!这种论调,在他们粉丝和水军的推动下,正铺天盖地地冒出来。”
陆士宁的怒火冲顶,他声音紧绷地问:“姚总,我们现在能做点什么?”
电话那头,姚宏长长地叹了口气,“小陆,别冲动。在你之前,我已经和黄总、还有爱奇艺的孙总紧急沟通过了。眼下最理智的做法,就是按兵不动,继续做好我们自己的宣传。只要他们的电影一上映,口碑一旦崩盘,就是咱们反击的最佳时机!现在去跟他们争这个第一的名头,只会白白给他们送热度,帮他们炒得更热!忍一时,等风来。”
第193章 釜山
挂断姚宏的电话,陆士宁胸口堵着一股闷气,像塞了团棉花。他深吸几口气,努力把烦乱的情绪压下去,才转身回到客厅。
安甜正蹲在地上,仔细地将陆士宁的衣物一件件叠好,分门别类地放进打开的行李箱里。
“这么急?”陆士宁有些意外,走过去,“明天弄也来得及啊。”
安甜头也没抬,手上动作麻利:“提前归置好,省得临出发手忙脚乱。这些厚衣服你一时半会儿在京城也穿不上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你不是说25号才是亚洲内容大奖的颁奖礼嘛,提前去是为了看展映,时间宽裕着呢。”
陆士宁点点头。亚洲内容大奖&全球流媒体大奖的颁奖典礼通常安排在釜山电影节中期举行,他们提前几天过去,就是为了能多看看参展的电影。
“唉,”安甜叹了口气,拿起一件衬衫小心抚平,“你连个助理都不带,过去什么事都得自己张罗,多不方便啊。”
陆士宁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我一拍电影的,要什么助理?又不是大明星走红毯。”
“有助理省心多了!”安甜无奈地看他一眼,拿起两套用防尘罩精心包好的西装,“喏,这两套高定礼服,明天我得去给你找个专用的西装箱装起来,到时候你记得一定要走托运,千万别塞普通行李箱压坏了。”
“还有,”安甜继续叮嘱,像个操心的管家婆,“衣服送到酒店后,记得找冯导或者他们团队借个靠谱的造型师,让人家帮你把衣服好好熨烫护理一下,挂起来。走红毯前状态很重要。”
“这么麻烦?”陆士宁听得瞪大了眼睛,“早知道这么折腾,真该提前找个助理......”
“现在才知道啊?”安甜被他逗笑了,站起身,“我特意了解了下,这次釜山电影节官方确认了好多国际大导演会带着作品来。虽然你是去参加亚洲内容奖单元,但万一有机会跟那些重量级人物交流呢?表面功夫做到位,至少不能让人第一眼就觉得咱们不专业、不重视吧?”
陆士宁深以为然,决定等从釜山回来,第一时间跟白怡提招助理的事。
···
金海国际机场,陆士宁刚走出廊桥,一股湿冷空气就扑面而来,激得他打了个寒颤。
“嚯!这么冷!”陆士宁裹紧了身上的外套。
旁边的邵琦倒是精神抖擞,笑道:“这边靠海,风大,体感温度更低。京城是干冷,这里是湿冷,钻骨头缝儿。”他深吸一口气,带着点新奇和兴奋,“说起来,这可是咱头一回出国,感觉还真有点不一样!”
陆士宁搓着手吐槽:“比我从京城飞回春城还快。”
邵琦被他逗乐了,环顾四周:“你还别说,乍一看这些韩国人,跟咱们也没啥大区别嘛。”
一直沉默的姚圣锦突然插了一句,声音压得低低的:“我感觉他们眼睛普遍小一点?”她习惯性地抬手想扶墨镜,却发现陆士宁正看着她。
陆士宁失笑,拍了拍她肩膀:“放松点!这儿没多少认识咱们的,不用全副武装的。”他指了指姚圣锦刚掏出来又放回包里的墨镜,“好好享受几天自由人的时光。”
姚圣锦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脸上露出难得的轻松笑容:“这种感觉真好。不用躲镜头,不用怕被围堵。”
邵琦揶揄道:“这话让别人听见,得有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啊!你才拍了两部戏,比好些演了一辈子的老演员还红。”
姚圣锦看向陆士宁,“这不都托陆导的福嘛。”她话题一转,语气带上点困惑,“对了,陆导,网上那部电影最近真是铺天盖地啊,我刷个抖音,十条里恨不得有三条是它的片段、花絮或者采访。这是砸了多少推广费?”
