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292节

  直接打开车载电话,对妮妮做了个先不要说话的手势,然后把车子停在路边:“喂…我在开车,嗯,已经停在路边了!”

  “纪翔知道我挺崇拜张艺某,所以,就让我过去了…”

  “没聊啥,张导对科幻电影很好奇…问了我不少关于《火星救援》的事情…”

  “他不是说过拍摄《大阅兵》的时候,亲眼见过外星人嘛…有个传闻说他被外星人夺舍了…”

  西影厂一直流传张艺某与飞碟的故事…

  又称张艺某的UFO事件…

  两人扯了半天张艺某,然后施施才问了妮妮的事情,就是‘你怎么又用她了?还是女主角!’

  “《扬名立万》这个电影本身就是沿用《中国合伙人》演员啊…除了佟大为因为要拍别的戏离开了…其他演员一个也没落下,妮妮当然是女主角咯,咋了?你有意见?”

  妮妮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赶忙凑了过去,想听听施施怎么说…

  “我倒没有想法,但杨蜜她们有意见,她们觉得你对妮妮不一样…还单独约她吃饭!”

  “…人家在打官司嘛…”

  沈言突然感觉有只手在摩挲…

  瞪了她一眼…

  咋了,你还想以手抚膺坐长叹?

  妮妮吐了吐舌头,然后低头解开了束缚…把玩起来…

  电话那头施施接着道:“…天寳挺不满的,她觉得自己演的女二号。”

  “她能把女二号演好就不错了…《盲证》拍的顺利吗?”

  “不太顺利…”

  施施说了自己拍摄时候的苦恼,例如找不到瞎子的感觉…

  吐槽了十分钟左右,沈言很耐心的听着,时不时给几句意见,其实就是片汤话,类似‘多跟同剧组的前辈们交流,’、‘可以看看差不多题材的电影,类似《闻香识女人》、《天堂的颜色》,我记得朱丽安·摩尔也演过一部盲人的电影…’

  嗯,一通电话打了半个小时…

  挂断后,沈言看了眼正在擦嘴的妮妮,有点无语:“你就这么急?”

  “…你不想吗?”

  “我还行…”

  说着话,沈言发动车子…

  妮妮忽然问了:“刚才的是施施吧?”

  “对呀…”

  “她讨厌我?”

  “应该有点…”沈言煞有介事点了点头:“可能是美女之间天然的磁场不合!”

第411章 分账之争?(24)

  “警匪犯罪片之前是港片特许,但他们编不出好东西,感觉《无间道》之后,离开卧底,他们就不会讲故事了!”

  机场候机厅,《南方娱乐周刊》采访沈言…

  哦,《南方娱乐周刊》就是‘剖析香港电影七宗罪’的那家周刊!

  这家周刊的行业地位很高,四大花旦就是他们叫响的!

  另外, 85花——新四小花旦,也是他们叫响的。

  由《南都娱乐周刊》发起的评选活动中选出来的“内地娱乐圈85后四小花旦”

  ——杨蜜、柳施施、杨天寳还有妮妮。

  这四个从1985年到1990年之间出生的女星。

  至于其他的85花,例如唐妍,压根就不在85花评选范围之内…

  当然啦,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所谓的媒体杂志,越混越回去了,甚至比不上很多UP主、自媒体的影响力…

  “《无间道》之后,感觉所有的香港电影都在追求精致化,精致化转型是正确方向,但…只流于表面的精致化,因为整体布局缺失…香港的编剧长项是扭桥摆段子,大的布局谋篇并非长项,所以尽管努力端着讲,但没觉得多顺溜,反而因为正襟危坐了反而不会像看过往港片一样…观众可以轻松地对明显的漏洞一笑了之。”

  “《窃听风云》这个片名让我眼前一亮,我还以为麦庄要拍政治片了,毕竟香港是公认的间谍之都…没想到拍了金融…有几个普通观众了解金融?”

  “香港电影工业作为整体其实基础并不雄厚,那点家底儿根本撑不住现在这样的局面,结果搞得现在的电影都神神叨叨不知所云,反倒失去了之前无厘头和市井的那种接地气的亲切感…”

  “《寒战》还不错,表面是警匪片,但本质是以阴谋为骨架,权力斗争为主线的职场片,但拍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而且,隐约可以看出两方代表的势力…希望可以继续拍摄…”

  “《大人物》,包括之后的《东北警察故事》其实都是属于警匪片…只不过,善恶分明…市场反馈来看,观众还是喜欢这类爆米花动作片…海外成绩也不错,北美卖了两百多万美元,欧洲的版权也出手了…韩国马上会上映…”

  “对抗好莱坞…暂时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尽可能的做一些内地观众感兴趣的东西…电影这东西跟本土文化还是有关系的,好莱坞要考虑全球发行,那它们势必在创作中要考虑更多东西…”

  聊到这,《南都周刊》的人问了一个问题:“您为什么自己做导演?”

