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趋吉避凶开始顺势成神 第10节

  【基础刀法大成(680/1000)】

  【金钟锻体法小成(345/500)】

  【钓蟾劲秘术入门(84/100)】

  扫过眼底浮现的数据,陈盛沉心静气,继续磨砺功法。

  ……

  转眼间,自拔营启程至抵达宁安府地界,已过去七八日,一路因伤员拖累,行进缓慢,却也意外的为陈盛提供了大段安稳无扰的修炼时间。

  在充足气血丹的支撑下,半月苦修,他的实力再度精进。

  【基础刀法大成(850/1000)】

  【金钟锻体法小成(425/500)】

  【钓蟾劲秘术入门(95/100)】

  刀法与锻体法的进境堪称神速,唯独《钓蟾劲》秘术的修炼缓慢得令人心焦,进度非常慢。

  固然因陈盛将主要精力放在夯实根基的桩功与实战刀法上,但其修炼难度也可见一斑,这让陈盛不禁越发怀念当初炼化“净元丹”时那势如破竹的感觉。

  抵达宁安府城后,吴匡需按律制先行前往府衙,拜谒府君以及节制宁安府兵马的镇守将军,他命陈盛率部在城外择地驻扎,等候消息。

  直至次日午时,吴匡方才返回驻地,脸色沉凝,眉宇间带着一抹化不开的忧色。

  陈盛见状,立刻上前关切问道:

  “大人,可是此行遇到了什么麻烦?”

  吴匡摆了摆手,示意进入营帐,坐下后长叹一声:

  “麻烦倒也算不上,只是从府君和镇守将军处得知了些常山县的近况……唉,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许多。”

  他揉了揉眉心,继续道:

  “常山县境内,如今是三害横行:一是青临水道水匪猖獗,劫掠商旅,袭扰沿岸村镇;二是城内帮派势力盘根错节,争斗不休,视衙署如无物;三是地方豪强坐大,兼并土地,私蓄武力,几乎自成一体。

  府君明令,要我到任后,须尽快整肃治安,荡平水匪,压服帮派豪强……虽给了我临机专断之权,可这……”

  他一脸愁容,叹息不止。

  他费尽心思打点关系调回后方,可不是真想做什么治世能臣,无非是想借此肥缺搜刮资源,为冲击先天之境做准备,如今这千斤重担压下,着实让他头痛不已。

  “这……这简直是强人所难!”

  陈盛适时地附和一声,替上司抱不平。

  “此前路上听你所述常山县旧况,本以为已足够棘手,不料现实更甚。”

  吴匡吐出一口浊气,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你在常山长大,熟悉地方情弊,日后诸多事务,还需你多多用心辅佐。”

  纵然常山县是龙潭虎穴,也阻不住他搜刮资源、积累财富的决心,为了这个县尉之职,他投入巨大,若不连本带利地赚回来,岂非白忙一场?

  “大人放心!属下既追随大人,自当竭尽全力,为大人赴汤蹈火,扫平一切阻碍!”陈盛当即肃然表态,语气斩钉截铁。

  一番计议后,队伍再次开拔,直奔百余里外的常山县城。

  翌日黄昏,队伍终于抵达常山县域。

  远眺着那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县城轮廓,陈盛脑海中那股属于原主的残念再次蠢蠢欲动,无数记忆碎片夹杂着复杂的情感翻涌而上。

  他深吸一口气,默运心法,才将这股悸动缓缓压下。

  然而,当他们接近城门时,预料中官员迎接的场面并未出现。

  唯有城门附近聚集着的大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流民,以及城头寥寥几个慵懒张望的守卒,构成了一幅萧条而冷漠的画卷。

  “看来,这常山县衙里的人,是想先给大人您一个下马威啊。”陈盛望着眼前景象,蹙眉低声道。

  吴匡面沉如水,对此似乎早有预料,他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厉色,轻轻一抖缰绳,驱马上前。

  “入城!”