陆士宁语气带着不解:“我也搞不懂他们这宣传路子。一天到晚往外扔新料,各种没见过的剧情片段、幕后花絮轮番轰炸。等26号真上映了,观众进电影院一看,全是抖音上刷烂了的名场面,新鲜感全无,观感能好得了吗?”
邵琦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听你这么一说......我怎么觉着,他们这架势,压根就没打算做长线口碑?纯粹是想用信息轰炸把人先忽悠进电影院,割一波票房?后面口碑崩不崩,好像也无所谓了?”
“非常有可能!”姚圣锦点头附和,她掏出手机快速划拉了几下,“你看,现在点映场出来的观众评价,清一色的好评,夸演技炸裂、题材深刻、年度最佳......太整齐划一了,反而透着假。但架不住这种狂轰滥炸和好评引导,网友的期待值确实被拉得极高。照这个热度,他们首日票房......绝对低不了。”
陆士宁无所谓地摆摆手:“算了,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吧。眼不见心不烦。咱们先回酒店把行李放了,然后找个地方逛逛。冯导他们得明天才到,今天自由活动!”
···
行李在酒店安顿好后,三人稍作休整便迫不及待地汇合,一头扎进了釜山傍晚喧嚣的街头。
这边的气候与京城干燥的秋意截然不同。街道两旁霓虹闪烁,韩文招牌琳琅满目,夹杂着烤肉、海鲜和不知名小吃的混合香气,刺激着几人饥肠辘辘的神经。
“这味儿!闻起来不错啊”邵琦用力吸了吸鼻子,眼睛像扫视着路边密集的食物,“咱们吃啥?烤肉?海鲜锅?还是找个路边摊整点特色小吃?”
三人循着人流和更浓郁的香气,拐进了一条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街道。正是著名的札嘎其市场附近。狭窄的通道两旁挤满了各式摊位,有售卖活蹦乱跳海鲜的,有现做现卖小吃的,烟火气十足。
“哇!这个!这个看着就好吃!”姚圣锦指着一个冒着腾腾热气的摊位。摊主正麻利地将一种金黄色的、像小饺子又像小馅饼的东西从铁板上铲起来,码得整整齐齐。表皮煎得焦脆,隐约透出内馅的绿色。
“这是啥?”陆士宁好奇地问。
“好像是......葱饼?”陆士宁也不太确定,但看着诱人,打开手机上的翻译器“老板,这个,三份!哦,还有那个!”他又指着旁边锅里咕嘟咕嘟煮着的红彤彤的汤,“辣炒年糕?也要一份!”
老板凑近听完手机上的翻译,热情地应着,手脚麻利地装盘。三人端着热气腾腾的食物,在拥挤的摊位间找了个稍微宽敞点的角落站着开吃。
第194章 韩国上映
“唔!好吃!”邵琦被烫得龇牙咧嘴,却舍不得停下筷子,“这酱汁绝了!甜辣甜辣的,贼带劲儿!”
姚圣锦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葱饼,眼睛亮了亮,也顾不上形象,跟着点头:“嗯!比想象中好吃多了!”
陆士宁尝着辣炒年糕,作为地地道道的滇省人,这种甜辣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不是辣,而是辣和甜放一块就让他有些抗拒,陆士宁就吃了一块就没吃了。
吃完开胃小吃,三人继续闲逛。路过一个卖鲫鱼饼的小摊,热乎乎的模具里飘出诱人的甜香。姚圣锦又走不动道了:“这个!这个必须尝尝!看着就可爱!”
金黄色的鲫鱼形状小饼,外皮微脆,里面是滚烫绵密的红豆沙馅。陆士宁倒是觉得不错,这算是他目前吃到味道口感都不错的了。
“那边有家店好像卖血肠的?”邵琦指着不远处一个排着队的摊位。
排了一会儿队,三人分食了一小份切成段的血肠。软糯的肠衣包裹着粉丝、糯米和各种配料,配上特制的蘸酱,咸香中带着一丝内脏特有的味道。邵琦吃得津津有味,姚圣锦则尝了一口就皱起了眉头,把剩下的都让给了他们。
“看来姚老师还是喜欢甜口的。”陆士宁打趣道。
姚圣锦也不反驳,笑着指向前面一家店铺:“那家!猪肉汤饭!试试这个。”
走进店里,浓郁的肉汤香气扑鼻而来。三人各点了一份招牌猪肉汤饭。滚烫的乳白色汤底里,炖煮得软烂的猪肉片堆得满满的,旁边配着米饭、泡菜和各种小菜。
将米饭泡进热汤里,舀起一勺带着肉片的汤饭送入口中。
“呼......舒服!”陆士宁满足道,“终于有种像样的了!”
