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学堂的学子几乎都戴帽子的,倒不是因为‘潮流’问题,而是因为都没到及冠的年龄,束发颇有讲究,是以平时戴个帽子遮掩,以免头发长了垂到纸上,那样的话写字的时候容易被头发糊了字迹。
开学后两次往返高家和学堂,已是秋山红叶,就连玉山上常开的花都多半凋零,人们也已经换上了秋装。
当第三次放小假回到阳县的时候,陈宣发现市面上明显萧条了很多,而且人心惶惶的样子,似乎整个县城都充斥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
此外城门口看守比以往严厉,过往行人认真盘查,就连街面上巡逻的差役都比以往频繁了起来。
‘这是出事儿了?’,陈宣心头一惊,总不能是要打仗了吧,这年月通讯困难,若真打仗了,估计打到眼前底层民众才知道。
可看情况又不似打仗的样子,至少没有看到拖家带口跑路的画面,稍微放松下来,转念一想,只要不是闹兵灾,其他的小问题应该也威胁不到高家这样的门庭。
如此气氛陈宣都能感觉到,何况他人。
入城后,没走多远就遇到一行巡逻的差役,耿宏应该是认得其中领头之人,直接拦下问:“哥儿几个忙着呢,最近是不是出事儿了?我见城里氛围有点不对劲啊”
“哟,耿大哥,你这是护送高少爷读书回来呢”,其中正式班差上前笑道。
见他没有先回答问题,而是打招呼寒暄,耿宏心头顿时有数,应该没出啥大事儿,否则哪儿有功夫闲扯。
耿宏笑着寒暄道:“职责所在,奔波命,哪儿有你们威风啊”
“啧啧,耿大哥你这话说得,要不咱俩换换?”班差有些幽怨道。
那可不行,高家护卫这份差事可不是你这小小班差能比的,虽是下人,但也要看在谁家当下人,你这身皮和我换那不亏得紧?
耿宏打了个哈哈道:“还是说说眼下什么情况吧”
班差耸耸肩朝边上吐了口口水道:“还能是什么事情,耿大哥你不会忘了眼下什么季节吧?”
他这么一提醒,耿宏顿时了然,面带感慨道:“又开始抽役了?”
“那可不,夏役秋劳冬兵,每年都这样,秋收已过,趁着天气好,冬天还没来,水位下降,得抽调民夫去修堤固河,上头催得紧,这次摊派到我们阳县三千人,为时两个月,再有几天就得到位,否则上下都得吃挂落,每年这三个时期总有想方设法躲役之人,可不得抓紧点看紧点啊”,班差也是头疼道。
好在他也只是奉命行事,这等苦役落不到他头上去,倒也不至于愁眉苦脸。
此间三大役可是平民百姓头顶上的三座大山,都是苦差事,夏季的衙役稍好点,没工钱,但跟着正式班差偶尔能混个油嘴,可很多时候也危险,毕竟需要缉拿追凶之类,一不小心是会丢小命的。
秋季的劳役是最苦的,不但没工钱,还得自带食物,病了饿了只能自己想办法,每年都有不少人死在服劳役的途中。
冬季的兵役是最危险的,名义上有军饷拿,可有多少能落到实处?封建时代当兵可不是去‘享福’的,需要冬季集结奔赴军营,短期训练后分配各处,大多都是去前线边关,有点关系的可以去稍好点的地方,但不管是边关杀敌还是国内镇守某地剿匪平叛,多的是一去不回。
这三大役年年如此,没有个头,尤其是兵役,年年有人回,可年年多有白发盼得无人归,唯有马革送来血泪钱。
也是为何家家都想儿孙满堂的缘故,有机会就可劲生,否则一不小心就绝后了,反正这人呐,年年有人死,年年有新生命一茬一茬的冒,如此往复轮回,纵使王朝更替,底层民众命运依旧。
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花钱躲开三役,没条件的只能含泪送亲人了。
为何劳役会安排在秋收之后?还不是因为秋收后平民有粮食了呗,否则去了工地没吃的,哪儿有力气干活儿?