第15章 先兵后礼

  再回常山县,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开始与脑海中尘封的记忆缓缓重合。

  那份初时的陌生感逐渐褪去,更多属于原主的、细腻而纷杂的记忆碎片,如同解冻的溪流,不受控制地重新涌现心头。

  城外的萧条冷遇与城内的喧嚣繁华,仅一门之隔,却宛如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边是面黄肌瘦的流民与冷漠的守卒,一边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市井街巷,这种格格不入的割裂感,在此地却又显得如此理所应当。

  陈盛原以为本地豪强与县衙的下马威不会仅限于城门口的冷遇,或许在抵达县衙时还会有进一步的刁难,甚至刻意折辱吴匡的颜面。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当他们一行抵达县衙时,门前竟已有数十人等候相迎。

  为首者,正是常山县县令林狩,他身材白胖,面团团的脸上嵌着一双眯缝笑眼,还带着一圈络腮胡,未语先笑,快步上前,满怀歉意地对吴匡拱手道:

  “哎呀呀,实在是公务缠身,险些误了迎接吴县尉的大事!都是林某疏忽,还望吴兄海涵,千万莫要见怪啊!”

  “哈哈,林县令言重了!”

  吴匡利落地翻身下马,脸上瞬间堆起和煦如春风的笑容,仿佛之前城门口的不快从未发生。

  “林县令身为一方父母,日理万机,乃是我常山县百姓之福,吴某岂是那等不识大体之人?我等皆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些许虚礼,不足挂齿。”

  陈盛静立一旁,默默观察,神色如常,他深知吴匡虽贪财,却极有城府手腕,这般官场之上的变脸功夫,不过是基本操作。

  “哈哈,吴县尉如此体谅,林某就放心了!”

  林狩闻言,笑得愈发真切,仿佛之前的一切果真只是一场误会,他旋即热情表示:

  “吴县尉的官署早已收拾妥当,一应物什皆已换新,此外,本县诸位乡贤耆老、德高之士,特意在聚仙楼设下薄宴,为吴兄接风洗尘,还望吴兄万勿推辞才是。”

  “哦?诸位乡贤如此盛情,那吴某便却之不恭了。”吴匡略作沉吟,便爽快应下。

  “好!好!如此甚好!”

  林狩抚掌而笑,显得极为高兴。

  接着,林狩将身后一众官员逐一引荐给吴匡,包括县丞、主簿、典史、各位捕头以及县衙内有头有脸的胥吏。

  尽管双方或许暗存龃龉,但吴匡正七品县尉的官阶摆在这里,众人面上皆是恭敬有加。

  吴匡也顺势将陈盛这位心腹副手郑重介绍了一番。

  林狩方才便已注意到吴匡身后这名气度沉凝、英武不凡的年轻人,此刻听得介绍,更是上下仔细打量了陈盛几眼,笑着夸赞道:

  “果然是一表人才,气度非凡,吴县尉手下有如此俊杰,真是令人羡慕啊!”

  “大人谬赞,属下愧不敢当。”陈盛连忙躬身,态度谦逊。

  林狩却不以为然,又笑着夸了几句,目光在陈盛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然而,就是这多出的几分留意,让陈盛心底隐隐生出一丝异样,他总觉得这位县令的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并非单纯的欣赏。

  ‘难道……我的身份暴露了?’一个念头划过心间,但随即又被他自己否定。‘不应如此。即便原身身份有些牵扯,也与这林狩扯不上直接关系,更何况……’

  他暗自感应,识海中的【趋吉避凶】天书毫无动静,并未给出任何警示。‘看来,或许只是我多心了。’

  一番场面上的寒暄过后,林狩亲自引着吴匡进入县衙熟悉环境并安顿,陈盛自然没有资格陪同入内,在门外见礼之后,便奉命带着麾下兵马,前往武备营驻地安置。

  依据近年朝廷为应对地方动荡而调整的职官权责,县尉的权力已大大增强,掌管整个县域的缉捕盗贼、清剿匪患、维稳靖安乃至平乱之责。

  按理说,县衙的三班衙役、六房书吏中涉及治安刑狱的部分,也在其管辖之下。

  而最为核心的直属力量,便是这常山县的武备营——一支由县尉直接统辖、颇具规模的地方武装。

  这武备营大统领之职,也正是陈盛下一步所瞄准的目标。

  执掌一县兵备,实权在握,论及在常山县的影响力,足以排进前五,乃是正经的正八品官身。

  然而,他也深知其中困难,因为严格来说,他如今的“副统领”头衔只是在军中临时任命,并无正式朝廷品阶,连从九品都算不上。

  即便吴匡有意提拔,也不可能凭空将他一下子安插到武备营大统领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功勋、资历、乃至明面上的修为,都是必须考量的因素。