姚圣锦一边吃着一边吐槽:“咱们陆大导嘴真叼!”
陆士宁放下勺子,看着窗外的夜景,连日来的压力和烦扰似乎也被暂时冲淡了。
就在这时,邻桌隐约传来几句中文对话,声音不大,却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兴奋。陆士宁下意识地循声望去,只见斜后方一桌坐着的一家三口,正齐刷刷地看着他这边,眼神里带着好奇和探寻,仿佛在确认着什么。
陆士宁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朝他们点头致意,轻轻挥了挥手。
这一下,那对年轻夫妇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男人怀里的小女孩也好奇地眨巴着眼睛。等陆士宁三人用完餐准备起身时,那位年轻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牵着丈夫和女儿走了过来。
“请问......”她的声音带着点激动和小心翼翼的试探,“能......能和您合个影吗?我们都很喜欢您的作品。”她身边的韩国丈夫也微笑着点头,眼神友善。
“当然没问题。”陆士宁爽快地答应,笑容亲切。他注意到这位男士气质温和,“你们是来旅游的吗?”
“不是的,”女人解释道,语气放松了些,“我在这边工作,我先生是韩国人。”她轻轻挽住丈夫的胳膊。
陆士宁转向那位韩国男士,用刚学的蹩脚韩语问候:“阿尼哈塞哟!”
男人立刻笑了起来,开口竟是字正腔圆、流利异常的中文:“你好,陆导演!不用客气,我在中国读的大学。”他的发音标准得几乎听不出任何外国口音。
陆士宁着实吃了一惊,眼中满是意外:“哇!你这中文说得太地道了!比我认识的很多朋友还标准!”
“过奖了,”男人谦和地笑了笑,看向身边的妻子,眼神温柔,“主要是受我太太影响,她是您的忠实粉丝。您的电视剧,还有最近的电影,我都陪她一起看过。”
“电影?”陆士宁更惊讶了,“是《少年的你》?这边也能看到了吗?”
女人连忙摇头解释:“这边可麻烦了!爱奇艺国际版看不到你的新电影,直接用大陆版又会提示地区限制。我们只能用VPN,改了IP地址才能看。”
陆士宁了然地点点头,就在这时,那位韩国丈夫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认真而诚恳:“陆导演,《少年的你》,拍得真好。”
他的目光直视着陆士宁,带着一种观众对创作者的尊重,“那种真实感和力量感,完全不输我们韩国拍的同类题材电影。我觉得......”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您真的可以考虑把这部电影带到韩国来上映。它所触及的高考压力、校园暴力、阶层固化的议题,在韩国社会,甚至表现得更为赤裸和尖锐。我相信,它在这里一定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看着陆士宁思索的表情,男人又补充道:“不瞒您说,您在韩国的粉丝把电影里一些特别有冲击力的片段剪辑后发到了tiktok上,反响出乎意料地热烈。我看过下面的评论,很多韩国网友都在急切地追问同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到底哪里能看到完整版?”
陆士宁思考了片刻,便回答道:“具体要不要在韩国上映,我暂时还没想好,这部电影的投资方有三家,所以我需要和他们沟通一些,不过谢谢你们。”
随后,陆士宁和他们拍了几张合照,陆士宁三人便起身离开了。
邵琦用胳膊肘碰了碰陆士宁,挤眉弄眼:“行啊陆导,釜山街头都能被认出来,国际影响力初显啊!”
姚圣锦则若有所思地看向陆士宁:“刚才那大哥的话......你怎么想?他说粉丝剪了片段发tiktok,反响挺大?”
