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校园网红横扫娱乐圈 第133节

  “It's my life”

  “It's now or never”

  全频段齐奏,吉他、合成器与和声完美交融,配合鼓花的精彩填充,瞬间将马修推向听觉的极致享受。

  这绝对是他这几年听过最爽的摇滚作品之一,马修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此刻的感受。

  这绝对是他这几年以来听过最爽的摇滚了,马修已经难以用语言形容他这时的感受了。

  类似的场景正在全球各地上演,这张迷你专辑,简直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

  阿曼德是一位在TikTok上专门做“First Reaction”(首听反应)的视频博主。他也清楚自己赚的是各路明星粉丝的流量,每当有偶像发布新作,粉丝们就会蜂拥而至,要求他做反应视频。

  当然,他并非毫无准备。虽然不会提前试听,但他总会事先了解歌曲或专辑的大众反响。如果反响热烈,他会在副歌或桥段结束时恰到好处地夸赞几句;如果评价不佳,他也会适时皱眉,暂停播放,引用一些网上看到的评价,经过重新包装再说出来,表现出适当的不解即可。

  凭借这些策略,这个门外汉硬是在这个赛道积累了60万粉丝,开启了致富之路。他在YouTube和TikTok双平台发力,不少乐队和独立音乐人都主动联系他,付费请他制作反应视频。如果作品质量确实不佳,他也可以表现出不喜欢。而对于愿意支付更高费用的客户,他则会重点夸奖作品的亮点。

  这次,他接到了一家中国公司的合作邀约。给过来的专辑目录里,《Wonderwall》就是这张专辑中的一首歌,提前调研时,他发现近期在TikTok上,许多音乐博主都对这首充满英伦风情的摇滚赞誉有加。

  掌握了这个信息,视频的大致方向就有了,如果其他歌曲反响也不错,他就可以说自己本是冲着《Wonderwall》来的,没想到这张专辑一首比一首惊喜;万一其他歌曲反响平平,那就集中夸奖《Wonderwall》即可,毕竟这首歌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

  这几年,他与中国人的合作并不少。许多中国偶像的粉丝会邀请他reaction演唱会或节目中的表演。

  虽然听不懂中文,但只要他表现出惊讶和赞叹,再上升到对中国音乐的整体夸奖,这类视频的流量表现总是特别出色,尤其是在YouTube上特别明显,播放量和评论数往往远高于其他内容。

  甚至那些中国偶像的粉丝,还主动问他需不需要帮忙翻译中文,从标题到视频内容,他们可以做成双语的字幕。

  不过这让他拒绝了,阿曼德也不傻,这样搞就太明显了,发出去少不了被人吐槽。

  后来他还是在网上看到了自己的视频,被人翻译成中文发到了中国的社交平台。起初他还有些高兴,但发现这些视频的点赞数甚至超过他自己视频时,心里不免有些不是滋味。

  对于这家中国公司的“商单”,阿曼德没有急于制作视频。他等待了两个小时,才开始查看网友的真实评价。

  然而,TikTok和YouTube上几乎清一色的好评让他傻眼了。更让他惊讶的是,网上已经涌现出大量的首听反应视频,甚至连那些一向高高在上的专业乐评人都纷纷下场称赞。

  “中国人真肯花钱!”这是阿曼德的第一反应。在他看来,要营造出如此大规模的正面评价和热搜效应,肯定投入了巨额资金。

  阿曼德暂时搁置了制作视频的计划,决定再观望一下。当前的网络氛围让他难以分辨真假,盲目跟风很容易被指责为“收钱办事”。他打算等半天左右,待网友的评论趋于理性后再制作视频,这样风险会低很多。

