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00节

  “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回国探亲,我爸爸就带我来了一趟燕京,我们还在全聚德吃过一顿烤鸭,那个味道我到现在还记得。”

  《天下第一楼》中的福聚德就是现实中的全聚德,林福贵提到年幼时的回忆满脸缅怀之色。

  杜峰见他对林朝阳的作品如此喜爱,觉得这是个砍价的好机会。

  “哈哈!这可真是缘分不浅,我看这房子真就是为姐夫你们俩准备的。”

  “福贵,你看价格上是不是还能再让让?”

  林福贵脸上挂着笑容,头却摇的无比坚定,“不能再降了,我的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杜峰吃了个憋,心里暗骂这小子可真是个难缠角色。

  林福贵又说道:“价钱肯定是不能再让了。不过相识一场确实是缘分,付款时间我可以给你们再延长半年。一年半时间,每次四千块钱,怎么样?”

  他的话说完,林朝阳不置可否的说道:“我们再回去商量商量吧。”

  “好。”林福贵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之色。

  等离开华侨公寓之后,杜峰问道:“姐、姐夫,你们怎么想的?”

  林朝阳看了看陶玉书,刚才她在房子里表现出的那种幸福感,让林朝阳心知道他无论如何都应该把这套房子买下来。

  “房子是好房子,主要还是钱的问题,我和你姐的积蓄离着房款还有很大的差距。”

  杜峰有些遗憾的说道:“这房子确实不错,我看比我爸那房子还好。”

  杜峰家住的是军区大院的二层小楼,如果单从面积上来说,是完胜华侨公寓的。

  但如果是从户型布局和设计理念上来说,华侨公寓无疑要吊打他们家的二层小楼,既显得洋气,舒适性又很强。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吧。”陶玉书说道。

  林朝阳看向妻子,心中有了猜测,他等杜峰走后才问道:“你不会是想跟爸妈借钱吧?”

  妻子现在还在读书,身边的社会关系也简单,她说她来想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父母身上打主意。

  “嗯。”陶玉书应了一声。

  林朝阳却摇了摇头,“不行。”

  “爸妈手里有不少存款,我们可以借来应应急。”

  丈夫现在写小说,收入确实不菲,但现在他们夫妻俩手里的钱距离房款还差七千块钱,要在一年半之内赚到这么多钱,压力还是有些大的。

  陶玉书的打算是先跟父母借点,把还款的时间拖长一点,这样一来他们夫妻的压力就小多了。

  “没必要。我们现在能凑出五千块钱来,一年半时间,再赚七千块钱也不算难事。”

  陶玉书说道:“不能这么想。你是写小说,又不是抄书。写出多少来也不一定,发不发表也不一定,稿费多少更不一定。”

  林朝阳心道,其实比抄书的难度也没大多少。

  为了摸鱼,他这一年没少在陶玉书面前磨洋工,以至于让陶玉书产生了他每一部作品都是殚精竭虑、千锤百炼出来的错觉。

  他搂住陶玉书的肩膀,“钱的事交给我了,只要房子你喜欢就行。”

  陶玉书紧锁眉头,表情严肃,“你可不能为了赚钱,就糟蹋自己的创作天分,创作是一件很严肃的事。”

  “放心吧,我知道。”

  两人回了家,林朝阳吃完饭就进了屋闷头写起了小说。

  自从写完《天下第一楼》剧本后,林朝阳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怎么动笔了。

  之前他从来没想过会在七十年代末花一万多块钱买房子,可今天看着陶玉书在华侨公寓看房子时候的表现,让他心中生出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在买房子还差七千块钱,虽然在陶玉书看来这笔钱数目巨大,一时半会是赚不到的,可林朝阳却很有信心。

  以前他是磨洋工,现在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一晚上手不停毫、飞文染翰,几乎不需要思考的时间,洋洋洒洒数千字跃然纸上。

  临时前林朝阳回看了一遍这一晚上的成果,满意的点了点头,效率还是可以的。

  看来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买房子果然还是打工人最大的动力啊!

