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734节

  当然,这个国家绝对不是花旗,他们路走歪了。

  而现阶段高卢人也肯定不敢说自己手上的风洞就能涵盖客机研究的所有需求了,有些需求倒是可以不用风洞,但是用和不用,那可结果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而客机研究上面,省油1个点2个点,给销售带来的结果可能都大不一样。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大家风洞都一样,但是多一个风洞分担风洞使用费也是好事。

  风洞使用起来可贵了,这一点上,到了21世纪,无论是花旗佬还是高卢人,都深有体会。

  这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就那个价,爱特么用不用,给你开个天价都算是给你面子。

  “好!好!太好了,有了你们防工系统这么大的支持,我们和对方谈判的时候,底气也更足了,真要谢谢你们防工系统的同志们呐。”游总工连连称谢。

  防工委领导听得那是万分高兴,诶,你这么说话就好听多了。

  “领导啊,还有一件事情,如果真的这件事情成行了,那这件事情,要放到哪里来搞比较合适?”

  放到哪里搞,也就是放到哪里研究、生产的意思。

  “这个事情比较细节,我还真不清楚,这里不是有振东同志嘛,这些厂所在各个方向上的能力,他比我更清楚一些,在具体工作上,他和他们打交道多。”

  领导一杆子又把事情支到了高振东这里,都是防工委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他更清楚些。

  高振东不假思索:“西北重飞!”

  “西北重飞?”

  “对,西北重型飞机厂,他们在中修、大修、仿制、生产运输机、轰炸机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国内无出其右,如果想要把这件事情搞好,放到那里不会有问题。”高振东斩钉截铁的道。

  “可是有同志认为,放到经济和工业发达一些的地方更合适飞机的研制和生产。”

  高振东摇摇头:“经济和工业发达,和研制生产关系不大,那种发达面对飞机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没有任何作用,就算是有一点优势领域,那也只需要打好配合就好。”

  防工委领导点点头:“这方面,振东同志是有绝对的发言权的,他的意见,基本上就是我们防工委的意见。”

  难道找一个从来没搞过飞机的地方去搞这个?浪费时间、浪费资源、浪费资金,三浪费。

  ——搞飞机的人一定要懂飞机。

  ——

  当我们的答复传回高卢那边的时候,一个由那个男人、三角飞机公司、空间研究中心、装备总署、负责对东方交流的塞纳先生组成的闭门会议,迅疾召开。

  从回复速度和内容丰富程度上来看,东方人很重视这件事,那我们也不能落后。

  三角飞机公司拿着文件,喜不自胜。

  不是因为合作成功,那还早着呢,他们高兴的是,他们的猎鹰-20还没正式成功,居然就卖出去了5架。

  这5架,是防工委以民航的名义买的,这飞机的大小、航程什么的,不适合给首长用,但是给普通的同志们用一下,还是很合适的。

  毕竟飞行拖拉机那货安全性虽好,就是速度实在是耽误事儿,而且舒适性对老同志老专家过于不友好。

  防工委慷慨解囊,就算是防工系统对客机合作的第一波支持,让高卢人看看,我们这里市场潜力有多大。

  至于为什么买5架这么多……嘿嘿,懂的都懂。

  “各位先生,对于东方人的态度,你们有什么想法?”

  那个男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虽然合作还没成功,但是和东方人打交道的确令人愉快,只要你不是他们的敌人。

  其实是他们的敌人也没关系,去当他们的俘虏,他们也会让人感到愉快的。

  “东方人很有诚意,我认为至少在我负责的这一部分上面,没有任何问题,虽然他们没有全盘转让技术,但是至少他们提供了让我们获得技术的途径。”

  作为空间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看着我们拟提供的技术清单和各种提供方式,感觉心理压力一扫而空。

  你一定在S2的时候打过仗!那个男人心里感觉有些丢脸。

  但是他其实也知道,东方人的确已经展现出了所有的诚意,甚至他们还留下了一条口子,如果实在己方都难以接受这些条件,那对方帮助自己发射一枚卫星也是可选项,给钱就行。

  在这里,给钱就打,已经成了真心实意的体现,这玩意正常情况下别说帮你打,给钱连看一眼都不会给看。

  这在这年头简直就是不可能,不论是花旗人还是老毛子,哪个不是把卫星这玩意捂得严严实实的?