  等过上半天,网友的评论应该就会正常许多,他再做视频风险就低了。

  而在中国国内,乐迷们已经彻底沸腾了。

  与陆士宁新专辑相关的词条,在预告阶段就上过热搜,之后逐渐回落。然而专辑上线不到一小时,这些词条再次席卷而来,强势占据了热搜前十中的六个席位。

  #陆士宁新专辑#

  #In the End#

  #Lose Yourself#

  #陆士宁英文歌#

  #陆士宁#

  #Firefly Wanders#

  这绝对是今年最恐怖的现象,从未有哪位歌手发布新作能像陆士宁这样引发如此巨大的轰动。

  网友们的评论更是热情高涨:

  “我就说,陆哥出手必是王炸(狗头)”

  “It's My Life直接给我听爽了”

  “这首说唱,年度最佳,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In the End才是我的心头好”

  “等等,大家看我这个截图”

  这个评论是之前在陆士宁新专辑预告的视频下面的,和现在这个视频的一楼就是同一个人,当时他还评论:“感觉有点不伦不类,强行迎合?”

  “666,究极串子”

  “谁懂啊,如今坚定相信陆哥的只剩我们这些最初的黑粉了”

  “+1,回想以前刷到陆哥唱歌跑调的视频,我都必须抽象一波”

  “老粉泪目,陆哥多久没开过直播了”

  “都怪当时那位举报陆哥,说他直播引导未成年人恋爱的人”

  “何止啊,那会各路博主、网友下场手撕,集体声讨我可没忘”

  “现在想想,陆哥现在这样挺好,拍拍戏,录录歌也不错”

  “最好还能再开几场演唱会,要求不高,照着日出场来就行(斜眼笑)”

  “对对对!来美国开演唱会,就唱这几首英文歌”

  “IP正确,美爷禁止参赛,国内都只开了一场好吧”

  “话说,如果真在美国开,是不是就好抢票了?”

  “唉,你真别说,你这小脑袋瓜”

  “我看未必,现在洋抖也上热搜了,我看这架势,一点不比国内差”

  “卧槽!真的假的?我去看看”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洋抖上,相关话题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

  星海音乐的工作人员们都目瞪口呆。他们原本制定了分为三个阶段的详细发行策略:从全球上线那一刻起,TikTok+YouTube的集中投放,到全球电台的采购推广,最后是实体黑胶的发行。然而这一系列手段还没来得及完全展开,专辑就已经爆火了。

  星海的老板匡凌云看着平康副总,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平总啊,你可真是给咱们公司挖了块宝。今年给你记首功,包括你带的安睿,还有小陆的经纪人,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十分精彩。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星海这几年为了打造国际影响力,甚至效仿韩国模式推出偶像团体,结果血本无归,旗下的练习生不得不转型涉足其他领域。没想到陆士宁仅凭一张专辑,就超过了这些年所有的努力,这真是时也命也。

  平康作为公司副总,也知道这个时候安睿等人不便主动邀功,作为领导,他需要替她们争取应有的认可,笑着说道:“小陆是真正的天才。当时安睿第一时间就去接触了,千弦音乐的谢晨虽然抢先了一步,但还是被安睿成功签下了。为这事,老谢没少和我吐槽。”

  匡凌云听后哈哈大笑,心情极佳:“他老谢有眼光是出了名的,只不过跟错了人。千弦王建军那个铁公鸡,没这个魄力。”

  说完,他看向坐在末位的安睿:“我记得安睿在艺人部门已经工作很长时间了吧?你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年轻,应该给自己多加点担子。平总到时候安排一下。”

  安睿一听就明白,这是要给她升职了。虽然心里高兴,但她也不免有些感慨,匡凌云这人各方面都不错,唯独对海外市场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

  陆士宁此前取得的成就虽然也让他高兴,但从未如此激动。甚至当陆士宁的日出演唱会在海外社交平台被转发称赞时,匡凌云也只是表示这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公司应给予他足够的创作空间。

  然而,这张在海外爆火的专辑,从创作到制作几乎完全由陆士宁一人包办,星海的发行策略其实并未派上太大用场。

  安睿很想提醒老板,等陆士宁大学毕业,现在的合约就到期了,再次签约的机会并不大。但话到嘴边,她还是咽了回去,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264章 Billboard榜单

