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733节

  这番话,除了让游总工似懂非懂的理解了物理腿短的弊病之外,他还牢牢的记住了另外一句话——“大涵道比涡扇是未来主流客机的唯一动力”。

  而防工委领导的一句话让他更明白高振东这番话的分量:“嗯,振东同志在航空发动机这方面的建议,你们一定要慎重考虑,他在这方面有着很深的研究。”

  现在正在搞的R11F-300发动机改进几乎是现在国内水平最高的航空发动机,而这东西怎么改这件事情是怎么来的,别人不知道,防工委还不知道?

  游总工连连点头:“还好还好,发现得早,这些我们都会作为最核心的要求,向高卢人提出来的。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我们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技术,能让我们在这次合作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资金提供者。”

  资金提供者和技术合作者,在技术合作项目里的关系不好说,但是我们肯定是不满足于仅仅是一个资金提供者的,特别是我们资金并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以更偏向技术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会让我们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这方面,虽然是民航委的总工,但实际手上一穷二白的游总工,不得不求助于拥有更多技术能力的防工系统,而面前这位,就是防工系统里的顶级技术专家。

  而且他刚才的意见和建议,更凸显了这一点,这位同志的名气,那真是不带一点儿虚的,难怪防工委这边第一个推荐、带自己这边第一个接触的,就是这位同志。

  此时,游总工也更希望高振东能在技术上给出一些筹码。

  对于这个几乎是必然的问题,高振东早有考虑,胸有成竹。

  “三个方向,我们可以从三个方向提供我们的技术。”

  又是三个,这位高总工很喜欢“三”这个数字啊。

  不过这个数字让游总工欣喜若狂,说实话,给得有点儿太多了。

  “计算机?”他试探着问道,无他,相比材料的悄无声息,计算机这东西的名气要大得多。

  高振东一愣,摇了摇头:“不是,计算机只是一种设备,这方面我们可以作为筹码,但这并不是客机关键技术的筹码。”

  居然连计算机都不算了?别说游总工,就连防工委领导都懵了。这小子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要是再多点他这样的同志,那还要什么高卢人,咱们甚至都能自己干了。

  “太好了!高总工,都有些什么?”游总工不管防工委这边惊讶成什么样,他第一反应就是稳了!

  “第一个,当然是我的本职工作——材料了……”

  高振东这话把游总工雷得是外焦里嫩,你本职工作是材料?

  看着瞠目结舌的游总工,防工委领导插了一句嘴:“那啥……振东同志的专业领域,比较宽泛……他本专业的确不是材料,但是本职工作的确是材料……”

  好吧,你说啥我信啥。但是你这话说得有点儿咬牙切齿的是几个意思。

  “那我们能提供什么材料?”这是他最关心的,材料啊,如果真的有几种合适的好材料,那是真的能在高卢人面前挺直腰板的,听说我们给他们出口的特种耐腐蚀钢就让他们很是喜欢。

  出乎他意料的是,高振东被他这话给问住了,半天也没说出来能提供什么材料。

  难道要黄?正当游总工的心往下沉的时候,高振东下一句话让他差点疯掉。

  “这样吧,你到时候问问,他们缺点儿什么材料?我总能有部分可以提供的。”

  系统升级至今,高振东只要愿意花费代价,除了在飞机上常用的钢铁之外,其他一些材料也不是弄不到,不说全部满足,但是满足一部分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最常见的铝合金,虽然都是铝合金,但是高振东绝对能弄出来更好的。

  游总工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防工委领导,这位同志该不是在放卫星吧?在材料上让人点菜,这根本不可能。

  然后他就看见了另外一件同样觉得不可能的事情——防工委领导点了点头:“嗯,这个事情,他的确可以。”

  好吧,要么是我疯了,要么是世界疯了,你们说啥我信啥。

  这种有些莫名其妙的情绪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狂喜。

  防工委领导是不会胡闹的,这样看来,真的能按照需求提供材料?不说要啥给啥,那不可能,但凡能针对性的提供一两样,就足够在高卢人面前挺直腰板。

  有计算机,有材料,对于我们的想法和诉求来说,就有了谈判的余地。

  更别说从高振东同志刚才的说法来看,还有两个领域的技术可以提供!

第1140章 青春版芯片战争(今天还是两章哈)

  “好好好……那我们这个项目之外如果缺点什么材料的话……”游总工还是很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的。

  防工委这边差点乐死,你倒是懂得打蛇随棍上的。

  高振东倒是不以为意,这本来就是他的目的之一。

  “如果是钢铁材料的话,你们等等就会有系统的解决方案,钢铁之外的,我们可以商量。”

  “那就好,那就好……”对于游总工来说,这个消息甚至不亚于在这个合作型号上的收获。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按照原本的轨迹的话,几十年内,在他退休之前,都不用考虑这件事情。

  但是高振东绝不会让这件事情在这条线上发生,就算是和高卢人的合作出了问题,他也要寻找一切机会,改变这条轨迹。

  高卢人没了有老毛子,老毛子不行有花旗佬,花旗佬不行,像是亚马逊那边也不是不能考虑。

  高振东很清楚,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完全是技术问题,他不认为国内的技术比亚马逊那边差多少,哪怕是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我们的技术也没差到那个地步,多多少少,还有一些技术外的原因。

  亚马逊的自有市场不大,都能生存下来一个EMB,我们难道就活不下来一个C什么什么?

