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时间的意思吗?你们这些读书人说话就是烦,有点听不懂,不是针对宣哥儿你啊,我就是个粗人,你别介意”,耿宏有些烦躁的挠挠头。
这么一来陈宣倒是觉得这个铁塔般的汉子颇为耿直了,嗯,也就是某些小仙女口中的可爱,反差萌之类的,有点恶寒是怎么回事儿。
既然已经打破沉默,陈宣干脆问:“耿大叔是有心事吗?喝寡酒对身体不好,要不要让厨房送点下酒菜来?”
这点权利陈宣还是有的,厨房随时都有人待命,毕竟高家那些少爷小姐们很可能随时都要吃东西。
“不用麻烦他们了,心事吗?倒是谈不上”,耿宏摇摇头道。
陈宣也不追问,话匣子打开了,这种性格坦率之人自己都会说的,因为憋不住。
果不其然,就听耿宏灌了口就道:“今天见了那位老兵,你们读书人那个词儿怎么说来着,哦对了,有感而发”
“耿大叔何出此言?”陈宣好奇道。
他当即烦闷道:“咋说呢,听了他的遭遇,我不禁在想,将来自己老了会不会也过上他那样的生活”
“不至于吧?”陈宣诧异道,你才多少岁啊,龙精虎猛的,就开始考虑这种问题了?
他颇为认真道:“怎么不至于,实不相瞒,也不怕宣哥儿你笑话,我家那俩小子就挺怕我的,我平时对他们也很严厉,他们见了我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长此以往,我担心他们会不会因此怀恨在心,将来我老了,没用了,压不住他们了,他们就会嫌弃我,也不让我上桌吃饭”
说完耿宏自己都纳闷,自己跟一个五岁小屁孩说这些干啥,他其实是不懂什么叫气氛都到这儿来了。
陈宣哑然道:“耿大叔不必为此烦恼”
“咋说?”他下意识问,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了一样。
陈宣一连三问道:“请问耿大叔,令尊在你年幼之时可否严厉?你小时候可否害怕令尊?而且是否怀恨在心行那不孝之举嫌弃令尊不让他上桌?”
“那怎么可能,我孝敬还来不及呢,胆敢不孝是要天打雷劈的”,耿宏当即就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严厉反驳。
虽然有点答非所问,但陈宣摊摊手说:“那不就得了”
说白了他们这种家庭教育就是个轮回,仅仅只是他白天听了老兵的遭遇脑袋没转过弯儿来,思维陷入死胡同罢了。
闻言耿宏当即喃喃道:“对啊,小时候我爹也对我很严厉,动不动就打骂,我当时也害怕他来着,如今还不是当亲爹供着……”
说着说着他整个人都释然了,俨然走出了思维误区死胡同。
陈宣嘴角一抽,你这什么鬼形容,莫非你还是捡的不成?
他顿时开怀道:“哈哈,原来如此简单,啧啧,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厉害,三言两语我就不郁闷了,还是要读书啊,读书好,我家那俩小子就读不进去书,回头揍他们,不求榜上有名,至少也要明事理,不读我揍不死他们”
陈宣:“……”
算了,你家那俩小子自求多福吧,摊上你这么个爹,童年指定圆满。
虽然自己都搞不定为什么会和陈宣这个小娃娃说这些,也不去纠结那么多,但并不妨碍他对陈宣的印象改观,加上一直以来陈宣表现得对谁都客客气气,耿直的他主动示好道:“当初宣哥儿你对武学方面似乎颇为感兴趣,不知如今还有兴趣吗?”
“耿大叔何出此言?”陈宣一时之间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他直言道:“我的意思是,你若还感兴趣的话,这方面我还是可以指点你一下的,当然,我这点粗浅功夫就不拿出来让你见笑了,但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能解惑一二”
机会就这么送上门了?果然与人为善是没有坏处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得到回报。
陈宣稍作沉吟,道:“自然是有兴趣的,只是这样会不会耽误耿大叔?”
“耽误什么啊,平时除了下职后打磨武艺之外都闲出个鸟来了,指点你武功就算了,我这点还拿不出手,但基础的东西你尽管问,你还小,先打基础,练武的事儿不急,总归先有基础才能事半功倍”,他无比爽快道。
既然都到这个份上了,陈宣干脆道:“我对武学也不懂,就听你的,先了解基础的东西,那往后就劳烦耿大叔多多解惑了”
“哈哈,好说好说”,耿宏不以为意道。
都烘托到这份上了,陈宣趁热打铁,正好有不懂的地方,想到之前看书不明白的一个专业术语,道:“耿大叔,这是我从少爷书房里面带出来的一本书,带点武学方面的东西,上面说什么左马右马是什么意思啊?”