  早在来的路上,吴匡便已与他透过底:会先安排他担任县辖四大城关之一的统领,官居正九品,独镇一方。

  待他积累足够功绩,并将修为提升至足以服众的层次后,再图谋武备营大统领之位。

  毫无疑问,这其中有“画饼”的成分。

  但陈盛通过【趋吉】天书窥得的一线未来显示,吴匡此番似乎并非全然虚言。

  黄仁已死,他成了吴匡带入常山县的唯一军中心腹,只要他展现出足够的价值与忠诚,吴匡确实需要扶持一个能完全掌控的得力干将来掌握兵权。

  当晚,聚仙楼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本县官员、有头有脸的豪强乡绅几乎尽数到场,名为新任县尉接风,实则是一场暗流涌动的试探与交锋,席间虽不至极尽阿谀,但恭维奉承之语不绝于耳。

  然而,在一片和气的表象之下,陈盛却清晰地听出了众人的弦外之音:他们希望吴匡能选择合作,与地方势力共谋其利。

  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官”,便是暗示吴匡看清形势,勿要碍了大家的财路。

  更有甚者,在得知陈盛是吴匡心腹后,竟有世家家主借着酒意,隐晦提出愿以族中女子联姻,意图拉拢。

  糖衣炮弹,不过如此。

  白日的城门口冷遇是下马威,夜晚聚仙楼的热络盛宴,则是他们展示的“诚意”。

  是为敌为友,皆在吴匡一念之间。

  陈冷眼旁观,心知若非来之前已得府城严令,必须整肃地方,以吴匡那“求财至上”的性子,大概率会顺水推舟,与这些人打成一片,一起发财。

  只可惜,上官调他来此,看中的便是他军中出身、与地方牵扯不深,盼他能雷厉风行,打开局面。

  若他同流合污,无所作为,那么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被上官轻易舍弃,换个能干事的人来。

  这一刻,陈盛能隐约感受到吴匡笑容之下那份不易察觉的纠结与权衡。

  宴至中途,陈盛便寻了个借口,悄然从喧闹的聚仙楼中退了出来,他并未返回武备营,而是辨明方向,朝着记忆中的城北区域走去。

  那里,是原身曾经的家。

  他此行前去,并非只是为了缅怀过去,或是触景生情。

  更因为,沉寂许久的【趋吉避凶】天书,早在入城之前,给出了新的提示。

  【我叫陈盛,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十分后悔……】

第16章 重宝

  【我叫陈盛,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十分后悔……抵达常山县当日,我本想前往旧宅缅怀,然本地豪强心怀鬼胎的设宴款待,让我难以脱身,最终我醉醺醺的回了武营,这也致使我错失了一桩隐秘,若是我能当晚前往的话,兴许能得知一些真相……】

  这则提示,在他入城之前便已浮现于天书之上。

  因此,在整个宴席过程中,陈盛始终心存警惕,待气氛最热烈之时,他便寻了个不易被察觉的借口,悄然离席,没有惊动任何人。

  七星帮作为常山县四大帮派之一,其根基便深植于城北,而作为昔日帮主之子,陈盛的原身自然也住在北城一座并不起眼的宅院里。

  这宅院的位置颇为巧妙,距七星帮总堂不远不近,既便于联系,又足够隐蔽。

  关于他的真实身份,即便在帮内也仅有寥寥数人知晓,大多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唯有老管家杨叔一家,知其根底。

  也正因如此,当老管家突然被抓后,原身才会那般惊惶,以至于来不及收拾任何东西,便仓皇逃离了县城。

  当陈盛凭记忆找到这座熟悉的宅院时,四周并无异样。

首节 上一节 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