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校园网红横扫娱乐圈 第178节

  下一个视频,大学宿舍里,正在和家里视频通话。屏幕那端,父母挤在小小的手机镜头前,争着和他说话,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想念。信号突然卡顿,画面定格在父母一起用力挥手的瞬间,那笑容,定格成了永恒的牵挂。

  陆士宁的演唱力量增强,情感愈发饱满。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演唱时气息也更深: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婚礼彩排现场,穿着婚纱的女儿挽着父亲的手臂。音乐声中,父亲刚走了几步,看着前方等待的女婿,再看看身边即将出嫁的女儿,毫无预兆地,眼泪就涌了出来,他赶紧别过头去,用手背擦拭,那强忍泪水的侧脸,写满了不舍。

  “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接亲的早晨,新郎和伴郎们在门外热闹地喊着,屋内是闺蜜们的欢笑。而卧室门内,新娘的父母却背靠着门坐下,听着门外的喧闹,母亲靠在父亲肩头,父亲轻轻拍着她的背,两人脸上是既欣慰又难以言说的落寞笑容。

  大年三十,厨房里热气腾腾,父母正在忙碌地准备年夜饭。孩子悄悄举起手机想偷拍,母亲正好回头看到,佯装生气地瞪了一眼,嘴角却忍不住上扬,那眼神里,是忙碌,是疲惫,更是满满的、看到孩子回家的幸福。

  第二段副歌,情绪达到顶峰,陆士宁的演唱几乎是用心在呐喊,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和哽咽,他闭上眼睛,完全沉浸在歌曲中。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医院的走廊,光线清冷。中年的儿子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缓缓前行。父亲趁着儿子不注意,悄悄将一张揉皱的缴费单,快速地塞回儿子外套的口袋里,那干瘦的手微微颤抖着,脸上是怕给孩子添负担的倔强与心疼。

  “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画面跟进,老家斑驳的院子里,阳光很好。母亲佝偻着身子,拿着一块抹布,正一下、一下,认真地擦拭着墙上那些早已模糊的、孩子小时候用粉笔画下的房子和太阳。她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那么瘦小,却又那么执着。

  尾声,音乐渐弱,回归平静的钢琴独奏,陆士宁的歌声变得轻柔、悠远,如同叹息:

  “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一本摊开的旧相册,被窗外的风吹动,书页哗啦啦地翻过。照片的颜色从鲜活的彩色,随着翻动,一点点褪色、泛黄,最终变成了沉静的黑白。最后,风停了,相册停留在最初的一页——那张一家三口最早的黑白合影。照片上的父母年轻,孩子幼小,三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笑容。

第324章 巨大反响

  整个演播大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之中。

  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个由歌声和视频共同编织的、关于时间与亲情的巨大共鸣场里。屏幕上最后定格的那张黑白全家福,像一枚温柔的楔子,钉进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紧接着,如同解除了定身咒,细碎的声响开始蔓延。

  观众席中,一位穿着红色毛衣的年轻女孩最先低下头,用手死死地捂住嘴,但瘦削的肩膀却控制不住地开始颤抖,大颗大颗的眼泪从指缝间溢出,她显然是想起了远在老家的父母。

  在她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三十多岁的中青年男性,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仰着头,靠在座椅上,任由眼泪顺着眼角滑落。他深吸着气,仿佛想平复心情,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他或许刚刚成为父亲,也或许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歌词里的每一句,都像是对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更多的中年观众,则是默默地、反复地擦拭着眼角。一位穿着得体、气质干练的中年女士,一边擦着不断涌出的泪水,一边下意识地紧紧握住了身边伴侣的手,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是无需言说的懂得与感慨。他们这个年纪,正是亲眼看着父母迅速老去,同时又为自己的孩子奔波操劳的时候,“时间都去哪了”这一问,直击他们心灵的最深处。

  甚至在前排,一些年纪稍长的观众,也忍不住摘下眼镜,用指腹轻轻按压着酸胀的眼眶。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更是回望了自己的一生,以及那同样已经步履蹒跚、或已天人永隔的父辈。

  然后,掌声响起了。

  它不是瞬间爆发的雷鸣,而是如同潮水般,从涓涓细流开始,迅速汇聚成磅礴的海洋。起初是零星的、带着鼻音的掌声,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人们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鼓掌,来宣泄胸腔里那股被歌声搅动得翻江倒海的情感,也来表达对这场直击灵魂的表演最高的敬意。

  掌声里,夹杂着清晰的抽泣声、擤鼻涕的声音,以及一声声发自内心的、低低的感叹:

  “太感人了……”

  “我想我爸妈了……”

  “唱到心里去了……”

