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293节

  沈言真实看法是:中国电影的环境真的不错了,虽然分账才43%,扣除固定的8.3%之后(5%的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和 3.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税),大概就剩39%…

  这个分账比例全球范围内也是最低的!

  但我们的电影票价很高啊!

  跟美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这个对于观众不太友好,但对制作方来说,可太棒了。

  对于平均投资3000万~4500万的国产电影来讲,只要票房破亿,基本可以回本。

  沈言目前的电影,成本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所以,他对分账没啥意见。

  但能多赚点钱,还是很乐意的…

  毕竟他是制作方,天然站在制作方角度。

  所以,他没有加入其中,而是旁观…

  而且,最近一个礼拜,他在忙着排练《扬名立万》…

  ……

  《扬名立万》的拍摄,先拿出一个星期排练…

  演员们对人物性格,台词包括站位都了然于胸,然后再拍。

  沈言倒也没有想过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长镜头中间不通过第二个镜头拼接来完成一段叙事。

  其实一镜到底不代表不包括合成场景等电影特效技术。

  也不代表一个长镜头就比一组镜头更牛B。

  所有的技术都是为创作而服务的,用的好是锦上添花,用不好是火上浇油。

  还有一点,太慢了!

  要知道一镜到底的几个电影,《1917》光是排练就用了6个月,前期筹备用了8个月!

  冯晓刚的《芳华》里的6分钟长镜头战争戏花了半个月才拍完,期间无数次推倒重来。

  《扬名立万》不可能用这么长时间!

  排练三天…

  演员们大都吃准台词了…

  然后带妆排练…

  原本以为演员们会有抵触这种拍摄方式…

  大家都是一线,你把我们叫来,然后排练舞台剧?

  像话吗?

  想多了,大家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包括吴景…

  看来,真正的演员都是乐于在舞台上发光这句话是真实的!

  沈言对葛尤的表现最满意。

  大概是因为他见过太多投资人…

  所以,他演起来陆子野,很有生活!

  对了,葛尤在《扬名立万》里的造型参考了《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有头发的那种。

  ……

  有个话题:为什么好些老戏骨演技不见长进甚至倒退?

  演员这个行业是最吃天赋的,没有之一。

  演员从刚入行,到老戏骨,最重要的是什么?

  五官和嗓音。

  到了老戏骨阶段,那就说明演技非但不错,而且在影视圈浸淫日久。

  这样的老演员,演技已经达到一个高度了,演技上都大差不差。

  举几个例子:江闻,陈导明、葛尤这种级别,拼的就是剧本,以及五官跟角色的贴切度。

  只有中间的演员,才需要拼演技啊,台词啊,什么之类的。

  比如王寳强,演技不管多北影教科书,你让他演哪吒,怎么演怎么垃圾…

  所以你觉得某些老戏骨演技下降,多半是剧本就垃圾,又演了一个跟自己五官不太贴的角色。

  当然,还有很多压根不算老戏骨,典型的就是张铁林、张凯丽…

  基本都属于老戏骨三个字只占了个老!

  葛大爷最近几年的电影,都挺尴尬的。

  其实《刺猬》还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好看,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这个年代,只要不是特别的好,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一部电影想要有价值,无非是两个维度的成功,一是商业价值,二是艺术价值,所谓的艺术价值就是奖项。

  很显然,《刺猬》到不了拿奖的程度…

  还有一点:讨论价值!

  这个更难,《刺猬》这部戏在雅俗之间的把握比较暧昧,真正喜欢闷骚文艺片的人,并不会对这电影奉为圣经,喜欢商业片的,也会觉得这个电影没啥意思…

  两个群体都无视,自然没有啥热度!

  甚至比不上《非诚勿扰3》…

  毕竟那玩意还有老的大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还在关心男女那点事情,真的很幽默…

  至于《爆款好人》…

  宁昊毁了葛尤——人家演闷骚稳重男演得好好的,怎么到了70多岁就得开小火车撞机器人装疯卖傻了呢?

  还有那段调情戏…真的太猥琐了!

  葛大爷马上70了,你让一个老头演这种戏…

  《禁断介護》看多了…

  这就是典型的剧情不贴脸!

  咳咳,混熟了之后,每天排练结束,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吃点东西。

  ……

  “咱们明天直接开拍…”

  饭桌上,沈言举起手里的饮料:“正式拍摄了,希望大家尽量快速进入状态…”

  “必须的!”

  一群人举杯…

  没喝酒,毕竟明天开机。

  “言哥,咱们这部戏啥时候上映?”

  “已经跟中影商量过了,明年五月底…”

  “有好莱坞大片吗?”

  沈言点头:“有一部《星际迷航》…但这个电影我都没听过,影响不大!”

  “也是,只要不是《变形金刚》之类的,我们还是能拼一把的!”

  “…漫威现在也上来了,不过《钢铁侠3》应该是五一档。”

第413章 百花奖(44)

  今年的电影市场,目前为止,票房前十,国产片占了四个席位,《画皮2》、《模犯生》、《大人物》还有《误杀》…

  其中《误杀》的累计票房已经是4.37亿了,暂列第八名!

  加上进口大片,《泰坦尼克号3D》、《碟中谍4》、《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地心历险记:神秘岛》还有《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电话》以3.27亿排名第12。

  看起来好像平分秋色。

  但是…如果算前二十,华语也就增加了两部,分别是《听风者》还有《四大名捕》…

  前五十,进口片占了39部!

  所以,即便《大人物》拿了12.5亿票房,国产电影票房占比依然是低于50%。

  马上就是贺岁档,几个人都在讨论《一九四二》、《一代宗师》还有《大上海》、《十二生肖》…

  “听说冯导老早就想拍《一九四二》…他跟您说过吗?”

  “说过,最早是93年,刘震云写完《温故1942》,小刚就想拍,但一直没成,《天下无贼》上映后,小刚又想做,还是没成…前年,《非诚勿扰2》大赚了一笔,王硕就提议让他拍…还帮他兜底…”

  “兜底?”

  “王硕说了‘万一票房不好,我下面再给你写一个喜剧,来背这个片子的债。’”

  哦,这就是《私人订制》了…

  “那您看了吗?”

  葛尤摇头:“没…”

  其实葛尤对自己没出演《一九四二》,挺失落的,早先,定的是他主演…

  还能看到新闻通稿:

  考虑到投资计划的风险,除了《温故1942》外,冯晓刚还在同时筹备另一部古装情节剧《夜宴图》,该片同样投资不菲,并且将采用国际明星加盟,如果最终《温故1942》的剧本没能通过,那么他们将开拍《夜宴图》…

  嗯,《夜宴图》就是《夜宴》…

  沈言点头:“我肯定要去看看《一九四二》,花了这么长时间…心血之作。”

  黄小鸣插话:“现在分账的事吵的这么凶,也不知道会不会如期上映…”

  “谁知道呢…”

  “估计要靠上级部门调整…”

  “听说美国那边分账都是阶梯式的…首周拿80%…”

  “也不是,”沈言摇头:“他们分三种模式,协议保底固定分成,一口价买断以及阶梯式分成…

  一般来说,制片方的平均收入将占到上映时期整个票房收入的50%,影院则将获得剩下的一半。

  而且,越是卖座的,制片方分账比例越高,比如北美票房超过三亿,能拿到60%…但票房表现不佳的,最多也就45%…”

  “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呢?”

首节 上一节 293/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