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教室了?不干活了呢?”见此所有的青少年罪犯们心里都默默疑惑着。
但是整个操场却没有一点杂音,下一刻王管教的声音在操场上响起:“108到204的跟我过来。”
……
跟随着周管教,任建军、吕海生来到了原来的教室,到了跟前才发现原来的教室居然挂了块牌子,而纵然文化水平低,那几个字他倒是认的——1——3小(一)。
“什么意思?”
任建军、吕海生心里默默嘀咕着,当然其他人也是如此。
腰部挺直、目不斜视,像树橛子一样坐好之后,只是须臾,任建军、吕海生等人就听到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下一刻徐管教在前,赵明海在后出现在了门口。赵明海手里还提着一捆书。
而这几天以来,任建军、吕海生等人一直疑惑赵明海虞东东的去向,休息时、熄灯后曾经议论过多次,并根据少管所的情况以及两人犯下的罪行,做了很多不好的猜想,认为他俩去了需要更加艰苦奋斗的地方。
但是现在赵明海却出现在这里,“咦,这是怎么回事?”陡然之间,任建军、吕海生本能的想着。
而在这时赵明海已经往教室的大门处一站,把那捆书放在了脚下。
徐管教则径直走到了讲台之上,“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上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你们的改造工作,为了让你们以后更好的重塑自我,更好的融入社会,上级决定对你们的改造以学习教育为主,劳动改造为辅,以后将进一步加强对你们文化课的学习。所以以后你们上午、晚上都是学习课,下午才学习劳动技能。
另外上级领导对你们的学习水平也提到了要求,要求年满十八周岁后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为了促进你们的学习,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根据相关规定,咱们所制定了一下奖惩制度与细则,我念给你们听听……”
随即徐管教拿出奖惩细则,逐一念了起来。
而听着听着,任建军与吕海生等几个年纪大的,心里都是瞬间变色。
原因无它,上课虽然能免了他们的劳作之苦,但考核机制对他们来讲却更要命。
之所以如此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们的学习底子太差了;二是时间太紧了。青少年罪犯年满十八岁,按规定剩下刑期不满三个月的可以留在少管所,上个月以上的需要搬进成人监狱。
“三字”开头的寝室里的犯人一般都是年过十七岁的。
第153章 老师
这一年的时间要从小学三年级达到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任建军与吕海生都觉得难如登天!
但学习成绩不好,却又是要关禁闭,又是要取消减刑资格之类的。谁不想减刑,谁不想出去呼吸自由的空气,因此听着听着,任建军、吕海生感觉这简直是在要他们的命!
当然还有其他十来个也是如此,年纪小些的,倒是没有什么感觉。
徐管教自然也没什么感觉,口若悬河的念完奖惩细则,然后转头对赵明海看了一眼,继续讲道:“以后就由0126教教你们数学、物理与化学,你们中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0126是高中毕业生,而且还考上了交大,学问好的很,你们要跟着他好好学,0126,现在你来吧!”
说着徐管教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与赵明海交错之际,他突然想到自己忘了给赵明海树立教师的权威,也要维护师道的威严,于是转头对众青少年罪犯说道:“你们起立、行礼,以后称呼0126为老师。任建军你还是班长。”
任建军与吕海生此时有些发呆!万万都没有想到,赵明海没去更需要艰苦奋斗的地方,反而是草鸡变凤凰,当了他们的老师。
不过徐管教最后的提名,引发了任建军本能的反应,他一下子从呆滞中恢复了过来。
而他实际上是个比较机智的人,一下子就体会到了徐管教到了徐管教的用意,下一刻他大声喊道:“起立。”
说话之间他已经豁然而起。而随着他的动作,众青少年罪犯立刻条件反射,齐刷刷的站起。
“老师好!”
下一刻任建军率先大声喊道。“老师好!”随即其他青少年罪犯整齐划一的喊道。
“我居然当老师了!”