  “除了材料之外,大的方向还有两个。一个是飞机的飞控系统。”

  “飞控系统?”说实话,对于这些技术细节,民航委几乎一无所知。

  “对,控制和执行飞机到底该怎么飞的系统。”

  “这方面,高卢人的经验应该比我们丰富吧?”

  高振东摇摇头:“不见得,飞机这东西诞生到现在,也就几十年,他们有多少先发优势不好说,但是至少在飞控这件事情上,我们是有后发优势的。现在我们的作战飞机正在搞一种新型飞控系统——电传操纵系统,在这方面,我可以断言,高卢人绝对不如我们。如果合作,我们可以提供最新的电传操纵系统,这种系统在可靠性、易维护、低成本、运行经济性上,有绝对的优势。”

  严格说来,客机的电传操纵和战斗机的不太一样,战斗机的电传操纵可以用电动机,但是客机还是液压更好一些,因为液压能提供的操纵力矩更大,在当前这个技术环境下,液压比电机更合适。

  但是这至少可以解决一件事情——操纵通道的电子化,到时候通过一个小电机带动液压机构,依然能实现客机的电传操纵,相比机械操纵,至少不用在空中开健身房。

  空客早期的拿手绝活之一,就是电传操纵,而花旗佬的科技因为路径依赖和不愿意付出更多成本进行改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这方面是落后于空客的。

  “这真的能行?”游总工这个问题,源于他对客机相关细节技术的一无所知。

  高振东很是淡定:“放心吧,到时候我们给你写个东西,你放到谈判或者交流文件里面去,高卢人绝对会动心。”

  不动心才怪了,空客在电传操纵里的领先,这里面高卢人的原因是主要的,高卢人的产品很有意思,往往有非常反人类的地方,但是往往也有让人爱不释手的方面。

  他们的车子就是典型,在21世纪初在我们这边曾经主推长得像个鸡蛋似的两厢毕加索,价格是三厢车的价格,不得不说他们是真的敢想。

  此时,只要有人负责踩刹车,把那些实在是反人类的成分从他们的产品里去掉,那他们的产品就是完美的了。

  基于高卢人的这个习惯,高振东相信电传操纵这项技术,对于高卢人的吸引力绝对是够的,他们10年后能搞出基于电传操纵的客机,不等于他们现在就能搞出来。

  “他们会不会听了我们的话之后,自己悄悄去搞电传操纵?”游总工这话才是说到点子上了,白皮什么时候老实过?

  “你可以暗示一下,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单片机和计算机芯片可能在供货上产生一定影响。”诶,这感觉,那真是倍儿爽。

  其实高振东倒是不是非常担心,没别的原因,因为三角公司钱不够,完成水星100非常勉强,到了想搞水星200的时候直接就挂了。

  能有人分担技术研究工作,只要是靠谱的,他们其实非常的愿意,不是他们不想搞小动作,而是他们搞不起小动作。

  “嗯,三角飞机公司现在主力设计用计算机就是我们提供的C6132,芯片断供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防工委领导对这件事情非常清楚。

  按照工业设计软件合作时的条件,我们在严格控制用途的情况下按照承诺向三角飞机公司提供了C6132为核心的计算机,超额完成了“比DJS59/60至少快10倍”的承诺。

  对于高卢人来说,C6132用起来爽是爽,但是他们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套工业软件真的是按照这个速度基准来优化的,而且底层代码完全脱离不开DJS系列计算机,毕竟这种大型工业软件,这年头可没有那么多性能挥霍,想要优化都是从底层开始。

  这套软件想要用到其他机器上,完全不可能,一是底层代码不兼容,压根没法用。

  二是速度跟不上,用起来会非常痛苦,计算机有个特点,那就是1/5性能的计算机用起来的感受,可能只剩1/10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放心了。”如果其他部门愿意在这方面提供协助,那这件事情就没有太值得担心的地方。

  “还有一个是什么?”

  高振东笑道:“双人制玻璃化驾驶舱。”

  别说游总工,就连防工委这边都感觉有点难绷。

  座舱里坐两个人还是三个人,那不就是布置个座位的事情,这东西都能称之为技术?