  “一方面,有想表达的东西…”顿了顿,沈言笑了笑:“还有一点,江湖传闻朝哥跟小鸣哥关系不好…我担心找找其它导演,他俩不肯接,思来想去,只有我上了!我跟两个哥哥关系都还不错…他们也愿意给我这个面子!”

  “《中国合伙人》虽然是三大主演,但小鸣哥显然算第一主演,所以我又写了《扬名立万》,《扬名立万》主打的是群戏,但朝哥属于第一主演…”

  “所以,佟大为呢?”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为什么佟大为不配拥有姓名?

  “大先生跟我关系最好,他不在乎这些,之后我的电影只要有合适的角色都会找他…”

  然后《南都》问了妮妮的事情。

  “就一起吃了顿饭,原本打算送她回酒店的,结果接到了纪翔…就我老板的电话,说了楽视的人约了见面,张艺某也在…然后我们就过去了。”

  “见到张艺某了?”

  “嗯…”沈言接着道:“他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原本以为他会以前辈的姿态指点我几句…”

  “没有嘛?”

  “一点也没有,你猜他跟我聊了什么?”

  “聊的什么?”

  “我在筹备的科幻片,《火星救援》,他对这个电影特别感兴趣,我把剧本的编年史,概念设计图拿给他看了一下,他…请教了我一堆问题!好些问题,我都没想过…他真的爱电影啊!”

  “没有聊《大人物》或者《误杀》嘛?”

  “没有…”沈言摇头:“而且,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六十几岁的人,很瘦…妮妮跟我说,拍摄《金陵十三钗》期间,张导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依然精神奕奕…”

  “那你们有合作的计划嘛?”

  “暂时没有…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聊了一个多钟头,沈言最后还特意问了句:“够不够一篇专访,不行的话,你再问一点别的…”

  “够了,够了…”

  《南都》的记者笑了笑,正准备告辞,接到了电话…

  三分钟后,他挂断,然后对沈言道:“刚刚收到消息,五大发行公司要求提高分账比例,直接给院线发了声明!”

  “是嘛?”

  沈言好奇:“哪五家?”

  “中影、华宜、博纳、星美还有光线五大电影发行公司联合向全国院线提出“提高票房分成比例”的要求,想将分成比例由43%提高到45%…”

  “博纳?你确定有博纳?”

  “嗯,刚刚确定了!”

  “啧啧,去年于東还说了‘坚决不涨分成’,今年就要求涨分成…”

  “你怎么看这个事?”

  “我?我坐着看,跟我无关!”

  “怎么会与你无关?你可是制作方代表…而且你的电影中影、光线负责发行。”顿了顿,他问了一句:“你觉得这个事会成功吗?”

  “…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种事需要上级部门牵头…”

  “那倒是…”

  ……

  分账之争又开始了!

  11月15号,华宜兄弟、光线传媒等五大电影发行方“逼宫”院线,要求发行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不得低于45%:55%。

  就是想趁着贺岁档没有进口片的当口,把这个事定下来。

  然后,你看报道,写的是‘这五大公司现在十分硬气,因为他们手中有多部贺岁档好片,如关注度极高的《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大上海》《一代宗师》等’…

  对的,没有《泰囧》!

  很正常,谁也没想到《泰囧》会异军突起…

  这个事从一开始光线也好、博纳也罢,都是被拉上船的…

  主力阵容应该是华宜还有星美…

  因为贺岁档的头炮是《一九四二》以及《王的盛宴》…

  一旦事情真的谈妥了,他们跟着喝汤,也是极好的!

  沈言原本以为这个事跟他无关——本来就没有多大关系嘛,他今年可没有电影进军贺岁档…

  但一堆网友询问他的意见…

第412章 葛大爷(34)

  关于这次的分账之争…

  表面上看,发行方团结一致,院线只能同意——长达两个月的贺岁档,只放映国产片,院线不同意,影院无片可放…

  从政策角度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向内容倾斜已是大势所趋,影院是放映机构,能放中国的也能放外国的,如果没了自己的制片,每天放着好莱坞的大片,那岂是发展文化产业,那是助长文化入侵了。

  今年好莱坞进口片明显占据上位。

  总体来看,国家政策肯定会更倾向于制片的…

  但是,华宜兄弟临场倒戈了!

  “华宜的《一九四二》是打头炮的电影,而最有实力旺达院线迟迟不同意,他们很担心最终会影响《一九四二》的排片,所以不得不变相妥协。”

  关键,妥协就妥协,他还没通知其它人,事实上,就是卖了队友。

  然后,分账之争再也没有人敢挑起了!

  这是后话,现阶段,大家各种打嘴仗。

  制片方抱怨成本上升,抱怨偷票房行为时有发生;

  院线则抱怨影城投入太多,大多数制片方未能提供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很多人问沈言的看法…

首节 上一节 292/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