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16节

  而南方地区今年还好,昌城这边其实还不希望有太多降雨量,因为一到六七月梅雨季节,大家就怕出现洪水。

  江成在昌城现在的生活过的很充实,而且也很快乐,他是不知道旱情已经在北方开始出现征兆了。他现在在享受当导师的快乐,收了一个天才当徒弟,那种快乐是没当过老师体会不到的。

  懂的不难,难的不会。老师教导学生,有时候在他看来有手就行,稍微用一下脑子就能明白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他要是没有理解明白,真会让教导的人气死。

  但是对于天才学生,你只要是循序渐进的跟他讲解,不是跳过一些她没接触到的知识,是真的讲一两遍就会明白。

  芯片之母,江成是明白这称呼的含金量了。现在黄文仪是江成的学生,但江成感觉要不了多久,就会跟她成为亦师亦友了。

  对于半导体,目前在国际上其实也都是处于起步阶段,江成会的知识,其实还是之前研发电液伺服系统依然外挂耗时很久硬生生推衍出来的。

  而三极管的原理和制造,也是因为跟那控制阀的原理相似,所以江成理解的很快。

  江成把这些知识一教,黄文仪很快就学会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原理。怎么说呢,教黄文仪会给人一种自己好像会的也不是很多的感觉。

  但是就这电液和电流控制系统的知识,江成要是去教别人,真能把他气死。因为真的是懂的不难,难的不会呀。

  有些东西因为你会,所以你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可能一个简单的过程,包含了很多知识点。

  就光一个电信号转换成机械位移,懂的人可能就是说对照这个信号,如何让它来位移。几句话就概况了,但是不懂的人,你得讲解永久磁铁,导磁体,线圈等,各种零部件在这个整体上发挥的作用。

  黄文仪也有一些零部件原理不懂的地方,但她理解能力强大呀,很多东西江成当场讲一遍就明白了。就算不明白,她也会做笔记,而且汽车厂内有很材料可以让她去验证一些理论。

  江成现在专门给黄文仪弄了一个办公室,办公室门口挂的牌子是‘电子系统’,然后让黄文仪给她认识的同学写信。

  直接组建一个半导体材料研发和半导体配件制造的研究室,研究室要什么仪器和材料尽管说。

  而第一个项目,江成希望从硅晶体材料开始研发,四百美元一斤的硅晶体,他希望黄文仪先把这个拿下。

  只要自己能提炼,一方面是以后搞集成电路研发,不用担心材料的浪费。另外一方面,以现在昌城汽车厂的产量,就算一个三极管使用的高纯硅很少,但一年下来起码也能节省一万美金。

  关键是以后各种电子设备,需要大量的集成电路,需要更多的控制开关。空调,刹车系统,气压控制。甚至厂里的各种设备精密化,这原材料还依赖进口太麻烦了。

  组建实验室,还有购买的设备,研发费用都要汽车厂承担。好在余厂长有一点好,他也是搞技术的,对于研发这方面只要是能用在厂里产品上的,研发费用不大基本上不会反对。

  “文仪,搞研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晚上在家里查看资料别太晚。到单位里去用功也是一样的,吃饭和吃菜别客气,多吃一点,你看你师母多厉害。”

