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没有了技术上的优势,但价格优势和口碑优势是出来了。
国内被西方封禁是没有错,但资本主义国家是逐利的。国内搞广交会是为了打破封禁的枷锁,想借用一些地区作为跳板。
昌城汽车厂的车辆质量和性能好,不能说现在就比的过欧美了,因为材料的好坏也限制了车子的性能。
但中国汽车这个价格摆在这里,已经让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机。你们中国卖不到的地方,他们可以卖过去呀。
已经有人把港澳地区作为采购的跳板,直接开始挣差价了。
而昌城汽车厂这边给的价格,其实只是给外贸易部的参考价。大宗商品购买,有没有优惠,甚至哪怕亏本卖,其实都是外贸易部的人跟某些部门做主的。
哪怕卖一块钱一辆车,上面照样支付汽车厂一万块就是了,怎么卖真的跟昌城汽车厂没有关系。
因为昌城汽车厂的正面挡风玻璃都开始使用国产的了,只有需要摇动的车窗玻璃依然采用进口。
所以汽车厂的玻璃成本已经是降下来不少的,哪怕昌城汽车厂的车辆降价卖,利润其实也比以前高。
有采购商想大量购买车辆的,外贸易部的人是降价了的,让人家有更多的利润才愿意去倒卖。
一千六百多万美元的车辆销售订单,要制造上万辆汽车。如果昌城汽车厂不增加产品,就这订单要汽车厂干十个月。
余厂长又是大量招工又是安排人加班,能维持进度的情况下,依然要半年多。主要是现在昌城汽车厂无法做到两班倒,甚至连现在加班的进度都不一定维持的住。
从余厂长从计委部那边要来的五十吨粮食,已经消耗光了,而且食堂的菜品跟以前完全比不了。
以前食堂提供加班的免费伙食,不能说每天有好菜,可就算是蔬菜也是会放不少油来炒的,更别说隔几天就有一个荤菜。
而现在都是没有油水的菜,因为是免费的,大家也没闹意见。关键是就这样的水平都维持不住了,汽车厂已经没有额外的粮食了。只能通过广播通告大家,汽车厂将取消加班劵,但是大家依然要加班,厂里是会给加班费的。
这件事情,工会主席代表工人提出了抗压,也跟余开宏交涉了。但是没有交涉成功,外贸订单任务重,工人必须加班。余厂长表示不是不想照顾工人,实在是弄不来物资。
而这时候老康也不得不出面来帮余开宏一把,因为外贸订单的确很重要,让工会主席千万别代表着工人闹事。而且其他单位加班也的确没有补助餐,只不过其他单位也没有长期加班的情况。
这工会主席和工人是安抚住了,但是整个工厂的工人积极性却是受到了打击。以前工人的态度是自己争取快一秒,厂里的效益也就能更好。
工厂是我家,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多干一点,这个大家庭就更好一点。
现在却是想着晚上要加班,白天不能干的太累了。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了事故,家里的父母老婆孩子怎么办。
然后余开宏就发现大家加班是在继续加,但几天下来,产量却在减少。他也去车间视察了多次,也并没有看到工人懒散的情况。
汽车厂,科技办公楼,总工程师办公室。
“老师,报纸下来了。老师,你快来看。”
“哦,快给我看看。”
江成见到黄文仪拿着报纸门都没有敲就进他办公室了,得知是投稿的文章终于登报了,内心是一阵轻松。
这文章投稿了的时间可不短,江成还真怕思想太激进,稿子过不了呢。
而稿子能过,证明了上面是认可江成的观念。江成接过报纸,这可不是地方报,是国内最权威的报纸之一,平时都要送到很多领导干部手里的。
“老师,就在这里,你的文章就在正面。”黄文仪有点激动的说道。
江成看着报纸也有些激动,竟然是
上面表示这次大炼钢就是权利下放,让大家放开手脚的干。可科技发展也需要放开手脚的干,有些问题不能全部坐等上面来解决。
“你先回去忙你自己的事情,早点把汽车用的空调集成电路控制芯片制造出来。我现在去找康书记,事情要是能定下来,你就联系你的母校,再安排一批同学过来尽快搞研发。”江成拿着报纸起身说道。
“嗯,知道了老师,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黄文仪也是兴奋的说道。
先不说黄文仪自己对材料制造和集成电路研发感不感兴趣,光是能跟老师站在同一战线,去解决困难完成一些事情,对于她来说就觉得很有意义。何况她本来就对集成电路感兴趣,认为这是未来点子科研研发的重要工程。
江成拿着报纸几乎是小跑的去行政办公楼,来到书记办公室,他倒是没有发现老康的那个大学生秘书在。
最近老康不忙了,因为他能解决的事情,已经出面尽量解决了。解决不了的,他也只能拖着,然后安排身边的秘书到处跑腿去打发一些人和事。
汽车厂没有额外的车辆能支配,这人情往来也的确让大家轻松了不少。起码厂里来‘视察’的单位也少了,来这边也打不了秋风,康书记也不需要接待什么人。
“老康,你这是够清闲的呀。”江成大声的笑着说道,几步的工夫就走到了老康的身边,把报纸放在桌子上,然后指着报纸某位置接着说道:“看看这个。”
老康能看的出此时江成的状态有点兴奋,而且平时江成来找他,就算他们很熟了,也会礼貌性的先敲一下门再进来,这次却是直接进来的。
当老康看到报纸江成指的那个后,也是震惊了。作为一个厂书记,本来就对ZZ方面的精神比较敏感,很多单位的干部和领导都看报纸,不是让大家看发生了什么,而是有些东西被报道出来,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比如一些重要的报纸突然报道农业方面的一些事情,它的目的可能不是让大家看某地方多产了多少粮食,而是上面可能在关注农业了。
老康没有想到江成不声不响的搞了这样一个大动作,而这绝对只是一个开始。
“江成,你想干什么。”
“你出面召开会议呗,我到时候当大家的面申请项目研发。”
“就为了一个项目,要跟那余开宏过不去?”