  “振东,这个是不是意义不大?”不太好说没有意义,只好说“意义不大”。

  高振东摇摇头:“实际上,座舱里只坐两个人是结果,但是为什么座舱里可以只坐两个人,这才是最主要的。”

  当前大型飞机的主流,是3人制,正副机长、飞行机械师(技术员),其中飞行机械师负责飞行过程中故障的发现、排查、处理,监控飞机飞行状态等工作。

  当然,老毛子的五人制驾驶舱,那就更难绷一些,主要是在这方面,老毛子的自动化能力差得可以。

  而两人制驾驶舱,实际上就是用自动系统替代飞行机械师的工作,这样一来是机舱结构简单,第二个,则是能省钱,为航空公司省钱,一是少一个人的薪酬,二是能多出来至少一排空间布置载荷,可别小看这一点点区别。

  理论上来说,驾驶舱里人越多,驾驶舱资源管理起来就越容易,毕竟资源多了。

  但是在有自动系统加持的情况下,这事儿就不太好说,反正驾驶舱也不是人越多越好,比如一整个驾驶舱的人都在修灯泡这种事情,虽然是系统引发的,但是更抽象的却是一整个驾驶舱的人。

  从航空公司的角度出发,他们肯定是更愿意两人制驾驶舱,说一千道一万,他们最看重的还是省钱。

  在高振东的解释下,同志们这才知道这个两人驾驶舱到底代表了什么,那不是简简单单的增减一个座位的事情,而是背后需要一整套自动控制系统加持的,而自动控制系统硬件哪家强?这个事情就不用说了。

  “嗯,还是通过硬件控制他们?”游总工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高振东的套路。

  高振东摇了摇头:“不不不,这东西更多是传感器和编程人员的事情,传感器现在还是他们强一些,但是编程人员嘛,还得是我们,尤其是在DJS系列计算机的基础上编程,他们的人绝对没有我们多,没有我们熟悉。”

  飞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可不是随便拉几个人就能搞好的,毕竟别人不像他能开挂。

  高振东相信在工业设计软件上尝过甜头的高卢人和三角飞机公司,是不大愿意放弃我们这边价廉质优的软件人员的,毕竟这边的人能力强不说,工资还低!

  “那玻璃化座舱是什么?座舱上不是有玻璃的么?”

  高振东刚才说了双人制玻璃化座舱,这个玻璃化甚至比双人制还难懂。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个怪我没说清楚,这个‘玻璃化’,和飞机上那几块窗玻璃没关系,这里说的玻璃化座舱,是指将飞机上的大量仪表,集中到显示器上来。就算是用CRT显示器,一台显示器能显示的信息,也能同时替代掉比它重得多、大得多的大量仪表,并且能够定制化显示,显示灵活性、内容丰富程度要高得多。而且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搭配LED、LCD显示器,让飞机的仪表台变得更加简洁、易用,降低航司培训成本。”

  原来是这么个玻璃化。

  “难道高卢人的显示器技术还不如我们?”

  游总工语气里满是惊讶。

第1141章 服了!

  对于不熟悉这一块发展情况的游总工来说,这事儿有些难以想象。

  高振东点点头:“他们还真不如我们,不论是彩色CRT,还是LED、LCD,他们都还在我们后面。”

  高卢人的彩色CRT现在可不咋样,确切的说,他们的这一块一直都不算是顶尖,至于LED、LCD,专利在振兴电科集团手上呢。

  用彩色CRT显示高动态、高解析、图像为主的内容,用LED、LCD显示剩下的内容,就能搭配出一套不错的玻璃座舱来。

  而且这套显示系统的背后,最好是有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加以控制,否则除了好看一点之外,在人机界面的易用性上和机械也相差不大。

  然后问题又回到那个老问题了——微型计算机哪家强?

  听着高振东的解释,游总工喜不自胜,“双人制玻璃化驾驶舱”这东西好啊,别管别的,宣传上就是一个大噱头,相信航空公司都喜欢。

  主要是这东西相比以前的,一看就先进,而且是没法辩驳的那种,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既能宣传,又能真正的省钱,换谁不喜欢?

  而且这东西和前面两个技术一样,都是有相当的把握能控制住对方的,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技术合作条件。

  听到这里,防工委领导笑道:“这样吧,也不能老是振东同志这里出东西,那样我们防工委的脸可没地儿放了。我给你们加一个条件,相信对方也会有兴趣。”

  对于防工委的共襄盛举,民航委是敬着高卢军礼表示欢迎。

  “如果合作达成,我们的全部风洞都可以向客机研制工作开放。”

  这个条件对于高卢人来说不是必须的,但无疑也非常有吸引力,高卢人有风洞,而我们现阶段的风洞建设情况也不算出色。

  但是风洞这东西,谁也不会嫌少,特别是不同的风洞针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深度是不同的,别说现在了,就算是到了几十年后,敢说自己的风洞建设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研究需求的国家,也就那么一个。

首节 上一节 733/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