平民百姓之家进项本就不多,几乎都指望着地里的那点收成呢,上税之后若是弄些粗粮野菜倒是勉强够吃的,可家人当兵不得想方设法弄点武器铠甲保命啊?这可是要一大笔钱的,更别说置办马匹了,一家人去那么一两个当兵,置办兵器甲胄这些省吃俭用十年都得搭进去!
纵使不当兵,想避开衙役不得花钱打点?这可不是看你家人少就能酌情免除兵役的问题,衙役的时候抽到你家,但凡有两个成年男丁都得出一人,没法躲的,除非当逃民野人。
还有劳役,去了工地不吃没力气干活儿啊,不想家人饿着肚子累死在工地上,不得把最好的粮食拿去?
这还别说谁家没点小病小灾之类的,凭地里那点收成能定什么用?所以古时形容底层人士,穷苦两个字从来都是一起出现的。
就拿牛乐家来打比喻,他在高家有份差事,比寻常人收入多很多,家里还有父亲爷爷弟弟几个男丁,算起来还是小康之家了,日子还不是过得紧巴巴的,结个婚除了高家之人实在抹不开都舍不得发喜糖,若非成了高家护卫管饭,就他那体格子练个鬼的武功,长时间吃不饱身体巅峰时期一过就垮了。
原本陈宣高景明这样的良家子年龄到了依旧逃不过三大役的,除非有功名自身,可高家这样的门户自有门路打点,这也是为何多的是人削尖了脑袋想方设法进入高门大户,好处不言而喻的,耿宏他们这样的护卫,若非高家庇护,上战场才是最好的归属,你也可以逃了躲兵役,但除非你当野人,否则入城被认出就自求多福吧,最次也是牢里走一遭,严重的家人都得跟着挨刀!
所以啊,年年都有人家破人亡,年年都有人因为三大役揭竿而起,年年都有军队镇压,实在活不下去啊。
据陈宣了解,如今景国大环境还算好的,每年造反的也就一两次,反正波及不到阳县这种地方来,只要不是震惊朝野的叛乱,那就算天下太平了。
得知原委后,耿宏唏嘘道:“行,哥几个忙去吧,不打扰你们了,有机会一起喝酒”
“耿大哥能赏脸我自当安排,你们慢走,代我向高少爷问好”,班差等人识趣离开。
他们聊天的时候陈宣顺带听了一耳朵,此间三大役也了解一些,也是惆怅不已,他能怎么办?全天下都如此,根本改变不了什么的,哪怕掀起赤潮,那也得时代发展到具备一定基础条件才行啊,脑子一热揭竿而起只会害人害己。
总之整个阳县的氛围感染下一个个也高兴不起来。
不久后回到高家大门口,高景明惯例率先跳下车就准备往府里跑去找他娘亲,结果跑了两步突然顿住,看着门口一道身影愣了一下,下意识惊喜道:“爹?”
突如其来的一嗓子,整得跟在他身边的陈宣没反应过来,下意识愕然问:“爹?”
高景明顿时不乐意了,回头无语到:“阿宣,那是我爹!”
陈宣郁闷,谁还稀罕和你争爹不成,我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吐噜嘴了而已……
第104章 女人心
很快陈宣便反应过来,这是高老爷回来了,高家真正的主心骨,只是这回来得也太突然了,事先一点信息都没有。
来高家大半年了,一直不曾见过,陈宣难免好奇,忍不住微微抬头打量。
只见高家门前站着一个中年男子,看上去不超过四十岁,留着一缕青须,身高一米七左右,微胖,穿着圆领对襟蓝黑长袍。
他和高景明有六分相似,分明就是放大版,长相也算出众的,还够不着美男子那种程度,但也称得上帅大叔三个字了。
此人腰板挺得笔直,长相随和,但顾盼之间颇有威严,俨然长期处于尊位养成的气度,一般人是学不来的。
在他身后,何管家毕恭毕敬的站着,想来定是高老爷无疑。
很明显高景明得到了他娘亲的基因改善,长大了应该比他还要帅气。
陈宣略微打量中,随行归来的耿宏小彩等人似乎也略感意外,但很快无一不行礼道:“见过老爷”
