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291节

  杨蜜惊呆了:“什么玩意?年度前十?”

  施施赶紧解释:“我是说北美市场最卖座外语片年度前十!”

  “这还差不多…”

  “200万美元就能进前十了?”

  “我听沈言说过,北美观众没有看字幕的习惯,他们不乐意看外语片…能拿1000万美元的非英语片,就能跻身前二十了!”

  杨天寳插话:“诶,我听他们讲,《盲证》,你没收片酬?”

  “对,折算成了10%的投资!”

  “那你这把赚翻了,10亿票房导演新作,起码能拿2000万收益!”

  施施反驳:“…《盲证》不一样,他们跟我说这电影市场预期是3.5~5亿之间,扣掉成本,我最多也就拿800万…”

  杨蜜:“800万…已经很高了,周讯的片酬也才600万左右!”

  赵丽影插话:“我特别好奇一点,为什么张百芝的片酬是1000万起步?”

  “谁知道呢…”杨天寳转移话题:“你跟言哥说了妮妮的事情没有?”

  施施则回复:“他有自己的想法…”

  “你们吵架了?”

  “…没有,他在跟人谈合作呢…待会再说!”

  然后,话题转移到了吃瓜上面——最近最大的瓜就是董杰、潘悦明离婚…

  先是董杰工作室发布了一份震惊娱乐圈的声明,指控潘悦明赌博、酗酒,家庭暴力。

  这一声明直接让潘悦明成了舆论的“替罪羊”,各种骂声一浪接一浪。

  搞不懂董杰的操作,离婚就离婚,非要毁了潘悦明,也不知道她图啥,太恶毒了!

  哦,施施的‘最佳女主角’群,大家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东西…

  比方说董杰跟梁超维…

  当年,董杰签约王佳卫的泽东影视,首部电影《地下铁》,男主角梁超维,女主杨千嬅。

  但到了拍完宣传时,硬是把戏里CP拆掉,主打梁&董,海报也是!

  参演了《2046》还有一堆港片,有印象的只有一部《龙虎门》…

  她跟梁超维两人的绯闻遍布全网,然后刘佳林发了狠,直接让泽东影视跟她解约,把她撵回了内地…

  但她的经纪人任佳莺,之前是梁超维的助理…

  后来,任佳莺成了新丽传媒的经纪人总监,所以,新丽传媒的很多戏,都会找董杰,《相爱十年》、《虎妈猫爸》、《如懿传》…

  董杰和任佳莺看似散伙后,签到了十间传媒,经纪人换成了陈岩。

  陈岩是王景花的副手,后来签了雷家音!

  所以,《刺杀小说家2》这样的大IP续作,她居然有份参与…

  ……

  沈言是突然被叫来的…

  吃完火锅,正准备带上妮妮去酒店看看会后空翻的猫,纪翔给他打电话说有饭局…

  沈言直接骂了他一句‘不去,神经病啊,我刚吃完饭,你跟我说有饭局?’

  然后纪翔又说了‘是张艺某的饭局…你不吃,过来聊聊天呗!’

  沈言问了下妮妮,然后两人一起过去了…

  贾悦亭也在,聊起了楽视大文娱——互联网+电影。

  “我们要调整创作理念,要用做产品的发那个是做电影,产品思维要求生产者能够精准找到用户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进行产品开发…”

  “用户至上,体验为王,从传统的导演、制片人中心制走向“观众中心制”,用户不再是被动、单一的受众,其需求越来越多的反哺创作…”

  贾悦亭‘高屋建瓴’的说了一堆概念…颠覆之类的。

  沈言不置可否,他在跟张艺某小声聊天…

  张艺某,威压两个时代。

  别不服,不服你就上。

  不过,《满江红》的事,确实让人失望!

  感觉又倒退到了《三枪》…

  张艺某问了《火星救援》的事情,沈言说了‘就是一次火星探险,登陆火星的宇航员由于一场沙尘暴与他的团队失联,孤身一人面临着飞船损毁、补给不足等重重困难,他必须想方设法在火星活下来等待救援到来的故事。’

  顺便补充一句:‘这个故事我们请教了中科院还有航天局,他们提供了方案,我们围绕这方案展开…’

  “大概多少成本?”

  “搭建场景花了三个多亿,不过后续再拍摄差不多题材,可以直接用…特效花费估计要两个多亿,拍摄费用一个亿就够了…总成本不到五个亿!”

  “那也很高啊!”

