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887节

  自女帝行将封禅消息传开以来,洛山脚下便热闹起来。

  为了逢迎朝廷甘心奉上财帛的商贾雇佣来大批民夫,提早两月,便开始休整洛山周遭。

  禁区范畴,更被扩为方圆十里。

  而当龙船队伍进驻建宁府,汇合女帝,大批人马抵达洛山下的园林住下后,封禅大典更是如火如荼筹备起来。

  外来的匠人民夫,挤满了洛山附近的几个大镇,同时,也有许多人闻讯而来,齐聚周遭,想要目睹百年难遇的皇帝封禅。

  这一日,一行人悄然来到洛山附近的镇子,并寻到了一处野外的荒凉山头。

  山风呼啸。

  荒僻的山头上,披着黑袍的,本已在三年前死在政变中的二皇子“徐简文”负手而立,眺望远处高耸奇伟,气象万千的洛山主峰,笑道:

  “此地倒是个观礼的好地方。”

  在他身后,分别跟着三人。

  分别是:

  江湖人打扮,身后背负用布帛包裹的长枪的齐遇春。

  穿土黄色法袍,眉毛与衣服同色,抱着胳膊神色轻佻的任坤。

  以及披着衲衣,五官相较虞国人更为立体,道人打扮的“国师”妖道,蛊惑真人。

  “殿下,这里虽距洛山主峰还远,但伪帝强大,且封禅之日,有大批军队四周戒严,我等只为看个热闹,来到此处,风险未免太大。”齐遇春忍不住说道。

  性格与他相反的任坤难得没有唱反调,点头赞同:

  “的确不大稳妥。尤其伪帝若晋级真正的天人境,更是危险。”

  唯有性格乖张,二次复活的蛊惑真人“嘿”了一声,怪笑道:

  “或许殿下也想为败坏伪帝封禅,出一份力呢。”

  齐遇春冷眼扫他,不发一语。

  庄孝成死后,匡扶社几乎分崩离析,那一日,他与任坤找到徐简文后,大为震惊,后确认简文殿下并未身死,才明白,为何庄太傅敢于牺牲自己。

  而后,齐遇春成为表面上,匡扶社的新首领,传令各分舵,进入“冬眠”状态,各自蛰伏,等待机会。

  实则,却是复活归来的徐简文在发号施令。

  后不久,当初被赵都安杀死,通过事先留下的后手,借助“冥教教主”之手,从幽冥中复活的蛊惑真人出现,重新聚拢在徐简文身旁。

  这一次,徐简文单独带领三名匡扶社核心大将来到洛山。

  “不,”山风中,徐简文摇了摇头,否认了蛊惑真人的猜测,他平静地望着巍峨的洛山,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番我等只为观礼,不必露面,八王自会出手,我等在这里看热闹即可。”

  齐遇春忍不住道:

  “殿下若要看热闹,何必以身涉险?”

  徐简文缓缓转回身,黑色的兜帽下,是一张略显苍白,富贵逼人的脸孔:

  “三妹将死,我这个做二哥的,如何能不为她送行?”

  ……

  ……

  天凤三年,五月十五,甲子日。

  宜祈福、斋醮、祭祀天地。

  封禅大典的日子终于到了。赵都安跟随女帝,早几日便抵达了洛山附近的皇家庄园。

  同样住在庄园内的,还有以莫愁、孙莲英为首的船队宫人,以礼部尚书为首的一群文官。

  以及海公公率领的一群大内侍卫。

  除此之外,以宁总督,建宁知府为首的地方官员,以及建成道、淮水道、滨海道三支精锐军队也已提前驻扎。

  为了封禅大典的顺利举行,这一日,以洛山为中心,方圆二十里道路不得行人,住户闭门,不得上街。

  军队与官差对洛山整体排查三遍,确保没有闲杂人等驻留。

  钦天监的随行星官反复占卜,确认这一日乃封禅吉日,一大早天刚亮,赵都安就望见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是个极好的天气。

  赵都安换上了崭新的官袍,与海公公等人一道,提前抵达洛山脚下,负责警戒巡防。

  洛山主峰高耸奇绝,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满山郁郁葱葱,气象绝伦,以主峰为中央,自山腰始,竟隐约有如丝绦的云雾丝丝缕缕地流淌盘绕。

  “怪了,分明天穹上万里无云,为何这山上反倒有云雾?”赵都安站在人群里,好奇询问。

  蟒袍老太监站在他身旁,海春霖今日亦盛装打扮,平静道:

  “洛山中空,下有地脉之泉,水汽涌出,以成云雾。”

  这特么不科学……赵都安诧异看糟老头子,心中半个字不信。

  但想到上辈子某些景区也存在难以理解的奇异自然现象,也又将信将疑起来。

  “今日封禅,靖王果真没来?”

