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趋吉避凶开始顺势成神 第9节

  黄仁,成了他的替死鬼

第13章 刀斩锻骨

  “众将士,随我杀!”

  爆裂的马车残骸中,甲胄俱全的吴匡厉喝一声,纵身跃出,犹如猛虎出闸,直扑密林!

  “杀——!”

  陈盛此刻早已弃盾,反手拔出“摄寒”宝刀。

  刀锋所指,周围原本慌乱的精锐士卒迅速稳住阵脚,嘶吼着随他向前冲杀。

  这一次,陈盛不再藏拙,黄仁既死,他虽再无竞争对手,但仍需军功来铺平之后的晋升之路。

  而有聂校尉亲自坐镇埋伏,此战在他看来,胜算极大。

  “中计了,是埋伏,快撤!”

  密林深处,轰鸣交击之声不绝于耳,显然是聂元流已盯上匪首,不过数合,那魁梧匪首便骇然惊叫,被彻底压制,只得仓皇下令撤退。

  但聂元流运筹帷幄,岂容他们走脱?

  反应过来的数十名官军精锐,更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陈盛彻底展现出其悍勇的一面,历经数日苦修,他的刀法与修为皆又有精进。

  虽只是自战场搏杀中磨砺出的基础刀法,却异常契合实战,劈、砍、斩、撩,简单直接,毫无花巧,每一刀都奔着夺命而去,效率极高。

  寻常叛匪在他手下走不过一合,即便是叛军中的小头目,也远非其敌手。

  “摄寒”宝刀锋锐无匹,往往轻易斩断对方兵刃,随后便是刀光一闪,人头落地。

  眨眼之间,林中便陷入混战。

  但官军一方凭借早有准备和聂元流的恐怖实力,迅速占据绝对优势,先天真气纵横披靡,除那匪首外,无人能挡其一合。

  叛匪很快呈现溃败之势。

  陈盛与吴匡分率左右,衔尾追杀,不断截断其退路,眼见逃生无望,叛匪中忽地跃出一名满脸狰狞疤痕的丑陋汉子,意图断后,死死拦向冲在最前的陈盛。

  他手持一柄沉重的九环大刀,眼中凶光爆射,甚至带着几分癫狂,嘶吼着扑向陈盛,刀风呼啸,势大力沉,竟真的将陈盛攻势阻住。

  “铛——!”

  金铁交鸣,火星四溅!

  这一次,“摄寒”宝刀竟未能一举斩断那九环刀,仅在刀身上劈出一道细微豁口,可见对方兵刃虽非宝兵,材质却也极为坚韧。

  更让陈盛心头一凛的是对方那狂暴的力量,竟隐隐压过他一头,硬碰之下,震得他手臂一阵微麻,后退半步。

  筑基中期,锻骨境武师!

  陈盛自修行《金钟锻体法》以来,气力早已远超同阶,能举七百斤石锁,此刻竟在力量上被压制,对方实力可见一斑。

  心知遇上强敌,陈盛目光骤凝,不敢有丝毫大意。

  刀势陡然一变,化刚为巧,基础刀法中的几式简单变化信手拈来,或劈或撩,或扫或格,招招沉稳,守得密不透风。

  那疤面汉子虽力量狂暴,速度却也不慢,沉重的大刀在他手中运转如飞,竟能跟上陈盛变招的速度。

  “铛!”

  “嘭!”

  “锵!”

  电光石火间,两人已交手十数回合。

  刀光缭乱,劲气四溢,将方圆数丈之地化为死亡禁区,周围士卒皆不敢贸然上前,生怕干扰了陈盛。

  在对方狂风暴雨般的攻势下,陈盛虽略显被动,却始终阵脚不乱,将一道道致命攻击稳稳接下。

  僵持约数十息后,陈盛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力量与速度正急剧衰退,攻势不复先前狂猛。

  机会!

  陈盛眼中寒光一闪,岂会放过这等良机?他看准对方一个明显的破绽,刀身一荡,巧妙格开劈来的九环刀,使其胸前空门大开!

  下一刻,陈盛周身气血轰然奔涌,毫无保留地注入“摄寒”刀中!

  只见一道墨色寒芒如毒蛇出洞,疾掠而过!

  “噗嗤——!”

  利器割裂血肉骨骼的闷响传来。

  疤面汉子动作骤然僵住,眼中癫狂之色迅速被惊骇与难以置信取代,他的左肩至胸膛,被那一刀几乎斜劈开来!

  他甚至未能发出一声惨呼,便重重仰面栽倒在地,鲜血瞬间染红身下枯叶。

  陈盛缓缓收刀,胸腔起伏,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这番厮杀时间虽短,却凶险异常,堪称他至今遭遇的最强之敌,若非他根基扎实、刀法纯熟且手持利刃,恐怕难以拿下。

  “刀法根基扎实,临阵应变不错。”

  忽然,一旁传来熟悉的嗓音。

  陈盛循声望去,只见吴匡不知何时已倚在不远处一株大树旁,正抱臂观战,脸上带着一丝惊诧与赞赏。

  “统领!”

  陈盛连忙拱手。

  吴匡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地上那具惨烈的尸体,又上下打量了陈盛一番,道:“你的实战之力,已不逊于寻常锻骨境。”

  “此人竟是锻骨武师?”

