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校园网红横扫娱乐圈 第132节

  陆士宁也承认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自从中影开了这个头,大大小小的公司纷纷效仿,几乎成了行业内的“标配动作”。

  “姚总,我依然坚持认为这种过于取巧的剧宣方式隐患很大。网友的热情和好奇心是会被消耗的,一旦他们对此类营销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反感,反噬起来会更猛烈。我们还是应该更专注于电影本身的口碑发酵。”

  姚宏虽然内心很想尝试这种新型营销策略,但见陆士宁态度坚决,也只好选择尊重。毕竟,陆士宁如今是他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

  他转而关心起拍摄进度:“好吧,听你的。对了,在新西兰那边拍戏还顺利吗?”

  陆士宁笑道:“姚总,这才想起来问啊?我还以为你不关心了呢。挺顺利的,再有一个月左右,新西兰部分的戏份就能杀青,剩下的回国补一些零散镜头就可以了。”

  姚宏哈哈一笑:“我这不是对你一百个放心嘛!倒是冯语导演那边,《鱿鱼游戏》拍了半个多月了,我听反馈说,进展好像不是特别顺利。”

  陆士宁愣了一下:“哦?怎么会不顺利?”

  姚宏叹了口气,解释道:“主要是时间太紧,布景工程量又大。常常是这边棚正在拍着戏,隔壁棚就是连天连夜地施工赶工,就为了能不耽误后续的拍摄进度。噪音、协调都是问题。”

  陆士宁追问:“我记得当时不是决定部分场景使用横店的虚拟摄影棚吗?应该能减轻一些压力。”

  “是用了虚拟棚拍了不少,”姚宏补充道,“但冯导说有些大场面和特殊结构还是需要实景搭建。大部分室内戏和那个标志性的宿舍大景就放在青岛东方影都那边集中搭建。冯导前几天给我打电话,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按照目前的进度,想要赶在釜山电影节之前完成全部拍摄和后期,难度非常大,时间恐怕来不及。”

  陆士宁沉思片刻:“既然这样,那就不必强求赶电影节的时间点了。让冯导不要有压力,按照她自己最舒服、最能保证质量的节奏来拍。反正我们光芒和奈飞已经有过合作基础,《鱿鱼游戏》成片之后,我们再直接约他们看片谈合作也一样。”

  姚宏顺势问出了埋藏心里许久的另一个疑虑:“还有个事,小陆。这次咱们一个亿的预算,就拍九集,单集成本过千万了。在国内,这已经是顶级电影的投资规模了。用在剧集上……会不会还是太冒险了?回收压力很大啊。”

  陆士宁的语气却充满了毋庸置疑的自信:“放心吧,姚总。相信我,这部剧能带来的回报,绝对会远超你的想象。它产生的价值,恐怕远不止一个亿。”

  开玩笑呢,在他记忆中,《鱿鱼游戏》第一季的火爆程度,用“全球现象级”来形容都显得苍白。

  开播仅17天,便以摧枯拉朽之势登顶Netflix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的每日收视榜冠军,创造了平台有史以来非英语剧集的最高纪录。在TikTok上,相关话题的播放量更是迅速突破惊人的400亿次。这种恐怖的数据,足以让任何投资者瞠目结舌。

  至于为何将如此重要的项目,而且注定爆火地剧交给冯语,而不是他自己亲自执导,除了时间确实冲突之外,陆士宁内心还有一个想法,他正在着手准备属于自己的核心创作班底。

  与那些主要依赖签约明星的娱乐公司不同,陆士宁对自己公司的初期构想,是招募和培养一批有潜力、有想法的导演。他自己可以提供成熟优质的剧本,交给这些导演去拍。等到团队成熟壮大后,还可以从外部物色优秀剧本,他则以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坐享其成。

  用一部注定会引爆全球的《鱿鱼游戏》作为“诱饵”,将早已证明过自身实力且合作默契的冯语深度绑定,这在他看来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投资。

  陆士宁甚至已经想得更远,未来,像《人世间》、《父母爱情》这类需要深厚功底和细腻情感表达的时代长篇,完全可以交给更擅长此类风格的冯语来操刀。只有交给她,才能确保不会辜负地球的那些经典。

  就连此次合作的副导演桂明,其实也在陆士宁的考察名单之上。他特意找来了桂明曾经独立执导过的那部喜剧片仔细看了一遍。

  怎么说呢?剧本本身不够扎实,许多喜剧包袱的设计和铺垫显得有些生硬,立不住。但影片的剧情节奏把控、场面调度却展现出了相当不错的功底,看得出导演的执行力和技术基础非常过硬。

  这次在《情书》剧组的合作,更是让陆士宁切身体会到一个业务能力娴熟、经验丰富的副导演能带来多大的便利。

  桂明几乎包揽了所有繁琐的现场管理和协调工作,事无巨素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陆士宁可以最大限度地专注于拍摄。

