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753节

  空军的同志甚至都在怀疑,我们拿到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老毛子的导弹是不是有点儿太拉垮了?或者说我们的中程和老毛子的中程是不是概念有一点不一样?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老毛子的导弹如此拉垮,有两方面的原因,推进剂和电子系统是一回事,老毛子12公里的R-8,重达230公斤~270公斤,足见这两者的拉垮。

  另外一方面,则是雷达。

  从与同代、同等级的雷达对比来说,老毛子的雷达从来就没有好过,性能都要差一大截,这一点,从雷达出现直到毛子千古,这一点从来都没变过。

  说到这个,几十年后的我们可就有话说了。

  不过现在是60年代,但是高振东也敢拍着胸脯说,别说你老毛子了,就连花旗佬,暂时也要叫一声我们大哥。

  但是这一切,包括空装局、防工委在内的同志们都是不知道的,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心。不过担心没关系,老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行。

  今天的会场,实际上依然是在京郊的导研院靶场,同时也是卫戍部队基地。

  导研院在这里整了一大堆表面贴着锡箔纸的气球,就等着这一刻呢。拖靶是不敢的,这么远的距离,打拖靶对拖曳机的威胁实在太大。

  汇报完毕,该说的该评的都说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拉出来打!

  打不中,刚才说的都没用,打中了,刚才没说那也可以说是尽在不言中。

  气球一个接一个的升空,从45公里外,一架专门改装了正在研制的脉冲PD雷达的战-7开始发起攻击。

  现在能装得下脉冲PD雷达的战斗机,就只有战-7。这架战-7的任务很重,改装了PD雷达的就它一架,今天一共要打10发,理论上能挂10发的它,考虑到航程和安全问题,只能挂6发,要打两个航次才能打完。

  但是负责测试的飞行员同志却是极为兴奋,这东西他打过不止一次了,在研制过程中,配合导研院就打了很多次,作为为数不多的打过这枚导弹的他,非常清楚,这枚弹是好东西!

  有了它,我们的天空,将彻底成为敌人的禁区!

  在这之前,谁能想到4、50公里开外,就能把敌人给打下来?想都不敢想!

  随着气球分两个批次一个个的升空,在千米高空,一枚枚从远方袭来的导弹大部分都精准的把空中的气球凌空打爆,同志们彻底放下心来。

  10发8中!

  同志们,这是真的!我们真的有能打45公里的中距空空弹了!

  老毛子:你特么再说一句“中距”?

  但是我们的空军的确把这个归类为中距,至于依据,正是高振东提出的70公里以上才算远程。

  和极为顺利、除了讨论基本没有质询的汇报过程相比,这次打靶花的时间实际上更长,主要是就一架飞机,每次打完还要重新放飞气球、飞机再次进入攻击航线,而且中途打光了还要去重新挂一次弹,一直从早上打到了下午,花了5个小时。

  同志们一点儿没有不耐烦的意思,非常有耐心的等着试验的结束。

  在打靶试验的中途等待飞机挂弹的时候,甚至高振东还和防工委的总工聊起了这东西的出路。

  “……这东西能卖给老毛子……”内部讨论,高振东也就不含含糊糊的了。

  总工和空军的同志有些诧异:“这也卖?不怕泄密?”

  这可不像高振东的风格。

第1172章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去做

  众所周知,高振东对技术输出一向是非常谨慎的,特别是对特定的几个国家。

  没想到今天这么新的导弹,他居然主动提出可以卖。

  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啊属于是。

  没想到高振东点点头:“对,能卖,不过要麻烦一下导研院的同志。”

  型号总师一脸的无奈,又来活儿了!但是这活儿来得开心,在卖导弹这件事情上,导研院可没少尝甜头。

  “你说说看。”总工很有兴趣。

  “麻烦导研院的同志,把推进剂的类型往研发早期退一退,射程改到30公里上下,这个射程,还有我们的命中率,对老毛子来说依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老毛子的导弹此时拉垮得一批,30公里的射程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原本一直被压制的中距空空导弹射程,在此刻一夜之间翻身做主人,要知道花旗佬的中距空空弹,此时射程也就24公里。

  “这个我相信,但是不会泄漏我们的技术么?”

  高振东摇摇头:“不会,那种推进剂也不是什么好货,北方老大哥学去了也就学去了,无所谓,至于制导技术……这么说吧,这个导弹的制导技术最重要的在雷达上,我们不给他们雷达也就行了,他们自己的雷达,是能撑得住30公里上下的射程的。”

  他这个主意,把防工委、空军都惊呆了,这个很细节,他们不了解。

  “这样也行?没有我们的雷达也能制导?”

