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99节

  片刻之间,林朝阳经历了一番从地狱到天堂的反向蹦极之旅。

  他脸上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媳妇,咱说话能别大喘气吗?”

  “你活该!”

  林朝阳见她神色间冰雪消融,便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有了这一千块钱,我们就有五千块钱了。”

  回到了刚才的话题上,陶玉书本来轻松的表情又纠结了起来。

  “可还是差了很多啊!”

  “你想想看,去年这时候咱们才有多少钱?

  杜峰说房主想快点出手房子,我们可以先去看看,讲讲价嘛!要是能讲到一万,那不就还差五千了吗?

  明年我争取多写点小说,争取尽快就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再讲价又能便宜多少钱?

  至于丈夫说要多写小说,她心里更是不抱希望。

  小说哪里是那么好写的,多少作家一两年也不见得能写出一部小说来。

  这话陶玉书没有说出口,看着丈夫为了两人的小家庭那么的努力,她不忍心戳破他的梦想。

  “那就去看看!”陶玉书咬了咬牙说道,大不了就薅家里点羊毛。

  这天周末,杜峰一早来到了燕大,却没有进陶家的门,而是在朗润湖公寓边上等着。

  过了没一会儿,林朝阳和陶玉书从楼上下来,三人集合骑着自行车往燕大校门外驶去。

  燕京的三环概念从五十年代就提出了,不过在当时是以分段建设形势开建的,到1965年才初具雏形,还叫环路。

  在六十年代出版的《燕京游览图》上,北三环路划分为北环西路和北环东路,东三环划分为东环北路和东环南路,南三环位置出现了南环东路。这是燕京历史上首次出现“环路”的字样。而此时,二环路尚未标注出来。

  花园村华侨公寓,就在西三环花园桥旁。明朝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出阜成门南十里,花园村,古花园,其后村,今平畴也”。

  几百年前的金、元时期这里曾是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后来就变成了平畴郊野。

  到新中国成立后,华侨公寓的建成改变了这里的情况。

  杜峰和林朝阳夫妻俩来到院门口,保卫询问完他们的来意之后让他们登了个记,然后拿起保卫室里的电话拨通了电话,看起来是通知房东。

  杜峰低声对林朝阳说道:“看着没?赶上进机关单位了,不过是花钱的。”

  华侨公寓是燕京第一个配置物业的小区,每家每户每个月八块钱。

  “三位请进!”

  三人进了院向二号楼的单元门走去,陶玉书对林朝阳低声说道:“这院子可真不错。”

  华侨公寓南北两栋四层楼,楼宇的前后中间除了道路便是大片的绿植,环境整洁幽雅。可惜现在是冬天,院里的花草树木都衰败了。

  如果是后世,这么大的院子如果是盖多层住宅的话,少说也得搞个七八栋。

  可华侨公寓的院子里仅有两栋楼宇,若是在夏天的话,必定是绿树掩映,素雅幽静的存在。

  陶玉书从小在燕大里长大,就喜欢这种幽静的环境。

  华侨公寓的设计者是华揽洪,我国知名的建筑大师。

  他年轻时留学法国,在法国国立美术大学建筑系深造,毕业后获得当时极少人拥有的国家建筑师文凭。

  本可以在法国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和超过一般人的社会地位,但他还是在1951年毅然回到了当时还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华揽洪自法国带来了他所崇尚的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并尽力与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融合。

  他在1952年至1957年之间,设计了燕京儿童医院,被《弗莱彻建筑史》列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他还设计了崇文区幸福村住宅小区、汽车和自行车分道行走的建国门立交桥、官厅水库迎宾楼、燕京友谊商店等燕京标志性建筑。

  华侨公寓的外立面是灰色的,线条方方正正,有一种简约的美感,同时也非常具有现代气息,只看外立面便完全区别于如今燕京能见到的苏联式住宅。

  从外面看,每家每户还都有个大露台,看上去很有生活气息。

  几人走到走到二号楼的单元门门口,便看到一个宽额高颧骨、肤色黝黑的年轻人站在那里。

  “福贵!”

  杜峰跟年轻人互相打了个招呼,说道:“这是我姐夫和姐姐,这位是林福贵。我姐夫也姓林,你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几人寒暄了几句,林朝阳才知道年轻人名叫林福贵,是当年福建人下南洋的第三代马来西亚华人,这里的公寓是他父亲当年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买下来的。

  林福贵现在在外国语学院留学,这套房子本来是他父亲给他留学居住的,可林福贵一直住在学校,根本就没在这里住过几天。

  去年国家开始改革开放,燕京这边的风气还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今年暑假的时候林福贵到广东走了一圈,发现那里已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且在广州已经开始实行商品住宅全价销售的试点工作。

  这些变化让林福贵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他参考二战之后亚洲几个经济腾飞的经济体的经验,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所以打算把这套房子卖了买两套燕京的四合院。

  林福贵是个热情开朗的年轻人,汉语不错,就是没那么正宗,对林朝阳他们也不避嫌,侃侃而谈自己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看法。

  林朝阳听他说了一会儿,觉得这哥们儿肚子里确实是有货的。

  不过他今天主要还是来看房子的,林福贵领着他们三人上了楼。

  (本章完)

第124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

  华侨公寓院里就两栋楼,一栋楼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户人家,院里一共就四十八户人家,用后世的容积率来算几乎相当于是别墅区的标准。