  陈盛佯作惊讶地看向尸体。

  “那倒未必。”

  吴匡摇了摇头,“观其最后气力不济、气血虚浮之象,多半是服用了‘暴血丹’之类的虎狼之药,强行激发了潜能,短时间内拥有了媲美锻骨境的力量,其实说是伪锻骨也不为过。”

  他其实早已在一旁观战多时,从陈盛与对方陷入僵持便已赶到。

  但他看出陈盛正逐渐掌控节奏,便未曾出手干预,这等势均力敌的生死搏杀,最是磨砺人,既然大局已定,他乐得让陈盛借此机会淬炼一番。

  “原来如此。”

  陈盛恍然,他自然听说过“暴血丹”,军中亦有储备,乃是绝境中搏命之用,服下后虽能短暂爆发,但代价极大,极易损伤根基,寻常人绝不会轻易动用。

  “战事已了?”陈盛转移话题问道。

  “残余匪众正在清剿,逃不掉几个,聂校尉亲自去追那匪首了……”吴匡话音未落,远处骤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破空呼啸之声!

  二人同时抬头望去——

  只见一道玄甲身影正自林深处疾掠而来,身形飘逸如电,足尖每每在枝梢叶面轻轻一点,便如履平地般掠出数丈之远,竟似凌空虚渡一般,转眼间已至近前!

  赫然正是聂元流。

  此刻他右手单臂持枪,枪头血迹未干,左手则是提着一个被鲜血浸透的包裹,里面装的是什么此时已不言而喻。

第14章 上任常山!

  “拜见校尉。”

  “校尉大人。”

  陈盛与吴匡赶忙上前,躬身行礼。

  聂元流微微颔首,随手将一个仍在渗血的布包掷于地上,语气平淡地吩咐道:

  “将叛匪尸首的左耳割下,以为记功凭证,其余部分就地掩埋,勿留痕迹,回营之后,本校尉自会为尔等叙功。”

  事已至此,埋伏圈套圆满完成,聂元流自然不可能继续护送他们前往任所。

  “谢校尉!”二人齐声应道。

  待聂校尉的身影消失在林间,陈盛脸上适时的露出几分恍然与后怕,低声向吴匡探问:

  “大人,莫非今日这场伏击……聂校尉早已料定?”

  吴匡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些许复杂与感慨:

  “你猜的不错,聂校尉早已获知情报,只因为保密,方才隐而不发,本官原本属意由你担任先锋,将此立功机会予你,却不料……”

  他本打算将此役首功归于陈盛,为其日后晋升铺路,谁知陈盛并未主动请缨,反让急于表现的黄仁抢了先,最终枉送性命。

  思及此处,他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叛军主力不是早已被剿灭了吗?”陈盛顺势追问,试图了解更多。

  “谈何容易?”

  吴匡摇了摇头,面色凝重了几分:

  “此番叛乱波及云州大部及青州半数,岂是旦夕可平?朝廷大军剿灭的只是明面上聚众作乱的匪军,实则各府各县的水网山林、城乡暗处,仍潜藏着大量太平道余孽,伺机而动。”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正因如此,上峰才会从我等历经战火的军中抽调精锐,充入地方府县任职,正是要借我等之手,强化地方,弹压清剿这些隐患,以防星火复燃。”

  “太平道?”

  陈盛这是首次听闻叛军背后的具体名称。

  “正是。”

  吴匡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忌惮,“此教派蛊惑人心,手段诡谲,近些年来的大半叛乱背后,几乎都有其影子,其志非小,意在搅动天下……罢了,此事不宜多言。”

  他摆了摆手,止住话题,随即命令陈盛负责打扫战场,清点伤亡,处理尸首与战利品。

  对此,陈盛早已轻车熟路。

  数月沙场生涯,使他对此类事务娴熟无比,即便没有【趋吉】提示,他也能本能地从尸首、残骸中搜刮出一些隐藏颇深的财物银钱。

  虽大部分需上缴,但经手之下,暗中截留一份,也足以让他那因买官和打点而缩水的荷包重新充盈起来。

  黄仁的尸身也是陈盛亲手安葬的。

  对于其死,陈盛并无多少愧疚,此事在他预料之中,吴匡麾下仅有两名副统领,不是他去,便是黄仁去,死道友不死贫道,乱世之中,活着才是正道。

  然而,终究是因黄仁替死,自己才逃过一劫,陈盛在其坟前默立片刻,最终洒下了一坛浊酒,略尽心意。

  吴匡对黄仁之死则更为惋惜,毕竟其兄郑重托付,转眼却天人永隔,日后相见,难免尴尬惭愧,但也仅止于此,乱世之中,生死本就寻常。

  不久,聂校尉真正悄然离去,临行前,似乎又与吴匡低语交代了几句。

  经清点,此战官兵伤亡不小。

  连同黄仁在内,战死者共十二人,大多殒命于第一轮突如其来的箭雨之下,另还有十余人带伤。

  尚未抵达任所,麾下兵力便折损近半,这无疑是个糟糕的开端,也让接下来的行程迟缓了许多。

  陈盛自然不会虚度光阴,将行军杂务分派下去后,他便再次将全副心神投入到修炼之中。

  此战虽胜,却让他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实力的不足与世道的险恶。天下纷乱渐起,唯有自身掌握的武力,才是最大的依仗。

首节 上一节 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