  “恭喜啊,睿姐!回来必须请吃饭!”陆士宁笑着说道,语气里带着真诚的祝贺。

  安睿在那头也笑了:“你和安甜怎么回事儿,天天聊还聊不腻啊?昨晚我才和甜甜提起这事儿,说是托你的福,没想到今天你就知道了。等你回来,姐肯定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陆士宁笑着应下:“行,那就说定了。我这边也快收尾了,月底差不多就能全部搞定。”

  安睿的语气转而认真起来,提醒道:“对了,小陆,有件事得提前跟你说一下。接下来这段时间,很可能会有不少公司主动联系你。到时候你先别急着回应,让他们直接来找我谈,我会帮你把关的。”

  “公司?”陆士宁有些疑惑,“是来挖墙脚,让我跳槽的吗?”

  “想哪儿去了?”安睿笑着解释,“我推测,大概率会是国际性的音乐发行或版权代理机构。你这张专辑的数据太亮眼了,他们可能会主动找来,想让你把现在的数字分发服务从DistroKid换成他们的。”

  DistroKid是一个提供数字音乐分发服务的平台,允许音乐艺术家将他们的音乐发行到各大音乐流媒体平台,像是Spotify、Apple Music和Amazon Music这些。

  陆士宁更疑惑了:“星海不是有自己的合作渠道吗?”

  安睿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老实说,星海这次也低估了你这张专辑的爆发力。我们之前合作的发行机构,主要能力集中在基础的线上分发。你可能还没完全意识到,《In the End》这首歌,上线不到24小时,已经冲进了Spotify全球摇滚榜的前十。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陆士宁确实愣了一下,这么快?

  安睿继续分析道:“这意味着会有更大体量、资源更雄厚的机构愿意以更低的分成比例来争取你,并提供星海目前无法提供的全方位服务。比如真正的全球全渠道发行、推荐你加入像‘TuneCore Breakout’这样的助推计划、争取Spotify的首页展位广告、后续的全球实体唱片发行和黑胶压片,甚至通过他们的渠道网络进行音乐授权,用于电影、广告或游戏。这些都不是星海目前的合作伙伴能轻易提供的。”

  “这……听起来是好事啊?”陆士宁不太明白安睿的顾虑。

  “当然是好事,但也是需要谨慎选择。”安睿耐心地说出她的想法,“我的建议是,你先别急着答应任何一家。这些主动找上门的基本都是各大音乐集团旗下的代理部门或者子厂牌。你不常接触这一块,可能不太清楚它们背后真正站的是哪家巨头。你可以先把收到的联系都汇总起来,或者直接让他们来找我谈。我会帮你仔细筛选,挑出一家最合适、条件最优越的。”

  陆士宁若有所思。他感觉安睿似乎还有更深层的考虑没有明说,但他相信安睿不会害自己。“安姐,我明白了。到时候我让他们直接和你联系。”

  “明白就好。姐肯定不会坑你。”安睿肯定道,“这几天,很多大公司应该都在密切观察你这张专辑的后续表现。我看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主动联系你。当然,他们最初不会直接以公司的名义出面,而是先派旗下的代理部门或子厂牌来试探接触。”

  挂断电话后,安睿轻轻叹了口气。帮陆士宁把关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更重要的考量,她觉得现在在电话里说不清楚,最好等陆士宁回来后再面对面详谈。

  那就是这些“马甲”公司的背后,很可能代表的是一份真正的“全球艺人合约”的邀请。它们的目的往往是先让像陆士宁这样的新兴国际艺人进入他们的体系。比如The Orchard、Virgin、Ingrooves这些,其实就是是索尼、环球的小马甲,真正的顶级资源还是掌握在Columbia、Republic、Island这些索尼、环球本尊的手里。门槛更高,但也能为陆士宁提供真正的全球级宣发支持和世界巡演的预算。