  镜头扫过观众席,捕捉到的是一张张挂满泪痕却又带着感动笑容的脸庞。没有人觉得在此刻流泪是丢人的,因为这泪水,源于人类最共通、最珍贵的情感——对亲情的眷恋,对时光的无奈,以及对那份深沉的、往往羞于表达的父母之爱的最终领悟。

  这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主持人才慢慢上台。

  电视里,掌声雷动,夹杂着清晰的哽咽声。而陆家的堂屋里,却陷入了一种异常的安静。

  陆妈妈早已是泪流满面,她甚至没去擦,任由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襟上。她看着屏幕上深深鞠躬的儿子,又哭又笑,嘴里喃喃道:“这孩子……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会戳人心窝子呢……”她想起了陆士宁小时候蹒跚学步的样子,想起了他第一次离家去上学时的背影,无数个关于儿子成长的画面伴随着歌声在她脑海中翻涌。

  陆爸虽然不像妻子那样情绪外露,但眼圈也红得厉害。他用力眨了眨眼,深吸一口气,伸手揽住妻子的肩膀,轻轻拍了拍,声音有些沙哑:“唱得好,唱得真好……是长大了,懂事了。”他的话既是在评价这首歌,也是在感慨儿子的成长。

  大伯和小叔两家也多是沉默,几位长辈都不停地擦拭着眼角,显然歌词里的“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深深触动了他们。这一刻,所有的骄傲都化作了更复杂、更深沉的情感。

  安家客厅里的气氛同样凝重。

  马琳的眼泪掉得比陆妈妈还要凶,她几乎是靠在安胜身上,不停地用纸巾擦拭,声音哽咽:“这孩子……这歌写得……太让人心疼了……士宁他……他心里得装着多少事啊……”

  她和安胜这一路有多不容易,所以对歌里面的那种情感更是感同身受。

  安胜虽然没有落泪,但紧抿的嘴唇和微微泛红的眼眶也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握着妻子的手,目光依旧锁定在屏幕上那个接受着掌声、神情平和的年轻人身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叹服:

  “了不得……真的了不得。”他轻轻地摇了摇头。

  安胜顿了顿,看向身旁同样眼含泪光却带着无比自豪神情的安甜,语气变得无比郑重:“甜甜,士宁他……是个真正的艺术家。你选的人,没错。”

  安甜听着父亲的话,看着电视里那个光芒万丈却又显得格外孤独的爱人,她的泪水终于也忍不住滚落下来。这泪水里,有对歌词的感动,有对父母的心疼,但更多的是对陆士宁的理解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疼。她知道,他能写出、唱出这样的歌,内心该是何等的柔软与敏锐。

  除夕夜,零点钟声敲响。

  在一首经典老歌中,春晚落下了帷幕。主持人带着职业化的灿烂笑容,说着吉祥的结束语,电视屏幕最终定格在演职员表上。

  然而,与电视里勉强维持的“圆满”氛围截然不同,网络世界如同炸开的锅,瞬间沸腾起来。

  #春晚#这个词条,以火箭般的速度冲上热搜榜首,后面紧跟着一个代表热议程度的“爆”字。点进去,几乎是一边倒的失望:

  “看了个寂寞!除了陆士宁那首歌,我一个节目都没记住!”

  “语言类节目全军覆没!都是网络烂梗大杂烩,尬得我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歌舞类除了人多、灯光闪,还有啥?毫无记忆点,纯粹背景音!”

  “导演组是不是对喜庆有什么误解?除了红彤彤和吵嚷嚷,就不能来点真东西吗?”

  在一片批评声中,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带着浓浓的怀念和对比之下的痛心:

  “现在才知道万启文的小品有多珍贵!至少能让人真心实意地笑出来,笑完还能琢磨点东西!”

  “万启文要是还在,何至于此!一点惊喜都没有!”

  与对整体晚会的失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唯一亮点的极致推崇。

  #时间都去哪了#和#陆士宁唱哭全场#的热搜下面,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汇聚了无数被深深触动的灵魂:

  “我宣布,陆士宁凭一己之力拯救了今年春晚!”

  “从‘门前老树长新芽’开始,我的眼泪就没停过,我爸妈坐我旁边也偷偷抹眼泪……”

  “陆士宁你是我的神!这首歌后劲太大了,我现在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歌词,又想给我妈打电话了。”

  “这才是艺术!不刻意煽情,却让你泪流满面;不说一句大道理,却让你懂了所有。高级!”