  傍晚,在饭桌上江成关心的对黄文仪说道。

  果然呀,这个世界上的天才,也是要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

  偏偏就是这些天才,明明比人家聪明还有天赋,在努力方面你还比不了。

  江成有外挂,但他这个外挂也需要他努力才能有成就。他就没那个上进心,现在国内材料研发技术落后,江成要是把外挂用在这上面,几年内也必有成就。

  但是他不感兴趣呀,他有时间宁愿数谭雅萱身上的毛玩,也不去学习材料学。也就是碰到汽车上能使用的东西,才会有主动的兴致。

  “老师,我知道了。老师,你上次跟我说,你想用大量的晶体管来控制空调的操作,我对这方面也感兴趣,你能跟我说说这方面的思路嘛。”黄文仪一边吃着饭一边询问道。

  她刚来到老师家的时候,的确是有点拘束,不好意思吃多。但是也就拘束了一天,因为师母谭雅萱吃饭菜太厉害了,有了对比,就算她多吃一些,也会显得很拘束。

  在老师江成家,吃饭不怎么控制量的。要知道黄文仪的定量现在也就是三十一斤,这还是因为她是大学生,普通女工只有二十八斤定量。

  但是三十一斤定量,粗粮就占了二十斤。黄文仪在老师家里这种吃法,定量是怎么吃都不够吃的。她也很缺油水,肚子也很容易饿,让她现在放开吃,也能吃好几碗。

  现在黄文仪没怎么拘束,但也不能完全放开肚皮吃。一餐吃两碗米饭,已经让她有些不好意思了,但是跟师母比,就差不少了。

  “这问题让我想想。”江成回应道。

  面对黄文仪的询问,他得组织语言,显得他自己很有远见和学问。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黄文的问题不是解惑,而是传道和授业之间的范围内了。

  江成就是自己也造不出集成电路,当然了,他也是不愿意花心思在这上面。已经制造出三极管了,继续延伸下去,那就是集成电路了。

  “文仪呀,我目前是没有精力往这方面研究,但是我对电子控制这方面的发展思路方向是早就有了的。当然,我这个思路的方向也是受别人去启发~~”

  江成组织好了语言,开始慢慢的跟黄文仪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和看法。

  早在六年前,英国科学家达默就提出了一个概念,一个集成电路的概念,但是他那概念并没有命名集成电路。只是设想了一个无需外部连接线的固体组建。

  江成是认可这个概念的,所以他告诉黄文仪,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完善这个概念。

  “文仪,我的思路就是把多个晶体管,电阻,电容全部连线集合在一块小块半导体芯片上。这种组合,我个人命名为集成电路。除了厂里运用在空调控制上,其实很多电器都能使用的上~~”

  江成滔滔不绝的说道,而他说的这一切给黄文仪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集成电路,这是黄文仪第一次听到这个,而且她觉得老师说的这个东西十分的可行。特别是在未来的运用方面,老师讲的太让人向往了。

  “老师,我觉得你讲的这个太有可行性了,要是把你的思路整理一下,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一定会在学电路专业和国内半导体研究者引起轰动的。”黄文仪带着崇拜者的眼神望着江成说道。

  现在国际上都没有集成电路这样的东西,在黄文仪看来,如果自己的老师真的把这东西搞出来,那意味着什么。

  绝对会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而偏偏这个人他的专业却是机械动力和运用,发展的方向却是汽车领域。

  这就跟大家想研发陀螺仪,就在大家还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时候,钱佬随便抽个空就给你解决了。

  当你的专业还比不过人家的随意为之,真是有如一粒蜉蝣见青天,那敬佩之情不可言呀。

  而在这一时刻,江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崇拜之人可是未来芯片之母呀。他此刻的内心飘了,膨胀了。

  江成此时竟然感觉有点遗憾了,要是穿越再早几十年,他说不定还能在钱佬面前比划比划,让他知道什么叫微积分。

  “你们师生两个,能不能别在吃饭的时候讨论这个,最少一边说一边吃呀。”

  就在黄文仪钦佩,江成被捧的飘了的时候,谭雅萱开口大声说道。

  刚才谭雅萱见自己男人放下还没吃完饭的碗筷说这些,而黄文仪也放下碗筷在听江成说,她是给江成面子,没打断他。

  等两人说完了,谭雅萱才不客气的打断他们。不是不让他们说,好歹认真的把饭菜吃完了再聊呀。

  江成和黄文仪互相的尴尬一笑,老实的吃起饭来。

  ~~

  江成不知道集成电路的历史,其实此刻美利坚那边一家仪器公司的一个新员工,他也提出了在一个半导体集成所有电子元件的想法。

  历史上集成电路问世是在今年的九月份,然后在明年二月份被申请专利,IC这个词也就诞生了。

  而此刻,黄文仪是下定了决心,老师没时间走下的路,她来帮老师走。研发材料跟研发集成电路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并且黄文仪打算写一篇关于集成电路的文章,等写好后让老师过目,如果老师认可的情况下,她就去投稿。

