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匆匆人生,往事萦怀--曾德汲回忆录 第42节

点击:

直到2008年春天,我在溪阳中路桥北头一共种植了54棵火炬树,2007年的初冬,我还真从中看到了一片红叶,真令人高兴。没想到,在迎奥运期间,这些树被另一批重新绿化的人给铲光了,我深感可惜。

几篇游记

江浙游

我和老伴都是爱好旅游的人,但是上世纪80年代,旅游还不是普遍盛行的,而且那时大家收入都很少,一般都是趁出差的机会参观名胜古迹,很少有专门花钱去旅游的。记得1985年5月,浙江宁波有一个全国性的医学学术会议,讨论“微循环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我老伴受邀参加,我便随她前往。在会议期间和会后,我们顺便参观了江浙一带的著名景点。

那时,车、船票都不好买。从北京到上海,我们可以自己买火车票,但因从上海到宁波的车、船票不好买,我们只好托朋友去买了火车票,否则到上海后再去排队买火车票,就可能不能及时到会。有人代为买好火车票,就方便多了,晚上11点多开车,次日早晨就到了,会议主办方有人在火车站接站,更是方便。

会议只有3天时间,我老伴有一篇论文,是讨论在危重病抢救期间怎样辨证使用升压药的,强调要使血管扩张药物使用的一边倒倾向得到平衡,这篇论文受到与会的许多人的赞扬。会期结束后,会议主办方组织与会者参观了溪口蒋介石的老家和北仑港,本来还要去普陀山游览,可是我们怕时间不够,就没去。

我们回程想在杭州停留,就托我在部队时的老战友帮助找宾馆。他在宁波市科委工作,就打电话到杭州浙江省科委,请他们预订宾馆,电话里告诉对方是两位教授,省科委特别重视,因当时杭州宾馆都满员了,后来就订了“柳浪闻莺”的高级宾馆。我们到了杭州火车站,省科委派小车来接,一直把我们送到了“柳浪闻莺”临湖的房间。据说周总理来杭州时,经常住这里。房间宽敞明亮,临湖的一边是落地窗,往外看去,湖光山色历历在目。屋子十分高雅宜人,这是我们一生住过的最好的宾馆,比五星级的还要高级。

晚饭后,我们试着给浙江省林业厅刘厅长打了电话。他曾在北京开会时突发心脏病,是由我老伴抢救脱险的,所以,在得知我们来了杭州后,他马上就到宾馆来看我们。他说,“柳浪闻莺”是高级宾馆,每天需38元,回去是不能报销的,然后吩咐他的司机,让其次日上午把我们送到省委招待所去住。凭副教授的工作证和林业厅的介绍,我们自然可以住进去,而且每天所收费用22元回去是可以报销的,我们便去了。

那儿环境也还可以,紧邻岳坟,靠在湖边,也还方便。我在1953年来过杭州,老伴前一次去宁波开会也在杭州游览过,所以我们没去著名的景点游览,只挑了几个清净的地方休息。“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是值得再访的,我们便又去了一次。

住了一天,我们就动身去了苏州,住在老伴朋友的父亲家里。两天时间,我们游遍了苏州的园林和其他著名景点,然后乘火车去无锡,游览太湖景色。正值五一前夕,各处人山人海,使人扫兴,本来我写过信给无锡市电子工业局党委书记,请他给我们安排招待所,他是我们部队的战友,自然没有问题,但一看实际情况,我就不想多留了。由此,我们尽快乘火车回了北京,再者,我们也该上班了。

黄山游

 1986年4月下旬,邮电工会给了我们人民邮电出版社几个去桂林疗养的名额,我们原想去桂林邮电疗养院疗养,但由于买火车票时托人不当,临行前,没买到卧铺票,只有座票,我们身体不好,坐两天定是受不了的,只好退票不去了。后来,我们改主意去黄山游览。孝惠找她们科里的沈玉枝帮助买了火车票,她父亲在北京铁路局搞财务工作,托他买两张去南京的硬卧是毫无问题的。票买好了,他还亲自把我们送到乘务员休息车厢的卧铺,照顾得很周到。我们顺利地到了南京,住在察哈尔路邮电招待所。