“那个啊,简单,所谓的左马右马,形容的是我们双腿,也就是左脚右脚,武学基础重在打磨下盘,下盘不稳站都站不住,如何对敌?岂不一碰就倒嘛,所以就需要扎马步练下盘了,各家武学都有不同的扎马步方式,但称呼却是一样的,马步是基础,所以左马右马就是这么来的”他张口就来耐心解释道,相当直白明了。
陈宣顿时了然,这就是有专人指点的好处,之前他自己看书连蒙带猜就有所猜测,可没有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也不敢确定,少走很多弯路。
回了声多谢,明白之后陈宣又问:“那大龙呢,是不是脊柱的意思?”
“是的,宣哥儿自己琢磨的吧?但大龙也有讲究,人体脊柱如龙骨,若龙骨不稳架子就散了,如同船体龙骨,没有之后稍微点风浪一碰就碎……”
接下来一个问一个解答,倒也其乐融融,陈宣也在快速吸收武学基础知识充实自身。
有道是过犹不及,问了十多个专业名词后,陈宣便借口太晚休息去了,反正耿宏又不会跑,既然有了开头,以后有的是机会。
看到陈宣的房间熄灯暗了下来,耿宏兀自一笑,对月饮下一口酒,仿佛回到了当初拜山学艺的时候,总有问不完的问题,问起来师傅却是爱答不理,以至于心有怨念,而今对当初学艺的门派都没什么感情。
陈宣好问,他当然乐得耐心解答了,不至于让对方重蹈自己的覆辙。
不管陈宣将来是不是在武学这条路上走多远,就当结个善缘吧,仅仅高景明书童的身份就注定不是他能比的,不求多少回报,关键时刻若能拉一把,这点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不闻不问也不至于踩一脚,总规没损失什么,小孩子单纯,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那是真的会记一辈子的,这点耿宏心里相当清楚。
虽说他是粗人,浓眉大眼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人之常情罢了。
回屋后的陈宣也觉得收获颇多,自然念着对方的好,又是充实的一天,于是抱着竹夫人安然入睡……
第102章 泽元
时间的脚步从来不会因谁而停留,高家几个小少爷惶恐学游泳的画面仿佛还在昨日,转眼间他们已经能够有模有样在水面嬉戏玩耍了。
其间除高景明之外都难免喝了不少清澈的溪水,但依旧算是顺利的学会了游泳这一关键时刻的保命技能。
这个秋日长假陈宣他们几乎都是在乡下避暑别院度过的,那条小溪留下了最多欢声笑语的画面。
就连和弟弟妹妹处不到一块去的高景明,天长日久下来都已经和他们颇为亲密了,到底是血浓于水,一家人,多相处,自然能唤醒刻在基因里的亲情。
当然了,兄弟之间干仗是在所难免的,倒也无伤大雅,没有长辈偏袒,打着打着关系居然越来越好了,小孩子不存在隔夜仇。
尤记得刚来的时候,入眼所见切是青翠碧浪,再回首田间地头已经不见农作物的踪影,仿佛一夜之间凭空消失,农民汗流浃背收割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上天眷顾,这年还算风调雨顺,穷苦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得到了顺利收获。
哪怕接下来他们种植的粮食三分之一都要当做税赋上交,可依旧难掩脸上的喜悦,新粮入仓,狠下心来闷一锅米饭,光是那个味道就香着哩,没菜都能炫三碗。
小孩子们玩儿疯了,上山下河,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不知疲倦,亦不曾想家,若非秋风起,他们能这样无忧无虑的玩儿一辈子。
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看着水中高景明兄弟几个嬉戏打闹,这已经是他们假期为数不多的欢乐时光了,再过两天就要启程回家,也该收收心了,届时该上学的上学,该玩耍的继续玩耍,少时总是无忧。
陈宣捡起一片不知何处飘来的黄叶,思绪不禁飘到了远处。
曾听闻金霞郡的秋日里,满山黄叶如金云,环绕四方,乃秋日盛景,可惜山高路远无缘得见。
往事已经过去,可他总是忍不住想起那些曾经见过的人,偷偷藏肉饼的张兰兰,给他半个难吃饼子的二蛋,还有那些不知道名字的小孩,他们怎么样了?