“谁说就为一个项目,我希望他以后少多管闲事。兵工总厂出来的又怎么样,搞的汽车乌烟瘴气的。”
老康听到江成说这样的话,真的是楞了一下。有一说一,余开宏来汽车厂后,汽车厂其实正规了许多。
上梁不正下梁歪,真正歪的人是江成。江成竟然指责余开宏把厂里搞的乌烟瘴气,不应该是他的骚操作才搞的外面很多单位觉得汽车厂作风有问题嘛。
第204章 架空跳舞
五月二十号,昌城汽车厂。厂书记康里达在会议厅召开了厂内大型的会议,分厂的负责人员也被邀请参加了会议。
主要是讲了大型企业对于科技研发的带头作用,小企业没资金没实力搞研发,技术只能依靠其他部门支持。
但是大型企业呢,大型企业有资金有技术人员,就应该自主的承担一些技术研发的责任。而且眼光得看长远一点,要相信科研人员对一些技术在未来发展的判断。
在会议上,厂长余开宏的脸色很难看,因为康书记说的事情就差没有指名道姓说他了。
但这次的会议,研发问题只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工厂的发展虽然要大胆向前,但也不能不管不顾,大量招工和让工人加班,得需要后勤保障能跟的上才行。
这是工人阶级时代,工人才是社会的主人。天天建设工棚,工棚只能是过渡的,而不是长久的。
康书记提议,以后汽车厂不能盲目的找工人。他也知道,现在昌城市内很多工厂都在大量招工。导致现在大家也不管对方有没有技术,先招到人在说。
康书记的提议得到了很多部门的负责人赞同,特别是人事部,最近把他们累的够呛。
这次会议其实算是在架空余厂长的一些权利,康书记虽然在有些事情上没有决策权。但是他能发动集体表决的形式来给厂长施压。
余开宏要是不想权利被架空,可以以厂长责任制的形式,强行对抗厂书记的施压。但是他得有人配合他,完成他身为一个厂长要负责的工作。
现在能跟余开宏配合的也就是后勤主任董铁林,但是就算康书记不发难,他和董铁林也没有好的对策来解决外贸易订单的事情。
他们也发现就算是继续招工,但工人没有技术,对于产品的生产速度起不了太大的帮助。只能是有一批人熟练后,就能立刻有一批人顶上去。
而且工人的积极性跟他刚来汽车厂的时候差了很多,加班的效果不怎么强了。
特别是一个星期前,厂内发了工资之后,职工福利少很多,到处是抱怨声。
其实余开宏刚来汽车厂的时候,厂里仓库还存放了很多提前准备的物资,这让汽车厂在四月份发的福利并没有明显少多少。
而到了四月份,只要汽车厂参加广交会,在很多人看来,又是到了要发海带,海鲜和水果的季节了。
很多职工都在期望着呢,可偏偏等到带队去参加广交会的后勤主任董铁林回来了,大家也都什么都没看到。
好在会议上也只是架空了余厂长的一部分权力,对于工厂主要的生产权并没有动他的。这方面要动也不好动,除非是工人出现罢工,导致订单不可能完成。
江成其实是有办法解决生产问题的,但是他不想替别人做嫁衣。关键是他提出解决办法也还得他去实行,现在已经五月下旬了,他打算跟学生黄文仪一起主攻技术研发。
最迟江成到九月份就要去四九城一趟,他也没多少空闲的时间。而且他本来也就不是一个为了工作奋不顾身的人,谭雅萱还在坐月子,江成得时不时去打个鸟捞个鱼。
而且大儿子江平一岁多,正是刚开始学走路和说话的时候,最好玩的时候。小时不多玩玩,说不定长大了就不好玩了。
这次会议从头到尾余开宏都没怎么发声,现在等于是把技术部门的权限给完全下放了。他其实也想反对,可手里的一份报纸让他开不了口。
会议结束后,研发部门立刻上马了好几个项目。
研发冰箱,研发空调,研发空气压缩机,建设电弧炉,建设工业硅提纯实验室等等。
黄文仪也立刻联系了一些她的同窗,还有向母校求援。
研发冰箱和空调,不是说要生产这两样东西,而是要积累技术。先把冰箱能很好的造好,那么把技术运用到冷藏车上面说不定就能很简单的实行。
这空调嘛,天气要热起来了,借研发的名义,给一些办公室装几台试用一下。而且会议室装台空调,大家也能在天热的时候轻松的讨论问题。
而且通过家用空调也的确方便研究冷暖空调和变频空调之类的,总不能研究一个空调,还要在车上去研究。
在五月底,建设电弧炉的技术人员就过来了,汽车厂只需要建设一个小型的电弧炉就够了,所以建设起来只需要两三个月。
而在建设过程中,江成和黄文仪也在学习电弧炉的构造和使用原理。因为汽车厂建设这电弧炉并不是光为了生产硅材料,可能也要用到以后的铸造和其他材料制造上面。