  在黄文仪看来,老师投入汽车领域,为国内解决了大量运输困难,并且还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方向和使命责任,而她也要寻找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或许老师看中自己,选择自己,就是希望自己帮他朝某个方向前进。

第201章 项目被拒绝

  在有了研发项目和汽车厂的资金投入,有一些东西的研发其实不难。

  国内很多材料需要依赖进口,有时候并不是材料制造有多难,而是需要研发的材料太多了,得分轻重缓急。

  硅这种材料,主要是大家还并不清楚它的具体用途。而且锗比硅容易提炼,提炼容易成本就低。

  硅的提炼难度其实就是它耐高温,原材料就是石英沙,这种材料到处都有,根本就是取之不尽。

  但就是这种到处都有的原材料,现在制造出来的工业硅也高达四百美员一斤,前期硅材料获得,最主要的其实是高温炉设备,需要能让温度到达一千八百度以上的高温炉,也就是电弧炉。

  国内在上一年才有的电弧炉,也是苏联援建的。不得不说的是苏联卖给国内的设备和教导的技术,的确是让国内的工业迅速的过度了初步阶段的发展。

  国内很多材料需要依赖进口,在工业方面苏联也并没有卡脖子,毕竟要摆脱进口,得先有制造材料的设备。

  而在很多设备上,是真的让我国跳过了最基础的研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等于是花钱买工业发展的时间了。

  在这里依然得指责一下苏联的无耻之处,就是苏联的货币价值在联盟国内部对标的价值太高了,造成这个时代的卢布汇率不对等。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领导者,大家其实在五六年之前也认可苏联的货币价值的。哪怕是因为他们在这时期工业强大,成为了很多单方面工业产品出口,造成工业产品贵,大家也都认了。

  其实按照苏联的算法,他的成本和利润比例不高,可关键是他的货币价值虚高了。

  这就好比国内生产一样东西,成本八块钱,卖十块钱并不算有多高的利润。但要是这两块钱能购买其他国家四五块钱的东西呢。

  苏联现在的卢布价值虚高,大家其实也能接受,毕竟他是‘老大’。很多国家需要借助他的援助来发展。

  但苏联无耻的地方就在于他自己也知道不对等的地方是什么,宁愿去搞外汇交易补助,花四美金购买他们的东西,可以补助六美金,也不调整内部联盟国的交易价格。

  而现在到了五八年了,国内已经度过了一五计划,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基础项目。已经可以开始朝材料研发上面迈动步伐了。

  国内建设了好几座电弧炉,建设电弧炉的目的是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和铸钢件之类的行业。还没想到运用在硅材料的生产上面,因为硅晶体虽然卖的贵,但目前国内对这东西也用的少。

  其实不光是国内了,国外也用的少,这用的少其实也是工业硅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专门弄一套设备去生产硅,这设备成本就高了。

  就跟后世国内‘不能’生产圆珠笔笔芯圆珠一样,那东西用途单一,市场量就那么大。关键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价格高不了。

  让人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去制造一年只需要消耗几千最多几万块钱的东西,除非是在进口上被卡脖子了,没办法自己去制造,否则就算是站在国家的层面上也只会先采用进口的方式解决问题。

  ~~

  昌城汽车厂,厂长办公室。

  “江总工,你来我这边一趟是真难得呀,找我有什么事尽管说,有什么困难我能解决的尽量解决。”