其实让陈宣有些无奈的是,那些原本以为能记一辈子的面孔,已经在他脑海悄然淡去,如今他甚至都回忆不起二蛋张兰兰的长相了,像是隔了一层磨砂玻璃,触不可及,怎也抓不住……
近两个月下来,陈宣有空就会向耿宏请教不懂的东西,他也耐心解释,渐渐的,他那点存货差不多被陈宣掏空,毕竟基础的东西本就不多,再深入就要结合实际了。
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很多时候都当着其护卫,偶尔其他人也会参与进来为陈宣解惑,相互对照以至于偶尔惹得护卫之间动手应证,倒是让陈宣跟着也受益良多。
他不止是单纯的问,在弄清楚后还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但陈宣依旧没有贸然尝试脑海中的那些东西,不是他谨记年龄小过早修炼有害无益,而是还有经脉穴位人体结构之类的不是太懂,尽管耿宏他们都进行专门的指点,但他做不到过目不忘啊,还得再熟悉熟悉。
而且经脉穴位之类的在体内,可不是他人随便在身上指点一下,以及看看书上的图画就能弄明白的,一个不慎要出大问题。
有一点陈宣倒是渐渐的快整明白了,那就是刘昌河给他的唯一提升修为的功法,名为《泽元诀》,本着字数越少功法越吊的说法,尽管陈宣不清楚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但这绝对是一门上乘中的上乘功法。
而刘昌河都能凭此修炼到渡劫境,差一线就踏足人仙层次,想来这玩意说是神功绝学都不为过。
但它只是一门提升根本修为的功法,没掺杂御敌之术,除非是以高境界堆数值碾压低境界,否则对战斗力方面没有多少帮助,战斗力方面自有另外的武技秘籍可以弥补。
这是一门内修功法,初期运转就能在体内产生内力,也可称内息血气之类的,叫法不一样而已,修炼多久能产生内力这个看个人根骨天赋,只要不是武道绝缘体,持之以恒修炼都能入门产生内力的。
拥有内力之后,就可以搬运内力游走全身滋养淬炼体魄筋骨了。
要不说是上乘功法呢,比之粗浅功法省事儿太多太多,大多数粗浅功法都需要配合肢体动作修炼才有效果,比如静气养身功,肢体动作还得配合呼吸节奏,甚至还有时间方面的讲究。
而泽元诀只需要静修即可,甚至若是自身天赋好的话,到了一定地步能时时刻刻运转功法提升功力,相当于不间断在修炼,修为提升超乎常人想象。
这可不是陈宣瞎猜的,而是人家刘昌河的注解就是这么说的。
粗浅功法修炼效果慢,还限制颇多,自然修炼下来成就也就有限了,不似泽元诀那般高屋建瓦,但修炼粗浅功法也能用天赋进行弥补。
最可怜的是那些连粗浅功法都没有的,得到一点修炼法门,只能以伤害自身的方式打磨淬炼筋骨,意图有朝一日能由外而内产生内力弥补损伤,这种人一辈子的成就有限,若练不出内力,晚年将痛苦不堪,肢体变形病痛缠身都是轻的。
泽元诀的修炼不是以速度见长,它就不是速成功法,算是持之以恒的水磨工夫吧,初期所修炼出来的内力中正平和,若是不刻意显摆,别人很难发现这种内力的存在,但它修炼出来的内力胜在精纯,对于疗伤和驻颜都有奇效,而且胜在源源不断持久绵长。
因为这种内力中正平和,不走极端,所以走火入魔的风险也小,而且还能配合施展诸多不是太有硬性要求的武功,有点陈宣记忆中的小无相功这种道家绝学的特性在其中,这也难怪刘昌河一股脑塞给他那么多武学了,刀枪剑戟拳掌都有涉猎。
可这玩意有好处也有坏处,中正平和涉猎广了,但没法特别将某方面发挥到极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纵使没法将某方面发挥到极致,但万物相生相克,手段多了,再极端厉害的手段也能找到克制之法,看个人的随机应变吧。
人家刘昌河灌输的东西可不是一股脑囫囵塞过来,注解也说得明明白白,一开始陈宣只是看不懂而已,通过耿宏他们的基础弥补,渐渐的也弄清楚了个大概。
这门功法初期以修炼内力滋养体魄为主,提升功力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打通浑身经脉,才能真正的把内力加以运用,反正经脉打通了,内力才能化作武技施展出来,比如高来高去的轻功啊,拳头发光啊,以及把兵器当做激光武器之类的。
反正内力是根本,类似于能源,能发挥出什么效果,还是得看具体施展的武功如何,一些护体功法浑身发光也是能做到的。
当浑身经脉打通得差不多,体魄淬炼滋养道一定程度,积累了雄厚的内力,也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打通任督二脉贯通天地二桥,一举破开气海丹田,将浑身内力化作更高级的先天真气。
