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厂长,我们汽车厂其实对这硅晶体后期使用量非常巨大,我们现在还在研发集成电路系统。一旦研发成功,就需要大量的硅晶体作为芯片材料,然后可以运用在汽车的空调,制动系统~~。”
江成没有办法的开始跟余开宏解说道,他也知道以现在厂里硅晶体的用量,的确不太适合专门自己去生产材料。
但是材料要是能自己生产,那就不怕浪费。四百一斤的材料在这个年代知道意味着什么吗,一个普通工人一年都可能挣不到的工资。
这样贵的材料,对于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时候,他们也会小心翼翼的去使用。可能每次要使用多少在研发小组里都要去申报。
江成在给余厂长讲硅晶体的重要性,汽车厂来制造硅晶体,前期哪怕投入几十万都是值得的。何况只是一个小型的电弧炉,而且国内已经有制造电弧炉的技术了,江成和黄文仪预计把硅材料生产出来,前期投入要不了二十万。
后面提纯之类的,虽然还要投入,但是在江成看来,跟以后的收益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余开宏看了看手表,思考了一下江成的话。他是搞技术的,很明白一点就是外行别指导内行。
但是还有一点,搞技术的人最喜欢用技术来忽悠人。什么集成电力,什么制动电子系统,防抱死装置。
江成讲的这一切都让余开宏听不懂,余开宏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不低,他可是带着队伍搞过压缩机,搞过发动机的。
要是江成自己带队去搞什么集成电路,哪怕余开宏听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但凭借江成的资历和成就,余开宏也可能把这个项目给批了。
可现在不管是材料的制造和集成电路的研发,主导带领人都是江成的学生黄文仪。
一个大学生,让她主导材料提炼制造,余开宏相信这不算什么。但是余开宏都听不懂的东西,也让她去带队研发。
余开宏感觉江成就是故意在给自己的学生造势,申报的项目目的不纯。
“江总工,我看这样吧,我让厂里专门去买一万块的材料,让你的学生去搞集成电路。我这边现在是真的太忙了,你也说了,很多东西都是以后才需要的。万一在今年年底又出现比硅更好的材料呢,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看的长远,但步子不一定要迈的那么多,可以走一步看一步嘛。”
余开宏再次拒绝的说道,并且当着江成的面,时不时的看一下手表,意思就是告诉江成,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没事的话就不要耽误他的时间了。
江成从口头里掏出香烟,点燃吸了一口,然后也没有吭声,收拾好申报的文件就起身离开了。
集成电路的研发,主要是芯片的制造。有材料和设备的情况下,投入的金钱倒是要的不多。
这个项目余开宏是没阻止,但材料制造被拒绝了,江成也知道这是思路和立场不同的问题,可同样也是眼光的问题。
这让江成挺怀念老周在的时候,他技术不行,但他认可江成的能力,所以江成干什么事情,他哪怕看不懂,也会直接支持。
现在是大炼钢时代,江成还想老实一点,让余开宏折腾两年再说。因为现在组织部很支持余开宏的做法,认为他的行为是在跟着时代走。
就连老康,也是尽量配合着他的工作,随他去折腾。
江成一边往自己的办公楼走去,一边吸着烟。
忍,还是让他继续折腾,这是一个问题。
按照江成的想法,其实他是想求稳一两年,前期的扩张太快,需要内部慢慢消化。
但大炼钢的局势,让他想退缩一下,不想跟局势对抗。所以有一个迎合局势的厂长过来,他其实很开心的,因为他想着等最后这局势过去,厂里出现问题,他再力挽狂澜的出现。
可退缩不代表技术研发也要受阻碍,碰到一个在技术研发观念不同的人,真是让人头疼。
第202章 等待契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三,昌江医院。
离上次江成去找余厂长已经相隔了十天,对于采购电弧炉制造硅材料的事情,江成暂时选择了忍让。
但这只是暂时的,江成就算是要反击,也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来反击,否则神仙打架遭殃的是普通人。
汽车厂首先不能乱,而且余开宏为了完成广交会的订单,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江成要是在这时候不顾大局给余开宏发难,就算能整治的了他,可能也会给汽车厂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汽车厂可以说是江成一手建立起来的,他可以允许汽车厂出点乱子,但不允许汽车厂出现危机。
而现在江成对于工作上的事情一点心思都没有了,老二要出生了,他在手术室外焦急的等待着。
