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11节

  最终呢?

  朱建生现在已经成为兵器工业的负责人,后续如何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江辉自然也是非常关心。

  这可是自己最坚实的靠山。

  宝马汽车集团过去几年的发展一帆风顺,但是并不表示以后就是什么风波都不会经历。

  虽然以它现在的影响力,不管是什么风波应该都不会对它产生影响。

  但是有靠山跟没有靠山,显然还是不一样的。

  “你这个消息准确吗?”

  朱建生没想到自己女婿居然会说出这么一个消息。

  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的机械工业委员会,又要进行兼并重组?

  不过考虑到这两年的情况,他又觉得一切都正常。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些变化都是很正常的。

  毕竟上级也在不断的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着确认哪一个方案才是最适合当下的需要。

  “应该还是比较准确的,估计明年就会正式的实施。”

  “并且我觉得这个变化也不是最终的变化,很可能今后会把更多的部门推向市场。”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立马追问了一句,“推向市场?什么意思?”

  市场经济的提法,这几年很是热门。

  国内也已经开始在为加入WTO做努力,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努力的过程要那么的长久。

  但是从1978年开始,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许多东西都在改革。

  市场经济的说法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大势所趋,许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就是会把一些专业的事情成立专门的公司去运作,而不是现在那样子。”

  “比如兵器工业,可能会成立一家兵器工业总公司来管理全国各地的工厂。”

  “这就像是国外的一些大企业集团一样,集团公司管理下面的各个工厂。”

  “当然了,国内的工厂那么多,肯定不是一两家公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到时候也许会有航天、航空、兵器、船舶、重工等各种各样的集团公司出现,替代原本一机部到八机部的各个职能。“

  跟自己的老丈人提前说这些发展方向,对他今后做一些判断和选择肯定是有帮助的。

  碰到事情的时候也不至于那么的慌张。

  未知是最让人恐惧的。

  如果发生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推断的方向在发展,那么大家心中就会很有底气。

  到时候他大概率会跟江辉进一步的商量一下自己应该怎么选。

  毕竟这个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江辉的预测的话,那么江辉能够预测到再进一步的发展,似乎也说得过去。

  “真的要是这样子的话,那今后的变化可就真的非常大了。”

  “我这个副委员长的位置,似乎也坐不久啊。”

  朱建生倒不是真的很留恋这个位置,而是觉得自己的许多想法有机会在更多的工厂落实下去,心中颇为窃喜。

  “不管怎么变,发展是硬道理,这个是不会变的。”

  “现在兵器工业的发展整体上是不理想,压力非常大的。”

  “爸爸你这几年分管兵器工业,只要能够扭转一些局面,到时候功劳上级肯定可以看到。”

  “甚至接下来正式的成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也是问题不大的。”

  “反正你们现在的负责人年底就要退休了吧?”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眼前一亮。

  以他现在的资历,成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倒也不是没有机会。

  他能够从首都理工大学调过来,本身就是有领导赏识的结果。

  要不然哪里那么容易呢。

  虽然他的年纪不算小,但是跟同时期其他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相比,绝对算是年轻力强了。

  “兵器工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你也是很清楚的。”

  “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翁婿两人既然聊开了,自然要多交流一下。

  他新官上任,肯定也是想要烧个三把火出来,好好的提升一下自己的影响力。

  要不然的话,他在新的机构里头想要快速的展开工作,还是有一些压力的。

  不过他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首都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军工背景的高等院校,历年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进入到了各个军工系统。

  各个兵器工业相关的工厂里头,几乎都有首都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

  这些人天然上就跟朱建生这个曾经的校长有更多的亲近感,会向朱建生靠拢。

  要不然,别人看到你是首都理工大学毕业的人,也很难相信你跟自己的关系会比跟朱建生更好。

  “爸爸,我们国内的兵器工业,大部分都是从北极熊那边学习过来的。”

  “特别是现役的许多装备,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走的,亦或是轻武器,几乎都是在北极熊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甚至直接就是拿着对方的图纸过来改了一个型号名称之后进行使用。”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之前几年即使是跟美利坚的关系很好也没有从对方手中引入特别多的军工技术。”

  “毕竟体系不大兼容,引入的代价太高。”

  “对我们来说,继续结合北极熊的武器风格,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特色开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武器应该是最适合的道路。”

  江辉先把大的基调给定了下来。

  就以华夏现在的军工产业的水平,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这个是事实,没有什么好否认的。

  毕竟现在是1987年,不是2025年。

  “你说的也对,不过我们跟北极熊的关系你也很清楚。”

  “过去二十年,我们几乎没有从对方手中获得任何的新技术。”

  “现在使用的各种武器,几乎都是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获得的图纸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换代而成。”

  朱建生知道江辉突然跟自己提到这一茬,肯定是有自己的目的。

  所以倒也不着急了。

  “没错,确实如此。”

  “不过您应该也感受到,这几年我们跟北极熊的关系开始慢慢的发生变化。”

  “特别是这两年,这个迹象特别的明显。”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立马在脑中回想了这几年跟北极熊相关的新闻。

  不过在这方面的事情上面,他的见识肯定没有办法跟江辉相比的。

  “当初北极熊搞出了世界上全所未有的大演习,给西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所以在那之后的几年,我们跟美利坚的关系大幅度的向前,黑鹰直升机等人家刚刚装备的飞机都可以卖给我们。”

  “甚至F-14战斗机这种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人家都愿意跟我们讨论出口的事情。”

  “只不过因为价格太高,最终是我们自己放弃了采购。”

  “在跟我们关系变得紧密的同时,它们也在想尽办法削弱北极熊的实力。”

  “我们双方合作给阿国游击队提供的武器装备,给北极熊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

  “特别是40火箭筒,给北极熊在阿国的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美利坚还把自己最先进的单兵防空导弹都给到了阿国游击队进行使用。”

  “我们仿制萨姆7的红缨5也被大量采购给到阿国游击队使用。”

  “这些武器都给北极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江辉知道要跟朱建生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之后,才能促使他下定决定调整兵器工业的发展方向。

  这种方向要是错误了,朱建生的前途就完蛋了。

  反过来,他更进一步几乎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哪怕是还没有出成绩,单单是他的这个调整方向得到了上级认可,都可以更上一层楼。

  江辉是很清楚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双方的关系会有更加直接的变化。

  特别是明年,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到时候朱建生替代已经退休的负责人,成为新架构的领导,完全是有可能的。

  而华夏的兵器工业在朱建生的带领下,也能比历史同期更好的抓住机会,更快的实现武器的升级换代。

  这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你说的这些我也听到了不少相关的传闻和报道。”

  “北极熊在阿国已经那么多年了,但是游击队的规模反而越来越大。”

  “每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阿国,但是却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益。”

  “估计这个局面很快就会出现一些变化。”

  朱建生作为一校校长,还负责理工特种车辆厂这种特殊的军工厂,信息来源自然也是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北极熊的动作一直都是很受大家的关注。

  所以结合江辉说的内容能够想到不少的东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预估最迟明年北极熊就会从阿国那边撤军的,这将会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情。”

  “甚至到时候它们还会同步的把我们北方领国的一些人员给撤回去。”

  “双方的关系一定会有全方位的变化。”

  “以前我们很难从他们手中获得的新技术,以后就变为可能了。”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有点明白了。

  刚刚铺垫了一番,看来都是在为这个事情做准备啊。

  不过大家的关系变好了,一些新的合作还真是变得有可能。

首节 上一节 411/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