高老爷微微愕首轻轻挥了挥衣袖道:“免礼,身为一家之主却久不居家,劳烦诸位操持,辛苦了”
“老爷折煞我等,不敢当……”
看得出来,高家对下人还是很不错的,态度并不苛刻,反而随和,高夫人如此,高老爷亦是如此,要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显然高老爷的心思不在众人身上,满眼都是高景明这个儿子呢,经年未见,恨不得直接上前搂在怀里,但被他克制住了。
估摸着他回来的时候高家进行过隆重的迎接事宜,连大门都还未关上,只是陈宣他们回来得晚错过了而已。
就这会儿的功夫,高景明飞奔上前激动道:“爹,你回来啦,想死我了”
说着他就一头扎进高老爷怀里,死死的抱住舍不得松开,沉溺于久违的父亲怀抱。
高老爷亦有些神色动容,摸着高景明的脑袋说:“明儿想爹爹了吗?爹爹不在的时候乖不乖?你都这么大了还撒娇啊”
“爹,我想你了,每天都想,很乖的”
“哈哈,爹爹也想你,走,我们回家,诸位都散了吧”,他拍了拍高景明的肩膀道,后一句是对其他人说的。
旋即他就牵着高景明的手朝着高家内部走去,不过脚步微微一顿回头看向陈宣笑道:“你便是陈宣吧,家里经常去信提起过你,好孩子,以后就把这里当做你的家”
“多谢老爷”,陈宣当即‘感激’道,哪怕人家只是说的施恩场面话,但他不能不有所表示。
点点头,他便牵着高景明走了,意思到了即可,不会真的拉着陈宣嘘寒问暖。
众人散去各归其位,高景明自然随他父亲去了母亲那边,感受得出来,随着高老爷的回来,整个高家气氛都要热切几分,人们干活儿都更积极了。
但高老爷的回来和陈宣他们关系不大,各行其事该做什么依旧做什么。
殊不知随着高老爷的回来,高家极个别人的反应那是相当激烈甚至激动呢。
比如三夫人四夫人,那叫一个着急忙慌,不但让丫鬟把少爷小姐带下去精心打扮嘱咐,自身也在忙前忙后洗漱梳妆打扮,恨不得把最好看最骚的衣服穿上,可不知道该穿哪件的好,那叫一个纠结。
她们为啥会如此?当然是因为老爷回来了,就有机会久旱逢甘霖呀,作为过来人,憋了快一年,午夜之时也是很寂寞的,虽然也会悄悄和五君子嬉戏,但那也不顶事儿嘛。
而且老爷回来了,自然也是要和儿女亲近一下的,自然要打扮嘱咐好,万一孩子表现不佳,那是会在老爷心中跌分量的。
尽管老爷回来的第一晚大概率不会去她们那里,但准备着总不会有错,万一在姐姐那边不够尽兴,自己机会不就来了。
高老爷把高景明带去高夫人的小院,父子俩便在院子里聊天,问些学习生活上的琐事,听着高景明张牙舞爪的描述,高老爷眼中满是宠爱和感慨,在外为官,不能陪伴儿女成长,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谁不想儿女在膝下享受天伦呢。
其实他也有想过把儿女带去任职之地,可太远了,平时忙起来也没多少时间管,而且高景明也有了良师,带去也得不偿失。
屋子内,高夫人也在梳妆打扮,虽然老夫老妻了,却也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自家男人,偶尔听着外面父子俩的对话,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打扮中,看着镜子里依旧漂亮的容颜,她突然心生感慨,到底不是年轻女子,随着年岁过去,终究会变老的,这幅容颜又能维持多久呢,几年还是十年?
看着身边为她忙碌的几个丫鬟,高夫人突然小声开口道:“青鱼青禾青萍青梅,你们多大啦,跟我多久了?”