  余开宏笑着开门见山的对来找自己的江成说道,他其实也不想这样直接了当的谈话,是想跟江成闲聊唠嗑一下的。

  但是他现在是真的忙,很多事情要他操心。

  让厂里大量招工,加上让职工加班,但以现在的进度最多增加百分之五十的产量。可广交会那边的订单多的让人难以相信。

  余开宏刚来昌城这边,就把计划产量给提了上去。但以广交会那边的订单来看,那提上去的计划产量也就是一个笑话,他现在想两边都顾及根本不可能。

  关键是现在放弃计划任务订单,厂内也不好安稳。余开宏虽然问上面要来了五十吨粮食,但这是建立在厂内不继续扩张的情况下,能支撑一个月。

  但现在汽车厂必须继续招人,那粮食就撑不了多久了。而且不光是粮食的问题,福利问题也开始出现状况了。

  以前在兵工厂那边担任厂长,厂长是不需要考虑福利方面事情,是有上级部门特殊照顾的。上级部门对兵工厂和军工厂都会有优先调配福利物资的安排,而地方企业工厂是由地方部门安排的。

  但是地方工厂企业的福利一般是分为两种结合,一个是地方部门按照工厂的级别,工人人数和规模统一调配一定的物资。

  这一部分是汽车厂不用操心的,但是地方部门调配的物资不会太多,还需要企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一部分。

  现在汽车厂就出现一个问题,计划生产提上去了,意味着很多部门都能获得到汽车,大家还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但是才一个月的时间而已,就告诉大家这半年的计划产量可能都要取消,等于大家比以前其实更难获得汽车了。

  而私下汽车厂也没有多少计划外的车辆购买名额,那么问题来了,你汽车厂就算规模再大,为国家创造多么巨大的外汇,跟他们那些部门单位有什么关系。

  “余厂长,也没有什么事,主要是因为科研研发,需要建一座小型的电弧炉。这是申请的文件表格,想找你批示一些。”江成见余厂长这样直接,也就立刻说明了来意。

  “建一座电弧炉?”余厂长有点震惊到,这是汽车厂,他不明白搞一个研发,怎么还要建电弧炉。

  余厂长拿过申请文件开始查看起来,然后皱起了眉头。

  他也是搞技术出身,对于技术研发其实是很支持的。但他也是搞管理的,讲究研发对自身单位的实用性。

  建设电弧炉,竟然是为了把石英砂炼制为硅材料。这对于汽车厂来说投入的有点不合理,硅材料的制造还不属于能使用的工业硅,还要在生产出来的硅材料上面进行纯度提炼。

  但是材料方面不需要汽车厂来自己解决,直接申请采购就是了。如果采购的多了,上面觉得一直这样采购不划算,自然会由上面单位去负责原材料的问题。

  厂里使用硅晶体制造三极管,就这方面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不过是在余开宏到任之前就已经弄好了的。

  余开宏也查看了这方面的情况,一个硅晶体三极管,只需要两克多的高纯度硅。一斤高纯硅四百块钱,等于一个硅晶体三极管的硅成本两块钱不到,然后加上制造设备和人工成本。

  一个硅晶体三极管卖十块钱,现在汽车厂的产量每年能达上万辆,这算是值得投的。关键是自己不投也买不到成品硅晶体三极管。

  但是基础硅材料也要自己生产的话,余开宏认为没有必要。一斤硅晶体能解决两百多辆车的启动装置,一百斤能解决两万多辆。

  也就是说只要花四万块钱就能解决汽车厂一年的用量,但是自己生产硅,这还是第一步,后面还要提纯,最关键的还是能直接买到的问题。

  “江总工,这事情我看不急,这硅晶体成品材料也能购买的到,并不影响我们在硅晶体材料上面进行后续的研发。这事情我们以后再找个时间研究研究如何。”余开宏说道。

  江成听到余开宏这样说,神色有点难看起来。他也不是职场小白了,这话看似没有完全拒绝,给你的感觉是延后。

  其实这是大多数领导的一种说话方式,为的只是拒绝的不那么生硬,出现争执的场面。

首节 上一节 116/1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