  他根本不知道,别说一枚中程弹道导弹级别的火箭+载荷组合体,这种级别的东西,我们一次卖过三十枚以上,客户直呼少侠仗义,当然那是后话。

  空间研究中心这边看来是不用问了,那个男人心里很清楚,他将目光转向了这一次的另外一个主角——三角飞机公司:“你们呢?作为这个意向合作的实际主体,你们对此怎么看?”

  三角飞机公司总裁同样是喜上眉梢:“我的先生,细节方面我们先不说,那是小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是我现在敢肯定,东方人对于客机的研究和经验,一定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匮乏,他们在这方面很有想法。”

  这让那个男人心里有了一丝好奇:“是什么让你有了这种感觉?”

  “他们的三个建议和三项技术!航程这件事情,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和提醒,如果没有他们这个要求,我几乎可以肯定,我们的客机有极大可能面临失败。”

  “失败?在我们政府贷款支持下,难道你们失败就放弃?”那个男人心气越发不顺,这尼玛都是些什么人啊。

  “不不不,我的先生,他们的第二个建议,告诉我们一个糟糕的事实,如果我们坚持己见,我们失败后连修改的余地都没有。”

  “那好吧,那你们现在可以按照他们的这两条意见,修正你们的想法了……”

  “不是那么简单,他们的第三条建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仅仅是按照前两条做的话,那这架飞机能活下来,但是永远长不大,生命将非常短暂。”三角总裁心服口服。

  高卢男人心里极为惊讶,能让三角总裁说出这个评价,很明显,东方人在这方面是真的有东西。

  “也就是说,东方人三个建议,解决了你们这架飞机出生暴毙、无法挽救、活不长久三个重大隐患?”

  还得是这种身居高位的人,说话就是艺术,把事情的本质概括得简单而深刻。

  三角总裁点了点头:“事情就是这样,我的先生。”

  别说高坐上首的高卢男人,就连在旁边的其他人,都为东方人的智慧感到震惊,他们在这方面明明没有任何建树,居然能如此折服三角总裁。

第1142章 该来的总会来(回老家了,今天还是两章)

  装备总署和塞纳先生除了敬本国军礼表示同意之外,并没有其他意见,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都是受益者,至于装备总署到底要拿什么技术和东方人交换他们的航天技术,那是细节,在这里不用讨论。

  支线客机合作只是敲门砖,用于促成航天技术的交流,但是在支线客机合作这件事上,双方是平等的合作方,并不能抹去对方拿出航天技术时本方需要付出的代价。

  至于怎么谈判,那更是塞纳先生后面的工作,在这里无需讨论细节。

  “那你们对于他们提出的筹码,是作何考虑?”高卢男人问道,本来他还想航天虽然丢了面子,但是从航空上找回来。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好像不太容易实现。

  光从三角公司总裁的话来看,他就知道,对方好像在这方面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非常重要,他们的技术能力,至少是从他们给出的筹码里体现出的技术能力,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回答他的依然是三角总裁,另外几拨人,包括空间研究中心的人,在这方面都没有什么发言权。

  “你确定?”这个回答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那个男人。

  “我确定,他们给出的技术合作条件,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真的具有相关的技术,而不是像我们想象中一样,一无所有。”

  “难道一架轻型客机真的能提供这么多经验?”对于我们在此之前的相关经历,在座的人是有所了解的,无论如何,要开会,至少会向参会者尽可能多的提供相关会议背景。

  “也许……东方人不一样吧。他们能从最少的肥料里汲取出最多的养分来。”对于这个,没人能解释,只能从这种略微唯心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了。

  “那他们提出的技术合作项目,我们能否自行解决?”对于高卢男人来说,面子都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如果能否定掉对方的所有付出,那己方就能在支线客机合作这件事情上攫取最大利益。

  “呃……也不是不行……”三角总裁的回答有些迟疑。

  “那就好……等一下,总裁先生,我觉得你好像有些迟疑?”

  “嗯,是的,先生,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也不是不行,但是在他们提出的所有技术领域里,如果没有他们,我觉得可以预计,这件事情恐怕解决得不是那么好。这么说吧,他们提出的所有技术合作资源,既是非常必要,同时又正好卡在了我们无法独力完美完成的那个节点上。”三角总裁耸了耸肩膀。

  “我想不是任何事,都需要完美完成的。”高卢男人不是傻子,他对于系统性的项目,什么东西最重要非常清楚。

  完美的代价往往太大,绝大部分情况下,追求完美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在系统工程上略显内行的问题,直接把三角公司总裁给整不会了,你非要逼我说大实话是吧?