那个阶段修炼的是浑身穴窍,先天真气配合特殊武功运转穴窍进行共鸣,能施展出剑气刀光拳劲指力之类的隔空伤敌。
了解道这里的时候,陈宣才明白,感情高景明的姐姐居然还是先天高手,他说过他姐姐能隔空挥出剑气伤敌的,难怪能被庆王看上纳为妃子,当初她被庆王看上的时候绝对不足二十岁,这么年轻的先天高手啊,武学天赋简直了。
在此之前都统称为后天境界。
倒是不存在什么一流二流三流的说法,谁能把敌人干死就是一流,干不死你就直接血流吧。
甭管手段卑劣还是光伟正,能站着的才是赢家,小命没了一切都没意义。
先天之上就是宗师了,也有具体的修炼之法,只是如今陈宣都还没开始踏足武道修炼呢,距离他太远了,不去纠结那么多。
但人家刘昌河给的信息里面也说的很清楚,宗师和宗师之间也是有差别的,若是修炼前人功法踏足那个层次拥有了相应的实力,这种人叫小宗师,而自创功法踏足那个境界,拥有自身理念,走出了自己的道,所创功法引领一时的风骚,让人难以克制,这种人被称为大宗师。
走前人的路,小宗师常有,一个国家总有那么几个,但大宗师就罕见了,百年都不一定出一个,每一个大宗师都受世人敬仰,毕竟是开创了一派之源流。
至于渡劫境,那已经上升到了修炼精神的高度,天人感应之下,拥有操纵自然的伟力,但那是一个极端危险的境界,操纵天地伟力稍不注意就会遭到反噬,这就是所谓的劫,跟自身精神有关,具体陈宣目前没有任何头绪,刘昌河也描述不清楚,需要个人亲身体会,毕竟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都上升到精神高度了,那么稍不注意精神方面出问题就在所难免,天地之力的反噬因此而来,天地劫就是这么来的,人心复杂,很多时候一个念头一个想法一个不经意间的行为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意识蒙昧,那个时候人劫就来了,因为生在世间,难免与人产生因果,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影响自身命运,这方面刘昌河可以现身说法。
人仙境界不提也罢,老刘都没踏进那个门槛呢,虽然只差一线,却也再无机会了……
第103章 苦难
短暂的假期欢乐时光总是要结束的,在开学的前几天陈宣他们踏上了归途。
回到高家后,几个少爷小姐被各自长辈领走,近两个月不见,思念得紧,可得好好稀罕稀罕,就连高景明都去了高夫人那边不见回来,开学在即,相处不了几天又要离开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母儿女之间总是聚少离多,或许是从学会走路开始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双翅膀,渐渐的变硬,越飞越高,离家人父母也越来越远……
陈宣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桃树苗,这段时间拜托青豆照顾得挺不错,可依旧不怎么见长,都离开快两个月了,小苗苗也才四五公分高。
这就罢了,毕竟已经习惯了它的生长缓慢,可都已经入秋,桃树小苗苗却依旧青翠欲滴,丝毫不见枯萎的迹象,这就让陈宣有点惊讶,莫非随着自己穿越也变异了,变成了常青树?
不去费那个脑细胞,它好好的活着就行,总有长大的一天,左右不过只是一份念想。
几天后开学时间到了,陈宣高景明他们踏上了去学堂的路。
与周林他们汇合,自是一番嬉戏打闹,一个假期不见,倒也没多少变化,也就高景明在乡下待了一段时间晒黑了些。
学堂生涯依旧平静无波,无外乎是‘开学典礼’那天先生们的话多了点,但都是些安全之类老生常谈的问题。
就连学习节奏都没什么变化,依旧是初蒙识字,四季识常,算计识数,以及君子六艺中的琴棋书画,按照这进度,这个学期下来丁级的孩子们常用字也就学得差不多了。
因为学习进度拉开了班上孩子们一大截,陈宣完成日常学习之余,也有更多时间看书充实自己,一个学段能抽空看完两本高家带来的课外书,看得多了自然有收获,不懂得还能去问别人,大半年下来,陈宣算是和认识的人关系都不错,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这大半年下来,陈宣总算是有了点‘人样’,他的头发长长了不少,都到肩膀了,习惯了倒也不难打理,简单捆扎戴个帽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