  安睿并不会因为自己在星海工作,就试图把陆士宁绑在星海度过剩下的三年合约期。她只是还没有想出一个完美的方案,能让陆士宁平稳地、没有后顾之忧地过渡到更大的舞台。

  从陆士宁投身电影领域以来,她就看得很清楚,他并不在意外界黑粉的嘈杂声音,但却极其看重自己作品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获得的认可。上次在金鹰奖的经历让他和白怡深谈了很久。奖项这类东西,对陆士宁而言,可能比他表现出来的更重要。

  同样,音乐领域的法则也相差无几。格莱美本质上是美国音乐工业体系内部的表彰游戏,而非纯粹的“音乐奥运会”。陆士宁如果想要真正参与其中并获得认可,他很大程度上需要先成为“体系内的自己人”。

  安睿也曾和她在美国的同学探讨过。格莱美的投票成员多数是美国录音学院的成员,他们更倾向于熟悉的面孔和合作密切的厂牌。一个中国歌手,如果没有主流大厂牌的支持、缺乏强有力的电台播放数据、没有亮眼的Billboard榜单成绩作为支撑,很难进入这些投票人的视野。

  所以,无论最终是电影帮他打开了国际音乐市场的知名度,还是音乐上的成就为他叩开国际电影节的大门,在安睿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而现在,契机已经显现,星海现有的平台和资源,恐怕只会成为限制陆士宁飞跃的桎梏。

  ···

  时间一晃来到8月17日,周二。

  距离陆士宁新专辑上线已过去整整一周,但安睿预言中的那些“大公司”的电话或邮件,却并未如预期般纷至沓来。

  陆士宁倒没太在意这事,他的心思完全扑在《情书》的拍摄上。这段时间,米娅几乎成了他的小尾巴,总是围在他身边,偷偷学习各种镜头的运用方式和导演的拍摄逻辑。

  殷柔柔的表现也出乎他的意料。回想拍摄第一场戏时,还需要他动用一些“特殊手段”才能引导出所需的情绪,现在的她已经彻底吃透了角色,甚至时常能提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想法,这正是陆士宁最欣赏演员拥有的特质。

  宋怀勇则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曾经有一场戏,他足足拍了四天,状态越拍越差,自信心也备受打击。

  在陆士宁的授意下,剧组特意休息了一天,殷柔柔和张闻诚拉着宋怀勇去酒吧喝了一晚上。第二天让他睡了个饱,再回来拍摄时,他仿佛脱胎换骨,表演充满了自信和光芒。

  陆士宁曾好奇地问殷柔柔:“你们到底跟他说了什么?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

  殷柔柔则神秘地笑笑:“这是秘密哦。这可不能告诉你!”

  不过,后来有一次在片场闲聊,张闻诚悄悄告诉了陆士宁真相:“当时你不是让我们和他聊聊嘛,我和柔柔就组了个局,也叫上了米娅。我们本来想灌他点酒,让他把心里压力说出来就好了,新人一般都这样。结果没想到酒壮怂人胆,这小子直接跑上台唱情歌表白去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这家伙偷偷喜欢上米娅了。”

  “后来我们才弄明白,小宋对米娅有好感,只要米娅在片场,他就特别紧张,注意力老分散,特别在意米娅看他表演时的想法。”

  “表白?然后呢?”陆士宁的八卦之魂瞬间燃起。

  张闻诚一脸得意:“然后?俩人就在一起了呗!你没看这些天她们在剧组眉来眼去的。”

  “卧槽!”这消息着实让陆士宁吃了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居然看对眼了。

  难怪最近米娅天天往剧组跑,他还以为是个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好青年呢。

  陆士宁摇摇头,笑着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

  当天的戏份拍摄完毕,陆士宁正准备收工回去。

  米娅兴奋地跑了过来,脸上洋溢着喜悦:“陆!我有一个超棒的消息要告诉你!”

  陆士宁打趣道:“什么好消息?该不会是你和小宋要请我们喝喜酒了吧?”

  米娅脸一红,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还要不要听嘛!”

  陆士宁收敛笑容,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好,你说,我听着。”

首节 上一节 133/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