  陆士宁心里已经盘算好,《情书》拍完后,可以先拿出一部小成本的喜剧片剧本,交给桂明练手,也算是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反正现在对于陆士宁而言,这类小规模的投资完全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即便试错,成本也不高。

  ···

  晚上六点整,星海音乐官方微博毫无预兆地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

  “陆士宁首张全英文专辑今晚八点正式上线!用东方声线,唱给世界听”

  “从中文语境里的细腻创作,到英文旋律中的大胆突破,陆士宁用数月时间打磨的首张全英文专辑,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我们知道,用非母语完成一整张专辑,对任何创作者都是挑战:从咬字的反复调整,到用英文精准传递情绪,陆士宁在录音棚里磨了一次又一次。现在,这些藏在音符里的心意,终于能被更多人听见。”

  “专辑已同步上线QQ音乐/汽水音乐/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平台”

  “你最想先听哪首歌?抽3位朋友送陆士宁签名专辑!”

  这条消息来得太过突然,许多网友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评论区充满了惊愕与质疑:

  “???什么情况?”

  “全英文专辑?这么突然?”

  “陆哥不是还在新西兰山里拍电影吗?什么时候录的歌?”

  “666,这操作有点猛!”

  “呃…这让我怎么评价?之前不是没有国内歌手这么干过,但结果…旋律很欧美,歌词很四六级”

  “这是真想冲击国际市场,还是搞出口转内销的新概念来…(懂的都懂)”

  “感觉有点不伦不类,强行迎合?”

  “怪不得之前发了那几首英文单曲,原来是在试水啊!”

  网友们的普遍不看好并非毫无缘由。过往的案例实在太多。文化差异的鸿沟并非轻易能够跨越,国人难以对纯粹的西方文化符号产生共情,而国内的创作者若没有长期深入的海外生活体验,也很难精准捕捉到英语文化的精髓和语感,最终容易导致作品在两边市场都显得水土不服。

  例如,若要创作一首美国乡村风格的歌曲,歌词中常出现的“pickup truck(皮卡)”、“cornfield(玉米地)”、“small town(小镇生活)”等意象,是深深植根于西方特定生活方式的文化符号。如果创作者自身没有真切体验过那种美式乡村的松弛与怀旧,很可能只能模仿其旋律形式,却无法真正唱出那种融入血液的生活故事感和乡土情怀。

  尤其当网友们看到专辑信息显示“词曲:陆士宁”一栏全部由他一人包办时,几乎下意识地就给这张专辑判了“死刑”。

  在大多数人看来,非母语者创作英文歌词,很容易漂亮单词堆叠,缺乏英语母语者那种自然而地道的语感。

  这也正是为什么国内许多娱乐公司在为旗下偶像打造国际化单曲时,往往选择将词、曲、编曲等核心环节全部外包给海外专业团队的原因。

  然而,对于国内网友的这些争议和质疑,星海音乐此刻几乎无暇顾及。为了确保这张专辑在国际市场上能有一个亮眼的开局,星海的市场团队早已在海外社交媒体层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

  他们投入重金,联系了TikTok平台上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网红,合作方式多样,星海甚至专门为专辑中的部分歌曲设计了一套简单易学、极具传播点的舞蹈动作,邀请网红们使用新歌作为BGM进行创作。

  同时,他们也广泛邀请了音乐领域的知名博主,发起“First Reaction”(首听反应)视频合作,这类真实反应的内容在国际乐迷中一直拥有很高的关注度。

  在音乐流媒体平台方面,星海团队将陆士宁的Spotify艺术家页面与新建的官方Instagram、YouTube频道绑定。积极与欧美各地的独立音乐博主、乐评人联系,全力争取让专辑歌曲能进入Spotify诸如“New Music Friday”、“Indie Pop Rising”等具有强大导流能力的官方推荐歌单。

  至于专辑音乐本身的质量?星海音乐内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那些资深的制作人和市场人员,在提前听完整专辑后,最初的担忧早已被震惊和兴奋所取代。光是看他们听完后那副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表情,就知道陆士宁交出的这份成绩单,质量绝对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

  英国,科茨沃尔德。

  下午一点,阳光正好。马修正在家中休息,Spotify给他推送了一条新专辑通知,Lu的《Firefly Wanders》。他先是愣了一下,完全不记得自己关注过这位歌手。

  直到他点开专辑页面,看到那首熟悉的《Wonderwall》赫然在列时,才猛然回想起来,这不就是前段时间在TikTok上那个火爆的、在酒吧唱这首歌的中国歌手吗!