  许多网友晒出了自己哭红眼睛的自拍,或者与家人相拥的照片,配文都是:“谢谢陆士宁,让我在这个晚上,好好地抱了抱爸爸妈妈。”

  更有无数人开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

  “听到‘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我瞬间破防,我就是那个让我爸妈操心了半辈子的孩子……”

  “我爸爸就是那种,偷偷把缴费单塞回我口袋的人……[泪崩表情]”

  “今年没回家,刚和爸妈视频,三个人对着屏幕哭成狗……[图片]”

  一些专业的乐评人和媒体也迅速发文,高度评价这首作品:

  “《时间都去哪了》:春晚舞台上久违的真诚与高级共情”

  “陆士宁用一首歌,完成了晚会对‘家’与‘亲情’主题最深刻的诠释”

  “当技巧让位于真诚:析《时间都去哪了》为何能成为现象级舞台”

  “陆士宁春晚的第一个作品《是妈妈是女儿》、第二个作品《无名的人》,第三个《时间都去哪儿了》,无一例外都是经典,以后春晚请把陆士宁牢牢绑定吧。”

  ···

  大年初一,清晨。

  京城还笼罩在除夕守岁后的静谧中,陆士宁已悄然抵达机场,搭乘最早一班飞往广州的航班。去年安甜在陆家过年,今年于情于理,他都必须在今天亲自登门,给安甜的爸妈拜年。

  飞机落地,岭南温润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北方的干冷截然不同。陆士宁拖着简单的行李箱走出闸口,一眼就看到了等在人群中的安甜。她穿着件柔软的浅色毛衣,脸上带着明媚的笑意,在看到他的瞬间,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里!”安甜挥挥手,自然地迎上来,接过他手中的一个小提包。

  “等很久了?”陆士宁看着她,眼底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笑意。

  “没多久,算准了时间来的。”安甜引着他走向停车场,指了指不远处一辆沉稳大气的宾利慕尚,“喏,我爸的车,今天征用当你的专车。”

  陆士宁笑了笑,说道:“这车不适合你开,等回京城,我给你买一辆。”

  安甜笑嘻嘻地点了点头。

  车子平稳地驶向珠江别墅。路上,陆士宁看着后备箱里准备好的年礼,对安甜说:“给叔叔带了条火腿,还有一些京城老字号的糕点、滋补品,给阿姨带了一套顶级的珍珠首饰,给你和安风带了点小玩意儿。”

  安甜嗔怪地看他一眼:“人来就好了,怎么又带这么多东西,太破费了。”

  “应该的。”陆士宁语气温和却坚定,“一年到头,难得正式上门拜个年,礼数不能少。”尤其是那条需要提前很久预订的顶级火腿,更是他作为“准女婿”的一份心意。

  车子驶入绿树掩映的珠江别墅,在一栋雅致的独栋别墅前停下。听到车声,安胜和马琳竟然亲自迎到了门口,脸上洋溢着热情而亲切的笑容。

  “叔叔,阿姨,新年好!给您二位拜年了!”陆士宁快步上前,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地问候。

  “好好好!士宁来了,快进屋,外面湿气重。”马琳看着眼前挺拔俊朗的年轻人,越看越喜欢,连忙招呼他进门。

  安胜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他带来的那些显然精心准备的礼物,尤其是那条包装讲究的火腿,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语气熟稔:“一路辛苦了吧?快进来喝杯热茶,解解乏。”

  “爸,妈,你们是没看见,他后备箱里塞得满满的,跟搬家似的。”安甜在一旁“告状”,语气里却满是甜蜜。

  这时,妹妹安风也从屋里蹦了出来,笑嘻嘻地喊道:“姐夫!新年快乐!我的红包和礼物呢?”活泼的样子瞬间让气氛更加轻松。

  陆士宁笑着将准备好的一个精致礼盒递给她:“新年快乐,小风,越来越漂亮。”

  “谢谢姐夫!”安风开心地接过去。

  安甜伸手掐了掐安风的脸,自从上初中之后,这妮子对陆士宁了解越来越多,尤其是自己同学、朋友都在讨论的时候,她就越发自豪,尤其是当自己告诉她们,陆士宁是他姐夫的时候,全班投来的那羡慕的目光,让她小小爽了一把。

  走进宽敞明亮的客厅,浓郁的过年氛围扑面而来。年花盛开,果盘丰盛。马琳忙着张罗茶水、端上早已准备好的广式点心,嘴里不停地让陆士宁多吃点。

  安胜则和陆士宁在沙发上坐下,很自然地就聊了起来。没有过多的寒暄和客套,安胜直接问起了昨晚春晚的幕后,并且还问了为什么今年万启文没有来,网上说的那些是不是真的。

  陆士宁想了想,还是把他知道的说了,有的东西不用说太清楚,安胜自然明白,在他看来万启文就是不会变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估计也就像让他服个软而已,并不会说真的想到现在这一步。

  安胜听完一脸感慨:“看来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万老上春晚了。”

  随后安胜就问了他公司上的一些事情,并且叮嘱他要多留几个心眼。

  看着丈夫和准女婿相谈甚欢,马琳和安甜交换了一个安心又欣慰的眼神。这个画面,和谐得仿佛本就该如此。

首节 上一节 178/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