江成其实也想看孩子到底怎么生出来的,这真的不是好色,就是纯粹的好奇。可医院里的人员不让他进去。
江成就奇怪了,自己媳妇,什么地方他没看过。江成觉得他要是在站在媳妇身边,说不定还能给她力量呢。
“老师,别急,师母没事的。”黄文仪抱着江平说道。
“嗯,我也没急,你师母生小孩快着呢,她说她上次一个来小时就把平平生出来了。”江成回应道,他现在是真没担心谭雅萱的安全问题。
总不能跟黄文仪说他其实是想看谭雅萱怎么把孩子生出来的吧,后世的人脑思路有点跳脱,这个年代的人不懂。
这次的预产期其实算的挺准的,五月一号过后谭雅萱就没去厂里上班了。
今天早上江成和黄文仪本来要吃过早饭就去单位的,吃早饭的时候江成还在逗弄着儿子玩,要出发的时候,江成把一岁出头的儿子抱到谭雅萱怀里,谭雅萱也就是使了一下劲,然后就要生了。
江成和黄文仪两人把谭雅萱送到了医院,然后拿医院的电话给厂里科技办公楼那边汇报了一下情况。
上午要是有人找江成或者黄文仪有事,在厂里那是找不到了。江成是给郑可打的电话,让她到时候跟江燕和谭悦也说一下。
江成现在的话是带有一点玩笑的意思,但也算是一种祈祷,希望谭雅萱向上次一样生孩子不会出现什么困难。
黄文仪听了江成的话,也是笑了笑,然后继续跟江平逗弄着玩。
很快产科手术室的门就被打开了,出来了一个产科护士。
“江总工,恭喜你,生产很顺利,母子平安。”
护士一出来,就跟江成道喜着。
听护士这样一说,江成也知道谭雅萱又给生了一个儿子,这样的话,她要给自己生三个儿子的目标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了。
其实江成想要一个女儿,那种漂亮可爱类型的乖乖女。特别是今天是十三号,给女儿取名叫江十三,等长大了,人家得喊她十三姨。
这既然老二也是儿子,第二个名字其实也早就定好了。老大叫江平,就是江成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改革之前平平安安,这老二自然叫江安了。
黄文仪听到师母顺利产子,也是在边上恭喜着。然后两人在门口又等待了一会,谭雅萱才被推了出来。
然后送到了产妇病房,像谭雅萱这样生产顺利的,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是当天回家的。
到了病房后没多久,护士就把刚出生的孩子抱了过来,皱不拉几跟一个小老头一样,六斤二两。
江成看了一会,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刚出生没长开倒是不会嫌弃,但是也不好玩呀。
“雅萱,让文仪先陪着你,我回去买一只老母鸡然后炖鸡汤过来。到时候再买些糖果给医院的产科医生和护士也发一发。”江成对着谭雅萱和黄文仪说道。
“老师,要不让我去买鸡和炖鸡汤吧,你在医院陪着师母。”黄文仪开口说道,她认为这些跑腿的活交给她更合适。
“你不懂,我又不亲自炖鸡,我买只鸡去厂里的食堂,让食堂的何主任去处理就可以了。你师母在厂里除了跟调度科的人关系好,就是食堂那边的人了。”江成笑着拒绝了黄文仪的好意道。
江成是相信黄文仪会炖鸡,但是手艺肯定没食堂的何主任好。而且江成家里还有滋补的一些药材,就是适合跟老母鸡一起炖,然后适合刚生产的孕妇喝。
黄文仪听到老师这样说,就没执意要替他去效劳了。
江成也是看谭雅萱没有其他交代,就离开了妇产科病房。
这人逢喜事精神爽,江成刚才虽然在病房里没有把老二当宝贝看待,但想到自己又多了一个儿子,这走路也是带劲。
江成现在依然每个月都会去捕一两次鱼或者打鸟什么的,所以家里的肉票和家禽票一直有不少存留。
回家后,直接拿了各种需要的票证,还有一些药材就又出门了。药材是上一年从广州回来的路上,在清江县药材商店就配好了的。
等江成在市场上买了一只老母鸡到厂里后,他是先去调度科找了一下自己的妹妹和小姨子的。到了那边才知道她们得知谭雅萱生产了,已经请了假去医院看望她的。
只是谭雅萱跟鱼一样‘甩子’甩的太快,又跟第一胎那样一个小时内就生出来了。这导致江成离开医院的时候,江燕和谭悦还在厂里安排今天上午的工作交接。而江成来医院的时候,她们又正好离开了。
江成是带着鸡找到了何主任,人家亲自动手去食堂帮他炖的鸡,而且还弄了一些香菇放进去。
鸡炖好后,江成回到医院,病房里已经有很多人了。郑可和他的丈母娘也在,丈母娘那边应该是小姨子回去通知的。
郑可也请假来医院,是又抱着认干儿子的目的来的。
~~
江成又多了一个儿子,今天肯定是要一天都不去厂里。但下午除了丈母娘在医院,其他人都要去上班,包括黄文仪。
这丈母娘家里没有儿子对于江成来说是真好,起码能特别看重自己女儿生的孩子。
谭雅萱生了小孩,这坐月子期间,丈母娘打算搬到江成家里,照顾谭雅萱一个月。江成当然没有意见了,还十分的感谢。
江成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厂里很多人都知道他家媳妇生小孩了的事情。不少人专门跑到江成的办公室来道喜,其中包括余厂长。
