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北极熊现在的日子没有那么好过,但是人家的军工水平仍然是世界领先的。
不管是S300防空导弹,还是苏-27战斗机,亦或是先进的主战坦克等装备,那都是世界一流的。
这里面的许多东西,都值得华夏去学习。
甚至这个学习过程都不是一两年,而是十年八年,最终才能赶上人家现在的水平。
这个过程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而如果没有对方的技术引进,这个追赶过程也许就不止是十年八年,而是二三十年了。
“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想法,不过这个事情可能需要一定的契机才行。”
“不管是我们内部,还是他们内部,都需要一些合适的契机才能改变局面。”
朱建生已经看到希望,但也知道这种事情的难度其实不低。
毕竟过去二十年,大家的关系都是有目共睹的。
一下要发生180度的变化,显然不是那么的容易。
“我听说北极熊内部现在遭遇了严重的粮食歉收,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紧张。”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它们不得不从美利坚和西欧大量购进谷物,这进一步加剧了其经济负担。”
“相反的,我们国内这几年经过改革之后,粮食产量不断的上升。”
“今年很可能会再一次的创造历史,让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这方面着手,跟北极熊合作,通过粮食换技术的方式来引进一些先进的军工技术?”
“亦或是邀请一些它们的专家过来做交流,想办法让对方的专家留在我们这边做指导。”
江辉觉得现在有必要为几年之后北极熊军工人才的争夺做准备工作。
要不然到时候出现那么突然的局面,国内争夺他们的军工人才的能力肯定是没有办法跟美利坚相比的。
毕竟人家开的那个工资,国内根本就开不出来。
但是华夏肯定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
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最大,最终的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
现在先通过正常的合作做一些铺垫,为双方的人员接触做准备。
甚至先把一部分的样品搞回来,后面接着研究就方便很多了。
北极熊军工底蕴那么的身后,华夏只要能够吃到一两成的红利,立马就能国内的兵器工业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你这个切入点倒是很特别,不过我需要好好的去做一番调研之后才能做决定。”
朱建生稍微思索了一下,觉得江辉的提议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不过涉及那么大的动作,肯定不能两个人简单的聊个天就把方向给定下来。
他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去做调查,形成一份正式的报告之后在机械工业委员会内部提出来,然后跟上级汇报。
这么一顿折腾,基本上就到了夏粮收割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国内今年的粮食产量的信息肯定就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相关人员做决定。
“除了加强跟北极熊的合作之外,一些重点项目已经多年停滞不前,我觉得也需要适当的关注。”
“如今国内的经费压力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的大,该给相关科研院所的经费,还是要尽可能的保证到位。”
“原本一机部那边的许多工厂虽然不是你分管的,但是据我了解不少工厂也是出现了经营问题。”
“一些产品积压,卖不出去,找不到市场。”
“我觉得北极熊那边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特别是轻工产品,北极熊这些年欠了很多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
“到时候既可以解决国内相关工厂库存的问题,又可以从北极熊那边换一些机床等设备回来。”
江辉又跟朱建生提了一个新的提议。
轻工产品出口,这是华夏今后很多年都在走的道路。
目前也是最适合跟北极熊合作的道路之一。
这个产业对于解决大量的就业人口有非常大的好处。
国企生存的轻工产品相比民企有成本劣势,在国内销售的时候是会面临很多困难的。
但是用来跟北极熊贸易,这个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一件衣服,你的成本是两元,民企的是一元,但是卖给北极熊是按照五元去卖,那成本高一点还算什么问题?