  说起这个,导研院的同志就有发言权了:“是的,只要我们把照射参数提供给老……北方同志,他们的确是能制导这种导弹的。”高振东能张口“老毛子”闭口“大白熊”,他可不太方便。

  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特别是对老毛子这种船烂还有三斤钉的集成高手来说。

  不论是R-4还是R-8,在后来都有射程往30公里靠的型号,所以对于老毛子来说这个问题不大,而弹载接收制导这一块,还这么没什么大不了的技术,无非就是抛物面天线,但是这天线谁没有?

  非要说的话,接收天线后端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倒是真的高科技,但是这东西对于老毛子来说,又实在是太高科技了。

  “啊,这样啊……那倒是真可以。”空军的同志点头称是,能返销老毛子,对于到现在一直以对方的机型和仿制型号为主力的空军同志来说,有一点扬眉吐气的感觉,总算不是一直占别人便宜了。

  特别是当听见高振东说这种方式并不会泄漏我们最核心的技术的时候,那就更是高枕无忧,振东同志的话,可信!

  防工委总工也眼里放光,他很清楚这东西对老毛子的吸引力有多大,这么一来,又能从老毛子那里扒拉一点什么东西过来:“嗯,有道理,回头我们委里和负责对北军事交流的同志合计合计。”

  一群人边聊边等,导研院的同志突发奇想:“高副总师,你说我们能不能在这个导弹的基础上,增加格斗能力,做成兼顾的型号?”

  此话一出,空军的同志眼睛光芒四射!

  两用弹!好东西!又能中距拦射,又能近距格斗,怎么想怎么划算。

  然后,就很快没有然后了,因为高振东摇头了。

  “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两用弹都不要搞,浪费,而且作战效率极低!”

  空军的同志有些不解,振东同志不是一向推崇“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这话么?

  “这是为什么?”赶紧问一下。

  高振东解释道:“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想要两用,往往是两头不讨好,哪边都干不好。半主动雷达就不能用于格斗,当然,理论上换个红外导引头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想要两用,就必须在构型上两头妥协,例如,格斗弹的高过载要不要兼顾?兼顾了高过载,就会付出对于中距弹完全没有必要的高过载加固代价。”

  这是物理规律,规避不了的。

  雷电-2的型号总师思考着高振东的话,面露惭愧,这一点的确是没考虑周全,而其他两个单位的同志也是连连点头,样样都通,往往就伴随着样样稀松。

  不过面前这位年轻人除外,他是真的样样精通,毫无短板。

  高振东又继续道:“反过来,为了中距弹的大射程,就会付出对于格斗弹并没有什么用处的大尺寸、大重量的代价,搞成那样,还不如直接整个中距弹。这么几方妥协下来,会搞出一个格斗过载不够高,拦射距离不够远的怪胎,干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这种怪胎高振东上辈子见过,而且还见过这种怪胎的实战,特么的被打得老惨了。

  所以他继续加深同志们心里的印象:“这种破玩意如果是打菜鸡,那倒还好,但是和具有同等技术能力的对手打仗,只有一个下场,导弹都发射不出去,就被敌人大老远的用专用装备打下来了,或者是被打得四散奔逃,完全失去战斗的主动性。我们的对手,从来都不是那种菜鸡啊。”

  菜鸡?振东同志的比喻还真是形象,同志们笑了起来。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以及最为核心要害的作战需求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力量去做,例如夺取制空权,又比如这种中距拦射。记住一点就是,装备能提供的核心能力是有限的,顾得上一头,就势必要伤害到另一头。我们是大国,在这方面不妨大气一点,不要小家子气抠抠搜搜的嘛。战斗是件你死我活的事情,追求极致并不是坏事。”

  空装局的同志连连点头,学会了学会了,多用途是好,但是仅限于非核心需求,比如战-7作为多用途战斗机就很好,能有效降低成本和规模需求,可要想夺取制空权啥的,还得是专业的上!

  再举个例子就是,新攻-5在对地攻击上,绝对比战-7这个多用途战斗机强,空军的同志甚至都会自己发散思维了。

  导研院的同志求学不倦:“那这个度要怎么把握?出于成本、规模考虑,我们总会面对需要多用途的时候。”

  这是个很现实、很有用的问题。

  高振东想了想:“这么考虑吧,不能影响核心功能,在此基础上的延伸,没问题,例如格斗弹的导引头和射程技术上去了,兼顾较远距离的格斗,那可以,但是要把格斗弹当中距弹搞,那就没必要。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扩展的一切东西,本质上都是为了核心功能服务的,至于其他的好处,其实只是附带。”

  这话有些绕,但是作为导研院的型号总师,以及各自单位里最顶尖的一批人,同志们还是听懂了他的话。

  真的学到了!