  当时他偶然刷到那个现场视频,瞬间就被那首充满英伦摇滚气息的《Wonderwall》击中了。

  为了能听到这首歌的录音室版本,他甚至特意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费劲地找到星海音乐的官微,在下面用英文留言表达喜爱和期待。官方虽然没有回复他,倒是引来不少逗逼的中国网友在下面问东问西的。

  他原本以为要等上很久,甚至可能永远等不到录音室版,没想到惊喜来得如此之快。马修毫不犹豫地点下了播放键,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专辑里的其他歌曲在那一刻仿佛都不存在了,他的全部注意力都给了这首《Wonderwall》。

第263章 全球爆火

  马修第一时间点开了《Wonderwall》。相比之前在TikTok上听到的酒吧现场版,录音室版本的编曲明显更加丰富和精致,层次感极强的吉他音墙与清晰透亮的鼓点完美融合,让他感到惊喜万分。

  他迫不及待地将这首歌分享到了自己的Facebook主页,并配文推荐道:

  “朋友们!你们一直在等的《Wonderwall》正式录音室版来了!还没听过的赶紧去听!绝对值得!”

  发完状态,他随手刷了会儿手机,没过多久又忍不住点开Facebook,想看看有没有人点赞评论。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好友亚恩回了一条评论:

  “嘿!马修,我敢打赌你绝对还没听这张专辑里的其他歌!如果你听了,就不可能只分享这一首!”

  马修被勾起了好奇心,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再次点开了Spotify上的专辑《Firefly Wanders》。这张EP的封面只是一个男人在雪山下的背影,略显简单,歌单看起来也平平无奇:

  《Wonderwall》

  《Lose Yourself》

  《It's Not Over》

  《I Just Wanna Live》

  《It's My Life》

  《In the End》

  虽然对中国歌手唱英文歌这件事原本并不抱太大期望,但出于对《Wonderwall》的喜爱和对朋友推荐的好奇,马修点开了第二首歌《Lose Yourself》。

  低沉而富有张力的钢琴前奏缓缓响起,马修正猜测这会是首什么风格的歌曲,突然,密集而有力的鼓点切入,瞬间改变了歌曲的节奏和氛围。

  “Look,if you had one shot,or one opportunity”

  “To seize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in one moment”

  马修挑了挑眉,心想:这难道是首说唱?不过这节奏感确实抓人。

  当唱到“His palms are sweaty, knees weak, arms are heavy”时,他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流畅而富有冲击力的flow逐渐加速,让马修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轻轻点头。

  整首歌播放完毕,马修盯着手机屏幕愣了两秒钟。

  “……这就结束了?怎么感觉才刚刚进入状态就没了?”

  平时在Spotify上听到说唱歌曲基本都会切歌的马修,意外地发现这首《Lose Yourself》竟然如此吸引人。

  紧接着《It's Not Over》的前奏响起,电吉他的音色瞬间抓住了他的耳朵。

  “I was blown away”

  “What could I say”

  马修眼睛一亮——又是一首摇滚!虽然刚才的说唱也很出色,但他个人还是更偏爱摇滚乐。

  “Well I'll try to do it right this time around”

  预副歌部分,底鼓、军鼓和贝斯的力度同时加重,将情绪推向高潮。

  “来了!”马修没想到这首歌的编排如此紧凑,几乎没有什么冗长的前奏,副歌来得又快又猛。

  “Let's start over”

  “I'll try to do it right this time around”

  “It's not over”

  “Cause a part of me is dead and in the ground”

  “太爽了!”马修完全被这首歌征服了,它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结束时他甚至感到意犹未尽。

  至此,马修已经彻底成了Lu的铁杆粉丝。他暗下决心,只要Lu来开演唱会,无论如何他都要去现场体验一番。对接下来的歌曲,他也越发期待。

  点开《I Just Wanna Live》,紧凑的鼓组节奏和抓耳的前奏让他感觉这像是首朋克歌曲,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朋克风格。随着贝斯根音与底鼓落点高度一致的编排,马修确定这是一首流行朋克作品。

  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一个人居然能在仅有6首歌的EP里驾驭三种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摇滚、说唱和流行朋克,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就让马修觉得有意思了,居然一个人能在仅仅只有6首歌的EP里做出三种风格的歌,摇滚、说唱、流行,这简直出乎他的意料。

  “I need an alarm system in my house”

  “So I know when people are”

  虽然副歌部分的唱法不是他最喜爱的类型,但马修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首高质量的作品。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听了四首歌,每一首的质量都高得惊人。即便是他这样的重度音乐爱好者,也不得不为之折服。以往,一张专辑中能有一两首达到这个水准的作品就已经算是惊喜了,没想到一个中国歌手创作的歌曲能让他如此激动。

  最后两首歌,马修几乎带着几分舍不得的心情点开了《It's My Life》。

  “嗡!嗡!”

  电吉他通过效果器反馈出的独特音效让他愣了一下,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开场。

  “This ain't a song for the broken-hearted”

  强烈的节奏感瞬间抓住了他,这正是马修最喜爱的风格。吉他riff和激昂的solo段落让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晃动起来。

  如果说这是硬摇滚,那也是融合了流行元素的硬摇滚,丰富的编曲层次变化让他感到惊喜不已。

  这已经是这张专辑里的第三首摇滚作品了,对马修这样的摇滚爱好者来说,今天绝对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又是两声效果器的反馈音,其他所有乐器骤然停顿。

首节 上一节 132/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