正好趁着民企的产品还没有办法大规模的进入到北极熊的时候,把国企的产品打出去。
也避免了将来一些民企偷工减料,在北极熊那边把华夏制造的名声给搞坏了。
利用这几年的过渡时间,让相关的轻工业厂缓一口气,也积蓄一些实力来实现转型,意义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到时候,许多问题都可以变小,甚至消失。
就业好,收入高。
有这个前提,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第417章 史无前例的合作,聪明人很多
“你的这个建议,还真是很特别。”
“以前还真是没有谁跟上级好好的提过这个方案。”
“不过跟刚刚粮食换技术的情况类似,我要安排人先去做一下调研。”
“甚至我自己准备亲自去漠河等地方考察一下,搞清楚情况之后再出手。”
朱建生做事还是比较谨慎的。
江辉提的每一点都很关键,影响肯定也很大。
到时候他也要有理有据的跟上级说明才能最终获得通过。
要不然方案再好,得不到认可,也是没有意义的。
本来江辉是准备了三板斧,不过现在两个方案已经给朱建生带来了足够的冲击力。
他准备等朱建生完成了这两个方案的调查之后,再提第三个方案的事情。
毕竟相比这两个方案,第三个方案给大家带来的冲击力,一定会更大。
到时候也肯定会带来很多的质疑。
朱建生新官上任,还是不要一下给他加太多的难度为妙。
……
就在朱建生跟江辉翁婿两个聊着今后工作展开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朱建生成为机械工业委员会二把手的信息,自然也在许多人之间在讨论。
这个事情的影响,对于相关的工厂来说,无疑是很大的。
“吕主任,我们新一代廉价轿车的推进速度要加快。”
“车型外观就直接对着丰田汽车的卡罗拉来搞就行了。”
“发动机已经确定使用南山发动机的1.5L的量产品,变速箱使用首都齿轮厂的4MT变速箱。”
“我们最迟在明年必须把这款车推出来。”
“今年年底要把第一台样车生产出来,油泥模型要在下个月内定下来。”
“我准备到时候邀请朱建生副委员过来参观指导一下。”
陈奇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
他跟朱建生也算是老相识了。
当初朱建生还是首都工业学院教授的时候,双方就合作了新款BJ212。
如今这款车的销量下滑的比较厉害,但仍然还是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支柱车型。
“我明白,动力总成方案已经确定,底盘和外观、内饰直接借鉴卡罗拉。”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的油泥模型制作这个月就能拿出一个方案出来。”
“不过现在的关键是要把成本降下来。”
“1.5L发动机那边,估计我们的议价权不是很重,但是我准备跟对方签署一个对赌协议。”
“只要我们确保每年的采购数量达到10万台,就让南山发动机给我们额外降价20%。”
“我觉得对方还是有可能同意的。”
“至于首都齿轮厂那边,如果他们不能把4MT变速箱的成本降下来,那我们就威胁向南山变速箱采购。”
“其他各个配套厂那边,谁跟不上步伐的,全部都踢出局。”
吕建强不傻,他自然很清楚陈奇为什么今天突然要求加快廉价轿车项目的进展。
今后首都汽车制造厂要走跟宝马汽车集团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嗯,准确的说是要走宝马汽车的道路,那是一条宝马汽车集团似乎已经准备放弃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还准备加强跟宝马汽车集团的合作。
各种零部件,只要对方有优势,就会从宝马汽车集团下属的公司采购。
“然后你再安排一下,近期我们去深城出个差,好好的跟江辉叙叙旧。”
这个时候除了找朱建生汇报工作,跟江辉把关系搞好,显然也是非常关键的。
陈奇对朱建生和江辉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比许多人都要清楚。
他跟双方之间都有旧,重新捡起来也容易很多。
反正他的这个做法,也是完全经得起推敲的。
指不定到时候经济型轿车的销量起来之后,他还能提一下级别呢。
……
能够看清这些变化并做出动作的,显然不是只有陈奇。
一汽那边也及时的做出了反应。
“江厂长,好久不见!”
“来到深城,随处都能感受到宝马汽车集团的影响力啊。”
耿卫东带着赵光明等人,直接来宝马汽车集团做交流。
一汽这几年的发展压力是比较大的,耿卫东也一直在做转变。
奈何他们的速度肯定跟不上宝马汽车集团。
如今也就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利润还不错,但是销量不大,整体利润额有限。
而卡车那边则是面临二汽和理工重卡的竞争,压力一下就变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