  “好吧,我的先生,我修正一下我的话,对方提出的所有他们能提供的技术,都是我们急需,但是我们无法在五年内独力完成的,至于五年后,我无法预估。”

  “五年……”其他人都在心里评估着这个时间。

  和21世纪不同,在20世纪60年代,5年几乎已经是足够彻底替换掉一代技术的时间,冷战时期的技术迭代,就是这么的狂野。

  也就是说,在一整代技术的生命周期里,甚至己方都没法完成这几项技术,更别说好不好的问题。

  “我明白了……你们明白没有?”

  其他人哪儿还能不明白,纷纷点头。

  “好吧,看来我们还是小看东方人了。但是这不是坏事,也许他们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先生们,我不能干预你们在商业上的正常渴求,但是我的建议是,平等、互利的去和东方人打交道。”

  最后一个男人就是最后一个,他能看到很多东西,也能做出应该有的决断。

  ——

  高卢人怎么考虑这件事情,消息暂时还没有来得及返回来,外事流程,总是繁琐的,但是老毛子对实时侦察……不对,应该是实时农业气象卫星的想法,却已经传到了我们这边。

  他们的问题就一个:你们想要我们用什么来换?

  “你怎么看这件事?”防工委领导在电话里对高振东道。

  相比于高卢人的事情,老毛子这边的事情要简单得多,就是一个给不给,要什么的问题,自然不可能像高卢这边一样,拉个大场面,而是在电话、邮件里就把意见给征集了。

  “我觉得没问题,但是我们得向他们要一个东西。”高振东完全不担心这会对未来有什么改变,说穿了,只要石油危机爆发,老毛子在未来的条件就已经够好了,别的一切都只是锦上添花。

  他们的问题,已经实质性的走上了不归路,一个哪怕是提前十年获得的实时侦察卫星什么的能有什么卵用?

  这就意味着,只要明年穗宗还是下台,那老毛子的未来就不会有什么本质的改变,该来的一切依然会来。

  这个明确的意见,非但没有让防工委领导担心,反而是让他更兴奋起来。

  振东同志这个态度说明一件事:他很有底气!

  “要什么?”

  “要他们的返回式卫星技术!”

  “返回式卫星?我们已经有实时传送的侦察卫星了,还要返回式卫星做什么?”领导有些不解,这个要求大大出乎他的所料。

  “因为总有些东西,是需要从太空返回到地球的。在这一点上,找老毛子换,是个很划算的事情。领导,老毛子的返回式卫星,是在载人宇宙飞船的基础上改出来的……”

  领导闻言,就是一愣,好嘛,你的心还不小。

  “人?”

  “没有没有,我就是觉得,他们的返回式卫星重量够大,够大。”高振东笑了起来。

  老毛子现在用的“泽尼特”返回式侦察卫星,是在“东方号”飞船的基础上修改出来的,之所以一个个都那么大个,这个研究基础占了相当大的原因。

  5吨的返回式侦察卫星,也就只有老毛子干得出这种事情,不是改不小,而是懒得改。

  但是这种偷懒正中高振东下怀,重型运载火箭他们是肯定不会给的,但是没关系,至少把能运人这个级别的技术先搞一点回来也不是坏事。

  以老毛子的德性,一旦此事成行,那大概率就是拿着东方号、泽尼特的资料就送过来了,就算有删减、脱敏,但能拿到,就是最大的胜利。

  东方号飞船,可不是昙花一现的那种,这货一直用到了接近90年代,发射了近百颗!只失败了一次,成功率接近99%。

  这是个真正的好货!

  “啊,对对对,我明白的你的意思了,大就好!大就好!哈哈哈!”领导笑得比高振东还开心。

  难怪高振东只要求换一样东西,就这一样,可不得了。

  ——

  没有太出乎高振东所料,穗宗是不是和上辈子一样的,按时间下台他不知道,但是花旗佬那边,却是没有走出历史的惯性。

  高振东记得历史课本里有篇课文,好像叫做“莱克星顿的枪声”,莱克星顿一声枪响,和阿芙乐尔一声炮响、萨拉热窝打死王储等事件齐名。

首节 上一节 734/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