上了讲台,众青少年罪犯的敬礼声中,想到自己一个多月前,还是一名满怀激荡情怀的学生,转眼间就来到了这里,然后居然当了老师,突然之间赵明海心里有了一种世事白云苍狗,变幻莫测的感觉。
“同学们好。”
感慨中,赵明海回了礼,并自然而然的看了眼前的青少年罪犯们一眼。
落入他眼里的是一个个青皮脑袋,个个有棱有角,仿佛锋芒在外。
见此,不知为何,突然之间,赵明海心生感触,这些青少年们本已是胆大妄为,若是再学了数学的严谨与算计,化学的变化,若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脑中依稀产生了一副百蛟闹海的景象……“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我想的太多了。”思忖之间,在任建军喊坐下之后,赵明海对任建军说道:“0012,你把课本和小笔记本和铅笔发下去。”
“是!老师。”任建军立刻站了起来,笔直的回道。
……
当任建军把课本、铅笔、小黄皮的笔记本发完之后,赵明海说道:“同学们,你们的学习情况我看了一下,基础都不是很好,即使有上到五年级的,我估计知识点也忘了,这几年我把一年级到五年级的知识点归纳了一下,你们认真记,不会的回头可以向室友请教,考核方法你们也知道了,是以寝室为单位的,别让自己的成绩拉了室友的后腿,成绩好点的也应该帮助一下成绩不好的,以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另外记下笔记,对以后考试也有用处,题目会从我讲的东西里出,现在打开笔记本,一年级的数学知识要点有……”
说话之间,赵明海打开了他的备课本。
其实任建军、吕海生等人想到的问题,赵明海、徐管教等人也考虑过,这确实是个现实的难题,谈论之后,决定采取圈定考试范围这个法子,既可以放些水,也可以让青少年罪犯们学些知识。
……
退出教室后,徐管教并没有离去,而是在门口听着——他是知道赵明海是第一次上讲台的,怕他紧张,讲不出话之类的,他在好及时收场。
此时见赵明海侃侃而谈,思维清晰,也就放了心,正想离去,却见程开武与马立军正并排走来,他立刻停了身。
“怎么样?”到了徐管教跟前,程开武说道。
这是少管所改变管理模式后,进入实际操作的第一天,他也是不放心的,也要摸摸实际情况,所以特地与马立军一起过来看看。
“很好,他准备的很充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讲起了。”徐管教压低了些声音笑道。
“哦……”
闻声程开武应了一声,然后与马立军一起,几乎同时向教室里探了探脑袋。
随即他俩淡淡的笑了,然后背着手往前面的教室里而去。徐管教也跟了过去。
……
“同、同学们,现、现在我教你们二十六个,嗯,英文字母……”
到了大(一)班时,虞东东结结巴巴的声音立刻落进了他们的耳里,虞东东之所以如此并不是怯场,良好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优越的心理,所以对于他没有怯场一说,他之所以结结巴巴,有口难言,纯粹是肚里无货、心里紧张的缘故。
听到这里,程开武的脸一下子耷拉了下来,然后扭头严肃的对徐管教说道:“回头你与他好好谈谈,再不好好教,关他几天禁闭,哼!”
“这不是影响咱们评先树优吗!”马立军紧跟了一句。
“是!”徐管教立刻腰杆一挺回道。
……
上午,徐管教训斥虞东东时,虞东东诚惶诚恐之极,但还是战战兢兢的说出了他的请求,请求能让他把他家里的英语学习磁带以及录音机带进来,英语的发音以及很多单词他都忘记了,没有这些设备,他实在不知道怎么教。
学个英语还需要磁带,作为久不上学的人,徐管教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也拿不定主意,只能上报给程开武。
程开武同样也是如此!但为了教学还是同意了,只是要求严格检查。
……
而在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虞东东的母亲就来看望虞东东了,九月又是新的一月,罪犯们又可以与外人见一次面了。
虞东东的母亲不免泪眼磅礴……虞东东则说出了他的要求,把他初中的书籍,录音机、英语学习磁带一股脑的给他拿回来。他现在当老师了,要学习了教里面的学生。
自己儿子是什么情况,虞东东的母亲自然清楚,她从没想到过学习上一塌糊涂的儿子居然当老师了,而且还要学习了!
虞东东的母亲听了感觉难以置信,犹如身在梦中……
回去后,当虞东东的母亲把这个消息告诉虞东东的父亲时,虞东东的父亲也是愣怔了好一阵子,最后喃喃的说道:“要是这样,早把他送进去就好了。”
言语中颇有后悔之意。
第154章 退与进
而在第二天中午,孙金龙、张志安、赵明敏、赵明兰来到了玉楼监狱少管所。
由于只能见三个人,张志安没进会见室。赵明兰一见赵明海便哭的稀里哗啦,但旁边监视的管教立刻大喝了一声:“肃静!”