科研‘大炼钢’,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口号,只不过这个带头喊起口号的人是江成。
江成的思想口号在发酵,而另外一篇科研文章也在悄然的发酵。
黄文仪发表的集成电路的电子发展方向的文章,并且附加了指导者江成的名号。集成电路的思路在短时间内发酵下,就让研发电子控制方向的人达成了一个认可的共识。
唐山工学院,曹建华,湖南长沙人。四零年毕业于魔都交通大学,然后又在四五年考入美利坚麻省理工学院,成为电机工程系研究生,一九五零年,获得博士学位。
在一九五二年,曹建华回国到唐山工学院担任讲师工作,看到昌城汽车厂在研发集成电路后,打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文武,江苏苏州人,一九四五年赴美利坚普渡大学深造,一年就获得硕士学位,再用两年又获得了博士学位。
国内解放后,李文武放弃在美利坚的教师工作,以难民的身份回国。现在担任某科研工作的核心成员,但是看到集成电路的构思和发展方向后,辗转难眠了两天,向昌城汽车厂发出了申请。
王启明,河南太康人。毕业于魔都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后出国在美利坚通用电气公司实习,并且在麻省理工大学进修,一九五六年回国,与江成乘坐同一邮轮回国。
并且王启明在回国的时候还跟江成聊过天,只不过他感觉江成比较内向,在回国的邮轮上,并不喜欢跟人聊天。
~~
“王启明,竟然是他。”
江成没有想到这集成电路竟然让这样多科研工作者感兴趣,甚至出现了一个跟原主一同回国的一个人。
而且原主回国的时候,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不怎么跟大家交流,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他只是不想跟专业有些相似的人交流。
他那时候的水平只能糊弄国内一些人或者其他专业的,像电机专业的,其实大学前面课程有很多相识的。甚至人家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而且参加了工作的,很多同行可能就是机械动力专业的。
江成在回国的时候,假装有些晕船,没怎么跟大家长时间交流。
但是没有想到命运就是这样有意思,竟然回有同船回国的人找到他,要加入集成电路的研发。
江成认真思索了一下记忆,好像跟他一起回国的牛人还真不少。
这些想要加入到集成电路研发中的人,江成当然是来者不拒。不过大部分都是打算临时加入,完成了研发可能就会离开的。
因为他们也是想把这集成电路研发出来,然后运用到一些领域当中去。毕竟昌城汽车厂是搞汽车厂,他们来这边只是对集成电路感兴趣,不是要跟江成一起搞汽车。
但是江成不在意这个,你们这些硕士博士生先过来就好,集成电路的制造只是一个开始。而且没有光刻机,目前只能制造不怎么密集的集成电路。
这个年代能回国的人,都是一批有使命感的人。原主要不是大学成绩都没跟上,在美利坚就算会被人歧视,但要是能有份好的工作,都不见得会回国。
而且美利坚那边得知他就是一个自己造势出来的草包后,给他安排一份工作,那时候他就已经不想回国了。
所以江成是真佩服这些在国外有身份有地位还毅然而然回国的人,而这些人,只要上了江成的贼船,哪里有那么容易回去。
叮叮~~叮叮叮~。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最近电话好像有点多。
“喂,对的。是这样的,你说的没有错。对,你要是能来,那真的太好了,真是太感激你了。你上车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一定亲自去接你。不用客气,这是应该的。~@……!”
江成放下电话,内心高兴的很,又是一个博士毕业生。按照级别,人家也算是中级工程师。
想了想内心的计划后,江成不由自主的站起身子,走到门口边把门给关上了。然后扭动着身子,在办公室按照自己内心的节奏跳起‘舞’来。
跳的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心情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