  (本章完)

第125章 给《当代》怎么样?

  有了赚钱的动力,林朝阳一改往日的摸鱼习性,不仅是在家里写稿写的飞快,连在图书馆也不浪费半点时间,赶上最近寒假,图书馆业务轻松,他更是如鱼得水。

  没用几天功夫,他光是稿纸就用了一本。

  这天晚上,陶玉书发现了这个惊人的情况,满脸惊诧的问道:“你这是写了多少字?”

  “没数过。”林朝阳换了一本新稿纸,低着头继续埋头写小说。

  陶玉书手上的是五百格大稿纸,一本130页,即便是去了标点符号,也应该有五六万字了。

  她算了一下感到不可思议,丈夫才写了几天的功夫,平均起来,一天几乎一万字?

  陶玉书生怕林朝阳是因为太急着赚钱而急功近利,放下了手里要洗的衣服,仔细的看起了这部还未完成的小说。

  过了快一个小时,陶玉书抬起头,目光望向还在奋笔疾书的林朝阳。

  她的眼神中闪动着盈盈波光,那其中除了有陶醉于小说内容的余韵,更多的是好奇和不解。

  陶玉书怎么也想不明白,丈夫以前一写小说就眉头紧皱、一脸的苦心竭思,就差没“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了,怎么最近写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这么多?

  难道就因为要买房子?

  可她又觉得这种想法很不切合实际,写小说这种事要是光靠压力就能写出来的话,作家也太不值钱了。

  所以她想来想去,只能把这归结到丈夫本来就是天赋异禀,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发掘出潜力,这回被买房子这件事一逼,把潜力给逼出来了。

  想到这里,陶玉书开始反思自己。

  看来以前对于丈夫的督促还是做的不够,这是她当妻子的失职,以后要尽好当妻子的本分,让林朝阳把精力都用在创作上。

  人生短短几十年,对于作家来说,才思泉涌的创作阶段就更短了,必须要珍视起来。

  埋头疾书的林朝阳并不知道,自己为了买房子而付出的努力让妻子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陶玉书给他倒了一杯茶,又给他揉了揉肩,劳累之余享受着红袖添香的快乐,他表示:今晚还能写一万字!

  这天晚上上床之后,陶玉书问林朝阳:“诶,你说我们要不要去跟那个林福贵谈谈?”

  “你怕他房子卖给别人?”

  被林朝阳点破了心思,陶玉书面露羞涩,“华侨公寓的房子确实很好。”

  林朝阳笑道:“房子当然是好房子。不过你放心吧,他要是能那么顺利的卖出去,就不会亏本降价,又搞分期付款了。”

  林福贵是华侨,搞分期付款不需要担心有人会赖他的账,真有人敢赖账,国家就帮他出手了。

  杜峰帮他们夫妻俩几个月的房子,虽然筛选出去了很多不符合条件的房子,但不得不承认的现状就是,现阶段虽然私房交易对比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可卖方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几十年来福利房政策养成的巨大惯性,让国人已经习惯了“等”“靠”“要”,在这個大家都没有多余积蓄,没有市场调节的环境里,99%的国人心里都不会动买房子的心思,更何况华侨公寓的房子在售价上已经筛选掉了绝大多数客户。

  这样的房子,想要卖出去,百分百要靠人脉。

  这年头什么人最有钱?

  华侨是一个群体,但既然林福贵能跟杜峰搭上线,就说明他在华侨群体没什么人脉,又或者华侨里没人想买房子。

  而在国人当中,最有钱的不是那些投机倒把的小商贩,而是文化人。

  举个例子,位于校南门老虎洞的邮政储蓄所,里面绝大多数的储蓄额都是由燕大教授贡献的。

  许多教授不仅拿着一个月两三百块钱的工资,出版著作还有稿费,外出讲课有课时费……一年轻轻松松就是几千块钱的收入。

  再比如,杜峰之前提到过的吴作人。

  1972年是什么时候?人家不仅敢拿钱买华侨公寓,而且是轻轻松松。

  林福贵一个华侨留学生,上哪认识有能力买房子的文化人呢?