  ‘太空电影其实在画面上有自己的优势,在你给出足够真实的太空场景之后,再按照一般风格摄影的路数拍一遍,就足够震撼人心!我们觉得随着电影市场的扩大,银幕数量的增加…票房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张艺某点头,正准备夸奖两句,贾悦亭注意到沈言压根没听他讲话,有点不高兴:“沈言,你对我说的话有什么意见吗?”

  “没有啊,高瞻远瞩,沁人心脾…”沈言张口就来:“贾董不愧是搞互联网的,说的我醍醐灌顶,学习了!”

  一旁的妮妮惊呆了……

  嗯?你也会拍马屁嘛?

第410章 拒绝邀请(14)

  拍马屁嘛,沈言还是会的…

  做电影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且言哥其实也是从底层混上来的。

  人情世故方面他还是很懂的。

  虽然不至于像冯导那样善于此道…

  你看看他,明明是堆旺达,但那篇文章,开头依然是‘旺达布局宏远‘,‘王总眼光卓绝’、‘胸怀宽广’…

  沈言虽然达不到那种境界,但随便捧两句还是能做到的。

  “你也觉得互联网+电影是时代的选择…我跟你说,依托楽视这个大平台,我们可以做…”

  贾悦亭继续吹牛逼…

  楽视影业尝试过线上发行——《消失的凶手》这部影片差点在100万台楽视电视上率先点播,为影片上映前的营销造势。

  其实就是想甩开院线,自己单干!

  然后,遭到行业抵制…

  贾悦亭吹了半个多小时,然后问沈言:“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沈言愣了一下,然后问纪翔:“咱们的电影不缺资金吧?”

  “嗯,不缺…”

  沈言笑了笑:“不好意思了,我暂时没有加入任何公司的打算!”

  张昭插话:“沈导,互联网必将颠覆传统的电影行业,这是时代的大势…”

  “颠覆?怎么颠覆?”

  “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准确判断一个电影项目的前景…”

  沈言打断他:“张总应该知道好莱坞有段大制片厂时代吧?”

  张昭愣了一下…

  沈言笑着说了一句:“电影这种东西,诞生了一百多年,真心不是靠IP和数据统计推动的,核心是靠人的创造力…而且,这世界上的电影,没什么影视发达国家没玩过的,美国的影视产业什么阶段都经历过了…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历史,挺有意思的…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赚钱,当我没说!”

  说着话,沈言看了看时间:“我先走人了,明天一大早还得出发去横店…妮妮,我送你回去!”

  妮妮立刻点头,顺便跟几个人告辞…

  ……

  大制片厂时代,五大三小,五家大公司:派拉蒙、米高梅、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和雷电华;

  三小公司:哥伦比亚、环球和联艺…

  五大公司都是垂直整合的结构,拥有片厂、发行网络和影院。

  三小公司,哥伦比亚和环球生产、发行电影,但不拥有影院,而联艺则主要是发行公司,曾一度在一些关键性市场拥有少量影院…

  五大公司控制着全美最有商业价值的影院,三小则因其发行的影片具有较高质量而被纳入了“五大”公司旗下影院优先放映的范围。

  这八大公司通过各种合谋手段,互相合作,以达成对市场的垄断。

  这个阶段的好莱坞电影,资本主导一切:金融势力控制制造过程,凌驾于导演,编剧,演员之上,资本中心化;

  制作过程流水线化:集体创作,流水化分工。消融个人才能和创造。

  还有一点打造明星!

  创作不足用明星效应来弥补…

  其实,楽视后来没有做成这玩意。

  主演原因是楽视影业没钱了——贾悦亭太坑爹,抽干了楽视影业账面上的所有资金…

  倒是阿狸大文娱执行了一段时间,当时的副总徐远翔还发表过‘阿狸影业拍戏将不会请专业编剧,并提出了所谓的“屌丝购票心理学”。’

  这种思路下诞生了《摆渡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

  然后血亏了好几十亿。

  阿狸影业的市值也从最开始的800亿港元一路狂跌到了不足80亿港币…

  不过,后来,阿狸影业押宝沈滕,一度扭亏为盈。

  再后来,押宝宁昊、乌而善…

  ……

  车里,沈言帮妮妮系好安全带,顺便问了一句:“你没签约楽视影业吧?”

  “没有…我准备自己组建工作室。”

  “挺好…楽视就是空架子…全靠张昭…”

  “要不,我签给你?”

  沈言看了她一眼,然后摇头:“我的工作室不签演员…”

  “为什么?”

  “我签了你,就得帮你找活,没法安心创作…”

  妮妮点头,准备说话,沈言的手机响了…是施施!

首节 上一节 291/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