  林福贵的房子在三楼,进了门,林朝阳便感觉眼前大亮,原来是南向大阳台的客厅落地窗透进来的阳光。

  这年代大家的居住条件简陋,而且建筑和居住理念也和后世大相径庭,很少有住宅楼是搞南向大客厅的,更别说是大阳台了,只有那些早年间建的别墅才有这种配置。

  林福贵的这套公寓在户型设计上几乎吊打这个时代99%的住宅楼,西侧进门,南向是五米五开间的大客厅,大阳台与客厅同宽,外挑出一米五。

  北侧是一体化的厨房餐厅,拐角带了个小阳台。客厅旁两个南向卧室都是十四五平,与之相对的是两個北向卧室,面积要小一点,两个北侧中间夹着两个卫生间。

  这样的户型,即便是放在四十年后的中高端住宅里也丝毫不显落伍。

  整个屋子通铺木地板,大白落地,装修用这个年代的标准来衡量算是顶尖的,关键是保持的很不错,说拎包就住夸张了一点,但简单收拾一下问题不大。

  陶玉书拉着林朝阳到南向的次卧,“这间房用来给你当书房特别好,阳光那么大。”

  “十五六平的面积当书房太浪费了,我看北面小的那间就不错。”

  “那间哪有这间好啊,以后我们俩可以一起用。”

  “那也行。”

  “我要打两面大大的书架,中间放一张大书桌,我们俩对着坐。”

  陶玉书怀抱着美好的畅想,让林朝阳也忍不住沉浸其中。

  夫妻俩在屋子里转了一圈,陶玉书越看越喜欢,尽管此时是冬天,可屋里的阳光却十分充沛。

  她来到客厅的阳台前,沐浴在阳光里,眼睛微微的眯起,脸上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林朝阳察觉到她的情绪,轻声问道:“喜欢吧?”

  陶玉书刚想说话,然后反应了过来,给了林朝阳一个眼神,摇了摇头。

  当着卖家的面表露出情绪,可是对后面的砍价大大不利的。

  猜到了妻子的心思,林朝阳笑了笑,没说话。

  等看完了房子,林朝阳试探性的询问道:“福贵,这房子你打算卖多少钱?”

  “一万两千块。”

  林朝阳摇了摇头,“这个价格对于一般人来说,太贵了。”

  “这已经很便宜了,当年我爸买这里的时候可是花了8000美金,相当于两万块。

  如果是放在国外,这么多年怎么说也该涨不少了。我现在卖,连本钱都没回来。”林福贵说道。

  林朝阳笑着说道:“国外是资本主义,房地产是个行业,有金融属性。但在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房地产的说法,房子就是用来住的,大家也没有买房子观念,更没有增值的概念。”

  “以我们写作这个行业为例,五十年代有一批作家当时花了大价钱买四合院。当时他们买的最便宜的房子也是三千多块钱,可那些房子放到现在,也还是这个价。”

  “咱们不算通胀,甚至有的人家因为嗡嗡嗡期间,房子被人占了,再收回来,连三千块都没有。”

  林福贵知道林朝阳是在砍价,但丝毫不为所动,在他看来,他给的这个价格已经足够便宜了。

  “价格不能变,付款方式我可以给你们延长一年,一年期间里你们可以把房款分三次付给我。”

  林朝阳又说道:“能拿出这么多钱的,不需要你的分期付款。需要分期付款的,可能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林福贵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显然不是林朝阳三言两语就能够打动的。

  看着他的态度,林朝阳也没有着急,跟陶玉书说了两句,他说道:“那我们回去再商量商量吧。”

  林福贵送他们下楼,来到楼下,杜峰玩笑着调侃道:“姐夫,看来你还得多写点小说、剧本。”

  林朝阳无奈的笑了笑。

  在楼上的时候,林朝阳夫妻俩讨论书房,林朝阳自己也说他是搞写作的,杜峰又说他写小说和话剧,林福贵越听越好奇。

  “姐夫是作家?”

  刚才见面介绍时,杜峰只说了林朝阳和陶玉书是他姐夫、姐姐,并没有介绍姓名,林福贵便直接称了姐夫、姐姐。

  “写了几部作品。”林朝阳低调的说道。

  “方便知道你写的书都有哪些吗?我在学校看了不少小说。”

  还没等林朝阳说话,杜峰便带着几分炫耀说道:“我姐夫的小说你肯定看过。”

  听他这么一说,林福贵顿时来了兴趣,听杜峰的语气,他姐夫的名气肯定不小。

  “《牧马人》看过没有?”杜峰问道。

  林福贵摇了摇头,“没看过。”

  杜峰挠了挠头,“《小鞋子》呢?”

  林福贵又摇了摇头,杜峰纳闷道:“伱不说你看了不少小说吗?”

  林朝阳觉得再这么下去尴尬的只会是自己,说道:“好了,我才写了几部作品,连正经的书都没出过呢,你就别替我吹捧了。”

  “《高山下的花环》呢?”杜峰不顾林朝阳的阻拦,不死心的又问了一句。

  这回林福贵有了反应,他有些激动的说道:“这个我知道,我看过,讲对越战争的。”

  杜峰纠正他道:“我们叫自卫反击战。”

  林福贵不在乎称呼的问题,他现在知道,林朝阳确实是有名气的作家。

  几个月之前《高山下的花环》火爆全国,连林福贵这个华侨都被同学们推荐看过。

  在全世界的华侨当中,马来西亚华侨无疑是与祖国羁绊最深的一群人,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也是最强烈的。

  林福贵当时看完《高山下的花环》只感觉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他怎么也没想到今天卖房子竟然能认识这部小说的作者。

  他突然又问道:“《天下第一楼》也是姐夫你写的,对吧?”

  林朝阳点了点头,“是,你也看过?”

  提起《天下第一楼》,林福贵的表情更加兴奋。

  “当然。上个月《天下第一楼》在我们学校演出,全校的学生为之疯狂,写的太好了!”林福贵惊叹着说道。

首节 上一节 99/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