  赵都安四下望去,目之所及,除了大群聚拢于山脚祭坛四周的礼部官员、地方官员,便是将山脚四周封锁起来的大批精锐士兵。

  一杆杆“虞”字旗,每隔十丈便立着一面。

  此时清晨,天色已明,却还有残余些许凉意,女帝的龙辇也尚未到来。

  海公公拢着袖子,淡淡道:

  “影卫传来消息,靖王一家,都在建宁府王府内,告病不出。”

  赵都安摩挲下巴:

  “准保憋着坏呢,那帮法神派逃掉的术士呢?找到踪迹没有?”

  海公公摇头:

  “不见踪迹,但以那‘法神’腾挪法力,今日必会现身。虽说封禅核心在山顶的五色祭坛,但山脚下的神明祭坛依旧于封禅大有关系。

  以靖王为首的某些人,若欲要破坏封禅,最大可能,便是派高手袭击山脚,毁坏供桌……我等今日,便是要护持山脚。”

  所以……那帮法神派的术士,还有断水流,以及靖王手下的私兵,密谍等一系列高手,乃至于其余几个王爷,可能暗中派来的强者,都会埋伏起来,于今日冲击祭坛?

  赵都安咽了口吐沫,嘀咕道:“公公,顶得住吗?”

  海公公淡淡瞥了他一眼:“有何惧?”

  赵都安也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白牙:“来者,不惧。”

  忽然,沉雄厚重的钟鼓自远处传递来,回荡于山脚下众人耳畔,一股肃穆之意油然而生。

  之前还轻松攀谈的大内供奉,军中强者们悉数噤声,摆出严肃之色。

  在礼部奏响的祭祀典仪乐曲声里,一群人马浩浩荡荡离开皇家山庄,向着洛山而来。

  女帝驾临了。

第463章 封禅(5k)

  身为天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释放出种种讯号。

  而此刻,女帝刻意忽略沈家人的举动,落在景园宾客眼中,便显得尤为刺目了。

  各中缘由,不用解释,所有人也都清楚。

  沈家这段日子与赵都安浩浩荡荡的较量,早已是无需言说的“秘密”,而此刻,女帝亲临,俨然便是为了“皇夫”找回颜面。

  赵都安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没有刻意针对,而是在这场晚宴上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为臣者,该知道在君王在场时收敛锋芒。

  在他的注视下,靖王落座后,笑着与女帝攀谈,叙旧聊起了家常,无非是彼此询问近况。

  然而已经数年没有见面的叔侄二人,能谈及的共同话题本就有限,尤其还要刨除掉“徐简文”发起的政变事宜。

  因而,说了片刻,双方便没了话题,至于赵都安想象中的,女帝和靖王的唇枪舌剑,明争暗斗的戏码也并未发生。

  双方的敌对关系已是路人皆知,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何况今夜诸多外人在场,无论女帝还是靖王,都没有皇室相残给人看热闹的想法。

  因此,这整场宴席意外的平淡,对今日城外的袭击,更是默契地都没有再提及。

  直到准备的歌舞结束,女帝表示乏累了,靖王起身告辞离开。

  她才想起来什么般,终于第一次将目光瞥向始终跪在地上,近乎五体投地的沈家人,淡淡道:

  “沈家这段日子闹得有些过分了。”

  匍匐于地的老太君低眉顺眼说道:

  “臣妾知错,沈家将全力配合朝廷新政。”

  这么听话?顺从?

  不是……你这样显得我之前的心思全浪费了……赵都安心中堆满了槽点。

  他当然知道,沈家此刻点头投降,很大的因素在于沈家已经在于自己的战争中落败了。

  “既如此,便退去吧。”

  徐贞观语气无喜无悲,淡淡道。

  旋即起身朝着景园内为女帝下榻准备好的房间走去,赵都安忙狗腿子般跟了上去。

  等女帝一行离开。

  远远等在更远处的,包括“红姑娘”、“沈无极”在内的沈家人才慌忙一拥而上,去搀扶足足跪在地上一两个时辰之久的老太君和中年家主。

  家主还好,年富力强,加上有些武道底子,扛得住。

  可银发苍苍的老太君已濒临体力不支,双腿更是早疼的站立不起,给丫鬟心疼地揉了好一阵,才在家人搀扶下,勉强起身。

  又给沈无极背着,在许多道奇异目光中,如丧家之犬般逃离了景园。

  夜色下。

  沈家的马车沿着清冷的街道行驶着,忽然在一段拐角处停了下来,车厢内的老太君睁开眼皮,听到驾车的沈无极说道:

  “靖王的车在前头等着。”

  而后,徐景隆从靖王府的马车上走下来,径直走到老太君的车厢前,拱手道:

  “辛苦老太君了。”

  银发苍苍的老妇人视线透过被掀开的车帘,凝视着翩然世子,说道:

  “王爷有何交待?”

  徐景隆淡淡道:“等。”

  “等?”老太君重复着这个字。

  徐景隆点了点头。

  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首节 上一节 887/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