  况且以这个年代的沟通和办事效率,私房交易的过程往往是几番拉扯,耗时颇长,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林朝阳并不着急联系林福贵。

  果然不出他所料,又过了不到一个星期,杜峰来找他,说林福贵联系他了。

  “他应该不缺钱吧?”林朝阳问道。

  那天在华侨公寓时,林福贵的表现很沉稳,而且以他的精明程度,应该知道主动联系林朝阳他们,肯定会被砍价。

  “我估计他也有相中的房子了。”

  杜峰的话赢得了林朝阳的认可,华侨公寓的地理位置在西三环,林福贵要买房子必然是奔着东城、西城的四合院去的。

  他要的是未来的投资潜力,核心地段的房子就那么多,碰上一个合心意的更不容易,迫切性当然比他们夫妻俩要买个改善住房来的强烈。

  林朝阳其实也想像林福贵这样囤点四合院,不过现阶段嘛,还是以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问题为主,等以后有了闲钱再投资也不迟。

  林福贵提出分期付款这个条件,说不定就是想先拿到一部分钱买到心仪的房子。

  “你跟他说,我们现在也很犹豫,担心买了房子钱还不上。”

  杜峰点点头,“明白了,先吊着他。”

  一晃一月已经过了大半,这些天林朝阳又陆续收到了两份稿费单。

  一份是《燕京文艺》发表《天下第一楼》剧本的270块钱稿费,另一份则是《收获》寄来的,是他写的那篇中篇小说的稿费,李小琳当时承诺按照稿酬新规给他稿费,她没有食言,这次的稿费达到了1210块钱之多。

  陶玉书高高兴兴的收下了钱,细细一算,两人的积蓄已经超过了4100块钱。

  她把目光投向专注写作的男人身上,眼中闪着期盼的神采。

  “大功告成!”

  陶玉书愣神的功夫,林朝阳把钢笔一扔,向椅背上一靠,高呼了一声。

  “写完了?”

  “嗯。”

  林朝阳伸了个懒腰,站起了身,陶玉书上前去抓起稿纸,仔细的看去。

  林朝阳的这部新小说陶玉书是从头跟读到尾的,因为她生怕丈夫为了赚钱而写出急于求成的作品。

  不过这么些天时间下来,她对新小说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信心,这绝不是一部为了圈钱而写的敷衍之作,而是在写一种很新的东西。

  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缘起是白话文体的流行,其根基并非出自中国传统文学,而是来自于西方文学。

  传统的西方小说要求临摹自然,如实的反映人生。

  作家在作品中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小说以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的故事情节作为发展的线索,它可能是单线结构,也可能是双线或多线,最后由小说家把各条线索汇总形成一个结局。

  在19世纪后期,这种传统式的小说开始发生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亨利·詹姆斯等诸多作家开始在叙事角度上推陈出新。

  在他们的笔下,小说不再是自然的摹本,而是独立自主的有机整体,它按照本身的内在规律而发展。

  亨利·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本性是无限的,真实也有无数的形式。”

  因此他主张作家应退出小说,让书中人物来充当叙述者。叙述者和他的配角们结合起来,就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反映多种形式的真实,这种理论为20世纪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美学上的依据和创作动机。

  意识流小说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20世纪一二十年代,有大批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恰好那个时候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流入日本。

  这些人便把对于西方文学和意识流小说的理解和认知带回了中国。

  但在建国之后,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文学,在介绍外国文学方面,以引进古典文学、革命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为主,重点介绍苏联文学和弱小国家的文学,如越南文学、朝鲜文学等。

首节 上一节 100/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