不知道她为何突然这样问,但几个丫鬟还是如实回答道:“回夫人,我们跟了你快十年了,前后相继两三年内来到你身边的,如今我们都二十出头了”
闻言高夫人点点头道:“十年了啊,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身边的人都换了两次了”
丫鬟们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这样问,但心头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就听高夫人继续道:“自从我嫁给老爷后,身边的人已经换了两次,你们是第三批了,前两次的人,除了静薇,都已经还她们自由各自成家有了归属……”
听到这里,几个丫鬟顿时忐忑了起来,即紧张又茫然,隐约还带着点期待。
高夫人所说的静薇,便是她嫁给高老爷时候的第一批贴身丫鬟之一,得到了高老爷看上,成为了高府的二夫人。
因为曾是高夫人贴身丫鬟的缘故,到底亲近些,所以高老爷去远处为官,高夫人才安排二夫人陪同,这也放心些,以免高老爷在外面沾花惹草多几个姐妹,即使阻止不了,至少有身边人盯着随时汇报,也有个心理准备提前安排亦或者妥善处理。
而今提及此事,高夫人也是感觉自己年龄也在变大,得提前做好准备了,这女人老了呀,不管承认不承认,渐渐的也难以讨男人欢心了。
她继续道:“你们年龄也不小了,把你们一直栓在身边只会耽误了你们,若有心觅得良人成家,这么多年你们尽心服侍我也看在眼中,自会给你们自由,还会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毕竟主仆一场,如果你们之中谁有想法,老爷那边也能看上的话,我也不介意撮合一下,毕竟是自己人,放心些”
听到这里,几个丫鬟顿时慌了,有些不知所措,她们从未想过突然之间面对这种问题,一时六神无主,成为老爷的侍妾,有那个资格吗?可若离了高家又能何去何从?
在她们茫然中,高夫人继续平静道:“此事眼下不急,但你们也该考虑一下了,如今你们还是黄花大闺女,未来由你们自己决定,不会强迫你们什么,可一旦想清楚了定下,却是不能再反悔的,好了,收收心,继续为我梳妆吧,三五个月给我答复即可”
“是”
几个丫鬟继续为她梳妆打扮,可心却有些乱了。
高夫人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她也是会变老的,男人都喜欢年轻漂亮的,这个道理她懂,所以也得提前为自己铺路了,一旦自己老了,老爷不得粘那几个狐狸精身上啊,而若是有身边的人得老爷看上,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毕竟是自己人,有恩在前,自然以她为主。
当然,她不会强迫丫鬟什么,完璧之身的黄花大闺女,高家的内院丫鬟,是能觅得良人的,非明媒正娶给老爷当妾室多少有些低贱,她们若想成为良家,自然给她们自由就是。
反正身边的丫鬟有心,她会尽量撮合促成好事,也是为了自己,若不愿,她也会另寻他法,安排其她年轻女子,反正要把老爷那颗心栓在自己这边。
这女人呐,哪怕高夫人身为高家主母亦不能免俗,老爷不在的时候她是一家之主,可老爷在的时候,总归逃不过围着男人打转。
后宅之事,女人之心,心思多着呢。
尽管女主人的身份几乎难以撼动,可男人一旦被狐狸精迷了心,将来日子也是不好过的,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也糟心呐。
高老爷和高景明说了一下午的话,直至天黑,一家几口其乐融融的吃饭……
陈宣回来后自然是回到小院的,没事儿做就看书练字,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暂时没有太多额外的想法,而且‘小小年纪’做什么都不方便。
夜见深了,高景明却是回到了小院,以往他上学归来几乎都在高夫人那边。
回来的他一个劲抱怨,爹娘咋就不让自己住那边了呢,一个劲的催促自己早点回来睡觉,莫非爹娘不爱自己了?
听到他这一番话的陈宣差点笑出声,不把你小子赶走才不正常吧,你爹难得回来一趟,留你在那里多碍事儿?
反正啊,这一夜高家府邸的狸奴儿叫得比往常欢实……
第105章 来去匆匆
晨间练完静气养身功,饭后陈宣便和高景明一同读书作业,高家的大小事物如今还影响不到他们。
高景明有着蛟龙角项坠加持,陈宣体质精力远超同龄人,还有着成年人的思维和自律,所以两人的作业完成速度都挺快。
待到日上树梢,高老爷和高夫人却是结伴来到了小院。
他们的到来,高景明开心得就要丢下笔跑过去,却被高老爷笑着告诫莫要分心,戒骄戒躁安心完成课业,不得已高景明只得闷闷不乐的继续。
陈宣留心发现,一夜过去高老爷神清气爽,丝毫不见疲态,不知是雄风依旧,还是有秘药秘术加持,反观高夫人红光满面,宛如初春带着晨露的鲜花般娇艳,俨然夫妻和谐羡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