  不但几位核心人物,就连旁边蹭听的同志,都生起了如此感受。

  时间就在大家的闲聊中一分一秒的过去,当最后一枚导弹击中靶子的时候,同志们都长舒一口气。

  没问题,这个弹没问题!45公里10发8中,就算是打气球,那也是顶尖的性能。

  但是空军的同志有些意犹未尽:“我有个建议,这个弹验收没问题啊,我先声明。但是我们明天是不是把不可逃逸区也打一打?我可以从其他地方调集高机动无人机靶标,既然要试验,我们就试个彻底,难得有这个机会,我们也好全面的掌握情况。”

  高振东一惊:“现在有高机动无人靶标了?”

  空军的同志笑道:“是的,我们现在老的米格-15空战有些力不从心了,扔了又怪可惜的,所以有同志就拿来改了无人靶机,有你搞的计算机加持,配合机械操纵机构,还能做出一些高机动动作来,不过只能起飞不能降落,一次性的。刚搞出来,正好用在这里。现在的几架成品就在京郊一个军用机场,打10发的数量可能不够,但是打个三几发应该没问题。”

  说这个的时候,空军的同志心里有几分窃喜,哎呀,总算是碰到你不知道的事情了。

  高振东闻言大为高兴,只要有了技术基础,同志们的思路也是层出不穷嘛。另一个高兴的原因,是以米格-15为代表第一代喷气机,开始陆续从主战序列里退出了,这是好事。

  “好,我同意,正好看看无人机的表现。”高振东笑道。

  此时已经天色渐晚,明显是不可能再打了,再说联系调动无人靶机也是需要时间的,人家还要准备,今天明显是没戏了。

  防工委总工点了点头:“嗯,那就这样,同志们就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我们看不可逃逸区打靶。导研院的同志也不用担心,这个结果,不影响你们定型验收。”

  同志们在此住下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还在吃早饭呢,高振东就在《日报》上看见一则报道。

  ——《为北海湾航运管理需要,南部海域北海湾相关岛屿主权移交》。

第1173章 振东同志,你是不是说过

  高振东边看边笑,有意思了啊。

  不过他能笑得出来,其他人却是不见得笑得出来。

  比如,花旗佬。

  作为当前花旗佬直接参与的最热点地区,交趾的所有信息无疑是兰利中心也好,还是军方也好,各种花旗情报机构最关心的目标。

  在北交趾的南交趾细作,数量可不在少数,几乎这个消息发布的同时,他们就收到了消息。

  正在亲自下场打仗的地区加上最忌惮的对手,这个消息的震撼力不可谓不强。

  这个消息从兰利中心迅速就传到了怀特厅。

  “先生们,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统领先生扬了扬来自兰利中心的情报文件。

  “和我们会越过那条线轰炸北交趾一样,实际上这是他们在默契和法理范围内的行为,理论上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办法。”一位政治幕僚如是回答。

  “有没有可能,他们只是简单的真是为了北海湾的航运管理?”统领说着一个他自己都不怎么相信的可能性,他一定要提出这种可能性的原因,实际上反映了他们的一种普遍心理:这不能是真的,否则太棘手了。

  “先生,绝无可能。哪怕真是这样,我们也必须按照他们是在事实上想要由东方人控制北海湾,给我们对北交趾的军事行动带来问题来考虑。在这件事情上,什么原因不重要,可能带来什么后果才重要。”

  回答他的幕僚,几乎把“幼稚”两字写在了脸上。实际上作为花旗统领,积年政客,正常情况下不可能这么幼稚或者没谱。

  当然,这件事情也不好说,后来没谱的统领,花旗佬也不是没出过。还好,至少冷战期间的花旗统领,政治家不见得够得上,至少合格的政客应该没问题,下限还是比较高的。

  “好吧,我只是不希望这件事情的出发点,真的是针对我们。”统领耸了耸肩。

  “但是从东方人的过往和行事风格来看,绝对是针对我们。而且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北交趾人不会把已经吃下去的肥肉吐出去的。他们很贪婪,我们在南交趾能看得很清楚,在这一点上,北交趾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政治幕僚解释道。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南交趾政府对此发起抗议或者反对?”面对那个对手,他们的理智总是比较在线的,能逼逼就绝不动手。

  “我们可以做一点什么,但是有效果的可能性不大,或者说对事实没有什么影响,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仅仅是发生在北交趾和东方人之间。我们必须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东西已经移交了,那么想再移交回去,又是另一个复杂的过程,主动权现在在东方人手上,而不是交趾人。”

  幕僚心里有句话没有说出来,如果保不住南交趾,那就更是没什么屁用。

  “那我们就做点儿什么,有没有用先不去考虑。现在,压力给到了我们在交趾的军队那边,看看他们有什么对策。”统领道。

  实际上,驻扎南交趾的花旗军队,并没有什么对策,这是政治的事情,而他们只能动用军事手段,很明显,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很冷静。

首节 上一节 753/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