当天傍晚,我们就在大街上一个旅行社买了第二天早晨去黄山的旅行大巴车票,顺便沿街走走,买点食品在路上吃。走到新街口一个商场里,我在前面走,不一会儿,突然发现孝惠不见了,我到处找,后来发现她十分痛苦地坐在边上的长凳上,原来她走路不小心,踏着一块香蕉皮摔倒了,还崴了脚。我扶着她,艰难地回到招待所,心想,哎呀!怎么办呢?明天还要上黄山,行吗?好在招待所女服务员很好,非常热心,一看孝惠崴了脚,又还要上黄山,马上就去找药酒来给孝惠搓脚颈,又搓又揉,还真有效,疼痛减轻了。第二天早晨,孝惠就像没崴过脚似的,我们这才到了黄山。

从南京出发,经过马鞍山市、芜湖市,又经铜陵市郊,我们见到了许多皖南农村的景色,到黄山时已是晚上。初到新地方,灯光昏暗,我们不知到哪里找住处,一下大巴车,一群人围上来争拉顾客。原来那些是黄山大门下面汤口镇的居民,他们都在家中腾出空房开设简易旅馆,我们也只好跟着他们去,住一宿10元,只是卧具太单薄,黄山夜里相当冷,没法入睡,只好叫老板添一床被子。次日晨,老板送我们到景区门口,我们沿着大路走到缆车站,乘缆车上山,到达北海。

那时,虽然旅游的人还不很多,但是要在山上找个住处也不容易。中午,我们在大食堂买饭吃——饭菜还算经济实惠,下午才等到一间方寸之地的小竹板房。晚上,这里比山下更冷,被子又薄又被撕得四分五裂,这真不像旅馆,而像狗窝。说也真巧,在我们的隔壁住着一对新婚夫妇,女的是朝阳医院外科的护士,我们不太认得她,但她知道我们,第二天还和我们打招呼。后来多少年了,她见着我们时,还和我们谈起那次黄山的经历。

几篇游记

黄山的风景真是美丽、独特,让人叹为观止。山岩、树木、云海,都别有风格,为这样的旅游胜地受苦也值。玩过北海、西海后,第二天我们就沿着山路向光明顶走,黄山的路还是比较好走的。光明顶是黄山最高的地方,那儿的旅舍比较好,也不那么紧张,我们一去就住上了。由于地势高,可以尽览四周的山峰,莲花峰是略低于光明顶的山峰,其次是天都峰。我们的体力不能胜任爬山,只能四处浏览浏览。傍晚时候,我们在光明顶的最高处看落日,别有一番情趣,还对着落日拍了照。

1986年4月30日,王孝惠 摄于黄山西海

第二天沿着山路下山,我们原打算在中途再找个住处住一宿,以便更多地浏览黄山的风光,可因是五一的前夜,旅舍都满了,我们只好硬撑着走下山。由于带的东西不少,后来只好请一个挑夫,花5元钱让他帮助扛下山。当晚,我们住在公安局的招待所里,累得连出去吃饭的精力都没有了,只好请求吃点招待所工作人员的晚饭。第二天在买好次日返回南京的车票后,只在附近浏览了一番。

回到南京后,火车票也不好买,内科护士长杨丽丽的爱人给我们写了介绍信,我们带着介绍信在南京火车站找到了一个票务方面的负责人,这才弄到票。在南京等车的两三天里,我们游览了中山陵、长江大桥、玄武湖等地。游玄武湖那天,下着相当大的雨,把我们浇得像落汤鸡。七八天的功夫,完成了黄山、南京之游,根据后来的经验,看来还是参加旅游团比较合适。

1986年5月1日,王孝惠 摄于南京长江大桥

九寨沟和黄龙

 1988年8月下旬,我们动身去成都,想到几个名胜处观光。考虑到同学印天纵家的居住条件比较好,我们决定到成都后就以他家为落脚点。在他家住了一天后,我们去了旅游市场,想找个旅行社去九寨沟玩。那个市场上到处都摆着摊在招揽顾客,我们想找一家好一点的单位,看到一处打出的牌子是“华夏旅行社”,我估计会是一家大的旅行社,就去询问,回复说:九寨沟7日游,包吃住,一人125元。我看很合算,于是就定下来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家皮包公司,根本不是华夏旅行社,他们是在借别人的牌子拉大旗当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