陆士宁还在回想前世,男人那句“在韩国更赤裸”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他之前还没考虑过《少年的你》海外发行,好像前世的韩国市场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很高,但是具体取得多少票房他是完全不知道。
“有点意外,”陆士宁实话实说,“等我问一下姚总,看看有没有可行性,如果有,那么这次韩国釜山电影节就是最好的机会,那他们也得过来一趟了。”
第195章 卓慧琳
釜山酒店房间,陆士宁几乎是一进门就拨通了姚宏的电话,听筒贴在耳边,指尖无意识地敲着窗沿,望着窗外陌生的城市灯火。
“姚总?”电话接通。
“小陆?”姚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觉,陆士宁很少主动找他,“在那边遇到麻烦了?”
“没有,”陆士宁立刻否认,随即把餐厅偶遇韩国影迷夫妇、对方对《少年的你》的热烈反响以及关于韩国上映的建议,快速清晰地复述了一遍。最后,他问出了核心问题:“姚总,咱们的电影已经在国内流媒体上线了,现在还有机会走韩国院线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姚宏显然在快速消化信息并权衡。“院线窗口......理论上没问题!”他语气笃定起来,“只要没在韩国做过正式的影院首映,就不会触发他们那边的‘二次上映禁令’。这样,你等我一下,我拉个视频会议。公司刚来了一位副总,上影出来的,海外发行这块是专家,让她来给我们捋一捋。”
屏幕很快亮起,分成了两个画面。姚宏出现在一个,另一个画面里是一位中年女性,即使穿着居家的睡衣,也掩不住那份精明干练的气质,这副模样还是让他想到了安睿,两人气质很像。
“小陆,”姚宏介绍道,“这位是卓慧琳,卓总,光芒新任的副总,现在主管发行和市场,正牵头筹建海外发行部。”
陆士宁点头致意:“琳姐您好,我是陆士宁。”
卓慧琳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语速平稳而清晰:“陆导,久仰。自从你的《苦尽柑来遇见你》成功出海并引起轰动,姚总就拉着我,决心要把海外业务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她话锋一转,直入主题,“姚总刚简单说了下情况。想在韩国上映,可行。关键是找对当地的发行通道。目前有成熟合作案例、最靠谱的韩国发行公司,主要有三家:CJ ENM旗下的CGV Art House,专注文艺片的Little Big Pictures,以及NEW旗下的Megabox Plus M。它们都做过华语片的小规模长线放映,是我们的首选合作发行方。”
她顿了顿,条理分明地列出方案:“合作模式,核心就三种。”
“第一种就是版权买断+保底分账,韩国发行方一次性支付买断费,通常在5-10万美元,后续票房按阶梯比例分账。大致是:院线拿40%,发行方拿10%,我们作为版权方拿剩下的50%”
“第二种是租赁拷贝+院线发行,我们保留版权,将影片的DCP租赁给韩国发行方。对方负责韩文字幕制作、电影分级申请、本地化营销推广。我们收取约定的最低租费,再按票房分成,按月结算,对方会从中扣除发行佣金。”
这个DCP就是一部电影在影院放映机里播放的“最终成品文件”,相当于把影片、声音、字幕、密钥、放映指令等全部打包成一个标准的硬盘或网络数据包。简单的说DCP就是“电影院用的U盘”,没有它,数字放映机就播不了电影。
说到这里,卓慧琳叹了口气,“可惜了......”
陆士宁疑惑道:“可惜啥?”
卓慧琳说道:“可惜没有报釜山电影节,如果我们报了的话,比较适合第三种合作方式,可以选釜山国际电影节做‘韩国首映’,院线窗口就能从电影节后第2–3周起片,走“影展+商业双线”,票房和口碑风险最低。”
陆士宁和姚宏立刻听明白了核心差异:第一种是“甩手掌柜”,拿一笔前期小钱+后续分成,风险主要在韩方;第二种是深度捆绑,保留版权,与韩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第三种比较适合从来没合作过的双方,如果能在电影节有个好的口碑,谈下来的成功率不低,可惜已错过。
陆士宁追问:“第一种,是不是国内公司最常用的?回款快,省心?”
“没错,”卓慧琳点头,“很多片方抱着能赚点是点的心态,毕竟华语片在韩国水土不服是常态,风险转嫁给了发行商。他们强势惯了,对华语片基本优先推买断,理由就是排片不稳定、风险高。除非是名导加持、国际大奖傍身,或者有顶流主演自带话题,否则很难谈到可观的保底或阶梯分成。”
姚宏说道:“那如果我们选第二种,风险大,回报也高,只要后续票房给力,咱们也能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