闻声,赵明兰的哭声戛然而止,但暗暗瞅了那管教一眼。随后赵明敏询问了一下赵明海在里面的情况。
赵明海如实说了,说在里面很好,做了老师,教青少年罪犯们文化课。并让他们不要担心。然后询问了一下家里的情况。
而纵然赵明海说在里面过的很好,赵明兰、赵明敏、孙金龙也是不相信的!在这里面,这样的身份,即使再好能好到哪里去。他们只当赵明海是安慰他们。
不过这样的话不需要揭穿,心里有数就行了,随即赵明敏介绍了家里的情况,赵士礼、郑桂芝两人身体还可以,只是比以前沉闷了许多,不太说话了,最近两天,因为下了猪崽,两人脸上有了些笑容;赵明江、赵明河还是和以前一样,一个喜事是李小翠怀孕了;至于她本人,婚事推到了年后。至于包子铺,赵明兰想自己去干,但赵士礼怕出事,怎么也不让。”
说到这里时,赵明兰眼泪汪汪……
赵明海倒是能理解赵明兰的心情,见识过广阔天地的人,心很难留在狭小的天地。
而对于赵明敏与张志安婚事推迟的原因,赵明敏虽然没说,赵明海却隐隐觉得这可能和他有关,毕竟弟弟刚进去,姐姐就立刻结婚,于感情上说不过去,也怕人家笑话。
想到这里,再想到以前赵明江对包子铺的操理,突然之间,赵明海感觉自己对这个惜字如金的二姐亏欠很多。
而赵明敏与赵明兰谈完之后,孙金龙也与赵明海谈了谈,只是这里却不是纵谈阔论之地,也不是指点臧否之时,孙金龙只是让赵明海安心改造,争取减刑,外面车辆运输的事不用操心,有他看着。
谈完这些,也到了结束的时间了,赵明兰、赵明敏、孙金龙离开后,管教递给了赵明海一个包裹,纵然隔着很多东西,赵明海还是闻到了肉味,猪头肉的味道、卤牛肉的味道……
赵明海食指大动,但是在中午时分,还是把马立军、徐管教请到了他的宿舍,然后拿出了牛皮纸包着的猪头肉、卤牛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明海感觉马立军与徐管教对他的帮助很大,特别是马立军,赵明海可以感觉到他对自己简直是偏爱。将心比心,他觉得能回报他们一下的时候就该尽可能的回报他们一下。
这个时代猪头肉与酱牛肉绝对是珍馐佳肴,大席上的小拼盘凉菜。马立军与徐管教两人见了立刻两眼放光,随后马立军一溜烟的回了他的办公室,再次回来时手里已经拿了一瓶二锅头。
不过他没让赵明海喝,只是给徐管教倒了一杯……
……
而就在马立军、徐管教、赵明海三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之时,在宁彦一的护送下,宁梅上了南去的绿皮火车
透过火车的窗户看着白灰红漆的站牌,纵然有宁彦一在身旁,纵然周围的人喧闹不休,可不知为何,一股孤独漂泊的感觉却在宁梅的心底油然而生。
她怅然远望,窗外,一片早衰的槐叶却在她眼前飘然而落。
“试问岭南好不好,却道:心安之处是吾乡。”
不知为何,苏东坡的《定风波》却在宁梅心里升起。“可哪里是我的心安之处?”火车轮子“咣当咣当”有节奏的震动声里,宁梅心里喃喃着。
……
随后的时间里,少管所里,什么制度上墙,刷标语,迎接上级检查材料的准备,甚至程开武的演讲稿也都推给了赵明海。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少管所里有些难度的文字工作都交给了赵明海。
如此赵明海在少管所里,拘束又自在,有序又充盈的过着日子。当然在少管所里也有让他心生波澜的时刻,比如八月十五,不仅少管所改善了伙食,徐管教还给他拿了一盒月饼,马立军则给他带了块猪头肉。
不过第二天赵明海的生活就恢复了常态,走上了讲台。
……
这是在高墙之内,而在高墙之外,人非事变,赵士礼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因为赵明海的进去而慢慢改变着。
首当其冲的是赵明海家的三级地。赵明海家的三级地与赵明铜挨边,赵明铜是个喜欢占便宜的人,现在因为赵明海的进去,没有赵明海压在他们头上,他们一家子又支棱起来了。也因此在秋天耕作的时候,赵明铜旧病复发,犁了赵士礼一犁边子地。
而老农民对两样东西极为重视,一是供他们生活的土地;二是祖辈传下来的宅基地。因为争地边子两家打的头破血流,甚至闹出人命的,自古以来就屡见不鲜。
也因此赵士礼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赵明海的进去却把赵士礼搞怕了,他很怕说出去,赵明江、赵明河闹起来,再出事,因此他继续保持了他的风格,选择了忍气吞声。
可是心里这口气憋着实在难受,忍不住在背后向郑桂芝说了,并叮嘱郑桂芝千万不要说出去,于是郑桂芝心里也窝起了一个疙瘩。
另外,赵明河的豆腐生意也出现了异样,那就是周边村子里赊账不还的人多了起来,赵明河要时,很多人也不说不还,只是嬉皮笑脸的说再等等。
不过赵明江那里因为有孙金龙、张志安护着,杜卫东这个人又讲究些,所以没出什么问题。
……
与此同时,来到南师之后,宁梅终于忍不住还是给赵明海写了信,信上她没写她的选择,只是写了写大学的情况……
写信的目的是什么,此时的宁梅自己都搞不清楚。不过她的信件却很快被推了回来,她向邮局询问了一下原因,邮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外界与监狱里不能自由通信,寄到监狱的信件不仅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而且还有一个硬性规定,非直系亲属不得通信。
这令宁梅惆怅不已!