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江成可以不插手汽车厂里任何产品生产的事情。可是江成想研发的东西得不到支持,哪怕这研发项目不是他亲自主导的,对于他来说都是接受不了。
现在江成都有点后悔自己把汽车厂在规模上发展的太快了,导致汽车厂的级别快速上升,让老周因为自身级别跟不上,被迫无奈的选择离开汽车厂。
还有以前的黄副厂长,后勤部的陈主任。都是因为发展太快,他们的级别没跟上,要么就是去其他厂担任厂长,要么就是成为分厂的负责人。
要是他们都还跟一开始那样在汽车厂里,江成起码做什么事情都能得到支持。哪怕是去干一些坑人的事情,大家都能在一起商量着来。
孩子出生,江成是高兴。两个孩子取名为平安的意思,但平安不代表着和平。
江成在等一个契机,一个让他准备激进的契机。
黄文仪之前说想要发表一篇关于集成电路的设想和发展方向的文章,已经投稿了。
除了集成电路的稿子,还顺带投了一篇科技研发也要‘大炼钢’的稿子。稿子是由黄文仪代写,江成签了署名的。
国内搞‘大炼钢’的初中是想快速的追赶,而科技的‘大炼钢’也是如此,坚决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是要大胆的走,方向错了没有关系,最多浪费一点时间掉头回到原地。
但是方向正确了呢,那将是直接追赶国际步伐,将会在国际上跟其他国家进行赛跑。
不要担心出错,我们从四面八方出发,只要有一支队伍走对了方向,那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科研人员连试错的勇气都没有,原地踏步等于是在退步。
江成不知道投稿的文章能不能发表,但在这个时代,投稿的文章就算不能发表,也会告知对方的。很少出现石沉大海的情况,特别是有身份地方的人投稿,基本上都会回复。
现在江成和黄文仪还没得到回复,江成也不急,他在搞奔驰大G,车子已经进入到后期阶段了。很多零部件都是江成亲自带人一起在组装,平时车间都不允许其他人进去,就算造好了,他也不会让这车子立刻亮相。
今年秋天,他要开去四九城,要去找当年跟他一起邮轮回来的人显摆一下。看看能不能挖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回昌城。
第203章 拨正反乱
五月十五号,广州第三届广交会算是圆满结束。
广交会的影响是一届比一届大,很多产品谈不上物美,但价格是真低廉。
而这一届广交会交易总额价值在一亿六千五百万,其中最亮眼的就是车辆销售了。比上一年占交易总额的比例还高。
这一届广交会交易价值总额翻了一倍,等于汽车的产品也跟着翻了一倍多。
商人是逐利的,国内昌城汽车厂的车辆质量已经经过了一年的考验。不能说没有故障,就算是欧美那边采购的汽车,也不能保证几千辆车在一年内都会不出一点故障。
但得看故障是什么,是偶尔一辆车出故障,还是大部分车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
起码跟市场现在很多汽车品牌相比,国内的汽车品质也是达到了合格的标准的,而车辆的性能并不低于国际水平。
而且国内的车辆使用钥匙的点火系统,的确算是一种值得炫耀的技术。
比如大众轿车能用钥匙一步到位的点火,其他汽车还要先拧一下钥匙,再去弄按钮点火。总感觉这档次不是低了一些嘛。
不过可惜的是国内没有所谓的专利,并且被西方国家封禁,国内也不想搞西方专利这套路。国内现在的思维是我只要学会了你的东西,我就自己造。
也不是说国内就不尊重国际上的专利,关键是人家不带我们玩。他们的专利技术,我们就算给钱也不会传授,产品设备都不卖,更别说技术了。
知道历史的都知道,我们国家是到后来加入了WTO,大家开始一起玩了,才认同国际上那专利法的。
但是现在,国内是我学来的东西我就直接用,有什么产品我能仿造的,就直接仿造生产。所以我们国内的技术运用就算有领先的地方,人家也可以直接搬过去用。
所以这使用硅晶体三极管来控制汽车点火装置,在大家认为比以前的方式更好用的时候,大家都立刻仿造研发来使用了。
而硅晶体三极管本来就不是江成研发出来的,他只是第一个运用在汽车领域上。只是一种技术的运用,别人只要简单的拆解一下,只要能生产出来硅晶体三极管的,就能立刻使用的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运用在汽车领域里,这是中国那边先搞出来的。虽然那边没有什么专利一说,等于是直接把技术让大家免费学免费用没有区别。
而这个技术是中国先开始运用的真相,要不要扭曲一下,比如西方国家来抢注这个专利。可谁来抢这个专利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你抢了,别人可能就要按照专利法交费了。
因此目前的状况就是其他生产车辆的公司基本上都运用上了三极管控制点火装置,昌城汽车厂在这方面领先的周期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